第492章 司馬懿

揚州世家的愚蠢,李基的算計,讓劉備完全掌控揚州的速度太快了,快得天下諸侯都有幾分措不及防。

一時間,天下諸侯對劉備萌生警惕戒備之心的不在少數。

陳羣,亦是如此。

隨着潁川陳氏選擇在呂布所控制的朝廷下了一部份注,自然是不希望在呂布東出虎牢關之前,劉備就已經先一步開始踏足中原了。

而交州,便是一個可以大大牽扯揚州精力的地方。

原本,在陳羣的心中已經有着兩個交州牧人選。

其一便是交州本土世家的士燮;其二便是南陽名士張津。

其中,陳羣原本所傾向的便是張津。

其人廣善交際,長袖善舞,與當世袁紹、袁術、曹操等人交情均是不淺,唯獨因祖上受黨錮之禁而不喜劉氏之人。

更重要的是,張津曾受太平道張角的活命之恩,因而對黃老道學甚是癡迷崇拜。

而對平定黃巾的劉備,則稱得上是厭惡至極了。

只是,張津的名聲之大,或許被朝廷任命爲州牧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張津乃是一清談之士。

坐而論道還行,當真讓他主政一方,且還是交州這等環境惡劣的地方。

陳羣一方面既擔憂張津直接跑了,另一方面也清楚他的能力遠遠不會是國士侯的對手。

如今,在陳羣的眼中似乎出現了一個更好的人選——張昭。

關於張昭過往的經歷,陳羣也都已經打探清楚。

年少之時,張昭拜於白侯子安門下治《左氏春秋》,又與名士趙昱、王朗等是好友,其名揚于徐州州郡之間。

而後受好友顧雍之邀,效力於劉皇叔麾下,協助治理吳郡多年,政績不俗。

只是,張昭與李基素來多有不和之處,又加上張昭心中不滿日益積累,似乎牽扯到了“討吳盟軍”之事,導致張昭直接被軟禁了已有數月之久。

甚至,陳羣早早就聯繫了幾個交好的世家抵達吳郡後,上門拜訪劉備,言請劉備網開一面放過張昭。

對此,劉備的反應俱是面露不虞之色,並沒有答應下來。

這讓陳羣徹底肯定劉備與張昭之間已然決裂,再加上張昭所展現的能力遠非張津可比。

陳羣細細地品着香茶,回味着那濃郁的茶香之氣,心中漸漸有了新的傾向。

劉備不願殺害賢士,以免壞了仁德名聲,所以一直都對張昭進行軟禁。

而陳羣想要解決這個難題也相當的簡單,那就是由朝廷下令召張昭入朝爲官,劉備必不敢阻撓之。

之後,再讓張昭升遷爲交州牧,以鉗制揚州。

張昭不惜冒着叛主之名,都欲對劉備與李基報復,其恨之深可想而知。

想必待張昭掌控交州一朝得勢後,必然會進攻揚州。

陳羣並不指望張昭有擊敗李基的可能性,只要交州能給劉備造成三五年的阻礙,那麼就足夠呂布橫掃中原。

攜中原之勢,僅僅只有揚州一地的劉備即便渡過長江,又如何會是幷州狼騎的對手?

“這一着,國士侯想要破之可得耗費些功夫了。”

一念至此,陳羣的心情可謂大好。

旋即,陳羣想起關於仁德書院正門處設下號稱可稱量天下英傑的沙盤推演,乾脆便是打算去見一見是什麼模樣。

而隨着仁德書院的名聲越盛,自然也就導致門口處的來來往往的士子數不勝數,無一不是想見識一下國士侯所設的沙盤有何神妙之處。

當陳羣抵達之時,所見可謂是人頭涌涌,這讓陳羣當即便消了擠進去的心思。

“莫非是長文兄?”

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在陳羣的一側響起。

陳羣扭頭看去,只見一個青年正在一旁拱手而立,身後還站着一個半大小子。

陳羣的記憶力超羣,僅僅是一瞬便想起了僅有一面之緣的來者身份,回禮道。

“原來是伯達啊,你怎麼也不遠千里從河內到了此處。”

“此前董賊禍亂司隸,司馬家不願同流合污,不得已舉家遷往黎陽避難。”

頓了頓,司馬朗接着答道。

“此次前往吳郡也是應劉皇叔之邀來觀禮‘大演武’,且吾亦對仁德之名滿天下的劉皇叔多有好奇,所以便趕到吳郡。”

“原來如此。”

陳羣原本也僅是客套一下,只是在司馬朗如此認真且鄭重地回答了一番後,對於司馬朗的好感也是頓生三分,乾脆便駐足與司馬朗閒聊了起來,道。

“看伯達的樣子是從裡面出來,莫非也是來看一看國士侯所設沙盤?”

“正是。”

司馬朗答道。

陳羣問道。“那伯達可已有破解思路?”

“難!難!難!”

司馬朗連道三聲,然後嘆息道。“國士侯學究天人,謀略通神,朗莫說不如,便是連比較之心都生不出來。”

“伯達何須這般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國士侯亦不過是肉體凡胎罷了。”陳羣有些不虞地說道。

司馬朗露出了一抹苦笑,道。“實在是朗駐足思索了一刻鐘,所思皆是死路。”

這讓陳羣略有些意外。

所謂沙盤推演,在陳羣看來不過是小道也。

司馬朗好歹也是河內司馬氏長子,久居司隸之地,見識卓越,居然能讓司馬朗如此折服,這讓陳羣的好奇心更盛了起來。

只是,自詡出身的陳羣實在不喜與那些寒門士人擠到一起,沾染上那些令他不悅的臭味。

所以,陳羣思索了一下,道。

“伯達若是有暇,不如隨我到茶樓一坐,然後以‘蘇杭紙’繪製那沙盤出來,由我親自破解之,如何?”

司馬朗對此,心中自然是一百個願意。

如今的司馬氏也存了想重新搬回河內的想法,但如今河內郡可是呂布的地盤。

因此交好陳羣,對於司馬氏而言百利而無一害,否則剛剛司馬朗也不會主動上前與陳羣攀談了。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司馬朗連忙答道。“朗雖未能記住沙盤全圖,但吾之幼弟司馬懿有過目不忘之才,亦擅長於沙盤推演,重新將之繪製出來不是難事。”

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97章 請君入甕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369章 陷陣營!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163章 許文第73章 真毒士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93章 勠力同心第81章 流民問題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94章 變化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45章 管亥!管亥!!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625章 調度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622章 他敢?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77章 沙盤推演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305章 驚喜?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602章 豪賭第4章 計將安出?第296章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第549章 擇主之說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492章 司馬懿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34章 火攻奇襲?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章 計謀模擬器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13章 口袋陣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160章 地上涼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4章 真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