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

bookmark

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

提到劉虞,公孫瓚的臉色變得更難看了。

十年時間,公孫瓚以軍功累遷騎都尉、中郎將、破虜校尉、都亭侯、奮武將軍、薊侯,可謂是春風得意。

然而,因爲劉虞的懷柔之策,公孫瓚難以再殺敵立功,這官職和爵位就升遷不上去了。

沒有軍功,對於邊防武將而言,就等於被抹殺了前途。

斷人前途,如殺人父母!

“劉虞老匹夫,難道還敢壞本將大事?”公孫瓚明顯怒氣上頭,對劉虞也是直呼老匹夫。

鄭平輕搖羽扇,對公孫瓚和劉虞之間的矛盾有了更深的瞭解。

公孫瓚已經不在乎是否會跟劉虞決裂了!

“大司馬節度幽州,亦有節制公孫將軍的權力。”

“如今公孫將軍雖然受袁紹誆騙,但這只是公孫將軍跟袁紹的私下約定、並未公開。對於大司馬而言,公孫將軍借南下討董之名攻伐鄴城,本就已經違了律令。”

“倘若袁紹遣使者往大司馬處狀告公孫將軍擅自攻伐之罪,公孫將軍以爲,大司馬會斥責誰?”

“誠然,公孫將軍有精銳步騎可以勢壓袁紹,但大司馬若響應袁紹求救、出兵截斷公孫將軍歸路,公孫將軍腹背受敵,又該如何自處?”

“倘若公孫將軍回軍攻打大司馬,以下犯上是叛逆之罪,這幽州士民又有多少人會支持公孫將軍?”

“袁紹禍水東引成功,就可在鄴城坐視鷸蚌相爭,伺機牟利,甚至還可以受大司馬邀請來幽州平叛。”

“仇者快意,親者痛苦,如此結局公孫將軍可還滿意?”

寥寥數語,讓公孫瓚臉色陰晴不定,顯然內心在不斷的糾結。

雖然恨不得將劉虞攆出幽州,但公孫瓚也清楚:可以陽奉陰違不聽調令,但真要在這個時候跟劉虞互相攻伐,得利的只會是袁紹。

“鄭別駕,依你之見,本將就得忍了這口惡氣了?”公孫瓚語氣有些兇狠。

鄭平笑道:“公孫將軍誤會了,這惡氣自然得出,但不能如公孫將軍這般直接舉兵鄴城。”

“兵法有云:誘其必應,攻其必救。唯有洞悉對手的動向和弱點,揣摩對手的謀劃和意圖,施以權略,方能讓其不戰自亂。”

公孫瓚的臉色舒緩了不少:“鄭別駕既有良策,還請直言。”

鄭平踱步搖扇、清眸深邃:“袁紹竊奪冀州,矯刻印璽,雖然自封冀州牧,但終究只是個僞職,名不正而言不順。”

“袁紹可以狀告公孫將軍擅自攻伐鄴城,但公孫將軍也可以狀告袁紹背棄盟約擅奪冀州、阻撓勤王之兵南下。”

“先謀取大義之名,再定奪出兵之事。”

公孫瓚醒悟:“本將雖然駐紮邯鄲城,但並未對鄴城動過一兵一卒。袁紹假託韓馥之名拖延時間,消耗了本將的軍糧,讓本將不得不返回幽州。”

“若不提本將跟袁紹的私下約定,僅以表面而言,本將的確是南下勤王被袁紹阻撓、無奈返回幽州。”

“劉虞也不能因此而問罪本將。”

“如此一來,本將就可以驅兵鄴城了!”

鄭平搖頭:“公孫將軍,鄴城不能打,至少現在還不能打!”

公孫瓚語氣有些不愉:“鄭別駕,劉虞不能問罪本將,本將爲何不能打鄴城?”

鄭平耐心解釋道:“大司馬同時得到袁紹和公孫將軍的互相狀告,難以辨別誰對誰錯。若驅兵打鄴城,那就等於坐實了公孫將軍曾擅自攻伐鄴城的罪名。”

“這個時候,誰先出兵,誰就有罪!”

公孫瓚有些不耐煩:“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何才能出這口惡氣?”

倘若是別的人,公孫瓚早就暴脾氣攆人了。

但眼前的青年,不僅僅是劉備最信任的青州別駕,還是北海大儒鄭玄的兒子,公孫瓚也得強忍內心狂躁。

鄭平依舊是淡定如常,羽扇輕搖間,妙語迭出:“送公孫將軍一個常山國和一箇中山國,可否出得了這口惡氣?”

公孫瓚愣住:“袁紹會同意送?”

鄭平笑道:“袁紹是否同意,並不重要!因爲這是是使君的意思。”

“常山掾張逸是我的姑丈。來見公孫將軍之前,常山相孫瑾就委派姑丈來青州,希望青州跟常山國結盟共抗袁紹。”

“但使君深知公孫將軍有建功立業的追求,於是提議讓常山國依附幽州,公孫將軍委任大將駐兵常山國,替常山國抵擋黑山賊兵!”

“常山國又離魏郡不遠,公孫將軍駐兵常山國,每日裡在袁紹眼皮子底下演練兵馬,但袁紹卻對公孫將軍無可奈何,難道不夠解氣嗎?”

“中山國又在常山國北面,常山國依附了幽州,中山國同樣只能依附幽州。”

“公孫將軍不費一兵一卒,就白得了冀州兩個國,這口惡氣出得可爽?”

公孫瓚興奮起身,這眼神中掩飾不住激動。

“雖然少了魏郡、鄴城和鉅鹿郡,但有中山國和常山國在,本將亦不是很虧。”

“袁紹費盡心思,最終還是讓本將得了利,心中定然憋屈。”

“到時候袁紹肯定會想辦法來打常山國,而本將就有了出兵的理由了,即便是劉虞也不能阻止。”

“哼!定要讓那袁紹有來無回!”

“鄭別駕妙計,本將佩服!”

公孫瓚哈哈大笑,這心中的幾分不快也消失無蹤了。

亢奮的公孫瓚也忍不住起身踱步:“玄德如此助本將,本將也不能虧了玄德。鄭別駕,青州可有難處需要本將幫襯的?”

這以前的小弟還是如此仗義,公孫瓚這顆當大哥的自尊心又得到了極強的滿足感。

鄭平搖扇道:“青州除了錢糧,其他什麼都不缺。”

公孫瓚豪邁一揮手:“本將這就遣人籌措些錢糧,給玄德送去!”

鄭平拱手道:“公孫將軍仗義!但要得到中山國和常山國,還需要公孫將軍受些委屈!”

公孫瓚一愣:“什麼委屈?”

鄭平扇指涿郡:“常山國和中山國雖說是依附公孫將軍,但名義上得依附大司馬,如此才能避免袁紹故技重施,在大司馬處誣告公孫將軍。”

“因此公孫將軍得受些委屈,暫時向大司馬服軟,大司馬纔會放心讓公孫將軍駐兵常山國啊。”

公孫瓚的臉色再次陰晴不定。

向劉虞服軟?

這怎麼可能!

“鄭別駕,必須如此嗎?”公孫瓚很不情願。

鄭平循循道:“公孫將軍,大司馬要的是北境安穩和睦,因此纔會懷柔烏桓各部族。”

“而公孫將軍要的是建功立業,因此不希望烏桓各部族歸附幽州。”

“如今公孫將軍去了常山國替國家征討黑山賊,大司馬跟公孫將軍之間的矛盾衝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大司馬如今的聲望,公孫將軍若是能征討黑山賊中立下功勞,他日替公孫將軍奏請一個幷州刺史也不是不可能。”

“相對於冀州,幷州纔是公孫將軍真正可以馳騁笑傲的獵場啊!那裡有白波賊,還有叛亂的匈奴部,再往北還有虎視眈眈的鮮卑部。”

“公孫將軍,不心動嗎?”

公孫瓚的呼吸變得急促。

在這之前,公孫瓚只想着如何征討烏桓立功,因此一直都想跟劉虞爭個高低。

但現在,鄭平給了公孫瓚兩條嶄新的路:黑山、幷州!

“鄭別駕,你讓本將越來越欣賞了。”公孫瓚目光炯炯:“玄德給了你多少俸祿?若伱能來助本將,本將可以另外再添十倍!”

饒是鄭平篤信泰然,此時也被公孫瓚的詢問給驚了一瞬。

這是要讓鄭平棄劉備而投公孫瓚啊!

鄭平搖頭:“公孫將軍,使君待我不薄,我又怎忍離去?”

公孫瓚目光一緩,有些尷尬。

剛纔忽然滋生了一種要讓鄭平在麾下效力的強烈期待感,以至於公孫瓚毫不掩飾的想要招募鄭平。

“鄭別駕,本將麾下勇將悍卒不少,但卻沒有一個能替本將決斷大事的。”公孫瓚凝聲道:“以至於去趟冀州,還被袁紹小兒給誆騙了。”

“若非鄭別駕今日來右北平,本將又要中了袁紹的詭計。”

“倘若有能替本將識破袁紹詭計的大才相助,本將一定奉之爲上賓!”

“還請鄭別駕舉薦!”

鄭平仔細觀察公孫瓚的表情,見公孫瓚不似作僞,尋思片刻道:“公孫將軍若想求賢,我倒是有個人選,正好此人也在我的計略之內。”

公孫瓚聞言一喜:“不知鄭別駕舉薦何人?”

鄭平扇指鄴城:“冀州名仕沮授沮公與!沮公與少有大志,長於謀略。曾爲韓馥別駕,但因爲直言勸諫韓馥遭到韓馥嫌棄,被貶爲騎都尉。”

“袁紹竊奪鄴城之計,被沮公與識破,但可惜韓馥不聽良策,以至於拱手讓出了鄴城。”

“如今沮公與被袁紹軟禁在鄴城,袁紹一直想延請沮公與出仕效力,但一直未能成功。”

“倘若公孫將軍能得沮公與輔佐,朝夕討論大事,何愁不能建功立業?”

公孫瓚喜道:“本將亦聽聞沮公與之名,只是如何才能讓沮公與效力本將?袁紹又如何肯放人?”

鄭平笑道:“只要公孫將軍肯依我計,向大司馬暫時服軟。我自有妙計讓袁紹將沮公與以及他的家眷安全送到常山國。”

公孫瓚蹙眉靜思。

對於公孫瓚而言,向劉虞服軟是一件很難抉擇的事。

但鄭平給公孫瓚列舉了諸多好處,又讓公孫瓚心癢難耐。

是爲了一時之氣而放棄諸多利益窩在這右北平嗎,還是拉下臉服軟然後如飛鳥出籠、魚入大海追求更大的功名利祿?

鄭平也沒有催促,只是回到席位上靜靜的搖扇。

田豐早早離開了鄴城,不用鄭平搭救,但沮授卻因爲留在鄴城而被袁紹軟禁。

若是劉備直接向袁紹索要,袁紹肯定會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但現在,鄭平有了助沮授離開鄴城的方法。

基於青州的利益,在處理公孫瓚的問題上,鄭平一直都保持了清晰的認知:公孫瓚可用但不可信。

劉備跟公孫瓚交情莫逆,即便可能惹得劉虞不快,劉備也會因爲私情而去助公孫瓚。

但鄭平跟公孫瓚沒有私情,任何的部署都是以青州利益爲主的。

倘若今日說服不了公孫瓚,鄭平會毫不留情的設計讓公孫瓚死在跟袁紹的爭鬥之中,避免劉備因爲私情而損害青州的利益。

這也是爲何,鄭平這次親自出使而不是假手他人的原因之一。

有些事,劉備不能做,甚至都不能想!

但鄭平,沒有這個顧忌!

詭士,亦是毒士。

良久。

公孫瓚長長的呼了一口氣,眼神變得堅定:“鄭別駕,本將會配合你行計!但本將的服軟也是有限度的,倘若大司馬不能給予本將尊重,那本將就得按自己的方式來了。”

鄭平搖扇笑道:“公孫將軍大可放心,大司馬處我自有手段!公孫將軍可將狀告袁紹的書信準備好,我一併帶去涿縣。”

言談間。

公孫範領着諸葛亮返回。

諸葛亮的語氣頗爲興奮:“兄長,我尋得了一匹千里良駒!我將其取名踏雪無痕。”

“你會騎馬嗎?”還未等諸葛亮說完,鄭平冷不丁一語,將諸葛亮的興奮瞬間抹滅。

諸葛亮頗有不服:“給我三天時間,我會學會的!”

鄭平憋着笑:“哪有三天時間啊,稍後就得去涿縣。要不,你留在右北平?”

諸葛亮頓時泄氣。

暫別了公孫瓚,鄭平和諸葛亮出了城池。

待到僻靜處,鄭平卻是從戰馬行囊中取出了一些馬具,給諸葛亮的千里駒修繕了一番。

看着有些怏怏不樂的諸葛亮,鄭平不由笑道:“行了,阿亮,來試試你兄長的傑作!”

諸葛亮狐疑的看着修繕後的馬具,然後有些不情願的踩鐙上馬,隨後眼前一亮。

“這是——”

“給你增加了個馬鐙和鞍環,即便你騎術不精,也不容易跌倒了。”

“記得路上休憩的時候,將右邊的馬鐙藏起來,不要讓人給瞧見了。”

“哎,這可是未來的騎兵神器啊,若是讓人瞧見了,就成了青州的災難了啊。”

鄭平故作嘆氣,惹得諸葛亮一陣緊張。

“這,兄長,我還是不騎馬了.”

щшш★ Tтkд n★ C○

(本章完)

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由於小孩反覆發燒,明天開始暫時一更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63章 壯哉關羽,我輩義不容辭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更新說明第83章 救荒活民,仁主不計榮辱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99章 衆望所歸,繼任青州刺史更新時間調整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8章 選將練士,關羽孤傲依舊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