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

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

天子也是需要哄的!

這別具一格的理論,讓劉備耳目一新。

“天子跟阿亮年齡相仿,亦是自幼喪父。”

“比起阿亮還有阿瑾在,天子連個兄長都沒有,自從登基之後,就一直不能自主,只能如傀儡一般任由董卓擺佈。”

“這內心的苦悶,不會比當初的阿亮少。”

“我如今娶了桓帝的外甥女,劉艾又說天子私下稱呼我皇叔,那我就應該盡到皇叔之責。”

“天子年幼,受權臣欺辱,豈能無宗室長輩幫扶?”

“但畢竟是皇家天子,不僅自幼生長在波橘雲詭的皇宮之中、見慣了人心的涼薄狠辣,又遭遇董卓專權、見識了權臣的兇殘,這心也會變得涼薄,定然是很難相信他人的。”

“要得到信任,得哄啊!”

劉備善於洞察人心。

雖然劉協年幼,但劉備不能真的將劉協視爲一個十歲稚童來看待。

皇家天子,自幼見慣了權力爭鬥的血腥和黑暗,即便只有十歲,其心性也早已經不弱於成年人了。

在惡劣的權力鬥爭環境下活下來的劉協,即便表面有仁德之相,內心也定然對周圍人疑心重重。

雖然劉協是個很難攻克的目標,但劉備對自己的魅力還是有自信的。

只要心誠,哪怕對方是塊冷冰冰的石頭,劉備都自信能將其融化。

“顯謀之見,甚合我心啊。”劉備心中已經有了奏疏的初稿。

張逸更是驚詫。

鄭平提出的權略已經足夠讓張逸震撼了,偏偏劉備還認同了鄭平的權略!

“顯謀和玄德公,這是真準備哄天子?”

“這是真準備要當讒言媚上的佞臣了嗎?”

張逸向來正直,一向都很排斥阿諛奉承的人,認爲這些人有損君子德行。

現在,張逸有些看不明白了。

傳聞中的劉備仁德信義,是個真君子,怎麼也要效仿佞臣阿諛奉承啊?

“子賢先生,勞煩你回稟孫相,讓常山國依附伯圭兄。”劉備斂容而道:“我會去信給伯圭兄,讓其暫熄怒火,如此方能讓幽冀的士民百姓免受刀兵之禍。”

鄭平亦道:“姑丈需要注意,不可主動依附,一定要等公孫將軍委派親信來的時候,再順勢依附。”

頓了頓,鄭平看向劉備:“袁紹敢如此用計,定然是已經斷定使君一定會去勸和。使君要勸和,也得嚇嚇袁紹。”

劉備喜道:“若能嚇嚇袁紹,倒也能稍解我心頭之恨了。顯謀準備如何行計?”

鄭平輕笑:“很簡單,讓公孫瓚去常山國駐兵的時候,故意擺出一副要打鄴城的氣勢來!”

“袁紹此時剛得鄴城,尚未整肅三軍,是絕對不敢跟公孫瓚正面對抗的。”

“當袁紹發現,大司馬不僅不斷公孫將軍後路,而使君也表示要替公孫將軍討個公道的時候,他只能選擇派遣使者來青州求使君出面勸和!”

“青州春耕忙碌了這麼久,使君卻沒有錢糧犒賞三軍,也沒有錢糧慰問百姓,實在是苦啊!”

劉備會意大笑:“雖然是勸和,但名義上也得袁紹來請。顯謀如此算計,大快我心啊!”

張逸在一旁已經愣得不知道說什麼了。

這話鋒一轉,直接變成讓袁紹來主動請劉備出面勸和了?

劉備主動勸和,和袁紹請劉備勸和,這完全是兩碼事。

還有這要錢糧的語氣如此的坦率,一點都不客氣下嗎?

笑聲過後。

鄭平請命道:“但要用此計,得先緩和大司馬跟公孫將軍之間的矛盾。使君坐鎮青州,我親自去一趟涿郡吧。”

劉備點頭:“我正尋思誰去涿郡才能讓大司馬跟伯圭兄暫時言和,有顯謀前往,這事穩成了。”

對於鄭平的遊說之術,劉備是非常瞭解的。

畢竟自高唐縣開始,就一直是由鄭平在負責遊說豪族大族。

單單就康成公之子這個身份,就足以讓劉虞給鄭平一個面子!

閒聊中。

劉備忽然提到郭昭懷孕一事。

“顯謀,近日夫人告訴我,她已經有了身孕。”

“這些年我東奔西走,未能有一個子嗣存活,心中甚是苦惱,亦是傷心。”

“夫人雖然懷孕了,但我卻有些患得患失,生怕出現什麼意外。”

劉備眼神多了一絲哀傷。

郭昭不是劉備的第一任妻子,劉備之前的妻子也不是沒有懷孕過。

但如今的劉備,依舊是沒有一個子嗣。

鄭平了然。

以這個時代的衛生醫療水平,意外流產、難產以及早夭的概率是很大的。

劉備以前又東奔西走,生活貧窮,甚至連個產婆都未必尋的到。

鄭平先是恭喜劉備,隨後又道:“使君,今日不同往日了。將夫人有喜的事遣人告知平原王,不用使君煩心,平原王自然會給使君安排妥當的。”

不論是醫官還產婆之類,平原王府都會有專門的一批人在。

這些人經驗豐富,不是民間隨處尋覓的可以相比的。

劉備恍然大悟:“虧有顯謀提醒,稍後我就遣人去向平原王報喜。”

張逸亦是起身道賀。

暫別了劉備,鄭平邀張逸一起回鄭家的府邸。

“姑丈可是覺得,我方纔的獻策,是在讓使君讒言媚君?”鄭平跟張逸策馬並行,輕笑詢問。

這裡只有鄭平跟張逸兩人,張逸也沒隱瞞:“的確有這想法!顯謀這般獻策讓玄德公媚君,豈不是在效仿昔日十常侍?”

鄭平輕笑:“當年子幹叔父征討黃巾時,因爲沒有給宦官左豐行賄,就被左豐讒言構陷,被靈帝免除了職位,被囚車押送回洛陽,還被判處減死罪一等。”

“姑丈以爲,子幹叔父做得可對?”

張逸不假思索:“子幹公高風亮節,難道還有錯?”

鄭平微微斂容:“於私,子幹叔父自然是沒錯的;但於公,子幹叔父因爲一個小小的左豐,就錯失了進攻廣宗的戰機。”

“以至於朝廷派董卓來暫代三軍,結果反而被黃巾賊兵擊敗,令將士死傷無數。”

“我出遊洛陽時,曾問過子幹叔父是否後悔,子幹叔父告訴我:倘若早知得罪一個左豐會折損無數將士,他寧可揹負污名!”

“讒言媚君,雖然有損使君的德名,讓清流士人不齒;但使君卻能因此得到天子的信任,更容易達到尊漢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的目的。”

“生逢亂世,倘若人人都只顧及自身的君子德名,還有誰能平定這動盪的亂世呢?”

“要對付朝廷奸臣,就要比奸臣更懂得如何取信於天子!”

張逸沉默。

鄭平也沒有再多言。

如張逸這樣正直個性的,想要消化掉鄭平的觀念,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回到府邸中,鄭平向鄭玄提及了要去涿郡的事,並請鄭玄給大司馬寫一封書信。

鄭玄想也沒想就答應了,對於鄭平要做的事,選擇一直都是鼎力支持的。

將書信寫好遞給鄭平,鄭玄微有擔憂:“大司馬雖然會給老夫一些薄面,但大司馬跟公孫瓚之間的矛盾,老夫是勸解不了的。”

“這事還得顯謀你自己想辦法去調解。”

鄭平將書信收好:“虎狼雖惡,亦能爲武所懾、爲智所驅!公孫瓚逐利之人,自當以利益驅使,我有分寸的。”

翌日。

鄭平自學堂中帶上了諸葛亮,一起前往涿郡。

諸葛亮本來不想去,但鄭平以“涿郡的涿縣,是使君的故鄉、難道你不想了解下使君以前待過的地方嗎?”之類的理由,將諸葛亮給忽悠同意了。

但到了幽州,諸葛亮就覺察到上當受騙了。

鄭平壓根就沒去劉備的故鄉,而是直接來到了右北平。

“別駕!”

“喊兄長!”

“.兄長,伱不是說去涿縣的嗎?”諸葛亮有些氣鼓鼓的。

鄭平的理由比森林的草木還多,張口即來:“你不是一直都想要一匹小馬駒嗎?這右北平的公孫將軍,麾下有不少的良駒。”

“以使君跟公孫將軍的關係,贈給你一匹千里駒還不是順手的事?”

諸葛亮狐疑的看着鄭平:“兄長,我現在很懷疑,你帶我來幽州的用意!”

“別多想!”鄭平搖扇輕笑:“《老子》有言: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

“臨淄城的官學,那麼多的學子,就你一個有機會在十歲的時候就出遊幽州,你難道不應該興奮、自豪,以及對你的兄長我產生欽佩之心和感恩之心嗎?”

諸葛亮下意識的挪移了身子:“兄長,你越是這樣說,我越是覺得你心中有鬼!”

鄭平長嘆:“孺子不可教啊!”

笑鬧間,鄭平已經來到了城門口,表明了身份。

一聽是青州別駕到來,城門衛也不敢怠慢,連忙通傳公孫瓚。

“青州別駕?”公孫瓚頓時蹙眉:“玄德這個時候遣人來,莫非是來嘲笑我的?”

對於劉備這個昔日的小弟,公孫瓚的心情頗爲複雜。

既希望劉備過得好,又不希望劉備過得比自己好。

這種糾結的心態,讓公孫瓚下意識的認爲劉備遣人來是嘲諷自己的。

公孫範知曉自家兄長的心思,連忙勸諫道:“兄長,玄德兄既然遣青州別駕來右北平,定然是有要事商議的,不可怠慢了。”

公孫瓚眉頭微微舒展:“倒也是,要來嘲諷也不用派一個青州別駕來嘲諷。”

公孫範不由暗歎。

自家兄長最近有些魔怔了,老是喜歡跟劉備比。

劉備當了青州牧,不應該高興纔對嗎?

都是自家兄弟,又不是外人!

不多時。

鄭平和諸葛亮來到太守府。

“素聞白馬義從威震天下,公孫將軍鎮守塞北令烏桓聞風喪膽,真乃大漢楷模啊!”鄭平見面拱手,開口就稱讚公孫瓚的功績。

公孫瓚聽得高興,內心的糾結心又少了幾分:“鄭別駕,玄德讓你來右北平,不知有何事尋本將幫忙?”

下意識的,公孫瓚在“尋本將幫忙”五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鄭平何等精明的人,瞬間就洞悉到了公孫瓚此時的心態,於是向諸葛亮一指:“這是故泰山郡丞之子諸葛亮,年少聰慧,頗得使君喜愛。”

“阿亮一直都想要一匹千里良駒,但青州卻沒有良駒,正好我要來幽州辦事,使君專程囑咐,讓我帶阿亮來尋公孫將軍。”

“使君說,公孫將軍豪邁仗義,定能給阿亮尋一匹千里良駒的。”

雖然知道鄭平是在胡謅,但諸葛亮很好的配合了鄭平的表演,當即向公孫瓚拱手一禮:“晚輩諸葛亮,見過公孫將軍。”

“使君常言,人生難得一知己,唯有公孫將軍能知其心!”

諸葛亮只有十歲,在公孫瓚眼中就一稚童。

都說稚童單純,能如此坦然的說出“使君常言,人生難得一知己,唯有公孫將軍能知其心!”這樣的話來,那必然是劉備經常在諸葛亮耳邊這般說。

這讓公孫瓚更是心花怒放。

“哈哈,本將跟玄德自幼相識,雖非兄弟,但情勝兄弟。”公孫瓚捋髯大笑:“阿範,你帶阿亮去馬場,尋一匹溫和的千里駒。”

待得公孫範跟諸葛亮離去,公孫瓚的笑容微微一斂:“久聞鄭別駕能言善道,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你來右北平,不單單是來替阿亮求一千里駒的吧?”

鄭平搖扇輕笑:“公孫將軍英明!此次來右北平,的確有要事商議。”

頓了頓,鄭平語氣一變:“公孫將軍被袁紹誆騙,不僅要揹負擅自攻伐鄴城的污名,還要遭到大司馬的責難。”

“這口惡氣,公孫將軍想出嗎?”

公孫瓚臉色一變,語氣也多了怒意:“袁紹賊子,敢誆騙本將,就要承受本將麾下兩萬步騎的怒火!”

“本將已經準備進攻鄴城,玄德可願出兵助本將?”

鄭平搖頭:“公孫將軍,青州不會出兵。”

公孫瓚的臉色頓時有些難看:“鄭別駕,這是何意?上次袁紹進攻鄴城,玄德可是出兵幫過韓馥的。”

鄭平輕笑搖扇:“公孫將軍,切勿急躁。在這之前,我想問一問,公孫將軍是否已經有了跟大司馬決裂的覺悟了?”

三更趕上了,來不及寫明天早晨六點的章節了,明天再寫吧。晚安,各位!

(本章完)

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96章 輕信巫祝,焦和窮途末路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220章 盧植病逝,遺計劉備假節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91章 金印紫綬,大漢皇叔劉備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更新說明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150章 邊讓陳宮,兗州止戰之策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02章 謀奪青州,劉備被針對了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