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從戰爭中吸取教訓

從戰爭中吸取教訓

2015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這兩場戰爭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人類歷史就有戰爭,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波及面最廣、造成損失最爲嚴重、死傷人數最多的一場戰爭。“二戰”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涉及20億人,佔當時世界人口的80%,戰場波及2200萬平方公里,各國動員兵力共1.1億人,死亡軍民5500多萬,造成的物資損失達時價14萬億美元。

恩格斯有句名言:“每一次歷史的災難都是以歷史進步爲補償的。”史無前例的災難必然帶來史無前例的進步。戰爭教育了人類,人類從戰爭中吸取了教訓,帶來了人類的大覺醒。這就是爲什麼在“二戰”結束之後,時代主題逐步發生了變化,從戰爭與革命逐步轉變爲和平與發展。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主題,時代主題是由當時世界所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交織在一起決定的。時代主題既揭示了一個時代世界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又指出瞭解決這些主要矛盾的路徑。20世紀很長的時間裡是在戰爭與革命的時代中度過的,世界當時面臨着三大矛盾:守成的帝國主義大國把世界基本上瓜分完畢,新興的帝國主義大國對此不甘心,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二者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帝國主義列強與全世界廣大的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變得越來越尖銳。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引發的革命與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鬥爭的高漲,以及西方大國被迫放棄殖民體系,西方國家內部也進行了深度的改良,致使上述矛盾得以解決或緩解。時代的主題逐步由戰爭與革命轉變爲和平與發展。

時代主題的變化是國際關係中最大的變化,也是統領一切的變化。在和平與發展成爲時代主題的大背景下,世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一大批國家擺脫殖民統治,取得了獨立和解放。在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的衝擊下,西方大國的殖民體系一個個土崩瓦解。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會員國僅爲50個,今天爲193個,絕大多數國家是在戰後取得獨立的。

二是歐洲走向聯合。歐洲曾經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和主戰場,法德之間打了幾百年的仗。戰後歐洲人痛定思痛,決定走向聯合,先是搞煤鋼共同體,隨後搞經濟共同體和原子能共同體。在三個共同體的基礎上,建立了歐共體。歐共體逐漸演變爲歐洲聯盟,發行了統一貨幣歐元。現在歐盟有28個成員國,人口5億,面積達438萬平方公里。歐洲主要大國法德之間的戰爭再也打不起來了,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創舉。

三是亞洲和一批發展中國家在崛起。亞洲的崛起是國際關係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個大潮。亞洲崛起經歷了五個浪潮。第一個浪潮是日本。日本走軍國主義道路碰得頭破血流,戰後改弦更張走和平發展道路,採取了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這個模式很適應日本的情況和全球化發展的需要,日本在亞洲率先崛起。1968年日本經濟總量超過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個浪潮是20世紀60年代亞洲四小龍,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它們學習了日本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

式走上了崛起之路。第三個浪潮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特別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也採取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起來了。第四個浪潮是中國。中國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實施了以市場爲導向的改革,迅速崛起。第五個浪潮是印度。印度在1991年實行了以市場爲導向的改革,加入了亞洲崛起的大潮。

中國和印度加入亞洲崛起的大潮,使亞洲崛起的勢頭、深度和廣度大爲增強。亞洲崛起的進程遠未結束,但亞洲的崛起導致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國際關係的重心正在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這個進程尚未完成。然而,這是人類歷史上近300年來最大的變化。

與此同時,拉丁美洲、非洲的一批新興大國,諸如巴西、南非等也在崛起。

亞洲和新興大國的崛起使10億人擺脫飢餓和貧困,這是多麼了不起的進步啊!

四是科技大進步。戰後的科技革命、信息革命使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取得了史無前例的進步。單是戰後頭30年,世界工業產值累計額就是當時人類歷史上工業累計總產值的兩倍。此後的發展更爲迅速,1975年全球GDP爲6.5萬億美元,2013年上升到73萬億美元。

五是戰爭失去了昔日的威力。戰爭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是威力無比的。國與國之間發生了爭端,如果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不了,那就訴諸武力。戰爭解決一切問題,戰爭的結果交戰各方也都認了。

然而進入新世紀後,國際關係出現了一個嶄新的現象:戰爭解決不了問題了。美國在進入新世紀後打了兩場半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這兩場半戰爭解決了什麼問題?美國人自己也承認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反而給美國及其盟友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戰爭解決不了問題了,這難道不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嗎?!這就意味着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叢林法則越來越行不通了。

在和平與發展爲主題的時代,戰爭解決不了問題了,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請大家注意,進入新世紀以來出現過形形色色的“顏色革命”,這些“顏色革命”大概沒有一個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革命的時代過去了。

今天的世界也好,各國國內也好,都面臨着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去解決?那就是要靠改革和開放。在這方面我們不能不佩服鄧小平同志的睿智和遠見。在和平與發展爲主題的時代,解決各種矛盾要靠什麼?要靠改革,要靠開放,要靠發展。中國過去30多年的大發展證明這條道路是走得通的。中國1978年就倡導改革,契合時代主題的變化,佔了改革的先機。

70年在人類歷史上是短暫的,但世界的變化是巨大的。應當說世界的大變化今天才剛剛開頭,更偉大、更壯觀的變化還在後面。回顧“二戰”的慘痛教訓和戰後人類所取得的進步,我們需要特別汲取的是什麼?

一、念念不忘和平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漢書·董仲舒傳》說:“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這幾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我們在研究世界形勢時,必須關注“天”變了沒有,時代主題的變化是天大的變化。

在戰爭與革命爲主題的時代,戰敗國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中

國就曾被迫簽訂了大約340多個不平等條約,受盡了凌辱。今天美國敢強迫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嗎?不敢。爲什麼不敢?天變了,世界變了。

2014年11月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還再次強調:認識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是一個極爲重要並且常做常新的課題。

2011年“9·11”事件10週年前夕,美國《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前來採訪我。他的第一句話是:“吳大使,你看你們過去10年發展得多好,而我們美國就顧打仗了。中國是‘9·11’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我回答說:“你前面幾句話我都同意,但我不同意你說的‘中國是9·11事件的最大受益者’。的確,過去10年中國發展得很快很好。2001年中國GDP爲1.32萬億美元,美國爲10.63萬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8倍。2011年中國GDP爲7.5萬億美元,美國約爲15.5萬億美元,約爲中國的2倍。中國過去10年確實發展得很好。中國之所以能發展得如此之好,是因爲我們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你們逆了這股潮流,而不是因爲‘9·11’事件。我們早在‘9·11’事件之前就一直順應着這股潮流,今天仍然是這樣。”對方聽後,無言以對。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這個論斷太重要了,我們必須念念不忘。任何違背時代主題、違背時代潮流的言論和行動都是有害的、不可取的。

二、正視歷史,銘記“二戰”的慘痛教訓。

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德意日法西斯犯下的罪行,歷史已經做出了公正的結論,絕不允許翻案。我們銘記歷史絕不是爲了延續仇恨,而是要使“二戰”那場大悲劇不再重演。因此任何否定、美化法西斯侵略歷史的言行,都是國際社會堅決不能接受的。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的:“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

三、警惕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

戰後70年,沒有發生世界大戰,世界總體處於和平狀態。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我們前面講到的世界所取得的巨大進步,都是在和平條件下實現的。中國古話說:居安思危。這是很有道理的。

在當前形勢下,有兩股思潮特別需要我們注意:一股是民族主義,一股是民粹主義。這兩股思潮的泛濫不侷限在某一個國家,而是在全球範圍都有。

歷史告訴我們,希特勒也好,墨索里尼也好,東條英機也好,他們當年在發動戰爭前,在國內採取的重大舉措就是大肆煽動狂熱的民族主義。他們宣稱本民族是高貴的民族,其他民族都是劣等民族,爲他們的侵略行徑鳴鑼開道。今天的日本右翼勢力也在煽動民族主義,引起了國際輿論的關注。

民粹主義的思潮也在泛濫。在今天的信息時代,有些從政者很想討好公衆,多得選票,都想講一番話獲得熱烈的掌聲。

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思潮結合起來非常危險。民粹主義會導致從政者被民族主義劫持,就是他們明明知道有些觀點和做法不對,但爲了博得公衆的支持,他們也會那麼幹。因此,我們對上述兩股思潮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

(本章完)

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與南亞合作的天時、地利、人和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偏激不是愛國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法關係:順勢而爲,影響深遠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講好中國故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冷靜客觀看待國外對中國的評論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市形象是生產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沒有南方談話,就沒有中國的今天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辦教育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可爲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市形象是生產力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週年的感悟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一次影響深遠的歷史性會晤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沒有南方談話,就沒有中國的今天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入世談判二三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營企業家組團訪歐的意義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沒有南方談話,就沒有中國的今天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民營企業家組團訪歐的意義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文明對話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與軟實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週年的感悟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與軟實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入世談判二三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歐洲在中國外交棋盤上地位上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鎮化是大課題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中國入世談判二三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世界也需要中國夢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不是中國要領導世界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狹隘的民族主義害人害己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與南亞合作的天時、地利、人和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與南亞合作的天時、地利、人和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中國企業全球化之我見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鄧小平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伊拉克戰爭有感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中國夢與軟實力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圍繞亞投行的全球大辯論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歐洲在中國外交棋盤上地位上升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亞洲金融合作面臨巨大機遇第三章 如何做大國_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城市形象是生產力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我這次訪歐是爲和平而來”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亞洲能解決自身的安全問題嗎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推進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思路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重視全球大反思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與南亞合作的天時、地利、人和第五章 走向世界的心態與姿態_創新驅動發展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坦贊鐵路的意義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沒有南方談話,就沒有中國的今天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美關係:新階段,挑戰多,有希望第一章 世界秩序與中國_習主席成功訪美的啓示第四章 歷史是一面鏡子_小平同志的外交智慧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抓住用好戰略機遇期第二章 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_中國外交的基本戰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