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

劫富濟貧?

劉伯溫瞬間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先不說他認不認同張異的說他,但張異提出來的這個觀點,是他從未設想過的。

“劫富濟貧?”

他忍不住重複一遍,張異點頭。

劉伯溫若有所思,卻還是不太能接受。

張異笑而不語,如果劉伯溫能接受,那就怪了。

再怎麼聰明的人,也無法跳脫時代的束縛。

“所謂劫富濟貧,其實是稅收的本質決定的,稅收的目的,其實就是調節……

朝廷將稅收上來,用於維護這個國家的運轉。

國家就如一個機關,它有方方面面需要顧及,可能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其他環節的運轉……

譬如,如果黃河決堤,朝廷就需要去賑災,安撫百姓。

若不然,就可能激起民變!

前朝爲什麼無以爲繼,就是因爲前朝這臺國家機器,運轉不下去了。

但是,它運轉不下去的根源是什麼?”

“稅收!”

“沒錯,是因爲稅收不上來了。可是爲什麼會收不上來呢?

因爲作爲稅收主體的百姓,他們已經沒有油水可以颳了,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要造反。

這就是歷朝歷代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

但,錢去哪裡了?”

張異又問,劉基默然。

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回答。

以劉基的智慧,他似乎已經明白張異後百年要說的話,是對他認知的挑戰。

“錢都去官僚,鄉賢,地主手裡了!

每個王朝的潰敗,幾乎都是從收不上稅開始。

這些人不管什麼原因吧,他們在國家的稅收名單裡消失了……

天下就這麼大,一個朝廷開朝的時候,假設它能從1000萬頃土地中獲得稅收,到了王朝的默契,可能連三百萬都沒有!

那七百頃的稅收,被各種人給吞沒了。

天下百姓卻還要守着三百萬頃的土地供養朝廷。

先不說百姓能不能供養得上,就算朝廷能靠着這三百萬頃土地的稅收勉強度日吧?

但這臺國家機器還是要運轉。

譬如,再來個淮河決堤,朝廷又該賑災了……

朝廷的錢糧本來就不多,發給百姓之後,他自己日子都困難。

然後他發現,因爲水災的原故,許多人繼續兼併土地,朝廷的稅源連三百萬畝都沒有,只剩下一百萬畝了……

這樣的朝廷,怎麼可能不滅亡?”

張異的話,讓劉伯溫想起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僧道納稅的公案。

所謂天下人皆納稅的理念,正是他和張異論道的話題。

朱元璋不許讀書人增加特權,反而將宗室本應該有的名分也給砍了。

劉基似乎已經明白,皇帝的苦心。

“咱們以前的稅收方式,本質上是劫貧濟富。天下擁有最多財產的那批人,他們卻可以心安理得的免稅!

就如劉大人想給天下讀書人增加特權,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稅收的減免吧?”

劉伯溫聞言點頭。

張異道:

“咱們大明如今還沒有開恩科,假設明年開了恩科,這天下的舉人少說也增加三百多人,這三百多年就從朝廷的納稅名單上消失了,

若我是一般的百姓,我肯定會求上那些舉人老爺,將土地掛在他名下!

那麼,他和其中一些人的土地,就從朝廷的稅源中消失了,科舉三年一次……

洪武六年,舉人就有六七百了,九年,過千……

如此輪轉,經歷幾個皇帝,劉大人可知道有多少人合法的吞併了朝廷多少土地?

這些人和這些資源,師朝廷的稅源。

他們消失了,但稅收不會平白消失,只會壓在百姓身上。

一千人不夠,一萬人呢?

讀書人可以免稅,僧道,宗親呢……

什麼樣的天下,經得這種折騰。

所以陛下看到了這個問題,他並不希望,這些人從朝廷的稅源中消失!

天下無人不可納稅,是陛下心中的第一原則!

可只對富人徵稅,似乎還不夠……”

爲什麼不夠?

劉基擡起頭,他知道,似乎又不知道,或者他不想知道。

張異並沒有慣着他,自顧說着:

“因爲,就算天下人人納稅,大家能享受到的資源不一樣,百姓比富戶,官僚和宗室更容易承擔風險,需要朝廷就救助!

按照正常的稅收條件,富人享受了比百姓更多的資源,卻付出相對少的代價!

朝廷收上來的稅金,也會逐漸覆蓋不了統治的成本,逐漸出現問題……

所以,調節貧富差距,纔是長治久安之道。

劫富濟貧,非朝廷仁慈,而是作爲一個國家機器,它不得不行的保命之道……

只是……”

張異朝着劉伯溫看一眼:

“人自有立場,天下改朝換代,與士大夫和富戶無關,許多地方大族,百年,數百年的歷史變遷,朝廷的更迭,並不影響其富貴!

天下不管誰做了皇帝,也不影響士大夫繼續爲朝廷效力!

所以,朝廷想要保命,但士大夫和富戶未必和朝廷一條心!”

劉伯溫眉頭緊鎖,張異的話足夠直白,直指僧道納稅的公案。

他和李善長代表的就是士大夫們想向朝廷討要特權,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解……

君臣,未必能站在同一立場。

皇帝希望王朝延續的願望,和文官們未必一樣。

張異慢悠悠地捧起開水,抿了一口。

所謂劫富濟貧這種觀念,想讓一個故人接受挺難的。

且,劫富濟貧這種願望,哪怕是在後世,在稅收的實踐中也是一種奢望。

但立下這個原則,還有天下無人不可納稅的原則,其實是立下一種名分。

做不做得到先不說,【公平】的種子種下去,對這天下總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今的天下,是等級森嚴的,並不存在絕對公平的土壤。

可華夏人心中,有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文化,對公平的追求,一樣是刻入基因的存在。

張異並不指望能讓着世界產生多大的影響,只要能多一點,再多一點,都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劉基這位傳奇名臣,能不能接受自己這叛經離道的想法!

劉基最後擡頭看了張異一眼,道了句:

“你這小子雖然心眼子多,但終歸不忘百姓!

道家人雖不講普度衆生,但你比許多和尚慈悲……”

劉伯溫似乎不再糾結這些問題,指着那份手稿問:

“你可以繼續說了!”

“小道對具體稅收條例一樣看不懂,但既然劉大人想要小道說,那小道就繼續說吧!”

“知道陛下心中的想法之後,那稅收的制定原則其實也可以明白了!

首先小道的第一條建議是,階梯納稅!

關於地主,除皇帝恩賜減少,免於賦稅的土地,其他土地一律徵稅,這稅收根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稅率,譬如百姓三十稅一,有功名者四十稅一……

功勳宗親五十稅一……

但這些人的稅收,會隨着他們的土地增多,逐漸增加,直到和百姓稅收齊平!

這稅法的制定,既體現了朝廷對讀書人的優待,但也避免了他們從天下稅源中消失!

天下人皆納稅,卻也有區別,此爲一。

當天下富戶,名下擁有的土地,超過一個數值的時候,增加對富戶的稅收比例,這樣可以有效抑制富戶對土地的兼併!此爲其二。

其三,小道覺得可以取消人頭稅,將人頭稅納入田畝之中,攤丁入畝,減少稅收的徵收成本和百姓的負擔!此法,有利於休養生息中的人口增長。

其四、關於工商業的稅收,要區別對待。一刀切的稅收並不符合工商業的情況,小道建議,按照不同的商品價值,增收不同的稅……

譬如小商販賣點手工品,三十稅一可以!

可如果買絲綢的,像小道那樣賣玻璃鏡的,可以適當增加重稅!

陛下重農抑商,不是總怕百姓欽慕商人的利潤,不肯綁定在土地上?

朝廷其實可以通過稅收的調節,去限制商人,主動權也在朝廷手中!”

張異並不懂治天下,但卻不妨礙他將後世的稅收原則說給劉伯溫聽。

劉伯溫頻頻點頭,乾脆從袖口裡掏出硬筆,認真記錄。

想讓這小老頭,是有備而來。

“稅收的制定是一方面,稅收的執行又是另一方面。

一個擁有暴利催收手段的審計部門,其實也很重要。

但審計是個很需要非常專業的官僚組成的機構,天下能不能湊出這些東西,還未可知……

還有,關於稅收的徵收成本和自然損耗問題……”

張異說得口乾舌燥,終於將該說的說明白了。

劉伯溫默默收起筆,對張異滿意點頭。

他未必會認可張異的所有提議,可跟這小子聊天,他卻找到了自己修改這份稅法的方向。

尤其是關於商業稅這方面,深得劉伯溫歡心。

士農工商,華夏自古以來就是農耕社會,動土地稅,會引起官僚和士紳的反彈,但在工商稅上動手,卻不會惹得大部分人的反對。

雖然江南一帶的商人可能會有怨言,可於天下而言,他們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行,多謝了!

本官欠你一個人情!”

劉基站起來,朝着張異行了一個禮,張異趕緊還禮。

他也不廢話,問完張異,轉身就走。

“如果皇帝能答應部分條件,也算是功德無量……”

張異目送劉伯溫離開,自言自語。

他知道自己提出來的許多東西,可能在劉伯溫這裡篩選之後,壓根就不會交上去。

尤其是關於土地稅改革的方案,直接就動了許多人的利益,是最容易引發反對的部分。

但耍嘴皮子,最多是多喝幾口水,萬一答應了呢?

他很快將這件事拋到一邊,回去忙活他自己的事了。

隨着時間的流逝,張異播種的早稻。已經開始陸續開花……

接下來,就是繁瑣的授粉工作……

許多事情,自己都要手把手地教。

占城稻這種早熟的稻種,是否能給天下帶來改變,就看這幾個月了。

他是很快將稅收的事放到一邊,朱元璋卻一直盯着。

劉基前腳才離開清心觀,走不遠,錦衣衛又攔住他的車架。

“怎麼,這次又來找老夫什麼麻煩?”

劉伯溫對錦衣衛可謂是極爲厭惡,自然沒有幾句好話。

攔住劉伯溫的人,是毛驤。

他聞言笑道:

“回劉大人,並非本官想攔着劉大人,而是陛下希望劉大人現在就入宮覲見!”

劉基眉頭微皺,他也知道自己拖着皇帝太久了。

本來他還想將張異說過的東西拿回去整理,再用十天半個月將新稅法整理出來。

可既然皇帝心急,他只能跟着毛驤回宮。

御書房,朱元璋擡起頭。

劉伯溫就在地上跪着。

“怎麼,劉大人,朕不去找你,你是不打算來找朕了?

汪廣洋一個懶政,難道你還跟他一樣?”

劉基早就習慣了老朱的刻薄,只是臉色平靜,將自己做好的稅法交給朱元璋:

“陛下,在這個月,臣做了三版手稿,卻都不滿意,所以耽擱了時日。

今日本想將這份手稿交給陛下,可臣走在路上,卻不甘心,所以去了清心觀,跟小真人聊聊……”

劉伯溫也不隱瞞,直接將與張異的對話複述一遍。

他本想有所隱瞞,但想到錦衣衛,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將自己抄錄的那份筆記,遞給朱元璋。

“劫富濟貧!”

朱元璋看到這四個字,臉色動容。

旋即,他哈哈大笑:“好一個劫富濟貧……”

每個人所處的立場不同,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也不同。

可放在老朱這裡,這句話是萬般對他眼。

以富人之稅收,養百姓民心。

百姓感念的是皇帝和朝廷的恩德,這對於朝廷而言,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可對於士大夫和地方鄉紳,這就不是什麼友好的提議,這件事要執行,壓力很大……

朱元璋聽多了張異關於王朝亡於土地兼併的說法,張異這四個字,是切切實實幫朝廷限制和解除這個隱患。

關於土地稅的改革,老朱看着是千般喜,階梯式的收稅方式,既給了士大夫們足夠的【特權】,卻也限制了他們的上限。

但這還不是讓老朱最驚喜的地方。

因爲,他看到了攤丁入畝四個字。(本章完)

第239章 百年情分,今日斷絕第502章 皇帝喜歡用強,道衍哭了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22章 常森夭折,預言成真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71章 徐達的疑惑,京城裡的高人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344章 天時地利人和,張異該死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250章 君王封神,咱是漢家人第525章 釋經權之爭,孔訥的大字報(二合一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288章 跟他比起來,楊憲算個屁第468章 這傢伙太難殺了,關於產業鏈第306章 最苦痛的折磨,是給他希望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193章 一句話省卻百年努力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457章 知道這三年,我是怎麼過的?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481章 藍家的瘋批基因,皇帝在浙江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67章 演着演着,動真情了第509章 空印案,師父好狠呀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307章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94章 揍太子,借酒消愁第374章 敵人在百姓之中,攤牌的意願第432章 大明軍魂是什麼,張異的答案第295章 買命錢,掀桌子都別玩了第548章 挑撥離間,不如外人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480章 怒摔藍玉,情人還是仇人?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261章 慈悲爲懷,慧曇退場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38章 揭示真相,借刀殺人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473章 中原百姓,真希望我們回去?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丰第267章 史書中的情報,殺倭寇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456章 行動收網,苦一苦功臣第264章 得到的東西,自然會從別處失去第132章 遷都,往哪遷?第107章 天下無不可變之法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558章 火燒坤寧宮,撥亂反正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58章 怨種大哥來京城了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399章 自古以來,秦王和日本很搭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72章 等了兩年的刺殺,張異救駕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193章 一句話省卻百年努力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