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

王昌詫異的低頭看了看自己,清瘦倒也說不上,應該說是健壯了。就連她自己都不敢回想,自己是怎麼從當初那個混吃等死的水師校尉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上的。

“臣縱船風浪之中,身強體壯,相比當年可是少了很多贅肉。反而臣觀陛下,臉色有些不好,陛下龍體關乎社稷,還請陛下多加註意。”王昌急忙說道,他得向李藎忱證明,自己可不虛,不然的話,陛下萬一再以此爲理由不讓自己親自統兵,那自己還不如不來這一遭呢!

李藎忱咳嗽一聲,他當然不好意思說是因爲昨天晚上自家閨女背書太差所以被幾個姨娘罰抄,自己一時不忍就陪着了,結果睡得晚。

旁邊的鮑興急忙爲陛下打圓場:“開春以來,奏章衆多,國事繁忙,陛下一時疲憊,爲臣等之過,春耕之後,事宜自當減少,還請橫海將軍放心。”

王昌外鎮日久,對文官們自然沒有什麼好感,此時瞥了一眼鮑興,意思很明顯,你們文官最好多給陛下操勞操勞,真要是累到了陛下,我們這些元從重臣,可都不是吃乾飯的!

鮑興頓時苦着臉不敢多說什麼,早知道就不給陛下解釋了。

似乎是察覺到了什麼,原本站在旁邊看熱鬧的幾名文官,這個時候都微微湊上前,大有要爲鮑興撐腰的意思。武將們自然察覺到了什麼,也同時向王昌這邊挪動腳步,真的要動手難道武將還會怕了你們文官不成?

李藎忱當然意識到了下面微妙的變化,文武之間的矛盾一直都是李藎忱主動營造的一種矛盾衝突,現在一言不合雙方就要跑到對立面的局面,倒並不是李藎忱樂於見到的。

他輕輕咳嗽一聲:“這次召王愛卿入洛,就是爲了商討北伐戰事。”

李藎忱開口,大家自然也就不敢再相互之間表露出明顯的敵意。在對外上,大漢內部從來都是保持一致的。

緊接着李藎忱看向裴子烈,蕭世廉奉命巡視大河沿岸各路兵馬,現在還沒有回來,裴子烈就是軍方唯一的最高代表。現在太尉府和軍方最終共同敲定的作戰計劃,當然需要裴子烈來彙報。

裴子烈徑直說道:“現在暫定計劃,是從陳留、洛陽兩個方向分別向冀州和河內發動進攻,作爲主攻,同時在平城、河東兩個方向發起佯攻,除此之外,海軍需要在北方幽州到冀州沿海挑選合適的登陸地點,包抄鄴城後路,和我正面進攻之軍形成南北夾擊,切斷敵人任何從鄴城向北逃逸的可能。”

陸師方向上的作戰計劃是早就已經擬定好的,陸師各部對此並沒有多少意見,畢竟這本來就是經過各方權衡後拿出來的計劃。

這次作爲主力的實際上還是從南方前來的各軍,比如揚武軍、鎮嶽軍和鷹揚軍等等,不過從關中補充兵力的虎翼軍也有機會參與到這場戰事之中。

而河東的鞏漢軍等北方出身的兵馬,自然就只能作爲佯攻。然而這些新編軍隊,之前能夠給他們進攻河東的任務,就已經算是朝廷的信任了,包括楊素和李詢在內,對此也沒有多少異議。一來他們能獲得的就已經不少了,二來李藎忱也許給了他們更加令人期待的未來,以後北上草原、西出陽關,都將少不了北方子弟的身影。

身材體型更加高大的北方子弟,顯然是北出草原、深入西域,和那些人高馬大的草原部落以及西域各部鬥爭,顯然更加合適。

未來的世界還廣闊着呢,有的是你們衝殺開拓的機會,沒有必要拘泥在這中原九州之地。

現在計劃唯一還沒有完全確定的,就是海軍方面的問題。

陸師將領們基本上都沒有考察過海軍的作戰方式,所以他們也不知道海軍到底能夠派出多少人,而海軍陸戰隊又有多大的能耐。要是能夠和陸師一樣,那倒還可以依仗,但是如果就是一幫只能在船上蹦蹦跳跳的傢伙,那上了岸真的不足爲憑。

並不怪陸師將領們有這樣的想法,歷史上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最有名的自然就是堂堂“孫十萬”,十萬東吳水師上了岸之後竟然能夠打的一地雞毛,固然孫權本人的統兵能力是有問題的,東吳水師上岸之後的作戰能力也值得懷疑。

李藎忱看向王昌:“海軍是怎麼打算的?”

王昌當即說道:“海軍已經派人沿着海岸線考察適合登陸的地點,現在已經找到多處。”

一邊說着,王昌一邊走向輿圖,伸手在輿圖上點了點:“陛下請看,從青州越過大河,向北依次是樂陵郡、浮陽郡、渤海郡以及一路向北的漁陽郡。”

李藎忱打量着輿圖,樂陵郡到渤海郡一線州府密集,構成了鄴城的東部防線,這裡也是青州漢軍擬定的進攻方向,屆時吳惠覺會率軍向北越過大河直接進攻樂陵,突破鄴城東部州府之後一路向西,和從洛陽、陳留方向殺過來的漢軍構成對鄴城的夾攻。

不過北周本來就在這一帶屯駐重兵,再加上吳惠覺現在還擔負着維持青州穩定、建設重要海上港口的任務,所以這一路兵馬充其量也只是佯攻,李金晨並不指望着他們能夠多快衝破北周軍隊的阻攔。

若是派遣海軍從樂陵以北登陸並且和青州主力形成對敵東部防線夾擊的話,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多少就有些浪費了,讓海軍再跑到海上去兜一圈,還不如直接讓他們配合着陸師,從海上和陸地的正面方向上同時發動進攻呢。

還不夠麻煩的。

可是過了渤海郡再繼續向北,沿岸基本上都是荒無人煙的灘塗,一直要向內陸纔會有城鎮。畢竟在這個時代,這一片土地還處於慢慢向海洋延伸和堆積的階段,沿海多數都是被海水侵蝕的鹽鹼地和灘塗沼澤,並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和耕作,自然也就沒有什麼人煙。

想要找到一個大點兒的沿海城鎮,要一直北上到漁陽郡了,那裡是幽州的中心,也是現在宇文憲全力經營的大後方,糧食、冶煉等等都在此處。

依託長城和太行山的保護,此時無論是平城的漢軍還是北方草原上的薛延陀人,都無法威脅到這看似就在嘴邊的土地。

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蕭湘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一千二十四章 後塵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