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

湘州殷氏和會稽留氏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

殷氏一開始並不是什麼大家族,不過上天倒是總喜歡給這些小傢伙們一次能夠翻身的機會,殷氏就抓住了這樣的機會。

當初陳霸先一統南陳之後,實際上朝廷的統治力就侷限在江南和嶺南這兩塊區域內,對湘州這邊的統治幾乎完全依靠當地的世家,以至於朝廷甚至不得不拿出來“城主”這樣的封號封賞當地的世家,以求這些世家能夠保持對朝廷的忠誠。

可是這樣的忠誠終究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

一旦朝廷給不出足夠的利益,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惹來大麻煩。

梟雄陳霸先死後,北齊和北周都對江南有所企圖,北周還好,因爲當時受到鼎盛時期的北齊牽制,鞭長莫及,再加上巴蜀動盪、自顧不暇,所以只能把在長安做人質的陳昌,也就是陳霸先的嫡子,放了回去,希望能夠給當時剛剛登基的陳蒨,也就是陳霸先的堂侄,後來的陳文帝,製造一些麻煩。

而北齊的動作就比較直接,煽動南陳內部的叛亂,江陵以南、整個湘水沿線幾乎全部反叛,導致南陳的湘州防線直接崩盤。

不過好在當時南陳有侯安都等名將坐鎮,最終還是挽回敗局,不過也導致陳文帝這一代,南陳都再也無力北上,同時也阻礙了南陳對湘州一帶的開發,使得南陳的統治核心被侷限在了江南,一直到李藎忱入蜀都是如此。

而就是在這一場叛亂中,原本屬於西樑的殷亮主動投降南陳,成爲南陳前期被動反擊中的亮點,因此殷亮擔任湘州城主,湘州殷氏也跟着崛起。

在後來的韓子高和華皎叛亂中,湘州這邊又經歷戰火,衆多世家灰飛煙滅,剩下的世家反而更加快速成長,短期內湘州殷氏就成爲湘水一帶數一數二的大族了。

而和湘州殷氏不同,會稽留氏卻是實打實的老牌家族,早在孫策下江南的時候,留氏就已經存在,並且很快成爲東吳的主要世家之一,歷經三百年的起起落落,誰也不敢小瞧這個雖然偏居會稽,但是依然傳承下來的家族。

到了大漢建立,北方世家也登上南方的舞臺,湘州殷氏、會稽留氏這種在之前大漢取代南陳的過程中表現的不是很積極的世家,自然也就沒有在朝堂上有所斬獲的權力,不過他們對這倒是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夠保證自己的家族在地方上還有足夠的影響力就可以了。

可是一旦大漢以律法統治地方,並且開始採用嶄新的選拔人才的方式,那麼這些現在沒有機會走入中樞的世家,以後恐怕就更沒有機會,甚至都要去和平民百姓爭一個你死我活了。

所以這些世家不着急纔怪。

實際上這兩個家族的出現,表明着地方上的大家族終於都不敢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他們也將投入到這一場戰鬥中。因爲這一場戰鬥不再只是關乎到朝堂上權力的歸屬,還關乎所有世家的存亡。

若是真的讓李藎忱將一道又一道的律法推行下去,那麼世家就永遠不可能再是地方上的王。

李藎忱拿過徐敞手中的奏章看了一眼,沉聲說道:“我們這一次的敵人不同往昔,我們的戰場也不同往昔。對付這些大的可能已經三百歲的敵人,朕其實是沒有信心的。”

對於陛下的冷幽默,楊素和王昌也無心笑出來。

事態之嚴重,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出來。

若是真的讓這些世家鬧起來,那麼誰知道會鬧出什麼幺蛾子。

“陛下還請放心,水師上下效忠陛下,忠貞無二。”王昌正色說道,“只要陛下需要,臣願意率領水師爲陛下前驅!”

李藎忱搖了搖頭:“朕不主張動用太多的兵馬,而且一旦真的撕破臉皮,那麼也不是以兵馬爲主。刑部在漢律的基礎上修訂出來的《刑法》,應該也差不多可以頒佈出來了吧?”

徐敞急忙頷首:“《刑法》在陛下北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制定,只不過其內容之複雜、條款之詳細更在《稅收法》之上,所以耽誤了些時間,現在刑部沈尚書已經派人送樣書過來請陛下過目,應該明後日就能呈遞在陛下案頭。”

“可以,等朕過目之後就可以昭告天下了。”李藎忱對沈君高的效率還是很滿意的。

在李藎忱爲大漢制定的律法體系之中,《刑法》絕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爲這代表着皇家的權威和朝廷的權威,也代表着世上的公平和公正。

要說制定,刑法應該可以說是各項律法之中比較好制定的一個,因爲從秦朝之後,歷朝歷代或多或少都有律法的制定,而這個律法實際上就是以《刑法》爲主,當初商鞅爲秦朝制定的律法,其主要內容實際上就是對人的賞罰,而漢代也承襲這樣的制度,誕生了諸如張湯這樣的律法發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人物。

但是刑法實際上也是律法中比較複雜的一個,畢竟條條款款都可能關乎到人命,從偷雞摸狗到殺(和諧)人越貨再到叛國謀亂,事無鉅細,都得被考慮在內,所以《刑法》也應該是細節最多的一個律法。

好在大漢建國之初,刑部事務並沒有那麼多,否則也根本抽掉不出來那麼的人力物力來編撰律法。

“這一次就先試一試《刑法》如何,可否爲我大漢撐起公平公正和懲罰罪惡的一片天空。”李藎忱淡淡說道,“大漢軍隊,這一次要立足於追隨刑部,維護律法的尊嚴,而不是單純的謀求通過暴力和殺戮來解決一切問題。”

楊素和王昌若有所思。

而李藎忱緊接着看向江面上一艘艘龐大的船隻:“當然了,軍隊是我大漢的利刃,是對付敵人的利刃,只要是大漢的敵人,那麼這一把利刃就不是陪襯。這一次南下班師回朝的將士多是北伐有功之人,朕決定返回建康府之後,在石頭山下校閱三軍。”

“諾!”楊素和王昌急忙應諾。

陛下這是要向那些蠢蠢欲動之輩示威啊!

的確,校閱三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六百四十九章 練兵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一九六六章 陳智深的改變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七十章 衝殺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