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

漢王元年七月十四。

李藎忱率領大軍和突破蕪湖的裴子烈部會師姑熟城下。

南陳豫章王陳叔英率領殘兵棄城而走,退守姑熟東北部的柳山到濮塘一線,和北部的江總各部遙相呼應,形成防守建康府西側的最後一道防線。

李藎忱兵不血刃進入南豫州的郡治所在姑熟,而裴子烈先一步入城,已經在府衙外等着李藎忱。

“大士!”李藎忱有些無奈,“看來是某輸了。”

裴子烈微笑道:“雖然是陳叔英擋在採石磯,使得采石磯的陳人鬥志昂揚。但是事實如此,殿下當願賭服輸。”

“也罷也罷,反正咱們這兒女親家是跑不了了。”李藎忱不由得哈哈大笑。按照他和裴子烈的賭注,若是裴子烈贏了,李藎忱便在以後許配一個女兒給裴家,若是李藎忱贏了,便是以後一個皇子迎娶裴家的女兒。

裴子烈微微頷首,略過不提此事:“陳叔英倒是跑得快啊······”

李藎忱淡淡說道:“姑熟城外一馬平川,陳叔英看到宛陵和蕪湖等地的戰況,自然就知道繼續留在這裡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所以還不如抓緊撤退。反倒是濮塘到柳山這裡,地勢高低起伏,而且還有沼澤,倒是不錯的阻攔我們的地方。”

“如此一來南豫州就全都落在我們手中了,”裴子烈苦笑一聲,“着的想不明白陳人到底在想什麼,這樣層層抵抗不過也就只能拖延時間罷了。若是某來主持戰事,說不得會抽調江南甚至是嶺南的兵馬,直接和我們決一死戰。這樣勝利的話還有苟延殘喘的機會,而失敗了也能轟轟烈烈。”

李藎忱看向掛在牆上的輿圖,並沒有說話。歷史上的南陳顯然也是這樣佈防的,所以對於南陳朝廷會拿出這樣的戰略安排,李藎忱實際上並不覺得奇怪。

歷史上堅守江南時間最長的就是東晉和南宋,而這兩個朝代之所以可以做到,就是因爲以襄陽到荊州一線作爲脊樑,以兩淮爲陷阱,敵人只要攻破不了襄陽,就沒有辦法威脅到建康府的上游,也就沒法和李藎忱這樣順流而下。至於兩淮,看上去距離建康府很近,但是這裡都是平原,而且河網密佈,易攻難守、大軍行進緩慢,一旦選擇這裡爲突破口,就要做好長期拉鋸的準備。

尤其是在南方水師佔據優勢的時候,實際上兩淮防線是很難突破的,無論是當初曹魏幾次進攻江南的東吳,還是後來的金國、蒙古從兩淮南下,都無一例外遭受挫折,最後只能和南方王朝在漫長的水網之間拉鋸。

因此當李藎忱拿下荊州的時候,南陳的國運實際上就已經註定了。

因此陳叔寶、江總等人也就只能抱着保存實力,支撐一會兒是一會兒的心理,認爲只要能夠依靠防線攔住敵軍,並且使得敵軍的傷亡達到一定的程度,雙方自然就可以和談。

其實不僅僅是南陳朝廷,包括在嶺南的沈君高顯然也有着類似的想法,只不過南陳朝廷和嶺南顯然已經各自爲戰,雙方都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傾國之力,因此無論是沈君高戰敗於嚴關,還是陳叔英退走濮塘,實際上都在情理之中。

想到歷史上南陳軍民簞食壺漿以迎隋朝大軍,李藎忱就有些感慨。顯然自己現在的待遇也差不多。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南陳朝局的動盪,再加上一直沒有改變的政治制度,已經讓南陳百姓對這個王朝失去了信心。

看上去南陳朝廷是在不斷的打壓世家、任用寒門子弟,但是明顯新的寒門又會成長爲世家,一切都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尤其是從東晉以來的喬遷州府制度讓地方的行政無比混亂——李藎忱到湘州站穩腳跟的時候就已經發現,經過南陳二十多年的統治,江南和荊南的行政區劃竟然並沒有比巴蜀這個幾度易手的地方好到哪裡去。

以現在李藎忱立足的南豫州爲例,在南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南豫州要比現在的南豫州大四倍,曾經的南豫州一直向北延伸到淮水南岸,實際上相當於後世的淮河以南的全部安徽地界,而現在的南豫州對應的只是當初南豫州宣城郡的地盤。

可是隨着淮南之地的幾度易手,南豫州已經被壓縮到了江南,也就是說曾經一個郡的地盤頂着一個州的名號,而這個州下面,尚且還有宣城郡、淮南郡(郡治姑熟,又稱姑熟郡,今當塗)的設置,等於把原來一個郡一分爲二。

這就意味着曾經一個郡的百姓現在要接受一個州兩個郡的官員的管理,可問題在於經過曾經的侯景之亂,江南百姓比當初南朝剛建立的時候更加貧困、人口也更少,這自然就意味着苛捐雜稅的增多和官員貪污受賄的增多。

換句話說,同樣一個商賈想要在本地行商獲得便利,原來的時候需要打點一套政府班子,現在則需要三套。再加上坐鎮南豫州的豫章王王府,甚至有可能是四套。同樣,巧立名目徵收賦稅的政府班子也從原來的一套變成了三到四套,不管什麼階層,自然都苦不堪言。

而且自從南朝開始,這樣冗雜的政治制度從未改變,自然也讓朝野渴望着變化。至於百姓們,他們也渴望和平、渴望溫飽,渴望已經變成遙遠的歷史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大帝,顯然相比於陳叔寶,李藎忱更有可能給他們帶來這些。

“殿下,接下來應該如何佈置?”裴子烈沉聲說道,打斷了李藎忱的思索。

“大軍休整兩天,繼續向前推進,”李藎忱斟酌說道,“我們已經走到這一步了,乾脆就走到底吧。”

這姑熟城就是後世的馬鞍山,從這裡到建康府已經很近了,中間已經沒有任何一座城池阻擋。這讓李藎忱不禁想起了後世的笑話。南京是安徽的省會。

而建康府畢竟是建康府,南陳的統治雖然已經糜爛不堪,但是這裡依舊是南陳統治的核心,南朝三百年經營,讓這石頭城依舊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城和要塞。

尤其是在南陳還沒有收復淮南的時候,建康府更是抵擋北方大軍的第一線,所以南陳朝廷對這裡有很周密的安排佈置。

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個倔老頭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七八四章 鏖戰前夜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