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六)

時隔一年,他再次踏足到了這片邊疆的土地。綏狄鎮已不復當年的清閒,營中的木柵被釘得死死的,四處都是搬運木料的士兵,軍官扯破嗓子地喝罵着,空氣中瀰漫着緊張的氣息——此處竟成了抵禦胡人的第一道防線。

“石一義現在何處?”未等葉永甲開口,隨行的太監便問。

引路的軍官見這些太監趾高氣揚,身邊又環繞着幾隊禁中精兵,心中驚疑,就多陪了幾分的小心:“敢問……中使請都督來做什麼?我好替您轉達。”

“注意一下,是誰拿着陛下的詔書。”蔡賢卿冷冷說道。

“哦,是卑職疏忽了。”軍官忙將臉轉看葉永甲。

葉永甲見兩位公公頗爲不悅,便笑與他說:“我等都是朝廷所派,怎用分個先後?蔡主事也太拘泥於規矩了。但我覺得先叫副都督來爲好,兩位意下何如?”

兩太監不知他葫蘆裡賣得什麼藥,卻懼於他的身份,只得應允:“一切憑大人獨斷就是。”

那軍官方纔鬆了一口氣,命人去請副都督前來談話。

這副都督乃是新上任的,名喚杜擎,因前任替石一義背了丟失宣化的罪責,已然依法革職,故才得以榮升。此人性情平淡,極爲關懷將士之甘苦,備受邊軍愛戴,石一義也正是賴他組織起了綏狄鎮的防線,逼迫虜人撤退,維護住了僅有的顏面。

此時聽說朝廷忽降聖旨,大驚失色,料想必非小事,便急匆匆隨軍官出了大帳,走至葉永甲等人的面前。

“卑職杜擎,見過葉侍郎、蔡主事,兩位中使。”他從容地作了幾遍的揖。

蔡賢卿見他舉動之間沉穩持重,甚爲歡喜,第一個迴應了他:“前幾個月就聽聞杜副將禦寇有功,今日相見,果然氣度不凡,實在幸會。”

“杜副將,可否能帶我們去見石將軍?”那太監急不可耐地問。

“可以。但石都督現在大營中觀兵,離此較遠,不如騎馬爲便。”杜擎答。

葉永甲擺手道:“不必,我們走着去。正可趁路上閒暇的時間,向我說些軍隊的情況吧。”

杜擎瞅了他一眼,暗想:‘這葉侍郎不急不躁,真能沉得住氣!朝廷派此人來傳命,必然馬到成功!’便拱手道:“謹聽吩咐!”

“我最感興趣的,是你們的火器發展的怎麼樣。不知自我上次來後,可有一二進步?”

“進步倒是有了,但不瞞您說,效果實在不佳,”杜擎笑了笑,“去年年底,石大人就組織了一支新軍,使之施練火銃,防備北虜。那些火銃個個擦得漂亮,誰知一上戰場,反而傷了自家部衆,弄得啼笑皆非。這東西打造麻煩,所用之火藥、鉛子耗費不少,縱算教會兵士,又何以制敵?”

“火銃威力巨大,杜副將切莫被一葉障目了。建新軍容不得一點馬虎,不然怎能見效?日後還需倚仗將軍決斷,望您能鼎力支持。”

‘我一個副手,能爲他決斷什麼?莫非……’杜擎幡然領悟,忽然停下步子,嚴肅地看着葉永甲:“杜某不知火銃精要,一點妄言,不足掛懷。但凡朝廷命我操練新軍,我豈敢推辭阻撓!若合聖上旨意,做臣子的自當萬死不辭,絕不敢提一個‘不’字!”

葉永甲聽到他最後一句話,終於放了心:“杜將軍如此忠國,看來我此行絕不成虛了!”

石一義坐在軍帳裡面,發愁地望着眼前的一切。戰場上丟盔棄甲的畫面還讓他心有餘悸,以致於現在的面容還和刷了漆似的白。

帳外的微風突然捲起了他的雙鬢,石一義連頭也懶得擡,直接問:“杜副將,怎麼了?”

“朝廷的使節到了,請石公出迎接旨。”

“派得誰?”

“葉永甲。”

“好好好……”石一義無奈地揉着太陽穴,“可真他媽是捲土重來啊。”

“不管怎樣,朝廷的旨還得接呀。”杜擎用溫和的語氣規勸着。

“叫葉永甲來帳內,我不想出去。”

杜擎也怕惹了他的怒火,便應了一聲‘是’,到帳外叫了葉永甲來。

葉永甲令幾名禁軍手持兵器,站在兩旁,準備隨時捉人;各個吩咐畢了,然後進得屋去。

他也不囉嗦,直從懷中拿出聖旨,冷眼一瞥:“石一義,跪。”

石一義咬了咬牙,不屑地跪了下去。杜擎轉而走到他身後。

“詔曰:宣化乃我朝重鎮,然石一義不知職守所在,喪地辱師,合當押送京中……”

石一義被激出一身冷汗,正要站起,肩頭已經被杜擎死死按住,動彈不得。

“給我綁了!”

葉永甲話音未落,禁軍們就已衝入帳內,迅速地控制住了石一義。

校場的兵衆聽見帳內大亂,都慌忙舍下兵器,爭往察看,但見石一義已經被五花大綁地推了出來。

衆人的眼眶都怒得紅了,紛紛揮臂叫嚷,一片譁然:“朝廷爲何要綁石大人!爲何要綁石大人!”

“諸位將士!”杜擎連忙現身說話,“石一義喪師失地,過失爲本朝以來最深,按軍法當斬!諸位速速回去,待葉大人宣佈詔命!”隨後示意他們離開,衆人依舊不移一步。

情況危急,葉永甲便向蔡賢卿使個眼色,只見後者走到最前,拿出了那張戶部公函:“諸位!且看這本公函,有戶部的印!裡面全都是石一義貪污糧餉的罪證!朝廷是懂事理的,二罪俱全,忍無可忍,方纔派我等來抓人!”

衆人面面廝覷,莫衷一是,吵鬧了好一會兒,方纔都冷靜下來,斂手聽命,異口同聲地喊道:“我等願服詔命!”

葉永甲便繼續宣讀詔書:“軍中不可一日無帥。杜擎有退敵之功,勤於治防,今代一義爲宣化都督,勿負朕意,欽此!”

杜擎聽罷,一雙眼睛炯炯發光,兩隻膝利索地跪了下去,頭叩在地:“臣謝過聖恩!”

將士們素來敬重杜擎,聽聞使之接任,頓時歡呼雀躍,紛紛跪拜:“謝過聖恩!”

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五十六章 誤院、促戰(三)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六)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第六章 名歸、飭法(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二)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五)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一)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五)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二)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五)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六)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一)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六)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一)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三)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二)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三)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二)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六)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四)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七)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五)第六十六章 晉相、巡邊(五)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四)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一)第六十八章 政息、舉新(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三)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五)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五)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六)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六)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五)第八十章 練軍、挫敵(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五)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二)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六)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四)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六)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六)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三)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二)第十八章 戲諫、法辯(一)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五)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六)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三)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二)第四十二章 重逢、免府(三)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一)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三)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