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各有各的道路

背井離鄉,萬里遷徙。

這對於住在風景如畫的江北行宮的朱皇帝來說也就是動動嘴皮子的事情。

但是對於下面的官員、移民來說,一不小心可就是要命了。

朱皇帝不在乎路上死一點人。

反正死的也過不是他家裡人,至於到了地方之後還要打仗——沒關係,大明有槍有炮。

不就是一點土著麼。

槍炮隨便就打死了。

不過對於那些親身經歷這種人口大遷徙的人們來說。

萬里遷徙,確實不是什麼特別愉快的經歷,對大部分人而言,都是痛苦的回以比較多。

金山總督府,金山河口往內陸大約一百多裡。

這裡已經是一片蠻荒了。

暴雨像是刀子一樣噼裡啪啦的砸了下來。

閃電和驚雷在烏雲之間翻滾。

在不遠處還能看到從天空垂落下來的電芒。

在這樣的環境下,大隊大隊的移民正在深一腳淺一腳向前走着。

李忠義就在人羣之中,泥濘的道路已經把官靴都沾滿了黃泥,身上的大紅袍官服也已經被泥水浸透了。

手裡的拄着一根木棍,肩膀上還揹着火槍,腰上還插着刺刀。

只是在這樣的天氣下。

這一杆火槍基本上也沒什麼用了。

以此同時。

金山總督府的一個連的駐軍負責護送這一隊移民前往目的地。

在道路兩側,明軍的士兵們一個個手持長槍馬刀,兇狠的目光盯着周圍,似乎隨時可以發起衝鋒。

這裡是金山河口的邊緣了。

而這一隊移民是新來的,人數足有五百多人。

這一大隊移民要在一個山谷平原上駐紮,距離金山城有些遠

之所以要在那個地方安排一個集體農莊,原因是在那裡發現了鐵礦和煤礦!

挨着河口的鐵礦和煤礦,儲量未探明。

但如果金山總督府這裡辦起鋼鐵工業。

那對於金山總督府在此處的立足無疑是有足夠的好處的。

因此。

這個集體農莊與其說是農莊,不如說是一個軍戶衛所。

現在金山總督府已經準備在上海和廣州招標了。

招募鋼鐵公司入駐。

而在這之前。

必須要對這個區域進行牢牢的控制。

而作爲屯田官的李忠義就落得這個苦差事,帶着人去那裡建寨。

那地方可真的不太平,

北美土著是很兇悍的。

一不小心,可能就把命丟在那裡了。

但李忠義也沒辦法。

他本來以爲來一趟就能回去了,結果現在.被借調到了金山總督府做官了。

日後也不知道有多少倒黴蛋和他一樣呢。

“都快點走,要趁着天黑之前走出這裡!”

李忠義大聲說道。

只是他的聲音在大雨瓢潑之下,根本就沒多少人聽清。

金山總督府是瓢潑大雨。

在中都的江北行宮同樣是被大雨籠罩。

今天朱皇帝沒有去勤政殿處理政務,而是在日月湖的亭子上和幾名后妃一起欣賞秋雨。

“趙、金都是朝鮮兩班大戶,他們表面上不敢反對皇上評分土地的旨意,但在心底是肯定不樂意的,必然有二心,如果被他們找到機會,恐怕.”

皇后羅芳梅皺着眉頭說道,語氣有些凝重。

相比於朱皇帝。

羅皇后倒真的是一位頗有“傳統賢后”風範的皇后。

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同時對諸皇子公主也盡到了責任。

現在她關心朝鮮的事情,也是因爲十四皇子未來會是朝鮮王,所以作爲十四皇子名義上的嫡母,她關心一下也是應該的。

朱道樺倒是咩有這個擔心。

他笑呵呵的說道:“朕這一番改革之後,朝鮮兩班的豪戶都要沒落,若是老老實實做臣子,還能保全富貴,如是有什麼貳心,那就是自己在找死了!”

朱道樺當然也關心自己兒子的將來了。

朝鮮的土改,就是爲了把權力從朝鮮兩班收回來的。

大明國內的封建勢力要清掃,朝鮮國內不合時宜的封建勢力當然也要洗滌了。

和中國不同,朝鮮的封建制度的本質是士族專政。

所謂科舉,不過是用來掩飾士族統治的一塊遮羞布。

朝鮮的科舉是分成文科舉、武科舉和雜科三類。

其中文武科舉只有兩班戶可以參加,平民只能參加雜科,就是考中了也沒什麼前途。

而文武科舉考試又以文科舉爲尊,名目也是抄中國的,有生員、舉人、進士什麼的。

而且比中國科舉容易考,因爲朝鮮的進士錄取人數要遠遠多於中國。

不過中了進士也不等於有什麼好前途,關鍵還是要靠投胎,如果投在安東金氏、豐壤趙氏這樣的豪門,基本上都是三考連捷,考出來後保準做大官。

其中的貓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朱皇帝給朝鮮設計的“資產階級革命”路線,則是徹底掃蕩兩班豪門的勢力。

取消他們的特權!

分掉他們的土地!

剝奪他們統治人民的地方的權勢!

不過,在打壓朝鮮兩班豪門的同時,朝鮮的科舉制度還是要保留的。

而且還要參考眼下大明科舉的規則進行改革。

不再實行三科制,也將實行生員爲官——未來的朝鮮王國同樣需要大批地方基層官員去直接管理人民,而不是那種將人民和土地交給士紳管理的變相領主制。

“另外,在投靠朝鮮議政府的兩班沒落戶裡面挑選幾個官員出來,讓鑑兒納他們之女爲妃,日後就讓這他們做鑑兒在朝鮮的左右手。”

這個時代的政治。

聯姻當然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朝鮮的文人大多出自兩班,但不是所有兩班都是豪戶。

莫落戶也不少。

所以這些人還是相對比較好控制的。

“臣,李尚典,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第二天。

朱道樺就接見了一名朝鮮官員。

名爲李尚典,據說還是個頗有才情的朝鮮詩人。

現在正操着非常流利的南京官話,向皇帝進諫。

李尚典也是朝鮮兩班出身,出於驪興李氏,祖先是宋朝派遣到高麗的使臣,在四百多年前定居在朝鮮的。

其實不少朝鮮的高門大戶,都和中國的關係比較近。

就算關係不近的,也會想辦法和漢地扯上一點關係。

另外,在朝鮮,無論是公文傳達還是科舉考試,都是使用漢字的。

因此朝鮮的文官其實漢語漢話的水平都很高。

李尚典是朝鮮國王李祘進貢給朱道樺的掌樂領班。

其實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負責導演歌舞節目的導演。

其實朱皇帝對朝鮮歌舞不怎麼感興趣。

不過偶爾也會陪同后妃們看看能歌善舞的朝鮮人民編排出來的舞蹈。

李尚典都不知道自己是走了什麼大運了,居然能別朱皇帝單獨接見。

“那個是你的女兒?”

朱皇帝手指向李妃懷抱着的小姑娘。

“她叫什麼名字?”

“回皇上,小女名爲李玉貞”

朱皇帝點了點頭,又看向坐在另外一邊的羅皇后。

畢竟是給皇子娶親,皇后當然也要來過目一番。

羅皇后卻不是太滿意。

她端詳了李玉貞一會兒,這小模樣比朱皇帝的幾個女兒差了不只是一點半點啊。

不過這也不奇怪。

這個李尚典也是相貌平平的,而且又不是什麼高門大戶,估計也娶不到什麼好看的老婆。

這要是能生出個紅顏禍水來,怕不是基因突變了。

“給鑑兒當個側妃吧。”羅皇后看來是不太想要讓一名不太好看的女子當大明十四皇子的正妃了。

朱皇帝點了點頭,看向了有些明白過來的李尚典說道:“朝鮮王李祘無後,朝鮮王室其餘旁支無德,朕打算讓朕的十四皇子朱宜鑑,也是朝鮮王李祘的外孫當朝鮮國王,另外還想要讓你的女兒當十四皇子的側妃,你可願意。”

“願意,小臣求之不得。”

李尚典面露喜色,急忙磕頭。

這個十四皇子要做朝鮮王的事情他也知道。

自己的女兒做了朝鮮王的側妃,那李氏可就是外戚了。

“那就把她留在宮中教養吧,李尚典,伱現在是朕的親家,對朝鮮之事,可有什麼看法?”

李尚典大概也沒想到朱皇帝是問自己這些事情的,所以他也只好思索了半天,才小心翼翼的說道:“皇上,小臣認爲若十四皇子爲朝鮮王,那東學黨可能會扶立李朝旁支爲王。”

“是嗎?李朝治朝鮮四百餘年,可還有號召力?”

“有號召力也不多,畢竟也不是什麼萬世一系。”李尚典說道,“而且朝鮮一直是中華之臣,陛下是中華之君,冊立朝鮮王,有大義名分。”

朱道樺點點頭。

這個說法當然也是有點道理的。

至少。

從儒家的大義名分那一套出發。

他們的李朝國王本來就是朱元璋冊封的,是明朝的臣子藩王,不是獨立國家的國王。朱皇帝廢除李朝國王等於削藩,而且也沒有取消朝鮮國王,只是將李朝換成朱朝。皇帝更換藩國之王當然是合乎名分的,朝鮮的儒林士大夫沒有什麼話好說。

“據臣所知,東學黨的目標是取消兩班豪門的特權,懲治貪官污吏,平分朝鮮土地……”

“所以他們的矛頭是兩班豪戶?”

李尚典苦笑道,他自己也是兩班的一員,雖然是個沒落戶——當然了,這是在朱皇帝宣佈他的女兒會是朝鮮側妃之前。

“朝鮮兩班戶極多,佔了朝鮮全部人口的六成以上,大部分都是無權無勢的失意兩班戶,也沒有多少土地財產。”

“如此說來,朕所以頒佈的改革錯失,也會得到失意兩班的支持?”

“正是!”

李尚典說道。

“若是皇上在朝鮮各地宣佈平分土地,取消兩班特權,再定下科舉的時間,大部分東學黨都會自行散去,剩下的賊寇,也可一舉蕩平。”

“他們散不散都沒什麼關係,朕要平他們易如反掌。”朱皇帝擺擺手說道。

“說起來,這個平分土地,在朝鮮頗得人心吧,東學黨憑此口號可聚衆百萬。”

聽到這個問題,李尚典的面孔糾結了起來。

“皇上,朝鮮國小民弱,想來都是以中華爲父,事事效仿天朝,可是這平分土地.”

“天朝自有國情,朝鮮土地平分之策,不適用於天朝。”

李尚典心道:什麼適用不適用的,你這是分別人家的地不心疼,分自己家的可就

見到李尚典沉默不語。

朱皇帝笑了笑說道:“天朝人口分佈不均,大部分集中在漢地,其他入東北、蒙古、西域、東西伯利亞、南洋諸島,全部是地廣人稀,可開墾的土地加起來比漢地還多,所以天朝是有土地分給窮人的,漢地人均耕地三畝左右,如果進行了均田,得到了土地的農人,有誰願意去關外,去南洋呢?”

大明朝的土地去也是很多。

根據農業部的估計。

外興安嶺以南。

包括黑龍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這一片廣袤的平原,就能開墾出6.5億畝左右的土地,在外興安嶺外還有一片有大河流經的平原。

雖然說氣候更冷一些。

但也只是冬天冷,夏秋兩季也和黑龍江這邊差不多,也是難得的黑土地,也能種一集的麥子。

另外在南洋。

爪哇島後世是能養活上億人口!

雨水充沛又有大量肥沃的火山泥。

水稻產量之高讓人咋舌,一年還能種至少三季稻子。

在西域、漠南漠北蒙古可以開墾出接近一億畝的良田!

不算新大陸。

大明朝就在周圍擴張得到的田地。

開墾出來就比整個漢地加起來都要多!

這還沒算上澳洲和新大陸呢。

大規模的輸出移民,大大緩解了國內人口增加的壓力,同時還減少了對糧食的要求。

這樣一來。

一個讓原來的中國人不敢想象的問題出現了——糧食太多,怎麼辦?

糧食是真的多。

24億畝耕地的產量必然大於12億畝,而且除了24億畝耕地之外,還有數量不亞於此的草場在生產牛肉、羊肉,所以食品的供應很可能將會不足轉向嚴重過剩。

所以現在在漢地,除非像是李忠仁一樣,搞集約化的農場。

像是之前的小家小戶的耕作模式已經沒有多少生存的空間了。

糧食價格太低,種出來虧本!

大明帝國擴張帶來的了大量的集體化經營的資本主義農場,這些農場生產的糧食嚴重衝擊了漢地市場,造成大量小農破產進入城市,或者前往遠方的新土地上。

這也讓漢地的農業也開始走上了土地密集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

所以大明帝國是不可能平分土地,也不可能壓制土地兼併。

朱皇帝甚至是在鼓勵,推動這個過程。

將大量的人口從精細化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成爲工人,成爲殖民者。

但是依附於大明的朝鮮。

當然是可以通過平分土地的方式來慢慢發展。

晚一點走上工業化道路也不要緊,反正沒有什麼帝國主義敢來打朝鮮的主意。

而在大明的工業化進程基本結束之後,也必然會有資本流入朝鮮。

朝鮮日後也會成爲大明帝國體系下的一個承接產業分工的地區,從而完成工業化改造的。

但,朝鮮走的路,和大明,是必然有所不同。

第139章 朱首富,快支持一下朝廷吧!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408章 都有秘密武器第26章 反明大聯盟【求收藏求追讀求月票求推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63章 吃瓜羣衆第350章 新大陸的血肉磨坊要讓日本武士的命第163章 要賺錢,出海去。第182章 聯清抗明!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92章 武功再高,也怕手槍第123章 包衣們,努力!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317章 你有浩然正氣,我有砂鍋鐵拳。第163章 要賺錢,出海去。第306章 北美據點花生屯。第399章 中華文明VS歐洲文明第47章 廢堂口,收人質,開科舉【求收藏,求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3章 小小的炮兵系畢業生第363章 朕有的是地方安排失去土地的農民第3章 小小的炮兵系畢業生第418章 印度洋,是大明的!第28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第65章 明軍拖不起【求收藏求追讀】第87章 蒜你狠,驅佃潮【求追訂】第290章 朱皇帝也有諸子奪嫡長之事?第402章 涇渭分明的東方和西方第407章 很兇的漢人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239章 打北邊來了隊哥薩克第445章 決戰在哪裡?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236章 乾隆僞帝埋骨處第181章 除惡務盡,追殺不休第20章 綁得太不正經了【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第217章 漢民族的鮮血不應該在這裡流淌!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202章 不平等條約來了第365章 懸賞令!敵人已經動手了!第424章 一戰定乾坤!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337章 資本主義的農業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斷後路!第468章 撤?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22章 大明朝真的要回來了嗎?【求收藏求追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279章 俄軍能試出明軍的極限嗎?第219章 山海關,正定府,千里北國遍烽火。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233章 爬!爬向勝利!第195章 我們贏定了!贏麻了!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464章 進攻,還是後撤?第40章 明軍的參謀制度【求收藏,求追讀】第106章 什麼叫做降維打擊啊第439章 美國排華了!第195章 我們贏定了!贏麻了!第214章 一戰定天下第371章 人民不感謝皇帝第146章 十月一日是個好日子啊第12章 蘭芳羅家大姐頭第410章 解放黑奴?第417章 大明的主力艦第310章 無納稅,無代表!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86章 給朱明王來一點小小的大清震撼【求追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437章 幸好還有你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138章 大明例外第110章 這是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第404章 周式分封第281章 琉球突變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139章 朱首富,快支持一下朝廷吧!第67章 朽了的八旗【求收藏求追讀】第160章 法蘭西,別舉手!第45章 怎麼就死了呢?【求收藏,求追讀】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432章 學渣啊學渣第282章 有人要倒幕了!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98章 步步爲營,宣傳攻勢。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349章 嚯哦,美蘇聯合抗明第394章 歐亞大陸的大平衡第117章 搶廣東,搶湖南。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10章 人口,殖民,工業化。第114章 大清要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