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佈下陷阱,把贏氏推到前臺送死。
而她則在呂澤身死之後,就萌生了從漢中這個火坑撤退的念頭,但要如何才能保全實力的回到關東,這又要細細的費思量才行。
從南鄭到東楚,這一路上關隘重重,如果明目張膽的率軍東進的話,不亞於是闖一場龍潭虎穴,如果讓守衛地方的各路秦軍守卒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呂雉相信不用多久,那些渴望立功的秦將、還有那些背叛劉邦投降秦國的降將,會如瘋狗一樣的猛撲過來。
所以,最好的撤退方法,還是不知不覺的秘密潛回。
武關方向,秦將章平的部隊在急速的西進,呂雉並不想與這個前秦國的將領有什麼瓜葛,不過,她很清楚章平的心理,如果在合適的時候,放出贏氏的確切消息,相信章平一定會大喜過望不顧一切的猛撲過去,而到時她就有了襲佔武關的機會。
贏氏得意洋洋。
瞎了眼的她,雖然對呂雉的大方感到驚訝,但權力在手,興奮的欣喜讓她在這一刻喪失了警覺。
漢中戰事。
漸入秦軍圍剿的步調。
從河東郡迴歸的李原,此時卻面臨着人生中的一次自然規律的法則考驗。
李斯病危了。
這位幸運的挺過大秦的牢獄、並堅持着等到秦國強盛這一天的老人,終於在這個春寒乍冬的季節裡,走到了其人生的盡頭。
雖然,對李斯這個拋棄過自己的生父並沒有多深的感情,但作爲一個兒子,李原在世人面前,應盡的孝道還必須要盡。
秦新曆七年,元月十二日。
李原的船隊從渭水駛到長安,在河岸的碼頭上匆匆與陳平一敘後,即快馬飛奔來到長樂坊李政的府上。
李斯在人生的最後這段日子。過得很是平靜,每日裡寫寫書、把自己治國的一些心得、還有法家學說的一些想法、理念記錄下來,以便保存於世,是他勤筆耕作的原因,而在這樣沉靜的心境下,李斯也對自己過往的錯誤有了清晰的認識。
其中:誅殺名顯一時的師弟韓非子,成爲了李斯晚年經常念嘮的一件事。在強烈的愧疚中,他開始整理韓非的言論,並將其造冊著書,法家學說的兩位傑出人物,在人生的最後一刻,終於契合在了一處。
一本《韓非子》在李斯一年心血之後。終於問世,書名直接用了韓非的名字,看開了的李斯沒有署上自己的姓名。
在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之後,李斯的精神也堅持到了盡頭,幾近油盡燈枯的他,向兒子李政提了最後一個要求:見李原一面。
對於這個意外而來的三兒子,李斯心裡。一直存有深深的愧疚,但這一份愧疚他又始終無法說出口。
李原現在的身份,高貴的讓他感到惶恐。
同時,這個每每出人意料之外的兒子,這個一手打造了一支強悍秦軍的武侯,這個在戰場上幾乎無往不勝、在料事時又總能算敵於先的秦國當權者,讓他感到分外的陌生。
“這真是我李斯的兒子?”每每夢迴,李斯有時也會在心裡這麼自問。但轉念一想,心裡又有那麼一點的驕傲。
“這怎麼不是我的兒子,要不是我李斯的種,又怎麼可能將秦國從深淵中拉出來,又怎麼可能對秦國如此的忠心耿耿。”
這是李斯在彌留之際的胡思亂想,他的生命之火已經將熄,如果不靠這些念頭支撐着。他怕自己就這麼睡過去了。
“噔噔噔!”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響起。
李原的身影,在李斯的渾濁眼眸中漸漸的變清晰起來,這個他從來沒有注意過的兒子,卻不想給了他最大的驚喜。
“原兒!”李斯大聲的呼喊道。雖然,他的聲音微弱的就象蚊子叫一般。一直以來,在面對李原時,李斯都是以武侯相稱,他不敢,也沒有勇氣,喊出他最想喊的這兩個字,但今天,他真真正正的說出來了。
李原俯下身,靜靜的將身體靠近榻上這個風蝕殘年、已經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的老人,聽着他一聲聲來自內心的喃喃話語,倏然間,李原只覺得一股熱熱的東西涌上他的眼眸,然後洶涌的不可控制的從眼眶裡出來,滴落在李斯的手背上。
清涼的、鹹鹹的淚水,就這麼不聽話的出來了。
“原兒,不哭。原兒,你終於認我了,對不對?”李斯滿是皺紋的眼角,露出一點淡淡的微笑。
雖然,看不清楚李原的表情,但手背上的感覺卻是實實在在的,這是一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即便李原已經變了靈魂,也一樣無法改變。
李原用力的點了點頭,湊近李斯的耳邊,輕聲說道:“阿父,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是啊,人生的道路每個人都不一樣。
李斯即將走完他的這一生,或許在來世,在另外的一個世界,他會有另外的不同的人生,但不管怎麼樣,作爲兒子,作爲後輩,作爲秦國的掌權人,他還要感謝這個老人爲秦國所做的一切。
是他。
奠定了秦國以法治國的理念。
是他。
一手輔佐始皇帝,實現了統一六國的偉業。
還是他。
在成爲秦國丞相後,統一度量衡、使天下三十六郡車同軌、書同文,也正是這些舉措,逐漸的讓中國由分崩離析的諸侯紛爭狀態,變成一個擁有凝聚力的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阿父,就是父親!
李斯笑了。
和以往戰戰兢兢的笑容不同,這一次,他是如此的放鬆,不需要去關注旁人的目光,不需要去顧慮別人說什麼,因爲,他有一個讓每一個秦人都爲之驕傲的兒子,他堅信,在李原的手上,未來的秦國一定會越發的強大。
“阿父,阿父!三弟,阿父去了!”李政失聲痛哭。
與一慣獨立、又有主見的李原不一樣,李政是李斯跟前最孝順的兒子,也是三個兒子中,最象李斯的一個,就連李政的個性、施政作風,也十足十學着李斯的做派,在李政從雍歧到長安城爲官的這段日子,如果不是李斯在背後指點着,李政還不知要碰多少個釘子纔會漸漸的成熟起來。
廳堂房內。
李氏一族的子孫們哭聲一片。
這哭聲似在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是的。
舊的秦國已經過去,代表它的那些大人物們,也一個個到了地上,始皇贏政、丞相李斯、廷尉蒙毅、太子扶蘇、大將軍蒙恬,甚至於還有兩個一手葬送秦國的臭名昭著的人物:趙高和胡亥,也都不復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生的生機勃勃的秦國。
李原、陳平、蒙虎、李政、駱甲、王尚、蔣渝、韓信、李仲翔、白廣季等等,這些名字現在,不時的被秦人提及,他們和秦國曆史上的那些名人一樣,成爲了每一個家庭裡面教育幼兒的必備教材。
元月十七日。
李斯出殯。
李原扶棺、李政持節,長安全城縞素,淒厲的秦腔、還有嗚咽的秦樂,一路送走了這位走完一生的老人。
在整理李斯遺物時,李原找到了一些李斯專門寫給他的信任,但這些信任卻一封都沒有發出過。
信盞上,李原還能夠看到折了又折的痕跡,這說明李斯在是否將信件交給李原時,很是猶豫了許久,一直到最後,他也沒有親手交給李原的勇氣。
這些信上,李斯將自己對新秦的一些想法寫了下來,其中有相當的一部分,還針對了新秦發展目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之中,有一個提議,讓李原倏然心動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