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評論界,洪承疇一般被人們定義爲漢jian,“賣國賊”。免費txt小說網我是在看李自成這本書的時候接觸到洪承疇這個人物的,當時我年紀還很小,看不太懂,印象比較深刻是他在潼關大設伏狙擊李闖王,洪承疇是書中“惡魔”級別的反叛。隨着年歲的增長,看得書越來越多了,是非觀也有了一些的變化。現在再看洪承疇,覺得洪承疇爲明朝也算是仁至義盡了,站在純軍事領域的角度來看,被人罵名爲“賣國賊”的洪承疇堪稱爲一代名將。
名將與“賣國賊”之間並無矛盾,一個很簡單的類比,林彪,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建國後反黨叛國,企圖謀朝篡位。我們的政府也就是官方現在還是承認他爲中國革命做出的貢獻,並沒有因爲他曾叛逃到蒙古就否定他在軍事領域的貢獻。
第一,洪承疇對明朝的貢獻。
洪承疇是明朝末年比較有影響,很有才華的軍事家。他24歲中了進士,說明洪承疇是屬於那種“飽讀詩書”的人。然後洪承疇在江浙一帶任職。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涌。1629年,農民軍攻打韓城,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命文官洪承疇率兵救急,趕鴨子上架,洪承疇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初出茅廬的洪承疇大獲全勝,解了韓城之圍。
從此,洪承疇聲名鵲起,他和其他明朝將領的“剿撫並舉”策略不同,就一個字:“殺”。而且事實證明洪承疇是對的,明末很多的農民軍都是反覆無常,造反了又投降,投降了又造反,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鎮壓。洪承疇用農民軍的鮮血累積的戰功升遷到了陝西三邊總督的位置。
隨後洪承疇還追剿了其他一些農民武裝,這期間十年時間,洪承疇轉戰中原沙場,多次擊敗李自成等人,他採取的主要是“集中優勢兵力,逐個圍殲”的戰術。在潼關設伏擊敗李自成,應該可以算是洪承疇的得意之作,據記載,李自成僅率十八騎逃拖。明末的整個農民起義因爲他主導的“剿匪”而走向了低潮。洪承疇爲明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明朝末年剿滅農民軍的名將之一。洪承疇與孫傳庭、左良玉等齊名,吳三桂、賀人龍、曹變蛟等人都曾是他的部下。
1640年冬,清軍進攻錦州及寧遠,守將祖大壽向朝廷求救。薊遼總督洪承疇奉命前去增援,他當時指揮着八鎮總兵十三萬大軍。洪承疇本意不急於進兵,提出了“先守後戰”,“待敵睏乏時再疾攻之”的正確策略。
兵部尚書陳新甲不顧實際,主張速戰速決,派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騏作監軍,到前線督促洪承疇速戰;陳新甲還密奏崇禎下令催戰。因爲崇禎此人疑心很重,洪承疇不得已在糧草尚留在遠地的情況下,進兵松山。
果然,一天之內,清兵掘壕三道,從錦州西面往南,一直到海邊,完全截斷了明軍糧道。明軍恐慌,因爲軍糧僅供三天。洪承疇決意組織八鎮總兵死戰突圍,不想大同總兵王樸率本部人馬乘夜逃遁,八鎮總兵紛紛效尤,明軍不戰而潰,清軍趁勢掩殺,明軍大敗。
洪承疇留萬餘明軍駐城,決意死守松山,命令其他總兵率部突圍衝陣,突圍明軍遭清軍攔截,進退不能,或被清軍全殲,或被海潮席捲,僅有二百餘人倖免,吳三桂等六位總兵逃入寧遠。
清兵大隊合圍松山孤城,只圍不攻。洪承疇被困五個月,屢次組織突圍盡皆失敗,援軍不至。明軍副將夏成德秘密降清,引清兵暗夜登城。據傳說,城破時,洪承疇突圍而走,馬失前蹄被清兵生擒。
第二,洪承疇降清情有可原。
洪承疇被擒之後罵不絕口,曾經想自殺,但沒有成功。因爲他這個人太有才華了,所以皇太極非常重視他,想盡了一切辦法要勸降他。如果他沒什麼本事,清朝根本就沒有必要這麼做,從反面證明了洪承疇的軍事才華和價值。
據野史記載,洪承疇被擒之後曾絕食,於是皇太極派愛妃小博爾濟吉特氏去送人蔘湯,洪承疇以爲是毒藥,慨然飲之。清史稿記載:“上自臨視,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無寒乎承疇瞠視久,嘆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
人們指責洪承疇降清認爲他對後來的清的嘉定,揚州三屠負有間接責任。筆者認爲那是發生在洪承疇投降以後的事,乃至部分人認爲的滿清入關後殺漢人殺了多少多少,這些都不能要求洪承疇未卜先知。
第二,洪承疇成爲清朝的開國功臣。
多爾袞接受洪承疇的意見,先遺官宣佈王令,錄用明朝降臣,設府縣施政,穩定社會秩序,不屠人民,不焚廬舍,不掠財物,約束軍紀,秋毫無犯;免除三餉,民有輕負之喜。
洪承疇藉助參與國家大計之機,對清朝的政權建設、穩定社會秩序提出一系列措施,諸如襲明制、行保舉、選人才、學漢語、讀儒書等,促進社會發展。
洪承疇授命招撫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的重任,採取“以撫爲主,以剿有輔”的策略。在政治上聯絡族漢地主,以“原官留任”爲條件,招撫安徽、江西要地十三府,招降鄭芝龍,清軍入閩;軍事上以瓦解前明兵部尚書張縉顏的抗清力量爲重點,使豫、鄂、湘諸省四十餘寨“漸次馴服”;文化上則連續開科取士,傳說有“狀元不滿中,漢女不入官”的條款弘揚民族文化傳統,使新進之士有機參與朝政;經濟上疏請准予減免蘇杭賦稅,停徵漕糧等。這些措施,對緩和民族矛盾,減少兵火洗劫,生靈塗炭,減輕人民負擔,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生產發展,均起了積極作用。洪承疇然後幫助清朝進攻內地,直取雲貴,後來只要擡出“洪承疇”三個字,許多明朝的將領就紛紛投降。史書說:“清初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是爲承疇事成之”。
本文系原創撰寫,版權歸作者彭志文所有,文中觀點繫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