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裡,研究經學文典被視爲士人正途。像茶學、茶藝這類學問,只是被認爲難入正統的“雜學”。陸羽與其他士人一樣,對於傳統的儒家學說十分熟悉並悉心鑽研,深有造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學說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學術原理溶於茶這種物質生活之中,從而創造了茶文化。
茶藝是烹茶飲茶的藝術。
是一種以茶爲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爲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和”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藝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在儒釋道思想等傳統文化影響下, 從唐朝開始,茶文化初步形成大致三類:修行類,風雅類和茶藝類。
陸羽以“陸氏茶”喻作“伊公羹”,意爲藝茶似烹飪,但包含了以藝茶精研事物之理。茶調配得法,可煎調出好茶湯,與治理國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一樣的道理。商朝的伊公以烹飪美味羹湯而聞名於世,他以“烹飪美味羹湯需調配各種配料,掌握恰當火候”爲例子闡述了治理國家也需運用各種人才,人盡其才。好比正確處理好金、木、水、火、土的關係,運用好相生相剋之理,就能協調好各種人際關係,各種階層的關係才能治理好國家的道理一樣。
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
茶作爲大自然的產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鍾靈毓秀,造就優良茶德。茶性儉,苦而後甘,它的儉樸、清淡、和靜、健身的秉性,恰與中國人崇尚先苦後甜,溫和謙遜,寧靜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們的喜愛。
茶就是“人在草木間”。草木如詩,美人如織,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天人合一就是自然之道。茶來自草木,因人而獲得獨特價值,一舉成爲華夏的飲食和精神縮影。在禮儀之邦,自古以來都有客來敬茶之禮。隨着茶文化的傳播與普及,茶道、茶禮、茶藝已經通過不同的表現滲透到了尋常百姓家。
工夫茶,在當地十分普遍,均以茶會友。不論是公衆場合還是在居民家中,無處不見人們長斟短酌。品茶並不僅爲了達到解渴的目的,而且還在品茶中或聯絡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閒聊消遣,或洽談貿易,工夫茶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內容。
工夫茶是古老的傳統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作爲了待客的最佳禮儀。這不僅是因爲茶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爲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喝工夫茶是廣東潮汕人一項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飯後或者客人來訪、好友相見,都是以一壺茶來相伴。
很多人喜歡這種泡茶和喝茶的藝術,很多人熱心於茶藝,他們不僅喜愛茶的味道,也享受泡茶過程中的樂趣。
茶文化非常吸引人,此外還能放鬆心靈。據說人們在泡茶和喝茶的時候能忘記生活中的所有煩惱。很多人喜歡和別人一起喝茶,不光爲分享美茶,還爲了體驗和別人在一起的安逸心情。
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茶文化的基礎。茶葉,爲茶壇大放異彩。 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於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爲“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肺肝五臟”,理由是,“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說“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兩說雖均不能盡信,但一縷微弱的信息卻值得注意:“茶”在長久的食用過程中,人們越來注重它的某些療病的“藥”用之性。
這反映的是一種洪荒時代的傳佚之事。 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從發現了茶的其他價值後纔有了獨立的名字“茶”。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茶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藥用功能是不難爲人們所發現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藥用發展爲習常的專用飲料,還必須有某種特別的的因素,即人們實際生活中的某種特定需要。巴蜀地區,向爲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番民以茶爲生,缺之必病。”(清·周藹聯《竺國遊記》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飲食偏辛辣,積習數千年,至今依然。正是這種地域自然條件和由此決定的人們的飲食習俗,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藥用之旨逐漸隱沒,茶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秦人入巴蜀時,見到的可能就是這種作爲日常飲料的飲茶習俗。 綠茶 茶由藥用轉化爲習常飲料,嚴格意義的“茶”便隨之產生了,其典型標誌便是“茶”(cha)音的出現。郭璞注《爾雅·釋木》“檟”雲:“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採者爲茶,晚取者爲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見,漢時“荼”字已有特指飲料“茶”的讀音了,“茶”由“荼”分離出來,並走上了“獨立”發展道路。但“茶”字的出現則是伴隨茶事的發展和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直到中唐以後的事,也正符合新符號的產生後於人們的社會生活這樣一種文字變化的規律。 中國從何時開始飲茶,衆說不一,西漢時已有飲茶之事的正式文獻記載,飲茶的起始時間當比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