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 連日陰雨,帶走了些許暑氣。丹初登上三水縣南城樓,憑欄眺望。只見西江暴漲,江水渾濁,經與綏江、北江匯合,折向南方入海。
“哎!”他不由得嘆了口氣,眼神中露出一絲傷感與憂鬱。
身爲一軍統帥,殺伐果斷乃是基本要求。岑丹初英明果敢,遂有今日局面。可此時此刻,他卻難以決斷,一度懷疑自己冷酷嗜殺。
“大將軍,”情報局長馮加禮跟了上來,輕聲問道:“還在爲剛纔的事煩惱?”
剛纔,陳焦氏過來求情,梨花帶雨,懇求岑丹初放過夫君陳鳴雷。陳鳴雷是陳邦傅的二兒子,陳焦氏則是焦璉的女兒。
不久前,岑丹初在肇慶誅殺陳邦傅、陳曾禹父子,並其部衆,擒其家口。陳鳴雷也被捕,考慮到他是焦璉的女婿,丹初至今沒有殺他。
“這事兒你怎麼看?”丹初反問道。
“斬草除根,除惡務盡。陳氏父子作惡多端,留著陳鳴雷,終究是個禍害。”
丹初看看馮加禮,又想起了陳焦氏,想起了焦璉,終是開不了口。
“陳鳴雷是焦大帥的女婿,大將軍要處置他多有不便,就交給情報局做吧。”
丹初神色一動,模棱兩可地說道:“嗯,這件事還是你來辦吧,總要做得漂亮些。”
有些髒活,確實要留給情報局幹。馮加禮肯主動接這個活,丹初神色輕鬆不少,問道:“湖廣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謠傳,滿清僞續順公沈永忠已經率部渡過長江,從武昌走陸路進湖南。不過,消息還沒有確證。”
“沈永忠怎麼會走武昌?”丹初不禁狐疑。
正常情況下,沈永忠可以率部走水路,免去士卒跋涉之苦。先沿大運河南下,再溯長江直至嶽州,再入洞庭湖,溯湘江,直至衡州、寶慶接防。若是在武昌登陸,換走陸路,則可抄近道,經咸寧、通山、通城,直接斜插到長沙。
“這?這?”馮加禮語拙,只好說道:“屬下著實不知。不過,此消息並未確證。沈永忠是否走陸路入長沙,還有待觀察。”
總的來說,岑丹初料敵在先,滿清正如他預想的那樣,派沈永忠接替孔有德守衛湖南。孔有德已在湖南躍躍欲試,只等沈永忠到任,便可統軍南下廣西。
這則謠言引起了丹初的警覺。原本,他估計清軍會在秋季攻入廣西。沈永忠改走陸路,抄小道進入湖南,就可在七月底進抵衡州。若一切順利,孔有德能在八月份帶兵南下,進攻廣西。
歷史的進程加快了!
想必,赤軍在粵東鬧的動靜太大,接連打敗清軍,引起了清廷的警覺。尚可喜、耿繼茂枯守從化、清遠等地,想必也已多次向清廷求援。
赤軍必須加緊準備,以更好地應對強敵。水師已經增編第二協,陸師已有不少扈從軍,擴編已是水到渠成。
大敵當前,容不得優柔寡斷。丹初臉上的憂鬱一掃而空,隨即走下城牆,返回行轅部署擴軍之事。
赤軍陸師已有兩萬多扈從軍,其實力不一而足。有的戰鬥力強,有的戰鬥力弱,有的很想加入赤軍,有的還在觀望。 此次陸師擴軍,與水師擴軍一樣,主要收編扈從軍。擬擴編一協步兵,定番號爲步兵第三協,協統爲吳捷,乃丹初元從老人,由親兵協副協統升任。
步兵第三協主戰部隊爲三個步兵標,定番號爲步兵第七標、第八標、第九標。第七標標統爲馬寶,兼任副協統,所部原有五千人馬,裁汰老弱,成三千之數。第八標標統爲劉國昌,所部不到三千人馬,同樣裁汰老弱,再從陳邦傅降軍中挑選精銳。第九標標統爲岑勇,爲丹初堂弟,驍勇善戰,所部由歸附的義師、降軍組成。
丹初原本有意籠絡李元胤,用他爲步兵標統。但李元胤與東勳藕斷絲連,又以李成棟長子自視,不願到赤軍中當一裨將。
雨季不宜行軍打仗,赤軍分駐三水、佛山、四會等地,集中精力擴編兵馬。
水師第二協爲海師,乃前所未有之創制,經過一個多月的摸索,協編制、實力漸漸釐清,共實有水兵八千餘人,戰船計有大鳥船一艘、廣船十二艘、小型戰船九十七艘、其他輜重船隻兩百餘艘。
步兵第三協編制相對簡單,與第一協、第二協相同,編制一萬五千餘人。各標基本超編,人數超過三千之數,主要工作在裁汰老弱,安置婦孺。
圍繞下步走向,行轅內部頗有爭論。
不少人主張畢其功於一役,集中赤軍主力,反攻從化、清遠,逼迫清軍決戰。等步兵第三協練成,赤軍實力倍增,再聯合各地東勳,擊敗清軍當無問題。
水師將領多主張浮海西進,奪取廉州、高州、雷州、瓊州四府,與廣西根據地聯成一片。
還有人主張返回廣西,加強南寧、潯州等地防務,防止清軍南窺。
丹初亦有意反攻清軍,問計於吳捷。
吳捷已是步兵第三協協統,赤軍若要反攻清遠、從化,必須倚仗步兵。故,吳捷的意見相當重要。
“大將軍,非是捷不敢反攻,實因反攻無益。前番,杜永和派兵攻增城,久攻不下,求援於行轅。李元胤統率所部增援,打赤軍旗號。結果,李元胤剛到增城,韃子便棄城而逃。
“我軍若是反攻清遠、從化,若是使出十分力氣,必能攻佔清遠、從化。可就算攻佔兩城,又有何益?赤軍占城越多,力量越分。韃子占城越少,力量越聚。
“赤軍奉詔援廣,擊退清軍,已經仁至義盡,如今客居粵東,非長久之計。要麼,我們奪取廣州,驅逐東勳;要麼,請大將軍號召諸鎮,全力反攻,一直收復梅關,逼迫尚可喜決戰。”
奪取廣州的條件還不成熟,全力反攻更不現實。
吳捷見丹初沉默不語,繼續說道:“我若是尚可喜,必會避而不戰,等滿洲韃子增援,再與赤軍決戰。彼時,孔有德必已攻入廣西,則赤軍腹背受敵矣。”
話糙理不糙,丹初頗受啓發,笑道:“卿真爲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矣。”
吳捷亦笑道:“全靠大將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