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

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

“岑丹初,你!你!……”陳曾禹又驚又怕,氣得渾身發抖,卻又不敢發作。 早有兩名身材魁梧的赤軍侍衛,像老鷹抓小雞似的,把陳曾禹架到殿外。事已急,陳曾禹大呼救命,卻被赤軍一拳打在臉上,又被破布塞住了嘴巴。

殿外,早有軍士準備好了軍棍,開始執行軍法:“一、二、三……”

杖責可輕可重,全靠執法者的意思。若有意取人性命,便可暗中加力,二十下必使人殘疾,四十下必取人性命。若有意保全,就是打五百下,也無關緊要。

丹初預謀已久,赤軍都往死裡打,一棍重似一棍。未幾,陳曾禹大小便失禁,臭味傳入殿內。

照這樣打下去,陳曾禹必死無疑。諸鎮面面相覷,沒人敢勸阻。馬吉翔、郭登第等人與丹初關係不密,更是膽戰心驚,生怕丹初遷怒於己。

“大將軍,”何吾騶坐不住了,說道:“陳曾禹好歹是個伯爵,不如先留他一條性命。待你我上書皇上,請旨後再……”

再,再行誅戮?何吾騶沒敢說下去。雖說陳曾禹這個伯爵不值錢,畢竟是陳邦傅的長子。打狗還得看主人呢,岑丹初杖責陳曾禹三百軍棍,怎會不顧忌陳邦傅?

“老先生不必擔心。”丹初臉上雲淡風輕,輕描淡寫地說道:“行在遙遠,往來文書麻煩。我爲大將軍,有尚方寶劍,足以便宜行事。當年江陰八十一日,劉良佐督軍攻江陰不克,博洛就曾杖責劉良佐。韃子尚知軍法要嚴,我輩反不如韃子乎?”

何吾騶神思不定,遙望殿外,陳曾禹停止了慘叫,不知是死是活。他背上血肉淋漓,血水流到刑凳下,染紅了地面。

www¤ тт kán¤ CO

殿內諸鎮,有的幸災樂禍,有的滿不在乎,有的驚疑不定。再看岑丹初,神色沉靜,嘴脣緊閉,眉眼間透露出一股殺伐果斷的氣質。

東勳大將、寶丰侯羅成耀,不也被岑丹初誅殺了嗎?聯想到這兒,何吾騶不寒而慄。大將軍羽翼已豐,赤軍兵馬雄壯。哪怕陳邦傅是國公,岑丹初若想殺他,又有何不可?看這陣勢,他必欲置陳曾禹於死地,說不定還想一口吃掉陳邦傅呢?

勳鎮跋扈,氣候已成。何吾騶倒吸一口涼氣,決定置身事外。

陳曾禹已無動靜,杖責即依舊在繼續。打到兩百一十七下時,突有軍士來報:“報太傅、大將軍,慶國公陳邦傅起兵造反。”

諸鎮精神一震,看看報信的軍士,又看看岑丹初,隨即恍然大悟。今天這一切,早已在算計之中。

“陳邦傅竟敢謀反?”丹初起身,不可思議地問道:“何以見得?”

“回大將軍,陳邦傅率領上千兵馬,身披盔甲,弓上弦,箭在手,意圖襲擊寺廟。”那軍士答話擲地有聲,不容置疑。

或許,陳邦傅只是領兵過來救兒子了。丹初卻不給大家多想的時間,說道:“好呀!陳邦傅居心叵測,早就有謀逆之心。金堡彈劾他十五可斬,句句屬實。現在他起兵謀反,罪惡已彰。本帥今日就替天行道,爲國除奸。”

他鷹眼環視,諸鎮無一反對,立即下令道:“李元胤!”

“末將在!”李元胤身披盔甲,出列,起身向丹初行禮。

“著令你率部據守風門坳,不得使一賊從肇慶城東逃出。”

“末將領命!”李元胤接過一支令箭,急忙出殿,調撥兵馬而去。

“阮廷峰!著令你統領水師第一標,上溯西江至三榕港,不得使一賊從肇慶城西逃出。”

“楊玉祁!著令你統領水師第二協,巡視西江,不得使一賊從西江逃出。”

“張月!著令你立即回城,主持肇慶城防,擒拿陳邦傅家口,不得使一丁一口逃出。”

“劉國昌!馬寶!何國騶!著令你三人各統兵馬,合擊陳邦傅老賊。若有敢抵抗者,格殺勿論!”

“袁平!著令你死守大營,保護我等安全。” ……

指劃已定,諸將離去,天王殿內頓時空出一半位置。事出突然,岑丹初殺伐決斷,軍令冷酷無情。餘下各鎮大多不屬赤軍,雖然久經戰陣,卻未曾見過丹初的手段。今日大開眼界,諸鎮在驚愕之餘,不免上下忐忑。

馬吉翔原本出自陳邦傅的舉薦,與陳邦傅內外勾結,多次挾持朝廷。此刻,他已完全沒了“馬皇帝”的氣焰,諂笑道:

“大將軍英明神武,千古無兩,今日爲國除奸,真是大快人心。馬某願將所部兵馬悉數委給大將軍,爲大將軍效鞍馬之勞。”

這話倒讓丹初頗爲受用,忍不住輕聲嗤笑。馬吉翔精於媚術,一度氣焰熏天,也有低聲下氣的時候?他好歹也是文安侯兵部尚書,爲向自己獻媚,連所部兵馬也不要了,豈不可笑?

諸鎮不敢像馬吉翔這樣捨棄兵馬,卻也紛紛向丹初示好:

“大將軍英明果斷,替天行道,大明中興有望矣。”

“陳邦傅悖逆不法,朝廷無以爲制。大將軍爲國除奸,兩粵又見朗朗乾坤矣。”

……

在一片阿諛奉承聲中,丹初卻皤然驚醒。馬吉翔擅長媚術,因緣際會,竟能從京師遊棍一躍成爲南明兵部尚書、文安侯,自有其過人之處。歷史上,他曾媚事孫可望,孫可望兵敗,李定國欲治其罪。馬吉翔又極盡諂媚之手段,竟又贏得李定國歡心。

永曆朝政昏暗,每況愈下,馬吉翔負有不少責任,殺了他亦不爲過。然而,今日丹初剛謀殺過陳邦傅,不便再誅連馬吉翔,便冷笑道:

“大司馬總領兵政,總領兵政,見識過人,既以兵馬委我,我卻之不恭。不過,我有一言相勸,還請大司馬斟酌考慮。”

丹初說話綿裡藏針,馬吉翔屏氣凝神,訕笑道:“大將盡管吩咐,某願效犬馬之勞。”

以兵部尚書之尊,說話竟如此卑微,在場幾人掩面嗤笑。

“吾領兵入粵,方知大局糜爛,軍事日壞,儼然積重難返,非於忠肅公再世不能整頓兵政。卿自視,比之於忠肅公,如何?”

於忠肅公即爲于謙,土木之變後任兵部尚書,整頓京營,抗擊瓦剌,安邦柱國,是明朝中期的名臣。

馬吉翔與于謙,雖然都是兵部尚書,卻有云泥之別。

他始知丹初在羞辱自己,說道:“某德鮮才薄,不敢望於忠肅公項背。”

“嗯,你心裡清楚就好。”丹初頓了一下,說道:“兵部尚書之職至爲重要,你既無大才,就上疏辭任吧。劉同庵久歷兵事,才堪大任,我將保薦他繼任兵部尚書。諸君可有意見?”

劉同庵即劉遠生,爲前任兵部尚書,正在丹初軍中效力。以赤軍的實力,以岑丹初的名望,足以決定大臣進退。他亦有意安插親信到朝廷,爲赤軍張耳目。

諸鎮紛紛附和,馬吉翔羞赧不已,只得辭任兵部尚書。丹初強令他出使朱成功,把他支到福建,眼不見爲淨。

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第192章 定虜伯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329章 二蹶名王370.第370章 洪承疇興起冤獄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63章 籌建水師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八十章 合陣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398章 決戰在即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203章 撤退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237章 堵胤錫追諡文忠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125章 五屯所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385章 交趾內亂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129章 破城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163章 籌建水師第149章 擒賊擒王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406章 三路出征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217章 三堵牆第八章 破陣第297章 破城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192章 定虜伯第六章 出城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一十二章 除害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59章 北上三江口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