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

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 正是梅雨季節,天氣潮溼多雨,不利交戰。六月十二日下午,都督同知何國昌率部抵達三水,面見岑丹初。他一臉血污,渾身腥臭難聞,見到丹初就拜,說道:“大將軍在上,請爲國昌主持公道。”

“請起請起,”丹初說道:“清遠的事,我已有所耳聞。具體情況,你仔細講講。”

“諾。”劉國昌把一碗茶水一飲而盡,說道:“何閣老督率北路軍……”

大學士何吾騶督率北路軍,計有文安侯兵部尚書馬吉翔、慶國公陳邦傅、都督同知郭登第、都督同知劉國昌四鎮兵馬,分別從肇慶、四會出發,北上反攻清遠。

明軍人多,若能齊心協力,原本有希望奪取清遠。

然而,馬吉翔、陳邦傅地位最高,麾下兵馬最衆,卻畏葸不前。郭登第、劉國昌皆爲都督同知總兵官,麾下兵馬最少,被馬、陳二人驅使爲前鋒,前往進攻清遠城。

劉國昌出身大順軍,大順建國時封“淮侯”,受到諸鎮排擠。何國騶亦有門戶之見,與馬吉翔、陳邦傅等人沆瀣一氣,在糧餉供給上百般刁難。

清軍清遠守將爲平南藩左翼總兵官許爾顯,出身東江鎮,爲尚可喜麾下第一驍將。許爾顯乘明軍初來乍到,主動率部出擊,擊敗劉國昌、郭登第兩部明軍。

劉國昌戰敗,率部返回四會,突然被陳邦傅等人宣佈“謀反”,遭到馬吉翔、陳邦傅、郭登第等人的合擊。劉國昌猝不及防,損失一千多人馬,之後便急忙引軍南下,前往三水投靠岑丹初。

……

南明歷史上撲朔迷離的劉國昌謀反案,還是如期爆發了。此案甚是蹊蹺,當事人刻意隱瞞事實,僅留的文字記載也是閃爍其辭,互相矛盾。

親歷明末亂世,親身參與東征援廣,丹初對此案有了清晰的判斷。所謂的劉國昌謀反案,只是馬吉翔、陳邦傅之流的歪曲捏造。他們爲了阻止忠貞營東下援粵,特意製造陰謀,藉機向岑丹初、高必正示威。

原來,忠貞營主帥高必正頗曉大義。岑丹初率軍援粵後,高必正亦親至梧州,面見永曆帝,願意領兵援粵,又上疏朝廷,“請括兵馬歸兵部,錢糧歸戶部,銓選歸吏部;進止一聽朝廷,諸帥不得以便宜專行,奉上親征”。

粵東已有岑丹初,引李元胤爲奧援,出諸鎮之上。高必正與李元胤一樣,也是岑丹初的結拜兄弟。他一來,岑丹初聲勢更壯,馬吉翔、陳邦傅諸鎮更氣沮矣。

“哼,”丹初對劉國昌說道:“老兄是我陝西同鄉,名義上又受我節制,前日受了委屈,我自然要爲你主持公道。馬吉翔、陳邦傅、郭登第三鎮污你謀反,兵刃交加,亦是在打我耳光,在掃我的威風。此仇吾必報之,老兄儘管放心。”

劉國昌出身草莽,有仇必報。他知道丹初與陳邦傅有仇,極力攛掇岑丹初處罰陳邦傅,說道:“馬吉翔、陳邦傅、郭登第三鎮,陳邦傅欺我最甚,爲人最卑鄙。懇請大將軍先處治陳邦傅,以威懾羣小。”

“處治,怎麼處治?”丹初呵呵一笑。沉默片刻後,他收住笑容,屏退左右侍衛,反問道:“我打算處死陳邦傅,你敢不敢一起幹?”

處治是一回事?處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劉國昌瞪大了眼睛,眼睛滴溜溜地亂轉。他被諸鎮排擠,又不容於忠貞營,儼然已經走投無路。若能借此機會向岑丹初立投名狀,轉入赤軍麾下,軍中家眷都得衣食無憂,確實是件美事。

就怕,就怕岑丹初利用他仇殺陳邦傅,先借刀殺人,再過河拆橋,事後撇得一乾二淨。屆時,劉國昌自己當冤大頭不說,還要連累萬餘部屬、家眷。

機不可失,劉國昌畢竟也算是大順軍元老,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他很快篤定主意,說道:“大將軍禮遇忠貞營,願爲某主持公道,某豈能不識好歹?只要大將軍一句話,某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願意爲大將軍效勞。”

“好!我就喜歡痛快人!”丹初擊節讚賞,彷彿看穿了他的心思,說道:“此事你無需顧慮。陳邦傅曾向東勳款降,我已向杜永和索取罪證。這次,他畏葸不前,火併同袍,足以治他死罪。將來發動之時,我以大將軍行轅名義發文,你收到文書之後,依令行動即可。事成之後,若你無處可去,過來投奔赤軍即可。”

劉國昌久經戰陣,被李自成封爲“淮侯”,所部百戰精銳,比南明軍隊強多了。丹初既要用他殺陳邦傅,自然要傾心籠絡。能收編他的部屬,對赤軍也是件好事。

劉國昌放心了。看樣子,丹初早就想殺陳邦傅了,早已在暗中準備。有大將軍行轅的文書,他管放心執行軍令,不必擔心丹初算計他。赤軍門檻高,拿陳邦傅的人頭做投名狀,定能叫赤軍同袍刮目相看。

對陳邦傅,岑丹初必欲殺之而後快。他作惡多端,寡廉鮮恥,留著終是禍害。歷史上,焦璉便死於陳邦傅之手。當時,清軍攻入廣西,焦璉戰敗,因與陳邦傅爲兒女親家,前往投靠陳邦傅。陳邦傅挾迫焦璉降清,焦璉不從,陳邦傅斬殺焦璉,以此爲禮投降清軍。

眼下,清軍已經攻入廣東,不久後也將攻入廣西。再留著陳邦傅,岑丹初等於是在謀殺焦璉了。之前他地位不尊,與朝臣關係不密,不能把陳邦傅怎麼樣。如今,他已是援剿大將軍,挾戰勝之餘威,誅殺陳邦傅並非難事。

丹初喝了口茶水,沉吟片刻,問道:“我聽說,鄖國公想引兵撤回柳州,你聽說過什麼風聲嗎?”

忠貞營奪取柳州爲汛地,將士家屬得到安置,無飢餒遊離之苦,已經心滿意足。高必正確實有心援廣,特意趕到行在面見永曆帝。

但朝中有不少頑固派,瘋狂敵視農民軍,一直叫囂寧死於虜,不死於寇。東勳不想讓忠貞營染指粵東,永曆帝也不想得罪忠貞營。

因此,高必正到行在一無所獲,反而碰了一鼻子灰。聽說劉國昌被火併,忠貞營更加不會出兵援粵。

“聽說過,何閣老也上疏反對,勳國公一無所依,只能返回柳州。”

不來也好。有忠貞營在柳州,南寧就多一分屏障。大西軍也好,清軍也好,都不能輕易窺視南寧。

六月十八日,清軍總兵許爾顯乘勝南下,試探進攻三水。丹初率部擊退清軍,二十二日重奪四會。許爾顯敗退,北上還守清遠。

丹初並未反攻清遠,而是挾戰勝之威,西入肇慶,以部署軍事爲名,召集諸鎮開會。

今時不同往日,丹初率赤軍連戰皆捷,又替北路軍收復四會,威望大漲。諸鎮畢集,就連廣州城內的杜永和,也派吳文獻與會,以示尊敬。

二十九日巳時,肇慶城東。西江北岸旌旗飄揚,明軍營壘綿延十幾裡。赤軍親兵標、騎兵標、水師第一標共六千人馬來到肇慶,駐紮在七星巖一帶。

大營附近,赤軍徵用了一處寺廟,作爲諸鎮集會議事的場所。

天氣燥熱不堪,稍微一動就揮汗如雨。天王殿內,諸鎮按時到齊。

雖是亂世,天王殿內依舊是金碧輝煌。殿內供奉著彌勒、四大天王、韋馱天尊,個個色彩豔麗,不落灰塵,可見這寺廟香火旺盛。 岑丹初與何吾騶身著便服,並坐在彌勒佛下,閒聊著時局。諸鎮或著便服,或著盔甲,見大學士、大將軍神色輕鬆,一顆忐忑的心稍微放鬆下來。

只是,四大天王怒目而視,侍衛盔甲鮮明、荷槍實彈,令人敬畏。劉國昌一身盔甲,臉上漠無表情,更引起衆人猜疑。

一員赤軍裨將環顧衆將,閃到殿中,高聲喊道:“報太傅、大將軍,除慶國公外,各鎮已經到齊。”

此乃意料之中,何吾騶沒覺得什麼,丹初倒是面露不悅,說道:“今日所議之事極爲重要,慶國公怎麼又不出席?”

一箇中年人起身,訕笑道:“家父抱病在身,不便出席,懇請大將軍恕罪。”

說話之人正是陳邦傅的長子-文水伯陳曾禹。

“今日議事極密,我三令五申,要勳鎮務必親至。慶國公怎麼這麼不識擡舉,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大將軍?”

丹初突然發怒,令諸鎮始料不及。氣氛陡然緊張,殿內安靜得落針可聞。

何吾騶亦矇在鼓裡,趕緊打圓場,說道:“慶國公老成持重,定不敢輕視大將軍。他不能來,想必確是有病在身。有文水伯代爲出席,父子相通,應無大礙。”

“嗯,老先生說的是。”丹初借坡下驢,對陳曾禹說道:“坐下吧。”

大將軍神色不快,諸鎮都屏氣斂神,生怕撞到槍口上。

何吾騶官職最高,卻馭將無術,先是在清遠之戰中戰敗,節制諸鎮又互相火併,弄得灰頭土臉,威信蕩然無存。此次集會,他只得任由丹初發揮。

只聽岑丹初神色沉重,開始總結戰事:“本帥督率南路軍,幸賴諸鎮齊心,將士用命,方能屢戰屢勝,水戰、陸戰相次大捷,韃子遠遁從化、增城……

“然,北路諸鎮畏葸不前,怯於擊敵,勇於內訌,先是在清遠大敗,接著又自相火併,丟失四會。本帥力戰卻敵,收復四會,深恨北路軍之敗,特召集諸鎮,檢討原因,力圖糾正……

“劉國昌,你是北路軍先鋒,先敗於韃子,又被諸鎮說以謀反。你,做何解釋?”

諸將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劉國昌,卻見劉國昌起身,向丹初畢恭畢敬地行以軍禮,說道:“末將冤枉,請大將軍主持公道。末將爲北路軍先鋒,備受慶國公刁難,無一糧一餉供應。及至清遠,末將與韃子交戰,慶國公污我謀反,陰襲我軍。末將之敗,非戰之罪,實因慶國公居心叵測,使我腹背受敵。”

赤軍與忠貞營相睦,岑丹初勢必要袒護劉國昌。陳曾禹連忙起身,說道:“大將軍!某有話說。”

卻有一個文士閃入殿中,厲聲說道:“大將軍,某有疏劾慶國公十五可斬。”

衆人定睛一看,大吃一驚。這不是永曆朝有名的攪屎棍-原禮科給事中金堡嗎?

這個老憤青,原在隆武朝時,鄭芝龍等勳鎮就想殺他。幸得方國安庇護,金堡才倖免不死。

到了永曆朝,他更是列身五虎,逮誰罵誰。別的不說,殿內諸公,幾乎都被他彈劾過。何吾騶還算方正,金堡彈劾他列身隆武朝首輔,不肯爲隆武帝殉節。岑丹初英明神武,金堡亦彈劾他跋扈不臣。

至於陳邦傅,金堡更是毫不客氣,才入永曆朝爲官,就上疏彈劾陳邦傅十可斬。今天可好,他變本加厲,要彈劾陳邦傅十五可斬。

朝廷打虎,金堡被打斷腿,發往赤軍效力。原以爲,岑丹初會藉機落井下石,殺金堡泄憤。沒想到,岑丹初卻優禮之,金堡也大爲收斂,竟成了赤軍參謀。

“金堡,你先說。”丹初主持會議,自要主導輿論。

“諾。”

金堡從懷中取出厚厚一疊稿紙,朗聲念道:“……陳邦傅攘反正之伐,獵爲己功,遂晉上公,爲天下所笑,此一可斬也。

“……以居守之旨,行敕守之敕可乎?有此敕是交通幹亂政之禁,無此敕則矯詔犯不法之誅……封疆可以割裂,天子則成寄生,是可忍孰不可忍?此二可斬也。

“……”

錢秉鐙說金堡是一把利劍,用得好足以斬妖除魔。今日看他這篇文章,果然是字字見血,酣暢淋漓,把陳邦傅罵得狗血淋頭。聽者亦受感染,恨不得把陳邦傅碎屍萬段。

丹初很滿意,耐心聽金堡讀完,問道:“卿所言,可有證據?”

“回大將軍,證據不勝枚舉。譬如,他曾通款韃子,派使向佟養甲、寧夏王請降,有證據二。一爲請降密書,蓋有思恩侯之印。二爲瑞國公杜永和,時爲寧夏王中軍,曾與聞此事,可作人證。其餘證據,大將軍可一一閱視。”

赤軍擡進一筐陳邦傅的罪證,衆人才知道,丹初有意要爲難陳邦傅。不少人內心暗地見好,馬吉翔、郭登第等人見事不關己,終於放下心來,趕緊與陳邦傅劃清界線。

只有陳曾禹苦苦哀求,不斷辯解。

“且不論十五可斬,陳邦傅污衊劉國昌謀反,不顧韃子在前,悍然火併,就足以定爲死罪。本帥爲援剿大將軍,有節制諸鎮之權,有尚方寶劍便宜行事。

“陳曾禹,你就代你父親受罪吧。本帥念你是個伯爵,秉承父命行事,對你從寬發落。來人,賞罰三百軍棍,立即執行!”

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345章 掃除文盲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三十章 摩擦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三十章 摩擦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144章 授旗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303章 整編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142章 半老徐娘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182章 報捷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17章 三堵牆第四十六章 立威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270章 清軍攻入廣西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254章 海寇投誠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