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拆臺

天色陰沉,細雨如絲。

山水相間,雨霧繚繞。若不考慮時局艱難,桂林山水甲天下,天地間頗有幾分朦朧之美。

焦璉帶岑丹初回桂林,向瞿式耜陳說擴軍、移營之事,途中遇到天使瞿紗微,與之同行。

瞿紗微,熱而瑪尼人(今譯爲奧地利),耶穌會教士,崇禎年間入中土。此人會說中文,服中華衣冠,束髮如明人,在永曆朝中掌欽天監。

瞿紗微與永曆帝過從甚密,常至宮中講經。爲了爭取羅馬教廷的支持,皇太后、皇后妃嬪、太子等都受洗爲天主教徒。一時之間,宮中信教之風盛行。

岑丹初自穿越以來,第一次見到夷人,才知史書所說不假。明朝處於大航海時代,夷人來華已不是新鮮事。像瞿紗微這樣在朝中作官的,自天啓年間起,更是屢見不鮮。

傳教士也積極參與到曆法、鑄炮、練兵等活動中來,期望以此增加影響力。

焦璉與瞿紗微並轡而行,岑丹初緊隨其後。

焦璉很好奇,問道:“敢問天使,此番去桂林有何要事?”

瞿紗微微微一笑,說道:“兩件好事,一件壞事。大帥先聽哪個?”

Wшw▲Tтká n▲C〇

“自然是先聽好事了。”

“第一,有三百佛朗機士兵,即將趕赴桂林。隊長名叫費雷拉,擅長使炮,隨軍司鐸是畢方濟。去年,我奉帝令出使澳門……”

去年,瞿紗微奉令趨澳門,向佛朗機總督求助。總督不敢得罪清虜,只以八十支火繩槍相敷衍。

瞿式微在澳門另有收穫,得到了傳教士畢方濟的積極響應。

畢方濟字今樑,意大里亞人,萬曆年間來中土,頗爲活躍。天啓年間,畢方濟主持修曆法。崇禎年間,回澳門造火炮。

他與隆武帝關係頗睦。隆武帝居潛邸時,召畢方濟入府,探討西學。崇禎九年,隆武帝囚於鳳陽皇陵,爲守陵太監欺凌,孤苦無依。畢方濟四處奔走,遊說路振飛救之。

隆武帝崩,畢方濟避地澳門。瞿式微至澳門,與之一拍即合。後來,瞿式耜回去複合。畢方濟在澳門募得夷兵三百,不日即將抵達桂林。

岑丹初忍不住問道:“敢問天使,這三百佛朗機士兵,是否攜帶紅衣大炮?”

瞿紗微回頭看了下岑丹初,向他禮貌地笑笑。這是一個典型的德意志人,身材高大,鼻樑高挺,金髮碧眼。因浸淫儒學,瞿紗微彬彬有禮,頗有幾番儒士的風采。

焦璉趁機介紹岑丹初。

瞿紗微很意外,說道:“行在皆傳,小將軍勇不可當,於萬軍之中奪旗斬將。不想竟是閣下!”

明軍屢屢戰敗,不斷丟城失地,朝廷太需要一場勝利了。桂林之戰的規模並不大,傳到全州行在,卻令朝臣振奮不已。

岑丹初遙向全州方向抱拳,說道:“上賴皇上保佑,下倚大帥提攜,某才略有微功。”

瞿紗微雖是夷人,卻已熟諳華夏文化,又在朝內浸淫已久,對岑丹初的謙遜態度十分滿意,說道:“小將軍真儒將也。”

回到紅衣大炮的問題上,瞿紗微說道:“佛朗機士兵千里跋涉,並未攜帶大炮。不過,大炮卻是有的,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

“去年,我與司禮太監龐天壽一起出使澳門,攜十名工匠返回。正月,上幸全州,天壽受命在全州督造紅衣大炮,目前已鑄成十門。

“上令安國公劉承胤出兵三千援桂,龐天壽隨行,大軍已經拔營。龐天壽押運十門大炮同行,抵桂後將擔任總監軍……”

宦官禍國,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永曆小朝廷同樣多閹豎,品行最卑劣者爲王坤,已被劉承胤驅逐。

龐天壽已經六十歲,崇禎時爲御馬太監,在弘光、隆武兩朝皆有任職。他是最早受洗爲天主教徒的太監之一,拜瞿紗微爲老師。

論品行,龐天壽稍好於王坤,但吃苦耐勞,勇於任事,則遠故之,故深得永曆帝信任。

事實上,正是在龐天壽的勸導下,永曆朝的太后、皇后、太子等人才信奉起天主教。永曆帝一時頭腦發熱,竟然也想受洗,以獲得教會的庇護。

羣臣激烈反對:天子負有傳播儒教的重任,若信奉天主教,令天下儒士情何以堪?永曆帝這才作罷。

聽說龐天壽到桂林作監軍,焦璉與岑丹初相視苦笑。明朝常以太監督軍,屢屢誤事。永曆帝不長教訓,還派龐天壽到桂林,真不知是怎麼想的。

桂林彈丸之地,已有一個“桂林留守”,有一個“提督廣西軍”,現在又來一個“總監諸軍”。皇上啊皇上,你到底要哪樣?

焦璉在廣西多年,對朝中內幕也頗有聽聞,問道:“我朝素重中官。聽說,龐公公去澳門,是受到了王坤的排擠。現在王坤已去,龐公公有前車之鑑,不知是否有所收斂?”

瞿紗微聳聳肩膀,說道:“龐公公不像王坤那樣驕橫。大帥試想一下,他年紀比我大,卻拜我爲老師。此等隱忍、韜晦,豈是王坤所能比的?”

雨下大了,衆人都披上了蓑衣。

岑丹初對太監素無好感,冷冷說道:“恕某直言, 太監本就心智殘缺,蒙皇上寵信,得以在外臣外面作威作福。

“龐天壽肯任事,小有才,能隱忍,恐非社稷之福。中官監軍,往往誤事。大帥,清虜很快就會捲土重來。將來,只有您纔可以主持桂林戰事,一定要堅持定見。”

焦璉內心贊同岑丹初的話,當著瞿紗微的面,卻批評他道:“琢如,天使官面前,不可胡言亂語!”

瞿紗微不以爲忤,說道:“無妨,我雖是龐公公的老師,卻同樣不看好他。別的不說,龐公公信奉天主教,很不虔誠。其所作所爲,與教義屢屢相悖,我真不知該如何勸他。”

焦璉並沒把他當自己人,瞿紗微卻久聞焦璉的威名,有心結交他,透露了一則重磅消息:

“大帥,我說有一件壞事,現在不妨告訴你。劉承胤派弟弟劉承永,統兵三千來桂。彼心懷不軌,意欲挾持留守。大帥應該未雨綢繆,派精兵宿衛留守。

“皇上不顧大局,又令留守到全州替他分憂。劉承胤亦想挾持留守,控御內外。我此番出使桂林,奉敕書召留守回行在。

“留守是我教友,我不想坑害他。他若奉令到全州,無異於自投羅網。因此,我將密告留守,請他堅守桂林。劉承永挾兵而來,只有大帥可以護他周全!”

他孃的,這都什麼破事呀!大敵當前,又是龐天壽,又是劉承胤,都跑過來拆臺!

難道,就沒人關心桂林的安危嗎?就沒人實心報國嗎?

岑丹初心中悲憤難平。

遠處,桂林城越來越近,輪廓漸漸清晰起來。

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七十九章 寓教於樂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103章 黨同伐異368.第368章 朱成功北上長江第129章 破城第293章 圍城第129章 破城第418章 再克武昌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312章 定計破敵第119章 不容樂觀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93章 圍城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123章 射禮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128章 攻城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233章 寧國公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49章 奇襲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196章 極度被動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251章 天降神兵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293章 圍城355.第355章 持重封鎖第七章 奪旗斬將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二十三章 3王圍城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102章 反攻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四十五章 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