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籌議大學

第134章 籌議大學

見到畢方濟,丹初大吃一驚。半年不見,畢方濟看起來蒼老了許多。 只見他形容憔悴,滿臉滄桑,搖頭苦笑道:“大帥,老夫不中用了。上月得了一場大病,幾乎性命不保。”

“什麼症狀?”丹初關切地問道。

畢方濟萬曆年間來華,爲明廷效力三十餘年,輾轉大半個中土,至今已近六十歲,仍然矢志不渝,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學貫中西,既有淵博的知識,也精通鑄炮製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不能有閃失。

“大概是水土不服,得了熱症,發燒十餘日,躺在牀上不能動彈。幸得上帝保佑,總算挺了過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丹初怔了一下,說道:“我府中有支長白山老參,最宜調養身體。回頭,我讓人送來。畢先生爲國朝鞠躬盡瘁,一定要保重身體。”

這支老參還是瞿夫人送他的,丹初一直不值得用。

畢方濟心生感動,推辭道:“謝大帥恩賞,我德行菲薄,實不能受此厚禮。”

丹初不許。

鐵器局總辦柳遇春隨侍在旁,說道:“畢先生最近忙著譯書,每晚都要秉燭工作,直至深夜。”

丹初心中一動,問道:“先生所譯何書?”

“《礦冶全書》,此書共十二卷,由德意志人阿格里科拉著,專講礦冶技術,書中介紹了各種金屬的分離、製取和提純方法,另有各種酸鹼的製法。

“崇禎年間,李天經任欽天監,主持歷局,召集湯若望、楊之華、黃宏憲等人翻譯《礦冶全書》,定中文名爲《坤輿格致》。

“十六年十二月,此書譯成,李天經獻給威宗閱覽。威宗覽畢大喜,批示戶部將《坤輿格致》分發各地,‘著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採取’。

“時已天下大亂,《坤輿格致》失傳。隆武二年,我在澳門尋到一部《礦冶全書》,一直隨身珍藏,但無暇翻譯。前面,我害了大病,生怕此書失傳,故而連夜翻譯……”

丹初大受觸動。明人的思想、文化、科技遠遠超過清朝,甚至領先於世界,爲後世所意想不到。

略舉一二,便可知一斑:

一、思想主張上。何心提出君臣完全平等,王夫之提出虛君立憲主張,黃宗羲批判封建君主專制,王陽明主張破除束縛、解放思想,李贄鼓勵個性解放、男女平等,等等。

一、文學主張上。公安派解放文體,主張直抒胸臆。乃至於近代五四新文學運動時,不少人稱新文學運動乃晚明公安派之延續。

一、教育普及上。方以智主張使用拚音教授漢字,主張創建世界通用語言,通行世界。漢字複雜難學,以致國內文盲率居高不下,普通人識字困難。方以智的主張,比新文化運動足足早了兩三百年。 一、數學上。晚明重臣徐光啓已經注意到了數學的基礎作用,提出格物窮理之說,主張用數學的演繹推理和數量計算來探求客觀事物的規律。他給崇禎帝上《條議曆法修正歲差疏》,精闢地論述了數學的地位作用。崇禎帝很感興趣,指示“度數旁通,有關庶績,一併分曹料理”。

一、科技上。明朝的科技相當發達,不一而足,可從當時出版的諸多著作中窺視一二。方以智的《通雅》、《物理小識》,孫元化的《幾何體論》、《幾何用法》、《太西算要》,宋應星的《開工開物》,王徵的《遠西奇器圖說》、《新制諸器圖說》,以及更多的官方或民間出版物《勾股義》、《圓容校義》、《幾何原本》、《坤輿全圖》、《同文算指》、《自鳴鐘說》等。

……

清之代明,不僅是朝代的簡單更迭,更有文化、科技諸方面的停滯、倒退,乃至於文明的斷裂。華夏近代史上的諸多屈辱,實已埋根於明末清初。

歷史上的方以智先是反清,既而剃髮爲僧,康熙十年被抓捕,押解京師途中,路過惶恐灘,想起文天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的詩句,憂憤而死。孫元化巡撫登萊,收容孔有德,卻死於孔有德之亂。王徽作爲孫元化的得力助手,亦死於登萊。

明遺民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最爲典型。這本書共分爲上中下三卷,共18篇,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天工開物》描述火器時,有“北虜”等語,被滿清列爲禁書,在國內失傳。歐洲、倭國卻對《天工開物》奉爲瑰寶,把它翻譯成十幾種文字,極大地影響了歐洲、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乃至於民國時,國人尋覓《天工開物》而不可得,只得從日本回購《天工開物》。

追昔撫今,丹初感慨萬千。畢方濟、費雷拉等番人尚能爲抗清事業鞠躬盡瘁,更何況於他這個穿越者?爲國家民族計,爲個人榮辱計,他都必須矢志抗清,把中華文明發揚廣大。

他慨然說道:“畢先生,我一直想建一所大學,苦於經費不足。前翻,昭永軍奪取五屯所,我軍繳獲頗豐,大學的費用也有了著落。

“方先生一直想改革音律,以拉丁字母拚讀漢字,以方便幼童識字,以降低社會文盲率。辦大學與興教育,正可結合起來一起搞。

“我打算下個月就著手籌建大學,先辦兩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改良識字方法,我想請方先生爲之。第二件事,乃教授科學技藝。畢先生學識淵博,貫通中西,還請勉力爲之。”

畢方濟自感年老體衰,亦有傳授衣鉢之意,欣然接受了丹初的提議:“大帥英明,建大學,興教育,實乃千秋大計,僕當全力以赴。”

丹初轉而問柳遇春:“金秀鐵礦、鐵器局這邊,你能完全接手了嗎?”

柳同春猶豫片刻,說道:“還有兩件事,需要倚仗畢先生。一是火槍產量上不去,二是燧發槍尚未最終定型。”

鐵器局下轄鋼鐵廠、槍炮廠,雖以鐵器爲名,以便掩人耳目,其實主要生產火器。丹初此行,正是爲了視察火器生產情況,便在畢方濟、柳遇春的帶領下,先去視察鋼鐵廠。

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四十七章 丹初理政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293章 圍城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126章 夜襲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六十一章 開學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182章 報捷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120章 情報局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382.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328章 鐵桶圍城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三章 行軍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一十章 點名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132章 徵蠻將軍印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250章 焚燒船廠第七十四章 考覈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八十三章 降服土司第二章 參軍第293章 圍城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148章 智取古漏關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二十二章 內訌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一十章 點名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249章 奇襲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217章 三堵牆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220章 義釋劉芳亮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七章 奪旗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