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反攻

明軍奪取甘棠渡,下一個目標就是嚴關。

廣西北部有兩大雄關,一爲嚴關,位於越城嶺上,在桂林西北部,屬興安縣。另一爲鎮峽關(龍虎關),位於都龐嶺上,在桂林東南部,屬恭城縣。

歷來中原王朝從陸上進攻嶺南,主要有三個方向,一爲嚴關,二爲鎮峽關,三爲梅關。梅關位於大瘐嶺上,在廣東北部。

越城嶺、都龐嶺、大瘐嶺等山脈構成了險峻的五嶺,隔絕嶺南與中原。廣東富庶,廣西兵強,若能好好經營嶺南,退足以割據自立,進足以進取中原。

因此,對於南明來說,確保嚴關和鎮峽關的安全至關重要。特別是嚴關,有靈渠溝通湖南的湘江、廣西的渡江,方便轉運糧餉,爲兵家必爭之地。至於鎮峽關,交通不如嚴關便利,軍頭曹志建亦已在鎮峽關經營多時。

清軍先是在桂林遭受大敗,接着又失守甘棠渡。明軍本該乘勝追擊,但何騰蛟調度無方,糧草不濟,只得分清軍輜重以充軍用。

諸軍爭餉,焦璉的桂兵、趙印選的滇兵、熊兆佐的楚兵互不相讓。何騰蛟威望不夠,不足以節制各軍,反攻接連推遲。

諸軍藉口處理戰俘、清剿殘敵,浪費了寶貴的十幾天時間。直到三月十日,明軍才過大榕江(今融江),逼近嚴關。

孔有德特重焦璉,派人遊說焦璉投降,許以侯爵。焦璉斬殺使者,三軍爲之震動。

清軍在桂林損失慘重,士氣大衰。孔有德汲取了桂林之戰的教訓,把漢軍八旗排在前列,出嚴關接戰。

明軍經過桂林大捷,將士信心大漲,敢於渡過大榕江,背水列陣。嚴關附近的團勇亦踊躍參戰,以報清軍屠城之仇。

短短兩年間,嚴關幾次易手。年初,郝永忠棄全州,清軍趁虛佔領嚴關。何騰蛟督軍爭奪,兩軍圍繞嚴關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清軍奪得嚴關,大肆屠殺,在嚴關、興安兩地屠城,試圖澆滅兩地百姓的抵抗之火。殊不知,廣西民風剽悍,漢瑤雜處,清軍越是殘暴,百姓越是抵抗。

興許是天怒人怨,老天爺也過來幫忙。史載,大榕江會戰之際,兩軍甫一列陣,未及接戰,突然“狂風驟起,沙塵蔽天”。

御滇營胡一青急於立功,不等何騰蛟軍令,率領滇兵搶先出戰。

滇兵一動,焦璉亦不甘落後,率領死士鼓譟而進,大呼殺敵。

岑丹初更絕,派旗鼓手持銅質喇叭,在陣前大呼:“清兵敗了!清兵敗了!”

清軍尚未接戰,後隊的綠營兵首先驚潰,不戰而逃。

士卒不戰而逃,爲明清戰場上常有之事。是故,戰陣之後都設有督戰隊,遇到逃兵可以先斬後奏,以肅軍紀。今日風沙蔽天,督戰隊剿殺不及,後隊綠營兵迅速崩潰。

後隊一逃,前隊的漢軍八旗亦無心戰鬥,亦驚潰而逃。

清軍連營壘也棄置不要,甲仗糧草遺留無數。一場聲勢浩大的大榕江會戰,又一次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明軍趁亂追至嚴關,守軍爲潰兵裹挾,亦不戰而逃,清軍退守全州。

經過桂林之戰、大榕江之戰,丹初對漢軍八旗也有了深刻的認識。三順王早年皆爲東江鎮驍將,如今號稱是漢軍八旗中的精銳,看來也不過徒有虛名。

世人論八旗兵,首推滿洲八旗,其次爲蒙古察哈爾八旗(內屬蒙古),再次爲外藩蒙古,最後纔是漢軍八旗。

在明末遼東邊軍中,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稱不上是一流名將,甚至連二流都輪不上。

只不過,他們認賊作父,率部曲投降滿清,爲滿清帶去了急需的火炮和航海技術,才受到滿清的禮遇。當時的皇太極又是個統戰高手,擅長籠絡降將,不惜給孔有德三人封王,換來三人的效忠。

拋開朝廷的支持、糧餉的供應、武器的保障等其他因素,漢軍八旗的戰鬥力不見得有多高,不見得能打敗南明軍隊。

此外,漢軍八旗也是漢人,不少將領與明軍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只要形勢有變,還是有機會爭取他們反水的。

君不見,康熙年間三藩之亂,多少漢軍八旗捲入其中?

明軍真正的大敵,還是滿洲八旗、蒙古八旗。

次日,明軍從嚴關北上,與清軍再戰於鳳凰坪。清軍戰敗,明軍完全佔領嚴關。

清軍失去嚴關,也就無力再進取廣西。

此時,金聲桓、王得仁以江西反正歸明,消息已經確切,清廷爲之一震。

原來,金聲桓於永曆二年正月二十六日夜正式起事。當晚,金聲桓、王得仁號令全軍,枕戈待命,關閉南昌城門,包圍巡撫、巡按官署。

翌日晨,金聲桓絞殺巡撫章於天、巡按董學成等清朝官吏,傳令諸營,剪辮易服。

江西爲東南六省之屏藩,地位至關重要。若一切順利,金聲桓可順流而下,直撲南京。一旦奪取南京,江南局勢將爲之大變,南明甚至有可能與滿清劃江而治。

哪知道,江西都司柳同春連夜縋城,扮爲僧侶,一日夜急行三百里,潛往南京報信。南京方面得到消息,立即加強戒備,加固上游各處關卡,又派兵急往上游迎戰,柳同春爲先鋒,使金聲桓奇襲南京的計劃流產。

多爾袞擔心江南有失,急令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王回防武昌,威脅江西的金聲桓。武昌在長江之南,孔有德連武昌也不敢守,渡過長江據守一江之隔的漢陽。

湖南一帶,清廷只留下三個總兵,徐勇守長沙,馬蛟麟守辰州,張國柱守衡州。廣西殘隅,只留廣西巡撫李懋祖守全州,總兵餘世忠協守全州,兼顧湖南永州。

三順王一走,形勢對明軍更加有利。

光化伯、東閣大學士堵胤錫最先行動起來,在湘西大集諸將,誓師反攻,馬進忠、楊國棟、王進纔等驍將,乃至大順軍劉體仁、袁宗第等,皆聽其節制。

這位堵胤錫,堪稱是整個南明最有見識、最有魄力、最勇於任事、最具戰略眼光的大臣。他原本是何騰蛟的部下,如今聲望漸出何騰蛟之上。

何騰蛟見狀,亦不甘示弱,開始調兵譴將,謀取全州。

全州爲廣西的北大門,亦爲明軍據廣西、復中原的前哨陣地,實乃兩軍必爭之地。

焦璉統趙興、馮之驥攻正面,所部白貴襲黃沙,岑丹初襲六塘,馬起蛟、鄧元禧絕清軍東南餉道,皆告捷。

何騰蛟親率滇師、楚師,與清軍大戰飛鑾橋。

至四月上旬,明軍已經掃清全州外圍障礙,將全州團團圍住。

滿清廣西巡撫李懋祖散盡錢財,增募一千名鈀手,妄圖憑城據守。

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35章 啟發民智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14章 源頭活水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一章 告急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227章 為國除奸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231章 耿仲明畏罪自殺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二十六章 列陣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二十章 募兵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52章 籠絡猛將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176章 薑瓖反正第232章 擴軍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123章 射禮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二十章 募兵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301章 投名狀第150章 釋放俘虜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275章 要麼天才,要麼瘋子第188章 清軍突破拒馬牆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118章 昭永總兵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六章 出城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201章 陡轉直下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344章 普及公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