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

天亮換防,侯勝北這一伍撤下休息。

”剛纔可是吃了一驚?“

侯安都溫言問道。

侯勝北默默點頭。

”即便處於地利天險也不可鬆懈。兵兇戰危,一個小小疏忽就可能送了性命。“

阿父的說教有些古板,不過侯勝北方纔親身體會到了,此刻冷汗未乾,又重重地點了點頭。

”好了,你且去休息一下。今日敵軍多半也不會來攻了。“

”?“

”敵可來我亦可往。昨夜我令別帥黃叢率領舟師夜襲敵軍,燒了他們的前軍船艦。經過昨日一戰,敵軍想必知道這座梁山不好攻,不會白白把軍士性命空拋在此的。“(注1)

”那接下來敵軍會怎麼做?“

”既然攻不下樑山,江北此路不通。自然就要改走江東一路了。“

侯安都望着尚且籠罩在清晨薄霧中,江對岸的博望山:”大概會隔江對峙一段時間吧,接下來要看周將軍那邊的進展了。“

”周鐵虎將軍?“

”不,周文育將軍。他攻下江州也好,攻不下江州也好,都該回援了。“

是兇漢啊,有他來援的話,確實勝算又多了一分。

卻聽侯安都道:”你昨晚示警有功且殺敵二人,按軍法理當賞賜。加之襲秦郡、破姑孰,積功升爲什長。“

侯安都看着兒子臉上身上濺得斑斑點點的血跡,心中升起一絲愧疚。

低聲道:”我兒不會埋怨阿父吧。明明可以直接提拔你做個隊長甚至幢主,卻讓你從親兵士卒、伍長什長一步步做起,和旁人一樣積累戰功才得升遷。“

”不會。“

侯勝北搖頭道:”阿父的一片苦心,孩兒明白。猛將必發於卒伍,現在這樣循序漸進,孩兒反而做得安心。“

”好的,我兒速去休息。記得取用些熱水擦身,莫要得了卸甲風。“

……

侯勝北迴到後帳,掏出紙筆寫下一句話,才放心沉沉睡去。

紹泰二年三月二十四

居地利天險,以爲高枕無憂者,殆——於梁山壁壘遭夜襲有感

-----------------

蕭軌等攻打梁山不克,見地勢兇險,守衛嚴密,又遭逆襲燒了前軍船隻,知道此處據點不可促下。

於是整軍渡江去了南岸,退保蕪湖,據博望山,與侯安都所部夾江對峙。(注1)

陳霸先則召還正在攻打湓城的周文育,令其抓緊返回建康。

另派遣定州刺史沈泰、吳郡太守裴忌率軍數千,以及東徐州刺史錢道戢所部三千,諸軍合力共同守禦梁山,侯安都統領的兵力增強到了一萬餘人。

四月十二日。

兩軍對峙十餘日。

陳霸先親自來到梁山要塞,安撫慰問諸將士,巡視防線各處,讚揚堅守防線的上至主將,下至士卒。

鼓舞一番士氣之後,陳霸先對侯安都道:”安都,你且陪我走走。“

侯勝北發現陳霸先的高大身形消瘦了不少,心想他身居中樞高位,掌管朝政,日子真是不好過。

如今內敵未平,外敵壓境,南朝四分五裂的局面,只怕是要操碎了心。

加上獨子陳昌被扣留北朝不得歸還,每天不知以何面目見章要兒夫人,陳霸先實在太慘了。

不知道他這次會和阿父私下說些什麼話。

……

陳霸先和侯安都走到一處山崖,江風獵獵,放眼遠眺:”安都,自從你來投我,往事彷佛仍在眼前,然而轉瞬已有六年了。“

”令郎也從十歲小兒,長成了現在的英武少年。“

他似沒有要侯安都回答的意思,自顧自說道:”我的昌兒已經二十歲了,卻陷落西魏,屢次交涉不還。現在就連曇朗也送去了北齊爲質。“

”主公國爾忘家,公而忘私。侯某跟隨主公,學到公忠體國一事,銘刻於心。“

”安都,當年你與我十問十答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只是前途如此多磨,卻是沒有彼時的意氣風發了。“

“主公何出此言!此時正當奮發纔是。”

“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安都你年方三十過半,我卻已經五十有四嘍。”

“主公!”

陳霸先像是換了一個毫不相干的話題:“安都,北齊來信,只要我送回建安公蕭淵明,便可退軍。”

“此必有詐,蕭淵明迴歸,北齊必然另生事端,絕不可輕縱。”

“我也是這麼想的。所以這場大戰看來是難以避免了。“

陳霸先笑笑:”有些事情,雖然火候未到,可是我也只有知難而上了。”

侯安都神色凝重,這句話的意思深長,懂的都懂。

他沉吟片刻後答道:“不管是蕭淵明,還是蕭方智,我侯安都願爲主公處置。唯有一點,請主公把握好時機分寸。”

聽侯安都直呼當今天子姓名,出大逆不道之語,陳霸先毫不在意,反而讚道:”好,好,安都果然還是那麼直爽敢言。“

他大笑道:”你收留叛賊侯景之妻的事情,我就不問了。“

侯安都神色不動,淡然道:”一介可憐女子而已,何勞主公動問。“

-----------------

侯安都麾下的兵力倍增,用兵施計更爲寬裕靈活。

忽然一日載兵五千,順江而下六十里,至針魚嘴,沿橫江河溯流而上停泊。

此地距北齊行臺司馬恭駐守的歷陽不過十里,侯安都突襲大破之,俘獲萬計。

其中當然少不了侯勝北的身影,這次他不算自己,帶了十名士卒,比伍長管的人數多了一倍。

但是到了實際作戰,他只需要聽從隊長指揮,盯住兩位伍長即可,感覺反倒更爲輕鬆了——也是因爲兩位伍長張安張泰得力,士卒平日裡訓練有素的緣故。

兵法有云:事急布惠,當陣殺人,皆無救於成事。

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如驅羣羊,皆平日之威儀,習練有素之故也。(注2)

紹泰二年,五月。

兩軍對峙已有四旬。

北齊召建安公蕭淵明,詐許退師,陳霸先準備舟船相送。

未幾日,蕭淵明疽發背,卒。

聽聞此訊不久,北齊軍無視對岸梁山的侯安都,開始向着建康進發。

奉立的牌坊倒了,再不立下些功勞,只怕要落得柳達摩一樣的下場。

北齊軍從蕪湖出發,六日後入丹楊縣,又六日,至秣陵故治,兵鋒直指南朝京師。

……

陳霸先下令侯安都、徐度等各部還師建康。

此時,侯安都在接待一位客人,兩人正談到興致處。

“如此說來,荀兄幸好還沒上任,否則卻是要空跑一趟了。”

來客氣度不凡,丰神俊朗,乍看像一儒雅文士,細看又透出武士的英銳風範,與侯安都年紀相當。

只聽此人微笑道:”是啊,我這個安南將軍、都督南兗州諸軍事、南兗州刺史的轄地盡入北齊之手,如今成了斷梗飄萍。”

“荀兄說得哪裡話,你出身潁川荀氏名門,世代將相輩出,根基深厚,何來飄萍一說。”

“承祖之蔭又有何可驕傲的。百年亂世,名門殘破,我是看穿了,家名不足爲憑,當今之世唯有才德實力,方是立身之本。“

“若論才德實力,荀兄的雄才大略,在下早已久仰,佩服得很。”

”侯將軍謬讚了吧,荀某苟活存身,哪裡談得上什麼雄才大略。”

“不然。數年前叛軍之亂時,荀兄召集衆旅,據守在巢湖間建寨自守。宋子仙、任約等多次來犯,都被荀兄擊退。”

侯安都屈指一一道來:”叛軍敗於巴陵,荀兄從濡須出發攔截,大敗其後軍。侯景船隊,前後相失。王僧辯起兵,荀兄又派軍相助。這等英雄人物,侯某實在是相見恨晚。”

”看來侯兄對我荀朗,倒是頗爲了解。“

本以爲只是隨口的客套話,不曾想侯安都真的一件件說出自己的功績。

雖然不至於沾沾自喜,荀朗也是暗歎其用心了。

”當時京師大飢,百姓皆於江外就食。”

荀朗喟嘆道:”我實在於心不忍,招致部曲解衣推食。以相賑贍,乃至聚衆數萬,倒非本意。“

”荀兄心懷仁慈,又深明家國大義。之後在踟躕山擊敗叛逃北齊的郭元建。文采軍略,令侯某神往不已。“

”好了,侯兄也讚我贊得夠了。“

荀朗正色道:”言歸正傳,侯兄可知我的來意?“

侯安都微笑道:“荀兄大才,定知北齊以滅國之軍來襲之事,想必是有所決定了。”

“正是,三年前我率私兵萬餘家渡江,來到宣城郡內安居。如今北朝和陳司空,已到了決戰時刻。”

荀朗說起對局勢的判斷,充滿了自信:”北朝勝,則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陳司空若勝,則聲勢大振更圖進取。與其遲早都要歸附,錦上添花自然不如雪中送炭。”

侯安都大喜:“得荀兄相助,主公必然欣喜重用。”

荀朗拱手道:“侯兄爲陳司空心腹愛將,今日貿然來訪,敢請引薦扶持。”

“我定向主公引薦荀兄,願結爲友,今後守望相助。”

“好。我有部曲數千,皆是昔日隨我破敵之士。這次帶來,正要和侯兄並肩作戰!”

荀朗笑道:“此是犬子法尚,且讓小兒輩自去說話。我與侯兄議些具體章程如何。”

侯勝北看向荀朗身後侍立的少年,年紀和自己相若,面貌清秀與其父有幾分相似,褒衣博袖,神態莊容穩重。

他是個自來熟的,拉着這少年便自去說話。

“你叫荀法尚?出身潁川荀氏,三國時王佐之才的荀彧是你家先祖嗎?“

“你也十六歲?那我們正好同年,你大還是我大?“

“你有個叔叔叫荀曉?我也有個叔叔叫侯曉,你說巧不巧。“

“我已經跟着阿父,打過好幾仗了。什麼,你也是?說來聽聽唄。“

荀法尚脾氣甚好,不嫌他囉嗦,一一應答。

兩人是同齡少年,學文從武的經歷也類似,聊的甚是投緣,不一會便熟絡起來。

侯勝北還不知道,除了蕭摩訶之武,這一刻,上天把日後的另一位莫逆之交,智之荀法尚賜給了他。

……

正說話間,軍士來報。

“傳令!敵軍已入丹楊,主公命即日放棄梁山各柵,轉進建康,十日內各路兵馬取齊。”

歷經五十餘日的對峙,終於要和北齊軍決戰了!

侯安都奮身而起:“荀兄,你來得正是時候,可願與侯某走上一遭?”

“固所願,不敢請耳。”

荀朗也長身而起,肅容拱手作揖。(注3)

侯安都回禮,兩人並肩走出軍帳,朝向面前的上萬雄師。

侯勝北和荀法尚,看着兩位父輩的背影,不禁心馳神往。

此時,響起衆軍震天動地的齊聲高呼:”萬勝!萬勝!”

花費月餘築成的梁山要塞,棄如敝屣。

近二萬精銳之師,斷然奔赴決戰之地而去。

-----------------

注1:帳內蕩主黃叢逆擊,敗之,燒其前軍船艦,齊頓軍保蕪湖。

注2:戚繼光《練兵實紀》,提前引用一下

注3:(荀朗)自宣城來赴,因與侯安都等大破齊軍。

《地名對照》

針魚嘴:今針魚嘴

橫江河:今得勝河

丹楊:今當塗縣東北丹陽鎮

秣陵故治:今江寧區秣陵街道

踟躕山:今安徽巢湖市南

宣城郡:今宣城市、蕪湖市、銅陵市、馬鞍山市一帶

第96章 爭龍之調人事第85章 戰邙山之徒勞無功第78章 戰邙山之先例前篇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14章 蕭妙淽第120章 其次伐交之入鄴城第26章 抗北齊之戰起第29章 抗北齊之襲破第126章 其次伐交之非善地第69章 那羅延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65章 臥虎臺第17章 蜀地失第68章 別伏陀第127章 其次伐交之說戰事第22章 南朝亂第87章 憶白袍後篇第47章 故人去第76章 戰邙山之往事中篇第20章 入洪流第101章 爭龍之受肯定第66章 孤獨行第116章 結百年好相關設定第50章 戰王琳前篇青年篇結語第21章 返紅塵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37章 共飲第15章 死氣沉第1章 少年勝北第78章 戰邙山之先例前篇第117章 其次伐交之究人和第8章 冼姨第69章 那羅延第88章 長安軼事第17章 蜀地失第79章 戰邙山之先例中篇青年篇結語第35章 抗北齊之陣亡第70章 拓人脈第39章 遣返第85章 戰邙山之徒勞無功第69章 那羅延第17章 蜀地失第56章 戰爲何第93章 返家鄉第130章 其次伐交之北周有變第38章 預兆第70章 拓人脈第44章 國子求學後篇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46章 御前對第1章 少年勝北第8章 冼姨第80章 戰邙山之先例後篇第129章 其次伐交之病難醫第12章 平亂始末前篇第95章 爭龍之析局勢第114章 再攻江陵之夜襲城第53章 迎世子第106章 重見冼姨第97章 爭龍之展勢力第123章 其次伐交之演軍勢第129章 其次伐交之病難醫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32章 抗北齊之牽制第14章 蕭妙淽第91章 潘氏盼也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第117章 其次伐交之究人和第5章 南康之戰前篇第80章 戰邙山之先例後篇第129章 其次伐交之病難醫第61章 陳頊其人第9章 封賞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123章 其次伐交之演軍勢第46章 御前對第54章 江心夜第93章 返家鄉第1章 少年勝北第57章 討南蠻第133章 其次伐交之碧血不滅第92章 舊友來第60章 且聽戰報第21章 返紅塵第98章 爭龍之立威望第19章 赤子心第55章 加冠禮第54章 江心夜第115章 再攻江陵之戰西堤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30章 抗北齊之媾和第58章 平東陽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