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飛剪式帆船

大秦各地,正在對銀幣及相關律令進行大力宣傳。

在造幣廠日夜加班加點趕鑄之下,首批銀幣計二十萬枚已經在南京投放市場;

由於這次鑄造的的銀幣含銀高達九成,加上鑄造精美,一投入市場就得到了百姓的認同和接受。

還因爲銀幣正面有一條龍纏繞銀幣外沿,很快被百姓稱之爲龍幣。

以前因市面上的銀子成色不一,銅錢也有多種多樣,什麼老闆錢,新板錢,普通百姓兌換起來總是很吃虧,可謂是深受其害。

這龍幣一出,成色如此之足,用拇指和食指兩指甲尖掐住銀圓中心,用力猛吹,就能聽到輕微韻音,易於辨別真假。百姓對此十分歡迎。

眼看龍幣投入市場反應良好,秦牧着令鑄幣廠加大鑄幣力度,除了南京之外,武昌、北京、西京各加開一個鑄幣廠,爭取在半年內,全面用龍幣取代現在市面上混亂的貨幣。

這次雖然也鑄有銅錢,但數量很少,只是作爲銀幣的找零用,而且等紙幣的信用進一步鞏固之後,秦牧還打算一年後完全取銷銅錢。

因爲只要存在兩種硬通幣,就存在兌換問題。

市場上的銀銅比價是有變化的,有時候是銀貴銅賤,反之也有可能出現銀賤銅貴的時候。

官方即便強制規定銀幣與銅幣的等值比,那也無濟於事。

打個比方,如果官方規定一銀幣等於十個銅錢,遇到市場上出現銀賤銅貴的現象時,十個銅錢所含的銅重實際值兩個銀幣,那麼把銅錢熔成銅塊,以一種商品的形式用來交易銀幣,溶十個銅錢就可以賺到一個銀幣。

反之,遇到銀貴銅賤時。也可以熔銀賺銅。

如果能用紙幣代替銅錢,就不用擔心這種現象,紙幣是完全的信用貨幣,它與銀幣掛勾。相當於以銀爲本位發行的信用貨幣,不用擔心出現銀銅兌換那種弊端。

中國從明朝中後期,光是從西方流入中國的銀子,就越過一億兩,加上國內產銀量也不少。在大額交易商人們已經習慣用匯通銀行的支票的情況下,以銀幣爲單一貨幣,應該不會出現通貨緊縮的現象了;

說白點,也就是銀幣應該基本夠用了。何況隨着大秦進一步開放對外貿易,流入大秦的銀子只會更多。

單一貨幣的好處是不用置疑的,秦牧希望能加快鑄幣進度。儘快讓大秦的貨幣趨於統一,到時朝廷將會頒佈已經制定好的法令,禁止任何人用金銀交易,禁止私人鑄錢,如有違令。輕者抄家,重者滅族。

普通百姓家現有的銀子,可拿到匯通銀行,以銀兩7錢1分5釐摺合銀幣1圓的標準兌換。朝廷發行的龍幣,嚴格按1圓重七錢二、其中銀九銅一的比例鑄造,虧不了你多少。

現在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不錯了。

中國金礦不多。而且多數是這個時代難以開採的;

所以只有漢代以前,商品經濟還不發達的情況下,才能用金子爲貨幣,而且還不是單一貨幣,得與銀銅並用才行。

在秦牧看來,就算挖了碧瑤金礦和南非的蘭德金礦。因爲你不可能在短期內把兩個金礦的金子全部開採出來,以大秦如此大的經濟總量,也不可能象西方小國那樣便用金幣。

如果能在這一二十年內真正推動工業革命,經濟總量會進一步增加,貨幣需求量也隨之成倍增加。在中國發行金幣根本不現實。

到時唯一的出路,就是以金爲本位,發行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是遲早的必然。

遲做不如早做,所以現在秦牧不會廢除已經發行的紙幣,而且會想方設法加強它的信用,讓它與銀幣掛勾;

時機到時,慢慢減少銀幣的鑄造量,而增加紙幣的發行量,以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百姓慢慢從銀幣向紙幣的過渡。

徐永順這些天,除了忙着爲妹妹籌辦嫁妝外,也不忘加快新船的研製進度,因爲他清楚,一艘先進的新船,纔是妹妹最好的嫁妝。

這天離納妃的吉日還有三日,徐永順親自來到午門,請皇帝往龍江船廠觀看新船下水。

秦牧二話沒說,放下手上一切政務,擺駕出宮,隨徐永順一齊前往龍江船廠。

途中秦牧聽徐永順提到,說柳昌祚想在南鄉開一個的水泥廠,現在水泥的質量雖然還無法與後世相比,但比起其他建築材料,已經是好很多了,用途十分廣泛;

朝廷又準備大舉修路,到時更是少不得會用到大量水泥,柳昌祚便想在水泥上插一手,當然,秦牧相信徐永順也肯定會插足這個新興行業的。

秦牧聽後對徐永順說道:“你們要開水泥廠,朕自然是支持的,不過南鄉不行,京城周邊,以及在各城市周邊,一律不準開水泥廠。你們要開,去找些水道便捷,又遠離城市的地方開才行。”

南鄉就是京城南郊,內監司原來只是爲了方便,才選在這裡試製,若是也讓你們在南郊開水泥廠,我豈不得天天吃水泥灰,那還得了?

“陛下放心,臣回頭就轉告柳昌祚。”

毫無疑問,這批舊明權貴,就是秦牧暗中扶持的資本階層的代表。

他們資本雄厚,身上掛着一個散官的職銜,大力投資各種實體經濟,各行各業的工廠開了不少,這是秦牧樂於看到的。

秦牧不失時機地敲打道:“小順子,別怪朕沒有提醒你們,經商還是要講誠信的,爲人若不講誠信,縱使能獲得一時暴利,但終究不能長久。特別是不要在朝廷那點稅銀上動歪腦筋,否則到時可別怪朕無情了。”

徐永順神情一凜,真誠地答道:“陛下放心,臣等心裡明白,陛下的信賴,纔是臣等最重要的財富。”

“你明白就好,這樣的話。朕只說一次。朕給了你們很多便利,一但你們出了問題,朝中百官肯定不會讓朕好過。朕不得好過,你們的下場自己去想吧。”

“臣敢腦袋保證。絕不在稅銀上動心思,絕不給陛下添亂。”

秦牧頷頷首,不再說話,秦牧也絕不會任他一句保證,就真的相信他們會潔身自好,哪個不長眼,一但被抓住,到時再殺殺雞不遲。

御駕到達龍江船廠時,廠裡已經是處處披紅掛綵,敲鑼打鼓。彷彿大慶一般,廠裡的管理者、研究人員,一起到廠門跪迎。

徐永順一臉喜氣洋洋,引着秦牧來到幹船塢前,一艘長約20丈。寬度只有4丈左右,高約三丈的艦船停在幹船塢裡,船體上繫着紅色的綵帶,新漆在陽光下反射着光芒。

它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修長,整體的線條充滿了別樣的美感,秦牧最關心的是它的艦艏設計,現在各式的艦船。船艏多爲方形的;

象鄭和的寶船,艦艏雖然略有內斜,但角度不大,這使得船隻在航行時,艦艏受到的阻力很大,當然。現在各國的艦船大都差不多。

徐永順這陣子日夜窩在船廠,對新船的十分重視,新船的各種特點,他如數家珍,一一給秦牧介紹道:“陛下請看。相比於原來的船形,我們在這艘新船上作了重大的改進,首先是它上下的比例,作了很大的調整,上寬下窄的比例更大;

最關鍵的在於他的艦艏,原來船隻的艦艏都是方形的,陛下請看,這艦新船,我們將艏部水線以下縮窄到近乎刃狀;

www▪ttκan▪℃o

同時艦艏和幹舷儘量外飄,上下形成一長斜線,讓艦艏如同一把斜斜向前的利刃,提高破浪能力,減少航行阻力;

另外就是船的高度,也作了調整,儘量減少上層建築,這不但增加了船的穩定性,而且有效減小受風面。”

徐永順一面講解,秦牧一面觀看,心中非常滿意,新船採用了西式的軟帆,三桅,桅杆之高,足足達到船長的四分之三,前頭有首柱,沿首柱外伸一斜扛,可在首部多懸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於擴大撐帆的容量。

它外飄的艦艏與幹舷,保證了艦船在高速航行時亦不會有嚴重的上浪,保證了艦船的強大動力能最大限度地轉換爲高航速。

雖然還沒有正式下水試航,但以秦牧的眼光看來,這艘船的設計已經在減小阻力、增加風力方面,做到了革命性的改進,航速肯定會有質的飛躍。

更重要的是,這一切沒有他這個後來人的指引,完全是船廠的工匠智慧的結晶,這讓秦牧十分欣慰。

啥也別說了,先下水看看實際效果吧。

吉時到,秦牧親自主持下水祭典,這是每艘必須的儀式,而這艘船意義重大,儀式更加隆重。

祭祀儀式過後,在熱烈的鑼鼓聲中下,船廠的工人打開船塢的水閘,滔滔的江水灌入船塢中,很快就漫過船體底部。

船廠的工匠熟練地放鬆着固定船體的巨纜,隨着船塢裡的水位不斷上升,船體在慢慢上浮,工匠們也有條不穩地放鬆着纜繩;

這個過程說來簡單,卻是下水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若是操作不好,很容易導致整艘船側翻在船塢裡。

龍門船廠的工匠經驗豐富,駕輕就熟,下水的過程沒有任何意外,等船體完全浮起來後,水手上船操舵,這個時候還不能升帆,前面由一艘牽引船牽引,一兩百工人分立於船塢兩邊,開始喊着號子,用纜繩一點一點地把新船牽引出船塢。

因爲船塢足有一里長,加上比較狹窄,整個牽引的過程耗時整整半個時辰,才總算把這嶄新的傢伙牽引進龍江。

“升帆!”

“升帆!”

“升帆!”

在水手們大聲的呼喊起中,一面面巨大的雲帆緩緩升起,秦牧還好,徐永順此時早已緊張得滿頭是汗,這艘新船如何,這可關係到他的前程,能不緊張嗎?

秦牧微笑說道:“小順子,放鬆些,朕瞧着是不錯的,想必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借陛下吉言,肯定沒事。”徐永順無意識地撓了撓頭說道,“陛下是不知道,臣這些天可是日夜守在船廠,這艘船寄託了臣滿心的期望。不瞞陛下,臣第一個孩子降生時,都沒這麼緊張。”

“哈哈哈.......”

“讓陛下見笑了。”

“行了,你緊張朕能理解,但也別添油加醋的,要知道過猶不及,你的功勞,朕少不了你的。”

徐永順訕訕地笑道:“陛下明察秋毫,微臣在陛下面前........唉,反正就那麼點小心思,也不怕陛下知道,嘿嘿.......”

這艘新船意義重大,它將可能帶來帆船的一次革命,秦牧心情很好,隨聲問道:“說吧,想要什麼賞賜?”

“臣不敢居功。”徐永順躬身答道。

秦牧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感覺他此言不似作僞,回頭一想,很快就想明白他想要些什麼了。

ps:第三更,將近四千字奉上,俺辛勤耕耘,各位看官就請捧捧場,讓我多收穫幾張月票吧,看着着被人家摔開了半條街,這個月的月票獎越來越渺茫,心裡着急啊,俺一個吊絲作者,就那麼點收入,一千塊月票獎對我來說真是很大的一筆收入了。

第877章 信不信由你第681章 勢如破竹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801章 蘭州失守第686章 大炮打蚊子第1147章 英雄美人?第22章 人質事件第18章 亂世匪蹤第749章 飛翔第917章 橫財一封致謝信第957章 通訊第843章 登聞鼓響第408章 俯看江淮第769章 又見金龍旗第205章 南昌還有顆釘子第439章 棄卒保車第459章 莫教美人空幽怨第715章 核心利益第1166章 談判第720章 淘金之路第27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90章 顧含煙第1016章 鳥獸散第641章 蘭州的消息第524章 東海大戰.(五)第1096章 指鹿爲馬第741章 風暴在醞釀(三)第246章 勝似閒庭信步第903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65章 我讓你飛第63章 戎馬倥傯第736章 別有洞天第597章 王大當家的投名狀第887章 王歸晨在行動第696章 遇上就打第1039章 趁熱打鐵第993章 軟實力無處不在第1022章 最長一夜(四)第971章 驅狼吞虎第487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1084章 亂戰第514章 挖坑第589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第1153章 引蛇出洞第866章 洪保的小報告第989章 劉佬佬進大觀園第1159章 政變第156章 長沙會議第715章 核心利益第502章 驚心動魄第1045章 寡人第611章 定邊策第280章 兵者,詭道也第1605章 法蘭西之殤第8章 我是袁粉第54章 兩不安生第264章 包二的戰爭第953章 醫保第655章 大秦回來了第413章 牡丹花下死第481章 妖精打架魔鬼來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496章 計退羣綸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650章 八部聯軍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431章 一派腥風捲怒濤第1163章 夜騎高加索第758章 處處狼煙第130章 大混戰(三)第1100章 西苑裡的女天皇第110章 剩餘價值第1017章 餘波未了第840章 戈壁風雲第972章 心態第368章 龍江寶船廠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307章 蛙跳戰術第1116章 陰雨天第752章 被迫撤離第654章 蒙古衛拉特法典第784章 夾心餅乾第45章 撫軍第833章 合作模式第327章 安慶告破第240章 擴軍備戰第128章 大混戰(一)第914章 對外援助第545章 風聲鶴唳第990章 西方人考察學習第78章 流言蜚語第491章 軟玉溫香第1025章 司法改革的大幕第23章 贛州危局第516章 朝鮮王子第243章 戰略調整第594章 我澤如春第1023章 紅日東昇第795章 斡難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