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鎮峰當時不在場。事後,他專門跑過來湊熱鬧,他可不相信濟南有什麼人能打敗孫祿堂,只是過來詢問王洪那兩句話:孫祿堂爲什麼要用玄學解釋拳理?爲什麼教三體式而不教絕招?
王洪並不知道後世的那句名言:“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那怕是“科學的盡頭是哲學”他也講不出來。他只能說:“我知道我老師有這本事,我也是身上有一點,才能看懂一點”。
這話對田鎮峰有點打擊:合着,我說玄乎,你就說我看不懂啊?
教三體式還是教絕招這個問題,王洪倒是有些心得。
絕招不是什麼神招,而是個人純熟成生活習慣的一些動作,在實戰中,憑着本人的直覺和這些本能動作,又快又猛地使用了出來,就可以稱爲絕招。只是技擊是綜合的,包括人的精神、反應、體力、力量、空間感、預判、速度、作用點以及後果等等,絕招打不到人、打不倒人,就沒有討論的意義。
而三體式,是換勁的根本,孫祿堂的三體式後來改成了立掌,是尋找出形意、八卦、太極三個拳種的結合點而設定的基本功。當然,這種做法也把一些技法有意無意的拋棄掉了。三拳合一可不是後世某些人隨便能打上打幾十套拳,那是賣拳的。
三拳合的不是風格,不是套路,而是拳勁合一。這話再說下去,有不少拳就傷心了,就此打住。
王洪也在換勁過程中,只能建議田鎮峰找師叔馬耀南去試下三體式怎麼換勁兒,這才把仍然迷糊的田鎮峰送走。
以王洪的眼光,整個山東省國術館最厲害的是竇來庚。
如果王洪跟他比拳術,反應、速度、力量都有不少的差距。
這時的竇來庚,才三十出頭,一米八的個頭,魁梧健壯。第一次全國國術考,他就勇奪優勝,是真正的國術高手。
到底國術高手們有沒有參加抗戰,這個話題,到了竇來庚身上,立刻打住。
因爲竇來庚變賣家產,帶着國術館的學員,與日軍作戰到最後一刻,是國術館的真英雄、真豪傑、真英烈。
說國術高手不抗戰,這是個拉仇恨的話題,因爲真有不抗戰的,也真有抗戰不了的,有委曲求生的,更有投敵資敵的。人有百樣,不能一概而論。
在七七事變這個時間點上拉一條線,看看被後人稱爲民國十大高手的這些人:
孫祿堂、李景林、李書文、張策,此時這四人已經去世。尚雲祥在這年10月份也會追隨前面的孫、張二位盟兄而去。
進入全面抗戰時,杜心武68歲回到老家後又到了重慶;劉百川67歲回老家六安閒居;李堯臣61歲(因在19路軍教大刀,化名四處躲藏);韓慕俠60歲(拒不教倭,四處躲避,斷臂拒敵);王子平56歲(不詳)。
再擴大一些高手的名字,因爲曾經列入民國十大高手的人物還有幾個:
葉問(44歲,據說打敗了日本人的挑戰後,立刻跑去參加了軍統培訓,後又回來抗日(無細節旁證),之後又拋妻棄兒跑到香港避難);王薌齋(52歲,淪陷區教拳爲生);年齡與事蹟都造假的呂姓大俠史上無載;孫存周44歲,打游擊被打散了回到家裡躲着不出門,他的長子孫保和上了前線,炮兵,洛陽保衛戰中陣亡。
竇來庚是抗日英烈中罕見的國術高手,他自幼習武,在國考中的名次就證明了他的實力,後成爲武當太乙門的掌門人。抗戰時,先任韓復榘的手槍隊隊長,韓復榘被槍斃後,他帶領山東國術館近200弟子回到自己的家鄉臨朐縣,組織起“國民軍義勇隊”與日寇作戰。
當時正值天災人禍,部隊供給難以爲繼,竇來庚就變賣自己全部家產供給部隊。他的同門師弟林信齋,在濟南做生意,聽說此情況後,便從濟南多次用火車託運糧食,幫助竇來庚渡過難關。
竇來庚的義勇隊越來越壯大,後改編爲山東省保安第七旅,任旅長。在前線與日軍大大小小打了幾十次。
他的部隊裝備簡陋,沒有軍餉、軍裝、軍糧,條件異常艱苦。缺少槍炮,國術館的學員就帶領將士們習練大刀,唱着‘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大刀片成了十七旅的標誌,讓鬼子們聞刀喪膽。
1942年,華北駐屯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親自指揮,對魯蘇戰區發起攻擊。在這次大規模掃蕩進攻中,竇來庚的部隊成爲日軍集重兵打擊的目標。
竇來庚沒有選擇保全實力,而是奮力抵抗,與日軍決一死戰。卻由於日僞軍兵力強大,上來就動用了重型武器向17旅陣地發起全線進攻。而竇部不但人少,武器也多是自制,裝備極其落後,子彈不多,手榴彈扔出去不炸,兵員、武器與敵相差懸殊,戰事節節失利。
兩天的戰鬥,2000多人的十七旅只剩不足百人,竇來庚也中彈負傷。
在彈盡糧絕的最後時刻,戰士們寧死不屈,衝向日倭,大刀飛舞中,用血肉之軀拼盡了最後一滴血,最終全軍覆沒!
竇來庚寧死不當俘虜,用最後一顆子彈舉槍自戕,年僅42歲,以血肉之軀,壯烈守節,爲國捐軀!
誰說國術高手不抗日?
竇來庚對王洪也很感興趣,他寫了幾百篇文章,但多集中在少林、武當和太乙門的拳論上,對軍事器械的研究遠不如王洪認識多,他與同門高芳先一樣,都只用大刀感興趣。
可這四兵各有所長,剌刀短小,用在狹小的地方或剌殺的時候;拼剌刀在正面戰場上使用;紅櫻槍比大刀管用些卻不好攜帶;大刀震懾力強,卻往往以命換刀。
這讓竇來庚對手槍隊使用什麼樣的武器有些苦惱,他與王洪聊了很久。王洪對此的經驗就是武人使用武器,要選擇殺敵最快的,而不是一定固定在某種手段上。比如王洪自己,雖然可以用剌刀殺敵,可他作戰的主要武器卻是大肚匣子,多帶些子彈,連近身都不用了。
竇來庚聽了王洪的各種作戰經歷,從中得出了一個經驗,上戰場要有殺身成仁的決斷,卻更要以存身殺敵爲主,也不知道這經驗對他日後的戰鬥有沒有作用。
他現在只能不去糾結哪個更好,就要求手槍隊的人,槍法射擊照練,四兵也要都學會學精。
------
每章一說:八卦掌的技擊有個說法:足爲戰馬,腰如車輪,手似刀槍。進了八卦門,終生要走轉不停,走到整個人體如同一個旋轉自如的鋼球,別人不能碰,碰了勁力落空,人還要被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