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

第七十二章嫁公主的難題

諸子封國,既是國事也是家事。

國事就不用說了。

郕王朱見淳還好一點。朱祁鈺一套班底都有,朝廷不用多加準備,但是其他三王封國,那一個不要數十萬兩的花銷。

特別是佛王與伊王,花銷更大。

不過這些錢,並不全由內庫出,戶部也是要承擔一些的,畢竟這樣的舉動本質上,是一種鞏固邊防的措施。

只是單單以國事而論,朱祁鎮並沒有什麼想不通的,但是作爲一個父親,朱祁鎮卻覺得很是慚愧。

他對這幾個兒子,根本沒有怎麼照顧過。

甚至連他們讀書進度如何,有時候都弄混了。他以爲他們還在讀四書的時候,卻沒有想到,他們已經在讀五經了。他以爲他們還在大本堂的時候,卻發現他們已經到了武學了。

就好像一個父親連自己兒子現在上幾年級就不清楚。

朱祁鎮豈能不慚愧。

所以,這一次朱祁鎮罕見的提前結束了公事,回到後宮之中,並沒有叫人跟隨,而是自己一個人帶着懷恩在後宮之中散步,不知不覺的來到坤寧宮之中。

錢皇后聽了人稟報。

錢皇后明顯的見老了。

歲月不饒人。錢皇后與朱祁鎮差不了幾歲。而今已經四十多了。

雖然錢皇后保養的很好,但是嘴角的魚尾紋也顯露出來了。錢皇后行禮如儀,朱祁鎮忽然發現,自己好久沒有來過坤寧宮之中了。

男人嗎,從來是喜新厭舊的,他們的愛永遠停留在十八歲的時候,永遠喜歡十八歲的少女。

而錢皇后上了年紀是其一。錢皇后畢竟是皇后,更多要保持皇后的端莊,在很多時候都放不開來。

時間一長,朱祁鎮也就膩歪了。

當然了,錢皇后早已過了爭寵的低級層次了。

錢皇后自己坐鎮宮中,將宮中經營的滴水不漏,兒子又是太子,頗得內外擁戴。皇帝也不敢輕慢了自己。

根本不在乎,那個狐媚子爬上皇帝的牀。

宮中哪裡有什麼情啊愛啊的,想要上皇帝的牀,並不是愛皇帝,無非是想懷上龍種,從而得道了升職加薪,實現人生價值而已。

而今皇帝多幾個庶子,就能威脅到錢皇后的位置了?自然不會,甚至錢皇后還主動爲皇帝找幾個美人。

不是爲了討好皇帝,而是爲了分莊妃的寵。

當然了,錢皇后並不是真佛繫了。她對莊妃的手段,卻也是一等一的犀利,朱祁鎮也知道,爲什麼皇五子的名聲都傳到宮外了,又爲什麼朝廷大臣都覺得太子在外,諸皇子在內,已經成年,感到不安。

其中有多少貓膩,朱祁鎮用腳趾頭想就知道,這其中有皇后的手筆。

只是不聾不啞不做家翁?

查明白又如何?

當然了,錢皇后畢竟是一個女人,對朱祁鎮忽然來到,也是很高興了。

朱祁鎮與錢皇后相對而坐,並沒有什麼親熱什麼的,畢竟那是少年夫妻的浪漫,而今中年夫妻更喜歡彼此說說話。

朱祁鎮嘆息一聲,就封幾個孩子去各地的事情說了,說道:“我這個做父親,真是不合格。”

錢皇后說道:“陛下做的沒錯,父母之愛子,爲之計深遠,將他們封到內地,倒是安逸了,但是將來不過幾代就成爲一羣廢物,一旦天下有變,朝廷不能庇護他們,連求一生也不可得。”

“而今至於艱難苦寒之地,固然辛苦,但是將來朝廷即便不在了,也動搖不了他們在當地的勢力。”

朱祁鎮苦笑一聲,說道:“我沒有想到,你用我說過的話,來安慰我。”

沒錯,這些話是朱祁鎮多次給錢皇后說的。

畢竟孩子們如何就藩,既是國事也是家事。朱祁鎮不先將宮內安撫好了,將來真要做也是會出問題的。

故而他多次做皇后的思想工作。

這些話有些就是朱祁鎮的原話。

錢皇后說道:“誰的話,不重要的,只要有道理就行了。”

朱祁鎮與錢皇后的談話,很快就轉到了,錢皇后說,朱祁鎮聽了。

無他,雙方的共同語言其實並不多。

朱祁鎮滿腦子都是變法,都權衡各方面利益,如何發展工業,如果打通社會經濟的發展的各處關節。

而錢皇后哪裡想到那麼多?

她更關心家長裡短。

於是,朱祁鎮就聽着錢皇后說着這家的孩子,嫁給了誰?婚後過得好不好,這家的孩子嫁給了誰,過得好不好這樣的事情。

只是兜兜轉轉的,錢皇后就轉到了朱祁鎮這裡,說道:“陛下,不說別人了,咱們家裡幾個女兒也到了該嫁人的時候了。”

朱祁鎮先是一愣,隨即想起來,他還是有幾個女兒。

畢竟朱祁鎮不可能一直生女兒,只是幾個女兒,比他的兒子們更加沒有存在感。只是朱祁鎮本能的不想嫁女兒,說道:“嫁什麼嫁?孩子還小。”

錢皇后說道:“小什麼小?重慶已經十八了。再不嫁人,就會有議論了。”

朱祁鎮的第一個女兒,卻是在庶三子之後。封號就是重慶公主。

朱祁鎮一時間也沒有辦法。他嘆息一聲,說道:“本朝公主太苦了,看看都是什麼歪果裂棗,只能從勳臣之中找,只是勳臣家族,做臣子卻是好的,但是做女婿,朕不放心。”

朱祁鎮不放心的不是,這些勳臣做了駙馬會造反,而是不放心女婿的生命安全。

朱祁鎮斷然不會讓大明勳臣成爲擺設的,所以說,這些勳臣想要保持自己的權力,必須參加戰爭,必須有戰功,如果沒有戰功,自然會有新的家族來代替他們。

比如說,成國公家族與英國公家族,滕國公家族,而今就被昌國公家族,與營國公家族代替了。

甚至在朱祁鎮看來,有能力成爲軍方常青樹的,也只有昌國公楊家,營國公家族因爲爵位的爭奪,已經分裂了。郭登雖然作爲國公,但是並不能完全接受武定侯家族的資源,營國公一脈面對後繼無人的感覺。

唯獨昌國公楊家,上承開國名將楊璟,下一代又有楊信等人有大將之才,至於更下一代如何,現在還看不出來,但是二十年後,楊信入主樞密院卻是很有可能的。

只是勳臣家族的後起之秀,都是朱祁鎮眼中的將才,自然要上戰場的,能活下來才能得到朱祁鎮的培養。

作爲培養將軍的辦法,雖然殘酷了一些,但也是必然的。

只是如果將這些人看做女婿,就大大不好了。畢竟這個時代,公主是不能改嫁的,一旦駙馬死了,公主只能守寡。

而在戰場之上什麼都有,不僅僅是戰場之上的危險,還有疾病,氣候,等等,大明的非戰鬥減員雖然並不是每一次都有範廣徵西藏那麼兇險,但也從來不少的。

這樣的人如何能做女婿?

至於那些沒出息的,只能在家裡養着的廢物,朱祁鎮更看不上眼。文臣之中但凡有出息,都不會娶一個公主,自壞前程。

大明公主從來難嫁。

而且歷史上比現在更難嫁,現在朱祁鎮選擇範圍好歹還有勳貴,在歷史上很多公主都嫁給了平頭百姓,甚至有人拿娶公主來沖喜。更是不可理喻之極。

在朱祁鎮看來,做自己的女婿,即便不是人中龍鳳,最少也是拔尖那一類吧,但是卻不想怎麼都找不到。

“讓你做大概都找不到。”錢皇后說道:“算了,就讓妾身來辦吧 ,總要給幾個公主找幾個封爵的勳臣來。最少重慶真不能耽擱了。”

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七十章 父子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七十章 年關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八十四章 瓦刺撤退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二百章 馬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藩王危機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運三難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