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

第六十章徐有貞的目的

以朱祁鎮對大明京師的掌控能力,徐有貞有這樣的舉動,李賢都知道了,朱祁鎮怎麼可能不知道了。

真以爲徐有貞身邊就沒有錦衣衛暗樁嗎?

不過,朱祁鎮僅僅滿足於知道而已。

因爲有本事的人,很難願意當別人牽線木偶,不管古今,都是一樣的。對於臣子之間的一些動向,朱祁鎮從來是表現出你猜我知道不知道的樣子。

他也慢慢品味出該怎麼表現出君心難測了。

李賢說道:“陛下深謀遠慮,臣所不能及,這一件事情,臣立即下去安排。”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賑災之後的流民安置,你也要承擔起來。如果願意往東北,西北,或者夷州,費用內承運庫可以承擔一部分。”

李賢說道:“臣明白。”

朱祁鎮說道:“清丈之事,乃是國家大政,既要能理清上下,讓朝廷深入瞭解地方內情,也要注意分寸,不可做讓下面的人以爲我們不近人情,這裡就要有勞首輔了。”

李賢后背微微見汗,總覺得皇帝在敲打他。說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辦好這一件事情。”

朱祁鎮微微一笑,說道:“如此便好了。”

李賢離開之後,徐有貞就來了。

徐有貞準備了很長時間,一進來,直接說清丈的事情。正如李賢所言,徐有貞早有準備,可以數據詳實之極,還有各個案例。

一一說明之後,說道:“總之,這一次清丈到了現在,北方各地除卻河北之外,其他各地清丈根本沒有體現出來朝廷開國近百年土地面積的增長,即便有所增長,也不過是將衛所土地併入府縣之下了。”

“其實不過是左手倒右手而已,其中弊端,在省,府,縣,乃至清丈御史所帶的人馬之中,幾乎都有,層層疊疊,讓人忍無可忍,請陛下明鑑。”

朱祁鎮打開眼前幾乎有一寸厚的文書,一紙一紙的看過去。

而今朱祁鎮大風大浪,早就看慣了,依然有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

徐有貞有能力,這一點朱祁鎮一點都不懷疑,也唯有如此,徐有貞調動刑部的力量,在半年之內,調查出來還是有東西的?

讓朱祁鎮都不敢相信,清丈土地出來的新黃冊,到底有幾分真?是九分,八分,七分,還是六分?

但是,這並不足以讓朱祁鎮改變初衷。

朱祁鎮知道其中有問題,剛剛對李賢僅僅是敲打一下,就能說明問題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決計是急不得的。

不管新清丈出來的黃冊有幾分真,但是老黃冊卻是一分也不能相信的,縱然是洪武年間的黃冊,當時就沒有問題了嗎?

不見得。

甚至有些問題,未必是想徇私舞弊,很多就是一個純粹的數學問題。

如何精準的測量地塊的面積,如果精準的將土地分爲上田,中田,下田,以及之間該如何折算,等等。

這些問題雖然簡單,但是遍佈全國的清丈,就要大量可以熟練操作計算的吏員,不是朱祁鎮看不起現在大明官吏。

他們壓根做不到完全無誤差。

政治容不得潔癖。

清丈問題直接關係到大明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土地的問題。

說實話,朱祁鎮對外戰爭上雖然看上去兵危戰急,但是即便打上幾場敗仗,以洪宣的底子來看,還是能夠承受的住的。

但是真要在土地問題上,大鳴大放,牽扯過多,天下皆反,卻未必不可能。

所以,清丈土地最重要的不是其中有多少問題,而是要將清丈進行下去,甚至朱祁鎮準備設一個衙門,或者說乾脆在戶部多設立一個侍郎,不管別的,就負責清丈問題。

反正國家大,每年清丈一個省,轉一圈下來,也就十幾年二十年了。

朱祁鎮說道:“徐卿,這個事情你給別人說了沒有?”

徐有貞說道:“此事關係重大,臣自然不敢對外亂說一句話。”

朱祁鎮說道:“徐卿,你也是國家大臣,輕重緩急,還是要知道,這一件事情,也就到這裡了。”

徐有貞說道:“正是因爲清丈乃國家大政,纔不能由他們如何糊弄,臣當然知道其中輕重,正,更不容不得他們欺君枉上,該怎麼處理,臣沒有一言,只是此事卻要報給陛下。”

朱祁鎮自然知道,徐有貞所言未必不上政治上向朱祁鎮靠攏的表現。

無他,徐有貞當時發表在明報的奏疏,已經旗幟鮮明的站到皇帝這邊,更是在之後很多事情上,被各方排擠了。

徐有貞固然憑藉他的手腕,牢牢控制住刑部上下。但是除卻刑部之外,他卻沒有一點影響力了。

每一個稱爲文官大佬的大官,他們的影響力都不會僅僅侷限於自己的官職的。

徐有貞自然不甘於僅僅在刑部任上,他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打破這個僵局,而他思來想去,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向皇帝靠攏,做孤臣。

徐有貞而今的做法,就類似於投名狀。

畢竟他這樣做,就好像是打小報告,一下子將內閣全給得罪了,畢竟出外清丈的御史,所帶的人有戶部的,工部的,都察院的,等等,是好多衙門聯合的。

他出列各種罪行,更是牽扯到了不少人,什麼後臺都有。

這樣的情況下,就等於得罪了大部分大臣,如此一來,他只能一心一意的爲皇帝辦事了。

朱祁鎮心中也明白。

大家都是千年老狐狸,朱祁鎮決計不會相信徐有貞的絕對忠誠的,朱祁鎮對李賢對他的忠心,反而更願意相信一些。

但是朱祁鎮也清楚,那怕是千金購馬骨,朱祁鎮也要對徐有貞有所迴應。

畢竟這樣孤臣,正是朱祁鎮現在需要的。

朱祁鎮說道:“如果滿朝文武都如卿一般,朕又有什麼擔心的,你放心這一件事情,朕記在心中,將來總有清算的一日。”

這一句話也是真的。

朱祁鎮不知道也就罷了,而今既然知道了,爲了不影響清丈本身,有些罪名不好明得處置,畢竟如果真按他的罪名處置,估計會引起一陣內外朝的爭鬥。

但是政治上從來不缺少,所罰非所罪的事情。

以大明皇帝的權威,他想找一些人的毛病,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就好像很多人是因爲貪污受賄踉蹌入獄的,但是真是因爲他們貪污嗎?

有時候真不好說。

徐有貞說道:“只要陛下知道臣一片苦心,臣就是粉身碎骨也死而無憾了。”

朱祁鎮想了想,一招手,讓懷恩拿來一個匣子,連一個印章一併送來,朱祁鎮親手送到了徐有貞手中,說道:“憑藉這印章與密匣。可以將奏摺直入大內,卿有事,即可上奏。”

徐有貞深吸一口氣,暗道:“值了。”

這其實是內閣大學士權力,就是密揭,不通過任何人,直接送到皇帝案前,似乎是雍正的密摺專奏差不多。

但是即便如此,朱祁鎮每天要着重看的奏疏,也有十幾二十多分。而每一個奏摺看似幾百幾千字,卻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五十六章 朝鮮兩班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六章 新天子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十六章 海漕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