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

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

吳瑾這一句情真意切,父仇不共戴天,他與也先從來是你死我活的關係,他更清楚,也先是何等人。

哪裡那麼容易被殺掉。

今日一戰,不管是孟瑛安排下何等計謀,都是他報仇的最好機會,甚至是幾年之間來唯一的機會。

他早已存了必死之心。

孟瑛覺得很好,他要的就是吳瑾這樣的狀態。

孟瑛說道:“騎兵各部全部出發吧。”

“是。”各部騎兵將領,立即分散下去。

孟瑛說道:“所有人都解開戰車的馬匹,神機營全部上馬,跟在騎兵後面。馬匹不夠在在後面步行跟隨。”

武興老將軍聽了大吃一驚,說道:“大將軍,豈不是盡棄輜重?”

孟瑛說道:“如果勝了,這些輜重還在這裡?如果不勝,我們也不需要這些輜重了。”

因爲死人是不用吃飯的。

每一個人都有他獨特的風格,每一個將領也是。

影響孟瑛最深的一戰,就是與父親一起打的保定之戰,老保定侯帶領青壯在保定城中守城,而孟瑛帶着三千精騎隱藏在外面的蘆葦蕩之中,一藏就有三個月,最後纔等待發現時機之後,孟瑛打出了他少年時的高光時刻,就是以三千破四萬,一戰成名。

但是年輕一輩中,張輔都不能與他相提並論。

少年時候的影響,有些是一輩子都不能拜託的,如果細細看孟瑛戰鬥,大抵都是一個套路,簡而言之,就是防守反擊。

先立於不敗之地,待敵人可敗之機,看似穩重之極,但真正機會出現了,孟瑛又有極其冒險的一面,一錘砸下,不勝即死。

這就是孟瑛的軍事風格,穩重與冒險,就好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此刻他終於找到機會,將蓄養三個月的鐵拳砸了下去。

如果說石亨狀如瘋虎,那麼吳瑾就當自己是一個死人了。

他回去之後,先行更衣,將一身孝衣套在甲冑外面,在一片紅色旗幟戰衣之中,醒目之極。他又親手在一塊靈牌之上刻下:“大明恭順伯吳瑾之靈位。”

正是他自己的靈牌,說起了這個靈牌不夠規範,因爲以吳瑾的身份,他死之後,定然有諡號的,還有追封,等等。

但是對吳瑾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吳瑾將這靈牌遞給身後一個家人,說道:“我如果戰死了,能找到屍首就找,找不到就將這個東西葬在父親墓邊,給母親,叔母說,我即便去了,朝廷也不會不管我家的,告訴弟弟們,我吳家祖傳沒有別的,唯有忠孝二字,如果我不能殺也先老賊,就看他們的了。”

這個老家人跪在馬下,雙眼含淚,但是不敢哭出來,因爲太不吉利了。

吳瑾輕磕馬腹,馬兒悠閒的踱步在陣前,吳瑾環視一週,微微閉眼,有兩行清淚從眼角之中留下。

心中暗道:“夠了,不用再看了。”

隨即吳瑾睜開眼睛,此刻他好像換了一個人,將自己所爲溫柔,一時間的眷戀藏在心底,眼睛之中只有殺戮。

他縱馬飛奔,全軍在後面跟隨,無數馬蹄踏在地面之上,就好像戰鼓一般,剛剛開始還有鼓點可言,但是時間一長,就好像是千萬張鼓一併敲響,密集的鼓聲連成一線,只有隆隆的聲音,好像是天邊的驚雷。

掀起的煙塵,也阻止了所有人再看馬蹄。

吳瑾張開嘴大喝一聲,道:“殺。”這一聲嘶吼,有一種聲嘶力竭的感覺。吳瑾手中第一支長箭射了出來。

而在殿後的瓦刺騎兵也衝了過來。對衝之間,吳瑾之來得及射一箭。就棄弓挽槍,一槍將對面的將領給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地面之上。

無數士卒大聲應和,雙方激戰在一起。

此刻大隊步卒在一里之外下馬。

老將武興立即整隊。

不過一會功夫,整齊的方陣就列出來的,卻見最前面的是火銃兵,之後是刀盾,之後是長槍。然後就重複的數陣夾雜。

中間也有一條條通道,好讓前後交替。

武興一聲令下。

大隊步卒開始前進,雖然無數騎兵廝殺的聲勢不下,此刻也壓不住步卒的腳步之聲。雖然這些步卒只有五萬上下 ,但是十幾個方陣,將整個穀道給堵死了。

這裡畢竟不是大平原,而是燕山北虜。

誠然兩側的山,有大山,但是更多是小山包,並沒有什麼艱險的地方,任何角度都是翻越。

但是即便如此,這些山地還是忌憚的限制了瓦刺騎兵的行動範圍。

當五萬士卒的腳步聲彙集在一起,就不是五萬人了,而是一頭長出十萬隻手,十萬只腳的怪物。

震動之大,就好像是地震一般,讓山頭的石頭都開始前期的顫抖。

這也是孟瑛的功勞。

說實話,京營步卒雖然能抵抗瓦刺騎兵,但並不能說京營步卒就天下無雙了,大明的軍事力量從太宗年間到現在,是呈現崩潰狀態的。

放在靖難之中,很多南兵的表現都比而今京營步卒強多了。孟瑛這幾個月看似什麼都沒有做,其實是將軍隊從頭到腳梳理了一遍。

方纔有這樣的結果。

正在與瓦刺騎兵對攻的吳瑾,忽然聽到命令,立即回軍,不在與瓦刺騎兵交鋒,而是將瓦刺騎兵往步陣上面逼近。

瓦刺騎兵一時間也沒有想到,特別是明軍步卒正在緩慢而堅強的向北前進,遠遠看去,何止其徐如林,更是不動如山。

瓦刺騎兵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拼命的衝擊步陣。

因爲他們被限制在步陣之前不遠的空間之內,與其被活生生的被火銃給打死,還不如試一試能不能衝破明軍的步陣。

首先發言的依舊是隱藏在火銃兵之中各種火器,什麼火箭,什麼小炮,無數飛竄的長箭與各種各種的鐵沙,碎石。打了出去。

瓦刺騎兵頓時傷亡慘重,等他們衝上來,就要面對明軍堅硬的盾牌與長槍。

而明軍的騎兵從後面發動襲擊,無數箭矢也射了過來。

瓦刺騎兵頓時崩潰了。

因爲大戰在即,不留俘虜。畢竟瓦刺部衆衆多,誰知道這一場戰事將來是什麼樣子,特別對於孟瑛來說。

他不知道瓦刺前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只能做最壞的打算。他沒有兵力看管俘虜。

故而大軍壓榨之下,就好像軋路機一般,將瓦刺留守騎兵硬生生給擊退。對於很多明軍士卒來說,不要俘虜,正合他們心意。

下手從不留情。

而孟瑛更驚歎於這一戰的輕鬆。

並非瓦刺人不能打了,這一戰如此輕鬆固然有瓦刺各部有了輕敵思想,但是更重要的是軍心浮動。

孟瑛很明顯的感覺到了,也先似乎無力對這邊的戰場進行指揮。

更加從側面的角度證明了,也先攤上一件麻煩事。

很快明軍騎兵就再一次出擊了。

這一次吳瑾更是從不知道多少馱馬,馬車上邊上穿過,無數騎兵下馬,將這些東西給堆在道路兩邊,從中間騰出一條大路來。

連士卒都很少揩油的。倒不是他們都變得清廉如水,知道輕重緩急了。

而是這些東西是蒙古各部的寶貝,但是對很多士卒來說都懶得理會,士卒想要是金銀細軟,價值好,好攜帶的。

但是這些東西都已經跟隨伯顏帖木兒運回草原了,而這些多是在宣府弄的,而瓦刺在宣府並沒有攻破什麼城池。

有的只是糧食,鐵器之類的,傻大笨粗,誰也不想要,也拿不動。

如果也先知道這個原因讓明軍挺進的速度不受影響,他定然原因放棄一大片金銀來換取一點時間。

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二百章 馬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二十章 真相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二十章 應對安南之策第三章 災年第十六章 經筵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