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

第七十八章趙新的考驗

趙新也是一位老臣,永樂初以太學生入仕,不是進士出身。

所以在升遷之上,就被壓制了。

趙新一步步升了上來,多次外出巡撫各地,也算是一個老巡撫了。從宣德四年之後,就在外面擔任巡撫了。

看上去沒有什麼大本事,但是他所任的巡撫,都沒有出過什麼錯處。

這一位老臣,朱祁鎮覺得是可以信任的。

只是這個時候的趙新,並不覺得自己可以信任。因爲在天地之威面前,任何人能做的事情,都是很少很少的。

此刻的趙新已經在黃河大堤之上。

他一身蓑衣斗笠,頂着迎面大雨,支撐着單薄的身子,在無數官員的簇擁之下,走在河堤之上。

因爲大雨的緣故,能見度很低,故而,向北看去,幾乎看不到對面大堤,一時間讓人有一種錯覺,那就是他們面對的不是黃河,而是一片大海。

雨聲壓制住了幾乎所有的聲音。想要讓人聽到了,就必須大聲說話。

趙新沉默不語,聽這身邊的下屬,一個個大聲吼叫般的彙報。

“朝廷撥來二十萬兩修河銀子,已經全部發下去了。”一個官員說道:“而今------”

趙新聲音有些嘶啞,一開口,就能聽見他喉嚨之中的火氣,他說道:“蕃庫的銀子先挪用。出了事情我頂着。”

“是。”這個官員說道。

不能說,朝廷對黃河不夠重視,這二十萬兩銀子,是內閣感覺情況不妙了,緊急調撥給河南的。

之前的修河款,一筆是一筆,是等閒動用不了的。

一般情況下,二十萬兩已經夠了。

畢竟二十萬兩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只是今年的黃河來勢洶洶,主要是因爲天氣,這半年來雨水不斷,似乎想將前幾年所缺的水,今年全部給下夠了。

並不是河南,乃至長江流域也是雨水不斷。

但是自然載荷的容錯率上,黃河是遠遠比不上長江了。長江水也漲了不少,但是並不算太危險,但是黃河水情幾乎已經到了千鈞一髮的情況下了。

不過十天功夫,二十萬兩銀子,用得是一兩不剩。

動用蕃庫倒也不是什麼問題,畢竟這樣的大事上,即便是先斬後奏,朝廷也不會說什麼的。

但是問題是蕃庫之中錢也不多。如果黃河這樣咆哮下去,根本堅持不了多少。

要知道,此刻黃河兩岸,幾乎所有的男丁都已經上堤壩了。

趙新也動用了河南本地所有的衛所軍。所有能調動的人力,財力,物力他都調動起來了。

他本人就在河堤之上。

而且是開封北邊最危險的一段。

黃河在這轉一個彎,然後河水直接衝在堤壩之上。一旦決堤,趙新本人或許也要與魚鱉爲伍了。

但是這又如何?

他這樣做,固然是振奮了人心,令各級府縣官員,乃至縣裡的教諭,倉大使,這種九品官,也都上堤壩,分段值守。

面對黃河咆哮之聲,他心中依舊無力的很。

一個布衣老頭一身短打走了過來,說道:“大人,北邊派人冒險過河,想大人稟報,對面的堤壩,已經有些撐不住的跡象了。請大人早做決斷。”

趙新說道:“做什麼決斷?”

這個官員咬着牙說道:“寧決於南,無決於北。”

一瞬間天空之中,有雷聲炸裂,趙新的目光冰冷如電,死死的盯着這個官員說道:“你的意思讓我決堤?”

這個老頭普通一聲跪在堤壩上,說道:“大人,小老兒家中就在河南,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出此下策。”

“但是這是朝廷歷來的規矩,河決於南,河水不過是入淮河而已。從黃河到淮河之間,多有河道,黃河不過是奪一道河道入淮,而一旦河決於北,就會從山東入海,倒是千里之內,都要背此河害了。”

這老頭說着說着嗚嗚嗚哭了起來。

只是他渾身上下被雨水給打溼了,早已看不出什麼是雨水什麼是淚水了。

這老頭說的容易,但趙新哪裡不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黃河水所過之處,會有一個什麼下場?且不說當時人畜滅絕,只說以後,即便是堵上缺口,這些良田也都會變成鹽鹼地了,甚至變成了沙地。

否則蘭考沙地是什麼來的?

每一次黃河決口,所影響不僅僅是當時,之後也要用好大功夫來消除後遺症。甚至有些事情,以當時的生產力,根本無法消除後遺症。

也就是對當地的農業生產,造成損害,對當時來說,幾乎是永久且不可逆的。

這老頭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才忍不住哭了起來。

趙新也明白。

如果黃河從北岸決口,硬生生衝出一條入海的河道,對河南山東來說,都是一場可怕災難。更可怕的是,黃河一旦不入淮,整個運河體系就要崩潰了。

這又是一個朝廷不能忍受的結果。

所以,在危機時刻,寧決於南,無決於北,這是治河之臣必須想到的。

趙新深吸一口氣,說道:“派人告訴衛輝知府,就說我說的,一旦河決,我要他的命,大河兩岸,那邊的河堤都不能決,不許決。”

這老頭說道:“大人,如果僅僅是而今這樣,小老兒倒是能撐得住。但是我擔心,擔心。”

趙新說道:“擔心什麼?”

這老頭說道:“擔心上面啊。”

趙新頓時沉默了,問身邊的人道:“洛陽知府報了沒有,他們那裡下了幾指的雨?”

這些人一時間鴉雀無聲,說道:“五指以上。”

幾指雨,一種測量辦法,就是將手橫放在容器之中,淹沒一根手指,就是一指,以此類推。

趙新頓時覺得口中苦澀之極。

如果僅僅是洛陽,他並不是太擔心的,但是問題是黃河上游不是隻有一個洛陽,洛陽降雨如此,那麼陝西的降雨又會怎麼樣啊?

這是趙新不敢想,也不能想的,不願意想的事情。

“羊馬報。”不知道誰喊了一句,頓時整個大堤上的人都極目遠眺,看着滔天巨浪之中的一個紅點。

那是一面紅旗。

一面小小的紅旗。

也是一條人命。

當上遊漲水了,就要緊急通知下游,否則的話,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但是怎麼樣才能將消息在洪峰到達之前送到?

只有藉助水的力量。

上游就要挑選勇士,乘坐羊皮筏子,順流而下,向下面彙報洪峰將至。

而汛期之中的黃河,是一條可怕的巨龍,即便是水性再好,也未必能在黃河水中爭奪一條生路。

這是比衝錢塘江潮更危險的遊戲,是一個幾乎十死無生的選擇。

這一個小小的羊皮筏子帶着尖銳的哨聲,與舉起的紅旗,甚至根本不能靠近堤壩,就被洶涌黃河水拼命推着趕着,飛一般的在所有人眼中掠過。

就好像這一條生命的流逝一般。

這樣的勇敢者最後的下落,一般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不知道在黃河的某一個角落裡面,與這一條母親河長眠在一起。

但是他帶下來的,卻是兩岸百姓的生機。

“大人,再不行動,就來不及了。”這老頭說道。

兩岸幾乎所有的聲音都停了,連雨聲也停了。

天空沒有放晴,已經是死一般的壓抑。

趙新將自己的斗笠拿了下來,露出滿頭白髮,在風中微微顫抖,他幾次張開,最後已經閉上了嘴了。

放棄一部分人的生命,來救另外一部人,這個決定,讓這個飽讀聖賢書的老人,是無論如此也下不了這決心的。

怎麼辦?

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五十二章 于謙的去向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八十章 西寧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一百四十六章 回天之力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士奇最後諫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