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

葉爾羌汗國攻滅李自軍的大軍,軍威大振,北面的準噶爾汗國得到消息,亦是震駭不已。遂立即撤兵返回,同時派出使者,向葉爾羌汗國表達了和好之意。

葉爾羌汗國國王阿不杜拉既滅強敵,北面強鄰又派人求和,心下頓是極喜,遂一鼓作氣,立即發兵東進,意欲一舉消滅那竊據本國東部數城,又已然兵馬稀少的大順餘部。

二十尤大軍氣勢如虹,揮師東進,有如無可抵擋的浩大鐵流。

見已方大軍全軍覆沒,大順皇帝李自成都死於敵手,那葉爾羌汗國國王阿不杜拉親統二十萬精銳,聲勢浩大地向自已殺奔而來,留守在城中的李過與牛金星等人,頓是驚恐萬丈。

牛金星跺腳長嘆,痛斥李自成等人不聽自已意見,至有此敗,只不過,現在的他再怎麼發牢騷,也於事無補了。

現在的問題是,順軍經此大敗,國中精銳兵馬盡喪,各處城池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五千餘人,根本不足以抵擋阿不杜拉的二十萬大軍。若只能以這點軍隊來抵抗葉爾羌汗國的進攻,只怕傾刻之間,就會灰飛煙滅。

怎麼辦?

到底要如何行事,方可存身保命?

李過與牛金星經過緊急商議,最終決定如下應對。

李過下令,立即棄守周邊小城,集中剩餘兵力,全力主守都城羅尗城,同時立即派出使者進入嘉峪關,向唐軍緊急求援。

李過向使者交待,因現在兵馬盡喪,大順再無任何立足之本,爲免全部滅亡,希望全軍無條件歸附唐朝,請唐軍收納,並緊急派出救兵。

唐軍守將安和尚得到消息,亦十分吃驚。不過,好在先前李嘯已做了預案,即萬一順軍大敗的情況下,到底要如何應對。

他立即按李嘯先前指示,立即調派手下第二鎮全部兵馬,從嘉峪關緊急出關,緊急入援李過那岌岌可危的殘軍。

同時,他也立即向李嘯飛鴿傳信,向他報告葉爾羌汗國的重大變故,讓朝廷速派援兵。

其實,早在安和尚發出求援警報之前,李嘯早從安全司安插在葉爾羌汗國的探子處,便秘密得到這般消息,而在得知李自成等人的身死兵滅的死訊後,李嘯心下,一時間五味雜陳。

這位縱橫明末的梟雄,曾與自已多次交手卻從不服輸的硬漢,竟然這般令人無語地死在西域,倒還真徹底出乎自己所料。

莫非,這世人命運,真的皆有定數麼?

那現在,李自成兵敗身死,東部諸城岌岌可危,自已卻該如何行事呢?

當然是要緊急入援,力圖保住順軍殘部及其地盤,從而一邊趁機吸納大順餘部,一邊全力攻滅這葉爾羌汗國,最恢復我大唐西域。

千年以降,自大唐中葉,西域被吐蕃吞併以來,一直未得收復,徹底淪落胡塵,如何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現在順軍戰敗,自已倒正好名正言順地派發兵力,大力進圖西域,這樣危急的局面,對於自已以及大唐帝國來說,也未嘗不是一個更好的機會。

李嘯當即下令,除了已派往大順都城的第二鎮兵馬外,再從國中抽調四鎮唐軍兵馬,與此同時,再從清廷徵召五萬清軍,復從蒙古諸部徵召了三萬蒙兵,再從朝鮮與日本各徵派了兩萬兵馬。

大唐帝王之令,天下莫敢不遵。

而且這隻兵力將近三十萬的龐大兵力,也將由李嘯親自統領,御駕親征。

葭葦茫茫白草肥,漢家屯戍在渠犁。陽關望盡蒲昌海,都護時將漢節西。

西域本是中華故土,現在,終於到了要盡數收回之時了。

李嘯旨令既下,各路徵調兵馬源源入京,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李嘯對收復平西域,乃至將大唐國境拓展到中亞一帶的堅定決心了。

而李嘯的借兵之令傳到滿清盛京之時,多爾袞得知調令,心下的苦澀,簡直難以言喻。

入他娘,李嘯這廝真真欺人太甚!

想來三年前,大清十萬精銳,聽從唐軍徵調,從宣府入關,先打李自成,再戰鄭芝龍,最後又乘船南下,一路往攻東南亞諸國,這數年征戰下來,非但主將阿濟格葬身異域,且兵馬盡喪,十不餘一得返故鄉,清廷可謂大傷元氣,幾乎再難振作。

而現在,清廷才恢復了大半多年,李嘯這廝又來借調兵馬,開口就是五萬,他孃的,總人口才數十萬的滿洲八旗,就是哪怕天天啥都不幹,全力繁殖,也難以支應如此之多的壯丁與兵馬啊。

只是,現在的自已,又哪裡還有半分勇氣與膽量,來反抗這位大唐帝王的親筆諭令。

若多爾袞想保全自已的腦袋,想保全愛新覺羅家族那苟延殘喘的榮華富貴,唯一之計,便是隻能唯李嘯之令是從。

不然的話,憑滿清現在的實力,李嘯揮兵來攻,將如巨石壓卵一般,將滿清王朝徹底覆滅。

說起來,滿清現在得以存續,還是全靠李嘯暫時開恩,不然的話,李自成與鄭芝龍的悲慘結局,就是自己的前車之鑑。

於是,多爾袞只得下令,滿清國中,徵調全數可用之精銳兵馬,湊齊五萬之數。而國留守之兵馬,則全部盡數新招。這些新招兵馬,無論滿蒙漢,但凡滿了十三歲的男丁,皆需當兵。

多爾袞此令方下,國中自是民怨沸騰,大清原本孱弱的國力,頓是更加雪上加霜,倒有萎靡塗地的模樣了。

這好不容易湊齊的五萬兵馬,由代善之第四子,多羅謙襄郡王瓦格達統領,前往北京。

而按李嘯計劃,這些清軍在到達北京後,其主將由早已投靠唐廷的豪格擔任,另由瓦格達擔任副將。

五萬兵馬滾滾南去後,一直在強行抑自內心痛苦的多爾袞目視着他們消失在南去的風塵中後,終於忍不住放聲痛哭。

天殺的李嘯啊!

你他孃的乾脆給自已一個痛快好了,這樣軟刀子殺人,才真真讓人痛苦至極。

清軍兵馬南下之際,蒙古、朝鮮、日本的規定數量兵馬,業已全部徵集完畢,雖然亦是各有怨言,卻無人膽敢違抗,最終只得乖乖地按李嘯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將兵馬齊送至北京。

兵馬既齊,全軍出動。

大唐帝國開國皇帝李嘯,親統這近三十萬兵馬,浩蕩西征,聲勢煊天。

在李嘯親統大軍,一路從北京直往嘉峪關疾速行進之際,葉爾羌汗國的二十萬軍隊,正在其國王阿不杜拉的親自統領下,業已趕至大順國都羅尗城下。

此時,那些棄守的小城,已被阿不杜拉不費吹灰之力佔據,這位得意洋洋心氣滿盛的國王立即下令,全軍重重圍城,在修造好攻城器具後,便向大順佔據的都城羅尗城發動全力進攻。

從羅尗城向外望去,東南西北各處,盡是阿不杜拉的兵馬與旗幟,這座算不上大的羅尗城,有如驚浪駭浪中的一葉小舟,似乎隨時都可被巨浪吞噬。

若是隻有順軍的殘兵敗將守城,兵馬總數多達二十餘萬的葉爾羌國兵馬,當可輕而易舉地攻下此城,復將裡面的數千大順殘軍,一舉消滅,不留孑遺。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就在一天前,唐軍第二鎮兵馬,已率先抵達城內,隨即在城中四下佈防,同時也立即接管了順軍的剩餘五千兵馬。

唐軍能提前一天趕至,亦是人算不如天算。

因爲緊急趕來此處,都各類重炮皆未得隨軍攜來,城中駐防的兵馬,火器部隊,僅有火銃兵與投擲震天雷的輔兵,不過唐軍第二鎮長安和尚認爲,有了這兩樣,據守這羅尗城,已然足夠。

攻城器具全部打造完成後,一個開始飄雪的清晨,阿不杜拉下令,全軍齊力攻城。等待已久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一場惡戰,也終於開始了。

刺耳的天鵝號聲高亢地響起,無數面戰鼓隆隆敲響,20萬名葉爾羌軍齊步行進,旗幟如林,刀槍耀目,發出的野獸般的喝喊,有如悶雷滾過大地,讓人心悸。

大批的葉軍步兵,排着整齊的步伐,推着蒙了牛皮與薄鐵板的楯車,向羅尗城的四門城牆緩緩行進。

一眼望過去,整個寬達數裡的葉軍戰陣,四面環形攻來,看不到頭也看不到尾,充滿了一種強大到讓人窒息的威壓氣勢。

見到葉爾羌軍這般威壓而來,作出一副一口吞掉自已的態勢,唐軍主帥安和尚的臉上,卻是劃過一道冷笑。

哼,想要一口吞掉羅尗城,想要一舉消滅我唐軍精銳,只怕你們還真沒有這好牙口。

在見到清軍之勢如此之大,發動全國的精兵,向這小小的羅尗城洶涌而來,意欲一舉吞併之時,大順毫侯李過,卻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奶奶的,這樣可怖的局面,要不是唐軍來得及時,也許,自已定會死無葬身之地了吧。

只不過,戰場經驗豐富的他,同樣迅速地鎮定下來,遵從最高指揮官安和尚的命令,立刻開始安排其部下兵員,做好了緊急佈防的準備。

風雪迷濛中,放眼望去,現在各面城牆上,最外面一排是盾兵,他們的大盾排得密密麻麻,有如在雉堞後面,復建成了一道盾牌構成的堅固城防。

而在這盾牆後面,每塊大盾後面,都暗藏着一名目光炯炯蓄勢待發的魯密銃手,他們緊持手中冰冷的長銃,目不轉睛地看到攻城的葉爾羌軍越走越近。

“全軍注意!等敵軍衝到離我軍陣地三百步時,全軍火銃手立刻打放火銃!“安和尚大聲下令。

“得令!“

而因爲天下大雪,葉軍又有楯車爲掩護,故他們行進得大大咧咧,很多人還鑽出楯車,一副牛皮哄哄無所謂的樣子向前行進。

而見到葉軍對自已這般輕視,城頭的唐軍火銃兵,無不在心下暗暗發狠。

狗入的,你們還敢這般大大咧咧不知死活,下面就讓你們,好好嚐嚐我軍魯密火銃,到底是何滋味!

在全體葉軍一齊走近之時,安和尚沉聲喝令:“全體火銃兵注意了,預備。”

一杆杆長長烏黑的魯密銃,被唐軍火銃手穩穩地端在手中,他們紛紛瞄準了各自的對象,一片沉默中,沉重的呼吸聲此起彼伏。

敵軍終於到了三百步的攻擊範圍。

“隨着唐軍火銃總長一聲怒喝,六千杆火銃齊齊開火,在這風雪天裡,共有五千五百餘杆打響。

“砰砰砰砰!……”

羅尗城頭,連排的鮮紅餘焰一齊飄飛,有如一條長長的鮮紅綢帶,宛如地獄之火一般美麗,有種死亡儀式般的獨特美感。大團大團嗆鼻的白色硝煙涌起,五千五百多顆細小的三錢尖頭米尼彈,有如一齊撲飛而去的死亡蜂羣,發出輕微而歡快的鳴叫,向對面的葉軍猛撲而去。

呼嘯而來的死亡蜂羣,啾啾地獰笑着,迅速鑽入對面的葉軍身體之中。

三錢重的細小鉛彈,鑽入人體,打斷骨骼,撕碎肌肉,翻涌的彈頭將內臟攪成一團漿糊,形成可怕的空腔效應,再加了這個年代幾乎無藥可醫的鉛中毒,中者立斃。

最前排的葉軍,立刻有許多人身上象變戲法一樣,綻放出了朵朵血花,被擊中的人,就象突被重錘猛擊了一樣,仰面倒栽而下。

這鉛彈的衝擊力是如此之大,那些手持牌碰巧擋住鉛彈的葉軍,亦難抵這巨大的衝擊力,紛紛向後踉蹌栽倒。只是他們剛一倒下,就立刻被後面那些四處亂竄的葉軍軍兵,給活活踩死踩傷,場面一片狼藉。

第一輪射擊,雖然因爲風雪天氣,完全無法瞄準,卻也至少造成了八百多名葉軍當場死傷,讓整個葉軍陣形,驟然出現一片混亂。

而在葉爾羌軍陣型散亂,速度稍顯遲滯之時,第二輪火銃齊射,又開始了。

“砰砰砰砰!……”

槍聲大作,餘焰飄飛,又是五千五百餘杆火銃打響,這呼嘯而出的五千五百餘顆鉛彈,因爲葉爾羌軍越發奔近了,又造成了一千多名葉軍軍兵的死傷。

葉爾羌軍士卒,自出孃胎以來,何嘗見過這般猛烈的火器打擊,陣形頓時愈發混亂,衝擊的速度愈發減低,那些衝在最前面的葉軍軍兵,人人臉上原本狂熱嗜血的表情開始退去,很多人露出驚恐至極的表情,因爲他們都不知道,這樣的噩運何時會降臨在自已身上。

在這大雪紛飛的異域孤城,這些原來士氣高漲驕狂不已的葉軍,士氣開始迅速消沮,陣型亦漸漸紛亂。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四百七十五章 皇太極的決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艱難談判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百九十八章 屠敵於岸第八百七十九章 清廷求和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一百三十三章 利益博弈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破滿清龍脈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韃虜換獎賞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五百四十二章 謀勸祖大壽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九百一十三章 準軍覆沒 僧格戰死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二十章 突襲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十五章 反目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