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

張獻忠主意既定,立即開始調兵遣將,迅速行動。

很快,在唐軍尚在集結之際,張獻忠已在成都新募並調集了二十萬兵馬。隨即便如先前預定,讓平東將軍孫可望率五萬兵馬,前往保寧府,去與駐紮在當地的一萬餘人的劉進忠部匯合,準備在這裡對抗唐軍的第十一鎮兵馬。

而張獻忠自已,這個所謂的大西國皇帝,則是親統十五萬大軍,以浩浩蕩蕩之勢,從成都徑奔由手下大將馬元利駐守的潼川州,準備在這裡憑城固守,堵住唐軍向城者進軍的要道。

而成都城,則留下五萬兵馬,讓大將白文選統領守城,以保障這個最爲重要的首都與基地。

張獻忠部這般行動,立即被唐軍安全司偵知,迅速給稟報給了唐王李嘯。

李嘯得到情報,稍加分析,便知道現在張獻忠現在是打算死守保寧府與潼川州這兩個成都的門戶,要與自已決一死戰了。

而對於唐軍最先要攻打的順慶府,因爲離成都較遠,張獻忠兵力不足,只能無奈放棄。

李嘯當機立斷,立即下令,着曾英的第十鎮兵馬,與安和尚的第二鎮兵馬,兩鎮東西合攻,一定要儘快拿下順慶府。

然後,留曾英部兵馬駐過順慶府以及敘州重慶等地,而讓安和尚的第二鎮兵馬,立即北上,準備與莫長榮的第十一鎮兵馬,合力攻打保寧府。務必要儘快拿下保寧府,並全殲孫可望與劉進忠那總共六萬餘人的兵馬。

李嘯的旨令傳到前線,唐軍各部兵馬立即依計行事。

曾英的第十鎮兵馬與安和尚的第二鎮兵馬,分從東西兩邊,一路統兵疾進,直攻順慶府。

由於張獻忠已然決定棄守順慶府,故兩路唐軍兵馬推進十分順利,迅速地佔領廣安、營山、渠縣,鄰山等縣城,迅速地合圍到順慶府府城南充。

南充留守的兵馬不過數百人,見到唐軍那鋪天蓋地的大軍來到,早已嚇得腿軟,遂在當地知州帶領下,立即開門投降。

至此,唐軍順利拿下順慶府,初步完成了戰役目標。

然後,曾英部分兵駐守順慶府,以及敘州重慶等地,而安和尚則徑自統兵北上,進攻保寧府南端的南部縣。

此時,唐軍第十一鎮兵馬,已從夔州鐵山關進入保寧府,一路往攻通江縣。

得到唐軍竟然兩路夾攻的情報後,保寧府的主將孫可望,頓是驚駭異常。

他本以爲,唐軍在拿下順慶府,第十鎮與第二鎮兵馬匯合後,將會全力東向,攻打大西皇帝張獻忠親自駐守的潼川州。卻沒想到,唐軍在在順慶府分兵,令第二鎮兵馬北攻保寧,與東面攻來的唐軍第十一鎮兵馬,形成兩路夾攻之勢,看來是要一舉拿下自已駐守的保寧府了。

更令孫可望心憂的是,按原先的計劃,爲了對抗唐軍第十一鎮兵馬,孫可望已將大量兵馬調往巴州一帶,憑着宕水布成防線,以抵禦唐軍進攻,那現在安和尚的第二鎮兵馬從南往北進攻,孫可望可用於阻敵的兵馬卻是十分稀少,那唐軍一旦攻破南都縣,兵鋒便可直抵保寧府城閬中。

而等到閬中被圍,主力無法回撤之際,整個保寧府城的兵馬,只怕亦會被分頭殲滅,再無孑遺了吧。

而作爲主將的自已,到了這般境地,不是死於唐軍之手,就是逃回成都後,覆被盛怒的張獻忠斬殺,這,這簡直是一個噩夢般的結果。

不行,一定要要趁唐軍尚未趕來之前,採取應對措施,來阻止唐軍這般行動。

於是,孫可望立即決定,讓劉進忠帶近四萬兵馬,繼續阻守原地,以阻擊唐軍第十一鎮兵馬,而他自已,則是統領兩萬精兵,立即從防線回撤,佈防於閬中城中,準備與到來的唐軍第二鎮兵馬決一死戰。

孫可望考慮到唐軍勢大,縱然這般行事,亦怕兵力不足,恐有失漏之處,遂又緊急派人前往潼川州。讓大西皇帝張獻忠速派大將,領五萬兵馬來援,以解保寧府的燃眉之急。

很快,孫可望的求援信件,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潼川州首府之中,遞到了張獻忠手裡。

看到這封孫可望親筆撰寫的信件,張獻忠亦是心下大驚。

這段時間以來,他在潼川州各處緊要地界,佈下重兵,嚴防唐軍從順慶府直攻潼川州,卻沒想到,唐軍最終的行動方案,竟是在拿下順慶府後,徑自北上,想要全力奪取保寧府。

張獻忠知道,保寧府一失,則成都北面門戶洞開,唐軍當可長驅直入,繞過潼川州,直接攻打成都府。若成都有失,則大西國的覆亡,也就在轉瞬之間了。

張獻忠想到這裡,頓覺渾身上下冷汗涔涔,他再不及多想,立即令手下大將馬元利,統領五萬兵馬,緊急北上前往保寧府增援。

馬元利領命而行,一行兵馬急急往保寧府急趕,不料,他這般行動,在快到保寧地界時,已被唐軍第二鎮的哨騎遠遠偵知,立即回稟給了唐軍第二鎮鎮長安和尚。

安和尚得到消息,不由得撫掌大笑。

安和尚知道,現在馬元利的五萬兵馬一路趕來,爲了儘快來到保寧府,其路上的偵察與哨探,定會十分粗疏大意,這樣一來,正好讓自已給他們來個當道迎擊,將他們一舉擊潰,甚至全部消滅。

安和尚隨即打開地圖,好生查看了一番,最終決定,要柳邊驛一帶,迎擊馬元利的兵馬。

因爲馬元利的兵馬,已到了與潼川州交界的富村鎮,那接下來的必經之地,便是這個柳邊驛,此處背靠小潼水,地勢開闊,呈現一個圓弧狀的平原地貌,正好有利於唐軍的火炮部隊當道打放,以及唐軍騎兵強力出擊。

“傳俺軍令,全軍折向西北,徑去柳邊驛憑道佈陣,在擊潰敵軍援兵後,再進圍閬中!”安和尚大聲下令。

“得令!”

唐軍第二鎮兵馬近四萬人,立即偏離原先路線,沿着小潼水北上,前往西北處的柳邊驛,約一個多時辰後,到達該處。

此時,這裡的大西國百姓,見到大軍到來,早已逃了一個一乾二淨,唐軍遂再無阻礙,立即憑背小潼水,開始當道佈陣。

正面主體的部分,便是三營兵馬聯合組成的槍盾戰陣,左右兩翼,則是橫行隊員組成的重甲步兵戰陣相護。槍盾戰陣後面,便是一衆腰掛大量單兵震天雷的輔兵。

而唐軍的全體騎兵,則是分成兩部,分別藏於城外的樹林中。他們的任務,是等待敵軍進攻時,徹底截斷敵軍的退路,力求將他們合圍消滅。

然後,安和尚決定,就在小潼水前的道路上,把唐軍全部九十門重型龍擊炮,齊齊擺在槍盾戰陣的最前面,弄成一個當道齊攻的架勢。

這種陣型,唐軍已多次使用,無論是在徐州攻打黃得功部時,還是在安南打擊鄭梉部時,還是在偃城外消滅郝搖旗部時,都已熟練使用,戰果頗豐,故安和尚毫不猶豫地打算在這裡,依舊擺開同樣炮陣,給匆匆而來的馬元利,來個當頭痛擊。

安和尚這邊擺陣完成之際,那邊的馬元利部五萬兵馬,也已匆匆趕到。

五萬大軍一路北去,蜿蜒逶迤,有如一條長得不見頭尾的灰色長龍。全力進軍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遠處那些影影綽綽,正在密切關注他們動向的唐軍哨騎,也絕不會想到,其實他們的一舉一動,早被唐軍密切觀察,全程行蹤盡在掌握。

“馬將軍,前面就是柳邊驛,從這裡渡過小潼水,便可到保寧首府閬中了。“

一名風塵僕僕的護衛,策馬上前到與馬元利行之處,便伸出手臂,遙指前面影子模糊的柳邊驛,向他大聲喊道。

黃得功順着田雄的手臂望去,見到前面那模糊的柳邊驛,不知爲何,久經戰陣的他,心下卻是沒由來的一陣不祥的預感,令他神色愈發凝重。

現在保寧府的情況到底如何,馬元利心下並沒底,他完全不知道,現在到底是什麼局面。

只不過,出於戰場的本能,在這即將到了閬中的地方,他還是敏銳地感覺了不可言說的危險。

“全軍放慢行進速度,組成戰鬥陣型,一路搜索行進,嚴防敵軍突襲。”馬元利臉色冷峻,沉聲下令。

“靖國公,現在我軍一路北來,皆未見敵軍,想來敵兵正在全力攻打南部縣,根本就無餘力顧及他處。我等已離閬中極近,可否令五萬將士加速前行,趕到閬中城裡,去與孫可望將軍的的本部兵馬匯合?”這名護衛皺着眉頭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個卻是難說啊。”馬元利嘆了口氣道:“唐軍兩路大軍來攻,其攻擊力十分強悍可怕,保寧府已是十分危險。我軍與這樣的勁敵交手,萬萬不可輕敵,還需小心行事,方最爲要緊。”

馬元利潤一錘定音,全軍立即開始就地整隊,然後一路搜索前進,雖然防備周全,但隊伍的行進速度頓是大受影響。

這樣一來,倒是給了唐軍充足的準備時間,讓安和尚得以充分佈陣埋伏,就等着馬元利部的五萬兵馬,自投羅網而來。

中午時分,那在地平線上的黃得功部兵馬,在一路長途奔波之後,終於出現在了全體唐軍的視線之中。

此時的黃得功,從千里鏡中,遙遙看到了淮安府城的劉良佐部兵馬旗幟,他心中一塊最大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將軍,你快看,前面似有敵軍當道擺陣!”

快到柳邊驛之時,馬元利旁邊的護衛眼尖,手指塵霧濛濛的前方,對馬元利驚聲叫道。

馬元利聞聲大驚,不過他迅速就從千里鏡裡看清了,對面所打的正是唐軍那紅底黑字的巨大旗幟在迎風飄揚。看來前面當道擺開的兵馬,正是唐軍無疑。

這一刻,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他孃的,這傢伙到底是怎麼從南部來到這柳邊驛的,這下可好,正好打了自已一個措手不及,實是可惡得緊!

馬元利狠狠地啐罵了一句髒話,卻無暇去分析,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才讓原本應該去攻打南部縣的唐軍,反而來到了這裡。因爲,這時的他,看到了對面的唐軍兵馬,擺出了一個十分奇怪的陣型。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唐軍共有九十門口徑巨大的重型龍擊炮,齊齊擺在步騎戰陣的最前面,弄成一個當道齊攻的架勢。

見唐軍氣勢這般壯盛,軍容這般整齊,馬元利心下惱恨,忍不住一聲痛罵。

哼,你們這般擺陣,難道本將就會怕你們不成!

只不想,這般想法在心頭一閃而過,馬元利心頭,卻是莫名的憂慮。

其實,這一路上,這位統領五萬兵馬趕來增援的馬元利,都是一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模樣。

那就是,馬元利十分擔心,自已雖急急趕來此處,但很可能會被唐軍打埋擊,只能被迫與唐軍正面野戰。

自已一路急趕,武器與盔甲其實數量俱是不足,更何況,其中的兵員,約有兩萬餘人爲新招募的新兵,這些人壯壯聲勢可以,但要讓他們立即開始血戰搏殺,後果怕會是災難性的。

只不過,現在看來,這場突如其來的面對面廝殺鏖戰,已然不可避免了。

馬元利的目光,越過那一排氣勢凜凜的火炮,立刻看到,唐軍的步騎戰陣,亦是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其森嚴陣勢,透過雪幕遠遠看去,都令人心下凜凜生寒。

唐軍這般以逸待勞,自已真的有把握能打得過麼?

漸行漸近之際,他看得清楚,唐軍的列陣人員,足有數萬人,怕是與自已兵馬人數相當,看上去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但唐軍卻有這麼多火炮助陣,這樣的話,自已要衝過去與其鏖戰,只怕會付出頗多犧牲呢。

那麼,現在撤退還來得及麼?

也不行。

自已手下大部分兵馬皆是步兵,而對面的唐軍兵馬,騎兵總數約有數千人,遠處的小樹林中,似乎亦藏了不少騎兵,若自已返身一撤,他們必定全力追殺,這樣一來,自已那些行動遲緩又全無戰鬥經驗的步兵,只會任其宰割,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

也許,唐軍的騎兵一通追殺下來,自已與全部手下兵馬,必將以極其恥辱的方式,盡皆死於此地矣。

這一刻,馬元利心下,忽是無盡懊悔。

操!早知道唐軍有這般威猛的火炮,又提前預知了自已的行動路線,那自已此番帶兵前來,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馬元利一聲長嘆,臉色卻陡然猙獰。

他孃的,既然現在逃跑必死,還不如與唐軍拼個你死我活,來他個魚死網破!

也許,這纔是唯一死中求活的辦法。

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四十章 祖寬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八百五十章 一擊之威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七百八十一章 殺夫求降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一百章 到達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