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

第六十章張軒的大禮

隆武是一個務實的人。他沒有心思糾纏在細枝末節之上。

“外臣此來,是慶賀唐王殿下大勝的。”胡澹目光一一掃過所有人,在那些滇軍的將領身上,多看了幾眼,最後在馬士英身上停下來,帶着似笑非笑的目光,說道:“外臣還帶了禮物。”

“哦。”隆武說道:“什麼禮物?”

胡澹說道:“就在殿外,還請殿下讓人送進來。”

隆武微微點頭,立即有一個小太監將東西給送上來。

是一個木盒。

隆武看到這個木盒的時候,就有一種不詳的預感。因爲這個木盒的大小,似乎正好裝一顆人頭,但是事到如今,隆武又怎麼可能不打開,說道:“打開。”

果然不出隆武所料,木盒打開之後,一股石灰的味道夾雜的血液的味道,融合在一起,變成一種說不清楚的味道。刺鼻之極,但是隆武無心留意這個味道,他看了眼前這個人頭,一時間認不出來此人是誰。

石灰是一種原始的保鮮劑。這人頭就好像是醃變蛋一樣,醃製過。雖然可以持久保存,但是人物的相貌難免有些一變化。隆武一時間認不出來,也是有的,但是有一個人卻能認出來,就是馬士英。

馬士英腳下一軟,幾乎要跌倒在地,說道:“我兒----”

父子天性,他雖然悲痛萬分,但是依然保存冷靜,任眼淚流下來,硬是沒有哭喊出一聲。

隆武聽馬士英這麼一喊,再一看,哪裡認不出來,就是馬鑾了。

隆武與馬鑾接觸不多,但也知道,而今岳陽軍與李過所部在一起,馬鑾的人頭在此,那麼李過?那麼忠貞營?那麼黨守素?一時間隆武也覺得眼前一黑,但是他不管心中多麼慌亂,但是儀表之上,一點變化都沒有,似乎看到的不是馬鑾的人頭。而是一塊石頭。

馬鑾的人頭被確認了,一時間所有人都議論紛紛。連隆武似乎也壓制不住這些聲音了,畢竟馬鑾的人頭代表着什麼,明眼人都知道。他們內心之中的惶恐,一瞬間迸發出來了。

“大夏徵南大將軍,總督七省軍務,鄭國公張公。”胡澹說道:“只是讓我來告訴諸位,就在你們擊敗許都將軍的那一日,鄭國公在北邊一百多裡的地方,也擊敗了貴部,其中黨將軍戰死,李過逃走,而馬鑾馬大人,忠貞不屈----”

隆武心中一團亂麻。

他很想說對方就是在虛張聲勢,但是他卻看不出一點虛張聲勢的樣子。甚至他已經在內心深處相信胡澹的話了。

此刻他正在一點點的思考這一戰的影響。

長沙城下一戰擊潰許都,隆武非常高興,但是他高興的原因並非僅僅是這一次勝利,是因爲他看到了戰略轉向的契機。在他的情報之中,張軒所部南征的時候,不過四五萬人左右。

而擊潰何騰蛟所部,應該有些損傷。

所以當許都麾下大概有三萬多人的時候,隆武自然將他們當成了張軒的主力。

張軒的主力被擊敗,四方援軍又從各地而來,在隆武想來,不管怎麼樣,張軒都在長沙城下待不下去了,也就是說,張軒的南征,總算是被熬過了。

但是萬萬沒有想,他麾下主力之一,李過所部近十萬大軍,就這樣覆滅了。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折其一臂而已。

“陛下不想知道,這一戰大將軍是怎麼贏的嗎?”胡澹說道。

隆武心中一凜,他也不去想別的了,而是說道:“如果,張軒僅僅讓你來說這個的,你不用說了,朕無須知道他是怎麼贏的。朕只需知道一點,列祖列宗在上,我大明唯有殉國之君而已。”

胡澹說道:“外臣佩服陛下。只是臣不僅僅代表鄭國公而來,還代表高將軍而來?”

“高將軍?”隆武心中一突,他猛地想起了高一功。

“對,正是高一功將軍。”胡澹說道:“高一功將軍,感激陛下的知遇之恩,只是事實如此,非人力可以挽回,高將軍本是我義軍重將,與爾等仇深似海,高一功將軍的伯父,乃闖王高迎祥,在九門之外凌遲處死,這恩仇他從來沒有忘記過。當初來投不過不得已而已。而我朝陛下寬宏大量,追封高闖王,爲秦王,令高將軍襲爵。高將軍的姑母就在武昌,也親自到高將軍軍中勸說。”

“高將軍說愧對陛下。只能故劍封還。”胡澹說道:“護民劍,就在大殿之外。”

一時間隆武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點頭,不過片刻之後,一柄長劍送了上來,看上去如同當初那一柄劍無疑。

胡澹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暗道:“這離間計成了。”

不錯,這一次就是離間計,而且是胡澹設謀的,故而他親自來執行。

現在高一功是張軒的主要威脅。如果是正面交戰的話,且不說能不能贏,單單是張軒兵力,就未必能調用的開。

但是高一功最大的問題,就是他與明軍格格不入,高一功有自立之心,他或許沒有稱帝的野心,但是絕對有割據一方的心思。這一點心思很多都知道,更不要說,高家與朱家之間的恩恩怨怨了。

隆武接納高一功投降的時候,有多少人反對,現在他們對高一功就有多少猜忌。

甚至隆武帝本身也未必有心堅信高一功是忠於他的。

退一步說,隆武自己相信高一功對他忠心耿耿,但是沒有什麼用。隆武並不能完全代表長沙政權,長沙政權之中有太多的懷疑就行了。離間不能僅僅離間隆武一方面。自然也會理解高一功那一面了。

不過,高一功那邊卻不是胡澹負責了。

隆武打開長劍一看,忽然冷笑一聲,摔在地面之上,說道:“區區一柄假劍,能說明什麼,以爲朕是昏聵之君?”

胡澹不以爲意的說道:“陛下以爲假的,就當是假的吧。”

其實這劍的確是假的,是從黨守素手中得到了長劍,一比一打造的,唯獨這劍名不一樣而已。胡澹繼續說道:“外臣來此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鄭國公久聞陛下乃大明一代中興之主。麾下名臣良將雲集,有意於陛下會獵於長沙城下,卻不知道陛下可有意乎?”

隆武冷笑一聲,說道:“你以爲朕會中了你的激將之法?”

胡澹說道:“既然陛下無意於此,外臣就告退了。只是陛下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大膽。”趙印選大怒道:“你以爲這裡是什麼地方,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嗎?”

趙印選剛剛受到隆武的禮遇,這個時候只覺得心還是熱的,對很多情況,他剛剛到長沙,不大清楚,馬鑾是誰,高一功又如何,他對這些事情,沒有太多的概念。

只是看不慣胡澹的樣子。一時間怒火衝頭,恨不得殺了胡澹。

胡澹聽了心中一凜,暗道:“來了。”

他最擔心的事情來了,他的任務是完成了,但是他能不能活着回去,卻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不過,他雖然緊張,但是他敢來這裡,也是經過充分的思考與估算的。

他並不是僅僅憑藉勇氣來此的。

“陛下,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還請陛下三思。”一個文官說道。

一時間很多文官都紛紛說道,他們雖然對胡澹囂張的樣子,很看不慣,但是都不願意讓隆武壞了規矩,於是紛紛諫言說道。

胡澹心中冷笑一聲,暗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五章 取士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一章 樊城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八章 拷餉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六章 匠作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八十章 高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