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

很多守城戰之所以失守,並不是敵軍摧毀了城牆,而是摧毀了人心。

人心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

它可以很堅強,也可以很脆弱。

面對如此壓力之下,在這樣的地動山搖之下,阮進本人都有幾分動搖,更不要說城中士卒了,阮進的擔心也在清理之中。卻不想他看下面的士卒,卻發現這些士卒雖然有很多人害怕的瑟瑟發抖,但是卻沒有什麼動搖的意思。

不爲什麼,就是爲了家裡的田。

張軒的授田標準並不高,這三千士卒加起來也不過授出去幾萬畝田而已,但是這幾萬畝田,也許是一兩個世家大族的身家而已,卻足以讓這些人牢牢的綁在曹營船上了。

用他們自己的話,一想到家裡能有世代傳承的土地,就是將這一條命賣給張將軍也算值得。

阮進了解了這一些後,心中的動搖反而莫名堅定下來了。

說實話,阮進雖然不是什麼大戶人家,但也不是底層百姓,否則他也不可能拉出幾百人來投張軒,對最底層的百姓對土地的渴望,他雖然瞭解的,但卻沒有今日這麼震撼。

田就是命。

不,只要能傳承下去,這田比命更重要。

“轟。”的一聲,城牆頓時傾倒了一面。

由於城下的炮火兇猛,城頭之上都站不住人,甚至有炮彈越過城牆,打在城裡面,將城中的建築物打得一片狼藉。

所以阮家就將士卒安排在城牆腳下,用城牆遮擋炮火的轟擊。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城牆居然一天都支撐不到。

大部分是向外面倒去,大概是因爲炮彈將外面牆面摧殘的比較厲害,牆面下方破碎,支撐不住上面的重量,所以才傾倒在地面之上。

但是還有並不少碎片砸進城中。一時間幾十個人,連慘叫都來並不及,埋了進去。

“救人。”阮進說道。

其實並不用阮進說,由於張軒知道訓練的時間比較少,故而張軒就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百姓原有的組織。

這個組織就是家族,鄉里。所以這三千人大多都是出自一個地方。彼此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在阮進命令還沒有下達之前。他們就已經蜂擁上前,就埋在土堆裡面的人給扒出來。

只是扒出來一看,只見渾身是血,大半都是出氣多,進氣少,眼看就不成了。

威遠城頭如此大的動靜,如何不被官軍知道。只聽見招寶山下喊殺之聲,驚天動地,大隊人向缺口處殺了過來。似乎爲了防止誤傷,山下的炮聲也停止了。

“快,快,將炮挪過來。”阮進大聲說道。

城中的火炮大多是與臨潁炮規格相近的炮,這樣的火炮兩個人就能擡起來。

城牆雖然倒塌了,但是在城牆倒塌處,還有一出斜坡,一門門火炮架過去,一起開炮,一時間不管是散彈還是實心炮彈都打了下去,將官軍衝上來的勢頭猛地打了下去。

不過,這樣支撐不了多久。

剛剛將官軍趕下去,官軍的火炮又砸了過來。雖然實心炮彈,殺傷力不算太大,很可能一炮下來,一個人也殺不了,但是這種只能捱打不能還手的鬱悶,讓城中士卒開始騷動起來。

“你們都要想想家人,想想家裡的田地。”阮進說道。

不管有多害怕,一想起家裡新分的上好水田,想起家裡的人期望的目光,再想起張將軍早就宣佈的軍法,如果是戰死,家中另有撫卹,而如果是當了逃兵,對家眷的處置也嚴厲之極。

這個關頭,他們自然知道會如此選擇了。

死在這裡,對他們來說,也算是一個好選擇了。

一條人命換家裡幾十畝田,在樸素的農人眼中,卻是相當值的。

阮進穩定了軍心,以這個缺口爲中心,與官軍展開拉鋸戰。一直激戰到了晚上,官軍還沒有衝進城中,不過,阮進所部也傷亡慘重。決計支撐不了明日一日了。

“還有五天,怎麼辦纔好?”阮進心中忐忑之極,一時間也想到了逃跑,不過,他卻知道,他是跑不了的。

招寶山下的定海縣城,就已經被官軍佔據了,數萬大軍即將此地團團圍住,幾乎是插翅難逃。但是僵持五天,他已經確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只能咬着牙撐到底了。

鄭芝龍在城下,一直再等。

他等得不是攻下招寶山上的威遠城,而是寧波城中出兵。

鄭芝龍也有自己的算計。

他此次出兵,不過是圍魏救趙而已。爲得是讓張軒將攻入閩地的軍隊撤回來。福建纔是鄭芝龍經營了多少年的根本,鄭氏在福建的影響力深入方方面面之中,不到萬不得已,是決計不能放棄的。

故而他這一戰,要點是讓張軒承受不住壓力,而不是着眼於一時一地。故而他想引張軒所部出寧波城,聚集優勢兵力一舉大勝張軒。畢竟,寧波城再破,也是一個府城。

守城戰之中,久攻不下的可能性太多了一點。

即便張軒僅僅有幾千人馬,但是固守寧波未必不能。

而且他即便是攻下寧波又怎麼樣?能吃下嗎?

當然是不能,鄭芝龍有自知之明,曹營在江南的實力遠在鄭氏之上,即便是一時攻下來,等曹營大軍過來。他只能放棄。

“寧波城中沒有動靜嗎?”鄭芝龍問道。

“沒有動靜。”施琅說道:“我已經派人在寧波城中埋了眼線,根本沒有什麼大動靜。”

鄭芝龍冷笑的說道:“張軒真得撐得住氣。”

雖然這樣說,但是鄭芝龍心中卻有一些浮躁了。張軒可以承受住定海縣的失陷,甚至也承受寧波城的失陷,鄭芝龍也明白,張軒手中兵力不多,並非張軒手頭沒有兵了,而是張軒的兵力分散駐守浙南府縣了。

鄭芝龍攻得越猛,佔據的地方越多。張軒放棄的地方越多,手中的兵力又能集中起來。

所以,鄭芝龍想讓這一戰在海邊打。但是寧波城中巋然不動,讓鄭芝龍不由的擔心起福建的情況。

“大人,福建那邊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施琅說道:“畢竟四爺已經帶着人馬回去了,匯合吳巡撫手中的人馬,想來沒有什麼事情。”

鄭芝龍嘆息一聲,說道:“但願如此吧。”

就在鄭芝龍與張軒各懷心思,醞釀一場大戰的時候,曹宗瑜此刻已經站在分水關之上了。

這個分水關,乃是溫州與福寧州的交界處,也是浙江與福建的交界處。

分水關道路崎嶇,不,不應該說分水關道路崎嶇,而是從北向南,道路是越來越崎嶇,後勤輜重運輸速度越來越慢了。

只見一條山路在羣山之中蜿蜒而來,一道雄關,雄立山中,將蜿蜒的山道截成兩半,曹宗瑜看了,心中也是微微一驚,暗道:“如果是分水關不在我手中,這福建還真不好攻打。”

分水關歷史悠久,乃是五代時閩地防禦吳越時所建,乃是福建東北之門戶。上一次楊繩祖長驅直入,就佔據了分水關,上面駐守千餘人馬,縱然浙南兵力空虛,這分水關上的人馬也從來沒有動搖過。

“傳來下去,在分水關中休息。”曹宗瑜說道。

“是。”

“將軍有令,在分水關休息。”這命令遠遠的傳了出來,一時間無數士卒歡呼之聲傳到曹宗瑜的耳朵之中。

帶着大批輜重,行走在山間,士卒容易疲憊,也是自然之理。曹宗瑜也沒有多在意。

曹宗瑜帶着親兵進入了分水關之中。

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十八章 紮營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二十章 黑夜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五章 鐵模?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章 成軍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八章 紮營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十章 凌濛初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二章 授田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