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

不管張軒心中是多麼硬氣,但是支撐這個的,卻是實力。

雖然有些情況沒有明說,但是張軒很明白,當雙方達成協議之後,鄭氏對沿岸的攻擊強度就會降低。

所謂無利不起早。

鄭氏之前,進攻各地,未必沒有爲了與人交易的原因。

坐着就錢賺,誰還想打打殺殺。

而且雙方在海岸線的交戰,可以說各有勝負,曹營的人馬分得比較散,但是人馬精銳,鄭氏每一次進攻,勝負暫且不說,但是戰事從來沒有一邊倒的。

而且張軒也要考慮江南底層百姓的生計。

去年下半年,對江南百姓來說,並不是十分有好的一年。

不管怎麼說義軍的軍紀好,那也是與官軍相比,但是戰爭又怎麼不給平民帶來傷害,不說別的,對很多百姓來說,封城幾日,就會帶給百姓很大的困難。

特別是是蘇州,杭州,常州,這一片城市帶。

蘇州更是一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這麼大的城市,自然也有市民階層的興起。

至於文化象徵什麼,不去說他,單單說這些市民階層的生活習慣,他們與現在的都市局面差不多,底層百姓都是靠上工吃飯,大多都是織坊,以及其他作坊。

大戰一起,很多織坊停工,這些貧苦百姓,都會淪落到沒有飯吃的地步。

別人或許沒有這個意識,但是張軒又怎麼沒有這個意識,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與鄭氏達成協議,對曹營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有銷路,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生產。

既然一時間,找不到反制鄭氏的手段,張軒不介意退一步。不過退一步,是爲了更好的進一步。

張軒做出這個決定之後,就沒有多關注。而是一封書信到了南京,請南京調配軍隊南下,只需要兩三萬精銳就可以了。

南京方面的反饋還沒有到寧波,而定海這一次交易的收益已經到了張軒手中。

“六萬兩。”張軒大吃一驚,說道:“這一次抽成就有六萬兩?”

“不足六萬兩。”張素說道:“差一千多兩,鄭彩給補齊六萬兩。”

張軒並不是沒有見過市面的,在揚州一百萬兩都能敲詐出來,但是這六萬兩,僅僅是抽成,而半成的抽成算,這一次交易額在一百多萬兩之上。

當然了交易額數量大,鄭氏的收益未必有這麼大,但是張軒想來,最少也要有十幾萬兩的收益。

而且因爲道路原因,還有曹營在各地士紳的誠信度,很多實力雄厚的大戶,根本沒有參與這一次交易。

也就是這收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海貿果然是暴富。”張軒心中暗道。一時間張軒有一種乾脆,與鄭氏合作算了,反正雙方的利益如此合拍。

隨即張軒又想到,如此暴利,想來鄭芝龍那邊也捨不得放手吧。

如果張軒僅僅是想與鄭芝龍達成默契的話,有如此的利益在,鄭芝龍很可能答應下來。但是張軒想要的是鄭芝龍站到曹營這一邊。

如此一來,不給鄭芝龍極大的威脅,鄭芝龍恐怕不會改換門庭。

這不是僅僅是錢,就能解決的事情。

就在張軒高興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傳來了。張軒接到了羅玉龍的書信,展開一看,張軒的臉色頓時黑了。

援兵根本想都不要想了。

北面出現危機了。

路振飛單身入高傑營中,說服高傑效忠大明,高傑拜服,高傑數萬大軍爲路振飛所用,丁楚魁等丁家軍,也以路振飛爲主。

路振飛以淮揚兩府也練出了一些士兵,實力如何不知道,但是數量之上卻是不少。

在路振飛上書勸崇禎南遷的奏摺之上,說道:“兩淮數十萬忠勇之士,翹首以盼陛下。”

“好一個路振飛。”張軒心中暗道:“我一直以爲崇明,舟山兩路人馬,乃是路振飛的主力,卻不想是僅僅是偏師,用來牽制而已。這個時候纔是主力,而高傑來得也是時候。”

如果沒有高傑,路振飛數萬新練之兵,根本不足一看。

但是有高傑四五萬精銳,再加上數萬新練之師,已經淮揚兩府遍佈各地的團練,路振飛所說的,數十萬忠勇之士,並不是虛談。

這樣大軍,即便是曹營也要慎重以待。

其實以路振飛的本意,是想北上救駕。但是這一支大軍人多了,心也就雜了,路振飛並不能完全掌控這一支大軍。

不說,別的,高傑就不會想與李自成交鋒。

如果高傑敢的話,他又何必從山西退到河南,再從河南退入徐州。

而以本地的士紳來說,皇帝是誰,他們根本不在意。

讓他們棄家舍業,去救皇帝,想都不要想,他們想對付的是曹營。所以路振飛只能與曹營開戰了。

袁時中已經與高傑打了幾仗,連敗數鎮,退守鳳陽附近,將歸德,乃至淮河之北的所有地方都讓給了高傑。

而路振飛兵分兩路,一路以高傑爲主,一路是以團練爲主進攻揚州。

倒不是路振飛想如此,而是很多時候路振飛控制不了。

畢竟想以兩府之地拉出數十萬大軍,路振飛對當地士紳有太多的讓步了。

南京這個時候,正準備大軍北上與路振飛大戰。

以曹營的兵力佈置,一部與左良玉對峙,再抽一部北上,已經很吃力了,哪裡還能另開一路戰線,進攻福建。甚至在江南的駐軍也要抽調不少。

不過,也有一點好處,這樣的大戰,沈廷揚恐怕也要將注意力放在長江之上。長江沿岸的襲擾,恐怕就少多了。

這一戰,雖然看上去聲勢浩大,但是張軒並不是太擔心的。

首先路振飛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分兵。

如果以高傑所部爲核心,新兵作爲輔佐,大軍攻一處,或許還能勝利的可能。但是兵分兩路,攻揚州的那一路,沒有老兵作爲骨幹,絕對很好對付。

不過話又說出來了,高傑是什麼人,是流寇出身,所過之地,談不上寸草不生,但也對當地士紳不大友好。

而路振飛拉起來的淮揚軍,有太多當地士紳的勢力,這些人背後不是進士,就是當朝官員,他們又怎麼甘心在高傑之下。

分兵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世間就是這樣的,很多明明正確的事情,偏偏不能做。

而且高傑與羅汝才之間,其實也是有些交情的,這也是羅玉嬌告訴張軒的,羅汝才作爲義軍三大巨頭之一。他在義軍之中的人脈,要你張軒想象的要廣。

不過,對張軒來說,羅玉龍的來信也不全是壞事,首先一點,羅玉龍表示他將領兵北上,故而浙江一省,就讓張軒多擔待了。

並許諾張軒可以節流稅款擴軍,先斬後奏。

擴軍之事,張軒早就有想法了。

只是現在不如當初,當初的曹營,幾乎就是一個賊營,張軒與羅汝才的關係,更近乎與合夥人的關係,張軒有張軒的人,張軒的人不是羅汝才的人。所以張軒有實力想擴軍,自然是可以的。

而現在曹營,正在向王朝轉化。張軒想擴軍,要兵部先同意。而羅玉龍很明顯想將各將來擴軍之權,收到兵部之中。

張軒自然不想在這個時候,爲了這一件事情,與羅玉龍硬頂。

不過,羅玉龍既然給張軒放開了,張軒不大規模擴軍一下,根本對不起羅玉龍的鬆口。

張軒又想起他醞釀之中,廢衛所授田之策,心中更是躍躍欲試,想將此事先在這裡試行一下。

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章 立威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二十章 火併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四十章 奪門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五章 高鬥樞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十章 瑣事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