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

之所以不會擋。

一來是擋不住。王度有自知之明,他麾下那一點雜兵,打一下打土賊,還是能用的,但是與闖營交鋒,絕對沒有一點勝算,與其那樣,爲汝寧百姓帶來兵災,還不如投降。

當然了,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名分上的東西。

不管曹營與闖營之間,到底有多大的矛盾,而現在王度身上還掛着着大順汝寧知府的頭銜,故而王度拒絕不了大順朝廷的命令。

他隨即給李信客客氣氣的回了一封書信,只是一個意思,就是,他是吳王府下屬官,如果想調動他的職務,必須走正規的程序,讓吳王那邊點頭才行。

其實大順朝廷才建立幾天啊,可以說,不正規之極了。哪裡有那麼多的規矩,他的意思非常明顯的,就是委婉的拒絕而已。

隨即王度將這一封書信重新封好,又寫了一封書信,將兩封書信一起送出去,目的地,不是別的地方,就是壽州城下。

此刻的壽州城下,交戰已經白熱化了。

八公山之下,黃得功的營地之前,在李汝桂的指揮之下,大隊士卒努力進攻。

勇衛營之中,炮矢具下,弓弩有遮天蔽日之感,一瞬間打翻了不知道多少義軍士卒。

但是隨即義軍士卒手中大盾,並在盾車的遮掩之下,在炮矢與箭矢的打擊之下,緩慢的而毫不遲疑前進。

“轟轟轟。”大量的火炮一瞬間開炮,是義軍的火炮開炮。

而指揮火炮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王大炮。

王大炮這一段時間一直在鑄炮,大炮小炮,澆鑄了數百門之多,此刻都用到了進攻黃得功營地之中。炮矢如雨而來。

不過,黃得功營地都經過加固了,與當初張軒在夏邑城外的大營相差不遠。就好像一座小城池一樣,大炮打在上面,不過是彈開,或者陷入木牆之中,很少能打崩的。

只是即便如此,黃得功營寨上面也有幾分站不住人。

上去不管多少,都不被火炮打了下來,或死或傷。

黃得功在望樓之上,看到這個情況,就知道如果再這樣下去,等一會兒,就要肉搏了。

不是黃得功怕肉搏,黃得功有自信,自信他的勇衛營,能勝過所有義軍,即便是在肉搏之上,只是他也明白,勇衛營的數量太少,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三四萬之多,與對面的曹營沒有辦法比。

雖然雙方之前,沒有真個交手,不過是對峙而已,但是黃得功對曹營的動作,並不是沒有一點察覺的。

曹營雖然主力在是壽州城下,並不是說所有軍隊都沒有動靜。曹營的馬隊出沒於廬州,鳳陽兩府,驅逐官吏,任命僞官,並令各縣往壽州城下運輸物資與民壯。而這些民壯就編入大軍之中。

故而這一段時間,曹營雖然有不少士卒都死在攻寨之中,但是曹營的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一種增加的感覺。

“讓馬隊集合。”黃得功坐不住了說道:“等着我。”

任有袴大吃一驚,一把拉住了黃得功說道:“大人,萬萬使不得,戰場之上刀槍無眼,特別是這些炮矢更是不長眼睛的,大人如果你出了什麼意外,全軍上下都完了。”

黃得功咬着牙,但是不得不承認,在這種火器大量運用的情況之下,他衝陣之時小命相當危險。

黃得功雖然勇敢並不是魯莽。他知道現在他自己身上關係之大,是容不得他冒險的,忽然牙一鬆,說道:“讓馬岱出去衝一下吧。讓他小心,打退了就回來吧。”

“是。”任有絝鬆了一口氣說道。

不過片刻,令旗搖動之下,營寨的一段忽然倒塌,這是一處暗門,數千馬隊猛地出來了,向義軍的炮陣衝了過來。

“哈哈,等得就是你。”羅岱見此大喜過望。

他在一旁已經觀戰有一段時間了,想要報仇雪恨之心,早已在他的心中洶洶的燃燒着,見黃得功騎兵衝出來了,立即帶來麾下騎兵迎了上去,雙方加起來有過萬騎兵頓時戰在一起了。

帥旗之下,羅汝才靜靜的看着,眼睛之中沒有一點波動。

“大人。”張質從後面過來,說道:“王知府的書信?”

“哦。”羅汝才他接過張質手中的書信,打開一看,說道:“李自成有幾分眼光,只是王度當真不願意與我們去江南嗎?”

張質嘆息一聲,說道:“已經說過了,他不想離開家鄉。”

羅汝才隨即將這一件事情放在一邊了,汝寧雖好,但早已被羅汝才當做棄物,能在手中一時是一時,如果現在汝寧府被李自成奪了去,羅汝才也不會太吃驚。

張質看着羅汝才,眼睛有一些不一樣。

現在的時局如同羅汝才推演的那樣發展了。

孫傳庭一動,李自成就大軍北上,李自成雖然留了白旺鎮守湖廣之地,但是白旺的名頭遠遠不如李自成,李自成在湖廣所佔據的府縣之中,已經風起雲涌,一場大亂在即,卻不知道白旺能不是能收拾得了。

當然了這還是小事。

左良玉已經磨刀霍霍了,派出方國安,常國安兩員大將,西向擊張獻忠。

張獻忠佔據武昌,與左良玉正在交戰,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張獻忠的潰勢,張質從張獻忠軍中得到的情報,張獻忠已經準備大軍撤離武昌府了,準備轉戰湖南之地。

這些大事都被羅汝纔料中了。

如果之前,張質效忠羅汝纔是因爲張軒的緣故,現在卻有幾分是羅汝才自己的緣故了。

羅汝才說道:“現在能聯繫到張軒嗎?”

張質說道:“暫時聯繫不到,不過從徐州傳來消息,張大人已經離開徐州了,現在徐州是王道善主政,張大人帶數萬大軍正在運河附近徘徊。”

“立即命令他,轉攻鳳陽。”羅汝才說道:“這黃得功不是一個好啃的骨頭啊。”

張質聽了此言,擡頭看過去,卻見雙方打成焦灼,不分勝負,而且整個戰場都被騎兵充斥着,想要往裡面增加援軍也是不能的,畢竟一定面積之內,容納的騎兵數量也是有限的,再往裡面填人,也未必有什麼效果。

“收兵吧。”羅汝才說道。

“是。”一邊傳令兵說道。

隨即“叮叮噹噹”鳴金之聲傳了出來,羅汝纔好像是對張質說道,又好像是自言自語說道:“想要大敗黃得功,不能這樣,否則這樣打下去,做不到速戰速決,我就不信了,鳳陽受到威脅,黃得功還在這裡坐着不動。”

張質心中立即明白,羅汝纔想逼黃得功撤退。

陣前撤退是相當困難的,但是鳳陽又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皇陵所在之地,當初崇禎派勇衛營出京的目的之一,就是守護鳳陽皇陵。正如之前李信所言,是朝廷不能不救的地方之一。

張質說道:“我這就去安排。”

“爲了趕時間。”張質心中暗道:“也要冒一下險了。”

之前張質往張軒軍中送信,全部是繞道河南,這一次張質決定派人冒險穿過鳳陽府,去尋找張軒所部的蹤跡,這樣一來,就能節省相當多的時間。

正如張質所料,派精幹之人冒險從淮河東進,不過數日光景就將書信送到了張軒的手中,這個時候張軒纔剛剛攻陷了號稱小蘇州之稱的歸仁鎮。接到書信之中,張軒頓時大喜,他這才知道了,孫傳庭東進的消息。頓時明白,一場決定大明命運的戰役要打響了,不是兩場。還有鳳陽壽州之戰。

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六章 蕭縣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十章 收兵第十章 收兵第十五章 夜宿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五十章 雜務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二十四章 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