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步入正規

按照陳越和餘楓林設計的幕府模式,以後平南軍直轄的軍隊,各營將領只是負責領兵作戰,而其他各種權力都收歸幕府各司負責,軍隊士兵將不再是將領的私軍,而是隻能由平南侯陳越一人控制。

餘楓林剛設計幕府時,不過是想借鑑朝廷機制管理軍隊,經過陳越的參與修改,幕府的規模更爲龐大,各項功能更爲完善。若按這種機制補充好各司主事以及下轄人員,使之能夠正常運轉,可以預想的不久,這架精密的機器將會飛速轉動,爲陳越提供源源不斷的精銳而且忠心的士兵。

可是,這也等於把原本屬於朝廷兵部的權力改爲幕府所有,而不管軍隊發展到多大規模,都是平南侯陳越的私軍,朝廷根本沒法調動,若是有朝一日平南軍發展到一個龐然大物,會不會對朝廷對大明產生威脅?餘楓林自己想想都覺得恐懼,恐懼之後也有絲絲的期待......

幕府設置了六個司陳越還不罷休,仔細思考之後又增加了主管職方司,管理軍隊各級軍官將領的人事升職一應工作。各營官兵的員額、士兵軍官的名錄都在職方司存檔,而軍官的升職降職均要職方司批准才能生效。

這樣算下來,幕府就有七個司,每個司設立一正二副兩個主事,下面再分設各堂,需要的官員就達數十人近百人,還不算吏員僕役,幕府衆人都不再朝廷編制,都需要陳越自己找人,可一時間又哪裡有這麼多的人才?想要完善幕府非一日之功。

餘楓林已經被陳越委任爲參謀司主事,暫時負責幕府工作,在淮安練兵的楊正平被任命爲戰訓司主事,很快會帶領軍隊回揚州上任。楊正平粗通文字、熟悉平南軍軍制,任戰訓司主事很是適合。

原來高傑和劉良佐兩部的降軍萬餘人已經被楊正平訓練月餘,陳越再計劃招募兩萬新兵,統統由戰訓司負責新兵訓練工作,三個月後,會把這批新兵編製成伍,計劃編爲十個營的新軍,沿着淮河一線佈防。

敵情司的主事暫時由衛陽擔任,他原先是夜不收的首領,任這個職位還算對口,不過衛陽人比較老實,權變不足,陳越打算過段時間再找到合適的人選代替他。

鎮撫司主事由單明磊擔任,單明磊一直負責平南軍的軍紀,又有着秀才的功名,足以升任這個職位。

至於軍械司,主事則由原來的將作營主事李雄擔任,考慮到李雄只是個軍匠出身識字不多,陳越任命了潘學忠副之。潘學忠是洋人湯若望的乾兒子,學貫中西,原本擔任主事也足以升任,不過資歷相差李雄甚遠。

後勤司主事由張程凱擔任,張程凱一直管着平南軍的糧草,平日裡把平南軍後勤事宜打理的井井有條,出身浙江商人之家的他,勝任這個職位綽綽有餘。

至於職方司主事,暫時由何祿擔任,何祿也算是平南軍的老人,平日裡幫着陳越整理文書處理軍中雜物很是辛苦,本身又有着秀才的功名,給他個主事理所應當。

各司主事的人選算是定了下來,但每司還需要大量的從吏,這就需要各個主事自己去找。陳越制定的規則是優先選用平南軍軍中之人,外部進人必須經過考覈經由陳越親自批准。

平南軍中自然也是有人才的,自從剛成軍只有五十餘個家丁時,就注重軍中的文化教育,開有識字班。一開始是由陳越自己教家丁們識字,後來軍中陸續有文人加入,單明磊,袁可望、王寅等,這些人應陳越的要求,也會不時的教授士兵軍官們文化。

當初剛成軍時,陳越就有過規定,升職優先考慮識字多的人,所以在軍中學習認字的氛圍還挺濃,一年多以來,很多士兵都能認識百十個乃至數百個漢字,而小旗總旗這樣的基層軍官,大多數都粗通文字,能夠看懂白話寫就的軍令。

所以單從識字率這一點來看,平南軍可以說是大明識字率最高的軍隊,當然這一切都是因爲陳越這個穿越者超前的認識。

而現在,這些粗通文字的士兵和軍官頓時成了香餑餑,幕府各司開始從軍中瘋狂的挖人,而只要雙方都同意,陳越會一律開綠燈放行。至於會不會影響平南軍的建制?不久的以後,平南軍也會重新編組。

各個主事,各司的低級官員從吏,在朝廷是沒有編制的,可有必須給予其一定的待遇地位。陳越是江北總督,卻是有任命武官的職權,於是決定,一律授予幕府衆人以武職。

各司主事一律給予四品武職,這是陳越這個江北總督所能授予的武將最高職銜,再高就得經有朝廷審議兵部批准。而現在,只需要陳越加蓋平南侯大印的一張告身即可。當然,他們的身份只能在平南軍內部得到承認,因爲兵部並未存檔。

各司副主事則給予從四品的武職,至於各堂各科,吏目從員,則授予五品到八品的武職。

品級不同則待遇不同,任免升遷自有制度。 ¸ttκǎ n¸¢〇

楊正平帶着萬餘降軍已經從淮安府趕到了揚州,這批降軍將會和部分淮安團練兵,以及即將招募的新兵編組爲新軍,計劃共招募三萬新兵,組成十個營。

楊正平已經任職戰訓司主事,在淮安揚州地方官府的協助下,招募士兵工作也在進行中,江淮雖然比北方富裕一些,可也有太多太多的貧民,在吃不飽肚子的情況下,當兵吃餉也不失爲一條出路,募兵不會太難。

當然,平南軍募兵是有一定要求的,只肯招募農村的農民,城市兵則一概不收,有戰訓司往各地派出人員專門負責,招募好的士兵一律送到揚州集訓。

平南軍中大量的老兵和基層軍官被抽調出來,補充到戰訓司,協助進行新兵訓練工作。這些新被招募的農民,將會在揚州城外的軍營裡經歷三個月繁重而殘酷的訓練,能撐到最後的纔會被留下來,成爲平南軍的一員。

這個夏天,江北都督府的一切都將步入正規。

第657章 殺人立威(加更)第七十七章 殺第428章 進讒言的方名夏第880章 激戰第843章 決策第612章 我希望第546章 賣地籌餉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周延儒倒臺第一百零三章 溝渠拒敵開個單章爲新書求個收藏、推薦第437章 俺們是大明錦衣衛(4000字大章)第346章 兵圍魏國公府第997章 關中攻略第900章 縱橫家範天宇第九十三章 考覈(上)第八十七章 極度自負單明磊第755章 大勝關(第二更)第751章 識時務的韓贊周第681章 各逞計謀(兩章合一)第611章 風將起第523章 反間(下)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199章 落寂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333章 破家爲國劉孔昭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420章 大明的工業已經落後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周延儒倒臺第220章 勢如破竹第413章 翻手爲雲第1002章 抵達揚州第285章 絕望的史可法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572章 風漸起第863章 抵達金州第286章 弘光第560章 含淚別公主第445章 閱兵(第二更)第880章 激戰第523章 反間(上)第837章 兵潰如山第一百二十二章 鬥縉紳第469章 揚州城已經做好了準備第992章 怒罵第498章 水攻之議(1)第461章 城破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569章 齊國公威名傳四海第307章 大明的頑疾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924章 殺滿躂啊第924章 殺滿躂啊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二十六章 推銷第955章 崩掉幾顆牙齒再說(第三更)第731章 張定國回川(加更)第547章 水水第一百三十六章 尚駙馬第204章 裡應外合第883章 大戰將起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802章第541章 翻船第687章 火攻賊軍潰敗第266章 海上第七十五章 暗夜陰謀第920章 登陸戰,覺華船隊來援第213章 大順立國第368章 各償所願第813章 兵不血刃入膠州第254章 天羅地網第278章 封侯之賞第七十四章 里長趙離第443章 撤離第715章 深入敵營膽氣豪第441章 劉能的計策第841章 洪承疇被俘第737章 中風第505章 兵發南京第409章 各自出招第422章 比賽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913章 城破第738章 坤興公主的打算第367章 毆打第259章 回師天津第346章 兵圍魏國公府第585章 固執己見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304章 決斷第877章 溝渠之戰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