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

以貌取人肯定是不對的,但是通過對一個人表情的關注,可以看出某個人大致的性格,以及平日裡爲人處事的原則,這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鄭勳睿看見大名鼎鼎的黃道周,腦子裡浮現出來的感受,就是對面是一位頗有些傲氣爲人嚴肅的教書先生。

不過黃道周可不是教書先生那麼簡單,被後世譽爲儒學大師,民族英雄,而且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歷史上的黃道周,在忠於大明王朝的氣節方面,的確比很多的東林黨人都要強,在大明王朝已經轟然倒塌的時候,依舊受命於危難之際,抗擊大清,被俘之後拒不投降,最終被殺害,這一點讓那些投降大清的東林黨人羞愧。

在學術方面,黃道周與劉宗周雖然同時被譽爲儒學大師,但黃道周還是不如劉宗周,劉宗周在潛心研究儒學的基礎至上,提出了慎獨的觀點,而且予以充分的論證,最終形成一套較爲完善的體系,可黃道周沒有做到這一點,沒有獨立的學術論點。

真正見到了黃道周,鄭勳睿的第一印象不是特別好,但他不會讓印象左右自身的判斷,儘管他和徐望華已經探討過了,徐望華對黃道周的看法也不是很好。

見面寒暄之後,黃道周不再說話,看着鄭勳睿,絲毫沒有提及山陰幫幫主徐吉匡的事情,這讓鄭勳睿有些不舒服,就好比說人家來求你辦事,卻端着年紀和資歷的架子,認爲你是應該辦理這件事情的,是不需要開口感謝的。

壓制了自身的不快,鄭勳睿還是想着和黃道周討論對時局的認識。從中窺探出來黃道周真正的能力,畢竟黃道周被譽爲是憨頭,也就是做事情但尋義理、不屑圜轉、直來直往,這樣的性格,有其自身的巨大弱點,但也有一定的氣節體現其中。

“黃先生所著《節寰袁公傳》,其中有一段話。謂‘智者不能謀,勇者不能斷。慈者不能衛,義者不能決,賴聖人特起而後天下晏然。’不知道這句話寓意如何。”

鄭勳睿沒有絲毫的客氣,他不想和黃道周長時間的討論所謂的學術,那些誇誇其談的學術,對於當今時局來說,沒有什麼作用,只能夠用來忽悠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讀書人,因爲這些人不知道民間疾苦。一味的追求學術,一味的遵循法理,一味的體現自身的清譽,殊不知爲政者需要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

就好比說你面前的是一羣快要餓死的老百姓,你不拿出來糧食救濟,卻在他們的面前大談特談什麼美好的未來,告訴這些老百姓。麪包會有的,銀子會有的,就是要按照你的理論來奮鬥,按照這樣的方式處理問題,可想而知是什麼結局。

鄭勳睿提到了《節寰袁公傳》,讓黃道周的眼睛陡然亮了。這本書是黃道周爲老師袁可立寫的傳記,也是他引以爲傲的文章。

“大人如此年輕,居然也讀過《節寰袁公傳》。”

黃道周的回答,讓鄭勳睿一陣的惡寒,看來這個憨頭的稱呼名副其實,一方面表現黃道周爲人耿直,不知道圜轉。另外一方面也體現出來黃道周的自命清高,鬍子裡的酸腐氣息。

看見鄭勳睿沒有說話,黃道周也不在乎,開始侃侃而談了。

“在下所著《節寰袁公傳》,其核心關乎到忠侫二字,若是忠侫不分,則是邪正混淆,如此天下無治,我朝需要聖人出現,方能好好治理,古有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開漢四百年之張子房,縱觀我朝,並非無聖人,只是聖人總是遭遇宵小打壓,不得舒展其志向……”

黃道周足足說了半刻鐘的時間,的確是引經據典,顯得磅礴大氣,可鄭勳睿所關心的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什麼是聖人,這個時代誰是聖人,這個觀點黃道周遲遲沒有說。

應該說黃道周的論述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是周延儒還是溫體仁,有一定的能力,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和重用,可這些人在歷史上也被稱之爲裱糊匠和裝修師傅,他們沒有能夠或者說不願意觸及到根本問題,他們沒有改變大明王朝頹廢局勢的勇氣,以至於大明王朝轟然倒塌。

黃道周說完之後,鄭勳睿面帶微笑開口了。

“黃先生說的是,既然如此,黃先生可否說說,我朝哪些人是聖人,這聖人的標準究竟是什麼。”

“所謂聖人,乃是關心天下之存亡興衰,以其爲己任,有着不屈之氣節,如浩然正氣盎然充塞於天地之間,不拘泥於一朝一代之得失,居廟堂之高則是諍臣,處江湖之遠則是仁人,潔身自好,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爲百姓所敬仰,其高風亮節萬世流傳……”

黃道周說到這裡的時候,鄭勳睿的面容變得嚴肅起來了,短短几句話的交談,他終於發現了東林黨人致命的缺陷存在了,也明白其理論根本是行不通的,這裡麪包含的不僅僅是誇誇其談和書生誤國的含義。

黃道周提到的聖人之概念,是關心天下存亡之興衰,其實在幾百年之後,有關這方面的爭論層出不窮,最爲典型的是一種責任思潮的泛濫,那就是認爲讀書人必須要有錚錚鐵骨和不屈的氣節,不能夠圜轉,不能夠變通,至死堅持理念,至於說歷朝歷代,看你如何的駕馭讀書人,用的好就能夠藉助其力,風正帆懸,劈波斬浪,成爲正能量,用的不好就形成對峙牴觸之阻力,摧檣折擼,造就負能量,加速你的滅亡。

這種觀點最爲致命的地方,就是認爲讀書人關心的是天下存亡興衰,至於說一國一姓的存亡,以及朝代更迭造成的人間悲劇,包括老百姓的疾苦等等,原本就不是讀書人所需要關心的,朝代更迭是歷史變遷的正常磨損,百姓遭受之痛苦也是歷史付出的代價。

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觀點和認識,導致投降變節的諸多東林黨人,恬不知恥的總結歷史,絲毫不感覺到羞恥。

當然,如今的黃道周,還想不到這麼深遠,也不會有這樣明確的想法。

但鄭勳睿內心已經發涼,他悲哀的發現,黃道周的確只適合做教書先生,或者是埋頭做理論研究,這樣的人放到朝廷裡面去,沒有好處,不可能提出什麼好的見解。

好不容易等到黃道周說完之後,鄭勳睿慢慢開口了。

“黃先生之見解,本官第一次聽聞,本官知道黃先生精通《易經》,以天道爲準,能夠預見大事,黃先生一直都沒有提及我朝究竟誰是聖人,本官亦可以理解,不過有幾句話,本官想着送給黃先生。”

黃道周微微愣了一下,看着鄭勳睿,臉上的表情變得疑惑了。

“黃先生所說之聖人,本官之理解,無非是扶危定傾之人才,黃先生認爲皇上身邊,都是時獻微益之人,沒有什麼大的能力,說的直白一些,也就是修修補補,拆東牆補西牆,所做的事情,不能夠扭轉王朝之頹敗的命運,無非是摸準了皇上之喜好,擅長說空話,說漂亮話,做和事佬。”

“黃先生的觀點,有些本官是贊同的,但很多地方,本官也是有不同看法的。”

“本官認爲朝中還有幾類人,更加的可惡。”

“一類人就是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來壓人,說他們沽名釣譽不爲過,他們說出來的道理是毫無瑕疵的,可惜拿到現實之中,根本無法實施,偏偏他們不以爲這是錯誤的,反而堅持自身的觀點,認爲朝廷不採納他們之建議,就是昏聵。”

“還有一類人,品德高尚,無私無畏,做事情的時候,自認爲赤膽忠誠,掌握了真理,故而毫無顧忌,乃至於在做錯事情之後,還是那麼的理直氣壯,還是那麼的坦蕩自如。”

“我朝有很多這樣的先例了,本官就不列出具體的人和事,想必黃先生是明白的。”

“本官給這些人的評價,都不是棟樑之材,所謂守正而不能達變,敢於犯顏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言而於事無補,這就是書生紙上空談,誤人家國。”

“本官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謂一位大人,嚴於律己,很有清譽,買菜的時候,從來都是體恤百姓的,不少百姓一文錢,說話的時候,字裡行間也是憂心百姓之疾苦,可就是這樣一位大人,率領大軍和異族作戰的時候,卻是無比昏聵,大敗特敗,險些毀掉了江山,這等人能夠說他不是人才嗎,能說他是人才嗎。”……

鄭勳睿滔滔不絕的時候,黃道周的臉色由白變紅,由紅變青,最後又慢慢變得白了。

鄭勳睿說完之後,黃道周好半天無法開口說話。

鄭勳睿揉合了千百年的歷史,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哪裡是黃道周能夠匹敵的,這就好比說鄭勳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藉助巨人的力量,與黃道周的對決。

過了好一會,沉着臉的黃道周站起身來,對着鄭勳睿抱拳開口了。

“大人如此年輕,說出來的道理,竟然如此的精闢和犀利,在下領教了,這就告辭了。”

“黃先生去意已決,本官就不挽留了,本官有一個疑惑,山陰幫幫主徐吉匡,和黃先生是什麼關係。”

“不敢,徐吉匡是在下的學生,其有學識,可惜誤入漕幫,在下也是痛心疾首,故而纔出面求情的。”

讀首發,無廣告,

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134章 震懾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577章 依靠的是自身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392章 報復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22章 教訓和教誨第94章 會試第49章 徐州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60章 儒學教授第765章 明智的選擇第550章 溫水煮青蛙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799章 希望和絕望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199章 親兵營第94章 會試第88章 當頭一棒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701章 低頭就是出路第163章 力排衆議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685章 裂縫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663章 餘音繞樑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640章 留一手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851章 人心已經散了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384章 淮安火器局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908章 都要拼命了第184章 文震孟的來信第526章 羣英會(1)第258章 殊死抵抗第304章 結盟第167章 末路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429章 真正的變化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995章 皇上的固執第784章 閃電戰(14)第180章 緊急赴京第359章 血戰(3)第39章 小私心第95章 民有三苦第130章 上任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11章 家務事第588章 痛心(1)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932章 皇太極的能力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328章 抓重點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188章 計謀第226章 死牢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53章 搬遷第411章 潛移默化第227章 惡少第279章 預料之中第498章 多爾袞的意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513章 慘敗(2)第169章 出乎預料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981章 戰遼河(3)第295章 憂心的交接第5章 父子長談第560章 宿命第356章 穩妥第965章 征服之戰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871章 歸宿(1)第365章 伏筆第321章 幫丁第59章 陳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