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

“江南的天氣真有意思,剛纔還是晴天,說變就變了!”

李建泰說着話,就在錢謙益的對面坐了下來。他知道此人是東南士林之望,李建泰等北來士人想要說服南都摒棄北傀、擁立新帝,就必須說服以錢謙益爲首的東林黨人。

蘇觀生也和李建泰、錢謙益二人一起坐在船上,除了他們以外,這其中也包括了在蘇州一帶甚有文名的少年夏完淳。

夏完淳是陳子龍的學生,他從李建泰和蘇觀生的口中終於聽得了老師的消息——當然,出於種種原因,李建泰隱去了陳子龍在徐州投奔了大順軍的消息,只是告訴了夏完淳陳子龍和張家玉潛伏京師,意圖大舉的事情。

夏完淳天資聰穎,年紀雖然極輕,但受父親夏允彝的影響,卻是難得的矢志忠義、崇尚名節之人。他本就對於北傀朝廷屈膝東虜之事極爲不滿和憤慨,從李建泰口中得知了東虜弒殺崇禎皇帝、在北京大量佔據民宅和屠戮忠臣義士的消息以後,更爲憤恨。

夏完淳受到老師陳子龍潛伏京師敵營的勇敢行動所激發,胸中洋溢起了十足的驅逐夷狄的熱血。

像他這樣的年輕士人,在江南尚有許多。自從李建泰、蘇觀生、高起潛、劉澤清北來以後,這些青年士人就接連聯名上書,要求南都羣臣從潞王和福王中擇一人擁立爲帝后,揮師北伐,驅逐虜廷。

可是潞藩和福藩在得知崇禎皇帝已死的消息以後,卻不敢聽從李建泰的建議在南都稱帝。

其一,是因爲潞王和福王各有其支持者,雙方互相忌憚,沒有任何一人擁有絕對優勢,不管是誰稱帝,都將受到另一方的強烈反對;

其二,是因爲大順軍控制着湖廣上游和徐亳一帶,比起遠在幽燕的清軍,顯然近在眼前的“闖逆”纔是南都的首要大敵。南都小朝廷還急於採用“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聯合清軍夾擊“闖逆”,在這樣的形勢下,他們就更加不敢因爲冒然稱帝而激怒清軍了。

錢謙益代表江南士人對於李建泰的要求一再顧左右而言他,本來在船中侍立的夏完淳,終於無法忍耐,實在聽不下去了。

他走到船艙外面,正撞上了錢謙益的學生、福建總兵鄭芝龍的兒子鄭森也在船艙外面看雨。

鄭森是福建人,見過大海的壯麗,但卻不常目睹長江的奇景:從浩瀚無垠的蒼穹到廣闊的江面,億萬條銀柱將水天連爲一體,乍然間分不清楚水是從天而降還是從江心噴出。而遠處,太陽並未完全消隱,正從烏雲中慢慢露出臉來。一柱陽光照在雨幕上,如珍珠般一閃一閃。

鄭森讚歎一聲,轉過身來。頭頂上依然噗、噗、噗地響,那是雨點落在船篷上發出的聲音。

“存古,我在回憶一些陳年舊事,竟然未留意天氣。江南的夏雨,倒是比福建的大多了。雨景也較福建更爲可觀。”他對夏完淳解釋說。

夏完淳說:“我看仁兄可謂兩耳不聞船外雨,一心撲在他事上,是在想些什麼呢?”

鄭森哈哈笑道:“不瞞存古,我還在想秦淮河的綺羅事嘞!”

夏完淳不以爲意:“大木兄,船中局甚爲焦灼,錢宗伯百般不願參與定策……沒有江南士人的支持,李元輔等北來大臣於南都皆無根腳,恐怕不能成爲氣候。錢宗伯是仁兄的老師,大木兄不能於此中說上兩句話嗎?”

鄭森愁眉苦臉道:“錢師之意豈是獨特其一人之意?劉蕺山、黃梨洲皆此意也!江南士人皆推崇潞王,可鳳督馬士英、淮撫路振飛等江北人皆屬意福王,蘇常黨人皆以爲馬士英特欲立福邸是欲翻東林之局,因此力阻止。錢師以爲若立潞王不可,則尚不如不定策擁立。”

夏完淳聞言憤慨道:“此皆禍國之議!庸人不可與謀啊!”

鄭森不置與否,但他的心中已經產生了別種心思,想着應該速回南京,和叔父鄭鴻逵商量此事。不管最後南都羣臣要不要擁立某一個皇帝,或者南都羣臣是要擁立福王或潞王中的誰,鄭家都不應該錯過這個力挽狂瀾的機會。

江南水系四通八達,從大江轉入運河,可直抵蘇州;由南邊小河進入太湖,亦可轉往蘇州。

船隻繼續在小河中緩緩前行,有時穿過一些鄉鎮,鱗次梓比的房舍、形制各異的石橋和木橋、河邊正在洗衣、洗菜、淘米的婦女,都讓北來大臣們感到不同於北方。李建泰不由得想起“小橋流水人家”的名句。

更多的時候,小河流過綠油油的農田。兩岸長勢甚好的水稻、棉花與李建泰在北直隸常見的光禿禿的土地形成鮮明對比。

衆人沿河所見,都覺得形勢更爲樂觀,蘇觀生便直言以江南之富庶,只要羣臣擁立福王稱帝,那麼中興明朝並非沒有可能。

只有劉澤清默不作聲,他們離開登州的時候,許都曾經將五百名順軍軍士以山東官紳武裝的名義交給劉澤清,作爲劉澤清前往南都後立足的資本。

劉澤清乘坐蘇觀生的船隻隨衆人先到江北,而後自淮南南下前往南京,沿途他又趁機以這五百順軍軍士爲骨幹濫收兵馬,不斷擴軍。此時已有數千之衆。

劉澤清認爲江南雖然富有,可是兵馬之強遠遠不及清軍和順軍。而且就他在山東所見,大順軍治下的田地麥苗同樣長勢很好,經濟狀況未必遜色於南都。更何況南都士紳皆鉅富,官富而國窮的情況,並不讓劉澤清感到意外。

這場船中局,結果以李建泰和錢謙益的不歡而散告終。以李建泰爲首的北來士紳大臣,和以錢謙益、劉宗周、黃宗羲爲首的江南東林君子,意見差異極大:

首先是江南無論是馬士英一黨,還是東林一黨,都反對稱帝激怒北廷。

其次則是北來官紳皆屬意福王稱帝,這就又讓東林黨人感到很大威脅,原因是福王的祖母是備受神宗寵愛的鄭貴妃,從萬曆到天啓朝廷上圍繞着儲君問題展開的“妖書”、“梃擊”、“移宮”等轟動一時的案件都同鄭貴妃有關,何況正是由於東林黨人的力爭,神宗和鄭貴妃希望立老福王爲太子的圖謀才化爲泡影。

因此,他們擔心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重翻舊案,自己在政治上將會失勢。

笫二天黃昏時候,船隻搖進太湖。劉澤清沒有到過洞庭湖和鄱陽湖,太湖是他平生見過的最大湖泊。那一望無際的碧波,那倒影入湖的蔥綠島嶼,那在蘆葦和岸柳掩映中起伏綿延的一抹遠山,那在絢麗的晚霞中上下回翔的潔白沙鷗,都使他彷彿置身於一幅醉人的山水長卷之中。

而就在北來羣臣的周圍,大大小小的漁船正揚帆歸去,從一些船上傳來了悠長曼妙的歌聲。他們無法聽懂歌詞,但都覺得這些漁歌非常好聽,正與薄暮上的湖上景色渾然融爲一體。

暮色更重了。周圍的漁船都已遠去,湖上一片靜寂。他們的船也開始向岸邊搖去,衆人在錢謙益帶領下將去蘇州遊覽一陣。

劉澤清則找到機會,他找上了高起潛說:“金陵羣臣歌舞昇平,這種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景色,於中興大業恐怕是很不妙了。”

高起潛看着劉澤清的神色,終於笑了起來:“劉鎮臺以外我們要怎麼辦?”

劉澤清直說:“江南既然不行,我們就乾脆聯合江北的鳳陽總督馬士英、淮揚巡撫路振飛南下?如何?”

高起潛低聲說:“定策大勳,與其分功江北,不若我們自爲之!”

劉澤清疑惑道:“福王背後是由江北督撫支持,潞王背後是由江南士人支持,我們手上連一個宗室都沒有,如何定策?”

高起潛陰陰地說:“自南北交通隔絕以來,鳳陽高牆已經形同無物。不少藩王都從鳳陽前線逃到江南避難,這江南現在是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藩王宗室到處都是呀。”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瘟疫,可防可控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七章 鳥銃隊第十九章 文武百官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九十三章 滿達海中心開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四十六章 永爲濁流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六十四章 曹營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翻譯翻譯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鎮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戰徐州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二章 惠世揚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國、晉王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宮燈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十五章 身後第七章 左鎮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四十章 楊嗣昌的終局(四)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三十二章 遏必隆嗅到危險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三章 李天下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十六章 五軍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五章 山陽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