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

袁時中也很鬱悶,他接受朝廷的招安,那既是因爲他不願自己的人馬被李自成徹底消化掉,也是因爲朝廷給出的招撫條件確實很好。

之前新任河南巡撫王漢和新任河南巡按蘇京已經答應了袁時中,只要他投降,不僅立即委以總兵重任,而且會派船隻將小袁營的兵馬全部接到黃河北岸去。

關於給不給授予總兵一職,袁時中並不在意,他想的主要是一旦過了黃河,小袁營就不怕受到闖軍的追擊,到時候他大可以爲所欲爲。巡撫也好,巡按也好,都不能拿他怎麼樣。

可是當袁時中真的叛離闖軍以後,河南巡撫王漢和河南巡按蘇京卻當即表演了一番“川劇變臉”的活劇。

他們雖然答應接受小袁營的投降,還說要爲袁時中上奏朝廷請求授予官職,可是卻要求袁時中必須先將李自成手下的重要將領或文官殺掉一個,獻來首級,以證明真心降順。至於派船隻接運人馬的事,俟投誠以後再議。

袁時中和他的左右文武大爲失望,朝廷怎麼這樣的出爾反爾?甚至於連之前小袁營不甚重視的總兵一職,據前去黃河北岸蘭陽縣謁見撫、按的劉秀才所言,居然也成了參將一職!

他在潁州又被李來亨追了上來,這隻小老虎資望雖然很淺,可他手底下的部隊配置未免過於豪華了一些!

潁州之戰的時候袁時中自覺得自家的指揮沒有任何問題,小袁營雖然因爲突然叛離闖軍,全軍上下的心態還十分混亂,士氣也比較低迷。可是當時追上來的李來亨部闖軍,兵力也只有五六千人,尚不足小袁營人馬的一半多。

袁時中這纔有信心憑藉優勢兵力,在潁州打一場防禦反擊的殲滅戰:

他先是有條不紊地在潁州四面險要和渡口處修建了許多山寨,這是他在河南闖軍那裡學到的“守險不守城”的戰法;

接着袁時中又分兵兩翼,派出了近兩千名騎兵在李來亨部闖軍追擊部隊的側翼做非常大膽的迂迴動作,他試圖用這支奇兵包住李來亨的後路,等追擊部隊攻堅不利後,小袁營就可以一轉攻勢,旋即將闖軍追擊部隊殲滅掉。

可袁時中絕沒想到“守險不守城”的戰術本來就是由李來亨率先提出來的,他大概料定闖軍的追擊部隊會缺乏重武器,攻堅力量較弱,所以才如此託大的佈置防禦反擊。

實際上湖廣闖軍已經配備了新型的小型紅夷炮,雖然其口徑和斤數比較低,屬於較爲輕量化的紅夷炮,但由於整體設計上吸收了傳教士的火炮模數經驗,以較小的重量,卻可以發揮出讓袁時中大吃一驚的威力來。

闖軍的小型紅夷炮比之明軍的舊型號,在火炮重量與威力上更爲平衡,炮身各處尺寸與火炮內口徑之比,即包括各處壁厚與口徑之比,也包括身管長度與口徑之比的設計更爲合理。

在重量減少的情況下,火炮威力沒有減弱,反而還有所增加。

闖軍新式隨營火炮的劇烈轟擊,讓毫無心理準備的小袁營將士紛紛敗退。而被袁時中寄予厚望的迂迴部隊,也在側翼的騎兵戰鬥中落敗——這倒不是因爲闖軍的三堵牆騎兵在戰術和組織形式上有多麼高明,而更多是因爲闖軍騎兵的馬匹、裝備以及戰士們的作戰熱情都高於他們的對手。

最後一錘定音,在潁州之戰中徹底擊潰小袁營心理防線的則是“霆軍”。

袁時中在防禦反擊的作戰徹底失敗以後,又孤注一擲,甚至將自己的親兵都投入戰場,試圖利用優勢兵力在局部戰場製造一次強而有力的步卒密集衝鋒。

可他不幸一頭撞在了霆軍的防線上,被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新型鳥銃收割了無數精悍的戰士。

更不要說霆軍中部分士卒,還已經換裝上了可靠性更高、射速更快的自生火銃——雖然數量還很少,但這種程度的火力,已經足以給行將瓦解的小袁營以致命一擊。

袁時中無論如何沒有想到,他以一萬多人的兵力防禦反擊對付李來亨五六千人的追擊部隊,居然會出現這樣的慘敗。

眼見大軍本就非常低沉的士氣徹底走向崩潰,袁時中也只好帶着親信們倉惶逃向亳州。被馬蹄掀起的泥土塵埃遮蔽了他的視線,好像隔開一道塵霧的屏障,在袁時中還看不清楚前方道路的時候,又是好幾發炮彈落在了小袁營的人羣中,把一些最勇猛的戰士打成了幾截。

袁時中連續逃了半天加上一整個晚上,才堪堪逃出了闖軍追擊的範圍。沿途到處是小袁營死傷的將士,他們有的早已斷了氣,傷口的血已經凝成紫色、褐色、黑色。有的還在喘最後的幾口氣,在他們的已經失去神采但還沒有閉上的眼睛裡流露出生存者無法理解的表情。

還有人發出嘶啞的嗬嗬聲,向戰友或向敵人乞求一口水,這口水對他是這樣重要,這些曾經也是中原闖軍一份子的勇士們,只需要一口水。

可是袁時中卻滿足不了他們。

幾棵孤伶伶的樹木和一些臨時搭制起來的掩蔽體,雖然把它們的影子清楚地投在地面上,可是小袁營的士兵們很少有機會得到它們的廕庇。

熱辣辣的太陽直射到他們身上,一身鐵甲好像火烤着一般,貼在他們的皮肉上。他們的皮膚像要裂開來,他們的喉嚨乾渴得像要冒出煙。可是這種苦熱、乾渴的感覺只有在一場緊張的搏鬥結束以後纔開始感覺到。

又逃了很長一段時間,袁時中才終於找到了一條河流,將士們紛紛涌到河灘旁舀水喝。有的人身邊沒有帶舀水的陶碗、皮壺,又來不及找到其他的器皿,就迫不及待地用雙手掏起不乾淨的水來,大口地喝着,然後奔到垂死的同袍面前讓他嚐到一口餘瀝。

他們牽着的馬匹比他們更靈活地伸長頭頸或者涉游到河水裡埋下嘴巴暢快地痛飲一場,這似乎是補充了人和馬在一場緊張的戰鬥中所流失的開水和血,給他們帶來無上的享受。有的戰士索性找一塊石墩坐着,掏出身邊帶的乾糧,和水一起吃起來。

袁時中本人也飲了一囊水,吃了點乾糧。親兵們牽着他的戰馬在河邊飲水,他親自在旁看着,不讓飲得過多。許多將領都圍到他身邊來,聽候他的命令,袁時中的兄弟袁時泰第一個問道:

“大哥,我們接下來究竟要怎麼樣?朝廷到底什麼時候纔會派船來,把我們接到黃河北岸去?繼續留在這裡,我們肯定是會被闖軍徹底打碎了、吃光了的!”

還有人則試探性提起李自成既往不咎的寬大胸懷,說:“闖軍給我們射來了不少文書,識字的那幾個秀才說文書好像是大元帥親自寫的。大元帥的意思看來是隻要袁爺回去開封,一切就能既往不咎,大家還是一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的好兄弟。”

袁時泰則不屑一顧:“呸!李自成這個僞君子,你看曹操都被他擺弄成什麼樣子了?曹營都快讓闖軍給吃光抹淨了,我們小袁營絕不能落得個曹營一樣的下場。”

可是也有人覺得曹營的“下場”並不壞,忍不住反駁說:“曹操又如何?他現在是闖軍的副帥,曹營的那些將領也都成了指揮好幾千、好幾萬人的大將,不是比以前做流賊威風許多嗎?將來如果李闖王開了國,人家可就都是開國功臣了!”

“不要再說了!李自成怎麼可能開國?他算是一個什麼東西!”

袁時中狠狠吐了一口唾沫,他並不覺得自己哪裡比李自成差,小袁營的軍紀、自己的用兵,還有對文人的招攬,自己哪一點又比李自成差了?憑什麼屈居李自成之下呢?

現在小袁營的困窘,全都是因爲時勢不在我而已。如果當年率先攻破洛陽的是小袁營,那麼現在在開封發號施令的一定不是李自成,而是自己袁闖王了。

可是袁時中的臆想終究不能改變小袁營現在進退兩難的困窘局面,他們現在甚至於連生存下去都很困難!

小袁營退到亳州以後,人心已經散去了大半。袁時中雖然依託亳州西面的幾條河流,沿着河岸設兵佈防,可是小袁營上下士氣萎靡不振,毫無鬥志,根本不可能抵擋住李來亨咄咄逼人的攻勢。

他無奈之下,只好寫信給徐州和歸德方面,希望徐州剿總和歸德的河南總兵陳永福可以伸出援手來——爲此袁時中甚至不惜放棄小袁營的獨立性,就此去淪爲史可法或者陳永福麾下的一支部曲。

唉,這又是何必呢?

袁時中最初叛離闖軍的目的,不就是爲了保存小袁營的獨立性?

可是史可法也好,陳永福也好,恐怕都不會給袁時中以多大的援助。除非李來亨直接進攻徐州,危及到整個徐州剿總的生存,到了那種局面,史可法纔可能冒着吸引闖軍大規模攻擊的風險,把小袁營招攬入麾下。

袁時中胸中不禁升起絕望之感!

史可法和陳永福會拉他一把嗎?

只能希望徐州剿總會拉他一把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髮左衽矣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單章說明 整合45~53章爲5章節第一百二十章 阿濟格東路軍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三章 林貓貓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顧細謹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十章 洛陽春光好(七)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七章 順兵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六章 裕州人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