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

李來亨爲了堵住左鎮的水師,先派了馬寶將隨州各處渡口攻佔下來。原本爲了以防萬一而不敢輕出的隨州守軍,在李來亨率領闖軍主力抵達隨州城下以後,也陸續出城參戰。

這樣李來亨就集中了差不多三個步兵標、二個騎兵標、一個炮兵標,再加上左、治、藺三營,共約兩萬多人的部隊。這樣的兵力相對於圍城大營的萬餘殘部已經有了很大優勢,更何況圍城大營裡的一萬人,還包括了沒有多少戰鬥力的大量水手船伕,而且全部士氣低沉,糧秣緊張,根本不具備多少戰鬥力。

馬進忠且戰且退,連續焚燬了好幾處營地,最後只能龜縮到河岸,依靠水師進行協防,才勉強守住大營中最後一塊營壘。

闖軍則大舉直進,連續平毀圍城大營二三十處營盤,擒斬左軍餘部上千人。馬寶在完成攻佔周邊渡口,封鎖上下游,杜絕金聲桓西逃之路的任務以後,也率部返回隨州城下,又更進一步加強了闖軍的圍攻兵力。

在這樣猛烈的強攻之下,軍心士氣本就低到谷底的左軍餘部終於支撐不住,有兩名守備同時率部投降。左翼防線門洞大開,郝搖旗趁機一鼓而進、長驅直入,徑直殺進大營中央,左衝右馳,又俘虜數百名官兵。

過了一會兒,李來亨親自來到已被闖軍佔領的左軍營盤督戰。原來軍戍嚴密崗哨環布的前沿陣地,現在已經變成了三堵牆鐵騎縱橫的場所。

隨同李來亨來此的賀錦、白旺、陳可新三人,飽受左鎮水師攻城之苦,特別是賀錦和白旺兩人還差點因此翻臉。他們看到眼前的場景,許多左軍強行佔據的農舍,還有用來放置麻繩、帆布、鐵釘的臨時倉庫,都成爲了一堆堆的瓦礫場。

還有不少房舍和窩鋪,被馬進忠撤退前焚燒得焦頭爛額,肢體不全。有的像刺蝟一樣,在一小塊地方中,集中地受到不可勝計的箭矢。蒙上灰沙的箭翎已經變成灰色;箭鏃深深地陷入土牆、木窗中,誰也不肯花費一點氣力把它拔出來,再派一次用場。

空地上拋棄着殘破的兵刃和無法修補的衣甲,有的還沾上了血污。還沒有掩埋起來的戰馬的屍體被割裂得支離破碎,發出腐臭的氣味。在它周圍的稀少的青草都被壓平了,只留下他們主人垂死前掙扎的痕跡。

陳可新忍不住感嘆道:“景物猶是,人事全非。”

經過鷹子山之戰後,方以仁久經苦戰而積累的疲勞都被興奮的期待所抵消了。他和陳可新打了一個招呼,兩人雖然還不熟悉,但同爲闖軍中少有的士人,天然具有較多的共同語言。

顧君恩也走了過來,他雖然是行軍司馬、是謀士,可也穿着一件叮噹作響的鐵甲,吸引了陳可新的目光。

顧君恩看着殘破的營盤戰場,又望着遠處的河流,心想這次隨州大戰,雖然中間幾經波折,但最後總算和自己戰前的謀劃相同,成功摧垮了不可一世的左良玉兵團。他心中升起一股豪情,即興口占一詩道:

“擊破橫流氣萬千,中原可濟孰投鞭。天教北地來南氣,水滿隨州聞杜鵑。”

他這首詩重點都集中在闖軍的戰勝之威上,格調不高,用詞用字也比較一般。不過陳可新作爲在場衆人裡功名最高的舉人,自然不能低人一頭,他的手筆又確實高出了顧君恩詩作一大截。

“好直兄即興所佔,意調高絕,真顯我闖軍英雄氣魄。”陳可新先讚歎一句,隨即又道,“若闖軍能夠爭鼎立國,到時候只要百姓安居樂業,我自當退隱鄉里,功成而告身退。”

他接着低吟道:“男兒無事業,淡泊亦英雄。未敢輕毛遂,羞稱識孔融。談笑居人下,君親入夢中。開國望鄉梓,江雪歸田壟。”

陳可新的詩文表面上是說自己功成身退,如何如何不在乎功名利祿,但實則一句“開國望鄉梓”,又暴露了他意欲做闖軍從龍元勳的打算。

他們兩人都作完詩文以後,只剩下方以仁一位士人還未發言。方以仁心下只覺得十分好笑,他看了看李來亨的神色,心中便有了想法,道:

“闖軍戰勝之威、府主用兵之神,固然神武動人。可百姓飽受戰火之苦,昨日滿堂笑,今日滿牀骨,真可哀也!”

方以仁隨即道:“東鄰有老翁,廢病瘦如帚。西鄰失其子,夫妻皆殘朽。縣官奉軍牒,遮道捉人吼。如狼如虎兵,一繩貫八九。只恨不昨日死,仰天但搏肘!”

他將摺扇收在手中,長嘆道:“兵連禍結,楚民大苦。府主今爲天下除一左賊,可猶有民賊無數盤踞其上,闖軍之業尚未過半,諸公尚需努力啊。”

他這話瞬間就把顧君恩和陳可新的格調拉踩在腳下,凸顯自己的大仁大悲,又正符合李來亨想要宣揚的宗旨。

果然,李來亨隨即笑道:“正是如此,三楚殘破,接下來我們更要用心於治道。需知馬上可以得天下,而不能安天下,諸公當爲我明此道。”

顧君恩和陳可新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從李來亨和方以仁的話中,似乎聽出了湖廣闖軍的某種遠大圖謀來。

這時候郝搖旗從前線奔回,給李來亨帶來了一條大好消息:“節帥……馬進忠願降!”

“哦?”

李來亨眉毛一挑,馬進忠是農民軍的叛徒,沒想到金聲桓還沒說什麼,馬進忠反而先表示了投降之意。

不過馬進忠本身與闖軍並無統屬關係,他投降時也並不和闖軍處在同一戰場。雙方確實不存在什麼尖銳的歷史矛盾,反而因爲這層關係的存在,讓馬進忠可以更容易投回到農民軍的陣營來。

郝搖旗接着補充道:“馬進忠是願意投降,但是他要求馬寶親自入營跟他見面,他才能放下心來。”

“呵,兵臨城下了,他還要和我講條件?”李來亨冷笑道,“我看馬進忠的投降很沒有誠意,一點誠意都沒給出來,就要馬寶入營去見他?只因爲馬寶也姓馬嗎?”

郝搖旗聳了聳肩膀,解釋道:“掌哨啊……節帥,馬寶他以前不是官軍將領嘛?他跟馬進忠在河南的時候就是舊相識,我估計馬進忠因爲這層關係,所以才一定要見過馬寶才肯投降。”

他接着又勸道:“嘿,我看馬進忠怎麼都不敢對馬寶兄弟動手的。若節帥不放心,大不了俄跟着馬寶兄弟一起進去勸降……主要是左軍的水師戰船啊,現在雖然他們受不了多久,可要是金聲桓發狠把船全部鑿破,咱們可就虧大咯!”

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五十二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五)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四章 於大忠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虜已入冢穴第二章 顧炎武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爾袞高呼渡河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東起義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來亨衝向微山湖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二十六章 歲入第九十章 首都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二章 惠世揚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動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六十四章 和碩特戰爭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十七章 黃河南岸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闖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