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洪桐縣裡,皆是老鬼

“老大人,這是何意啊……”張侖一臉無奈的苦笑,他真的沒有想過要參加科舉啊!

如果他是勳貴家的庶子那參加科舉情有可原,可他是英國公家嫡孫。

這還參加個毛的科舉啊!恩寵第一英國公張家嫡孫這個身份,已經足夠他做很多事情了。

參加科舉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即便是要揚名那抄幾首詩、寫幾個話本就是了。

最重要的是張侖就沒想過要往大明的官僚體系裡面湊,他只琢磨養好自己的身子骨、保護好自己的小命。

好好享受這人生。

頂多自己能給意見弘治、正德的,就提提意見他們愛辦不辦。

勞心勞力爲國分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的想法,張侖是真的沒有考慮過。

“據聞陛下欲徵玉公子爲太子侍讀,玉公子則言道己纔可爲太子師!”

卻見方誌輕撫自己的長髯,笑眯眯的道:“後纔有三大學士殿前考校之舉……”

“但此舉畢竟是三大學士而言,天下士子們未必服氣啊!”

張侖撇了撇嘴,我特麼管他們服氣不服氣。他們不服氣又關勞資批事兒?!

方誌這老江湖自然是看出張侖的不屑了,於是道:“公子不爲自己考慮,也得爲伯虎、衡父考慮一二啊……”

“雖是已經拜師,但拜的勳貴子弟還是功名之身對他們亦是有影響的……”

張侖聽得這話,果然是眉頭皺了一下。

他不是那種自私自利的人,否則的話也不會在唐伯虎當時情況不明之下拿出自己的稿費給他安排退路。

“況且,此事已傳出仕林!若是公子不去,免不得要爲人詬病啊……”

聽得方誌的話張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滿心臥艹!

這幫子老東西果然一個二個都是賊心眼兒啊,大明這個時代若是把名聲砸了就沒得混了。

唐伯虎當年聲名掃地歸來故鄉,別說旁人就是家中僕人的白眼也沒少吃。

若是張侖得了個“不敢應試”的名頭,那你還咋說你大才?!

三大學士的評價也頓時成了笑話,弘治皇帝也會懷疑自己到底爲何不敢。

要名聲一臭,基本就沒法混了。

“老大人既然都爲小子做到如此了,小子豈能不去……”

張侖感慨,這些個老傢伙們沒一個是省油的燈。

方誌是老學究沒錯,但這不代表他就是個老古板、不靈活。沒點兒腦子能混到提學御史這個位置麼?!

關於方誌的打算張侖也是猜到了一二的,很顯然他已經探知了皇帝、內閣對於張侖的態度。

張侖這樣的將來不僅富貴可期,而且只要沒犯下大錯必然是會得到重用的!

方誌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探知了張侖的才學,甚至那次到碼頭上他很可能也是衝着一探究竟的想法去的。

而爲什麼方誌要不遺餘力的推動張侖在這蘇州考科舉呢?!

原因很簡單,方誌哪怕再老學究他既然踏入仕途自然不免有問鼎內閣之心。

張侖是什麼人?!這是未來皇帝、內閣將要大用之人啊!

且憑藉張家勳貴恩寵第一的身份,又能夠在勳貴羣體中如魚得水。

之所以要鼓動張侖在這蘇州府考學,就是因爲方誌要想爲張侖座師!

在這個講究禮法人情的大明朝,座師和門生之間的關係可謂是非常的微妙的。

門生須念座師錄取之恩,座師須予門生照拂之情。

座師與門生的關係從明代一直延續到了清代,其親近程度僅次於君臣父子,且終身不變。

若是座師受難門生置之不理,就會被認爲是不講禮法人情這樣也沒法混下去了。

方誌提學御史的身份讓他可以成爲鄉試主考,只要張侖錄得他這一科那座師門人的身份就沒跑了!

只要這個身份確定下來,即便是將來方誌進不得內閣也能靠這富貴權重的門生照拂暢遊宦海!

“這羣老狐狸啊……”出得方誌的家中,張侖帶着唐伯虎及一衆老親兵們苦笑着道。

唐伯虎倒是想問什麼事兒,張侖只是一擺手說沒事兒!回船上吧!

秦淮風月張侖倒是見識到了,也真的是後悔了。

主要是特麼這副身子骨現在還不能躍馬提槍戰四方啊,淳酒美人在側卻不可得。

張侖那煎熬可想而知,乾脆趕着唐伯虎以讀書的名義往蘇州去。

而徐經最近則是在忙着把《倩女幽魂》雕版印刷出來,趕緊賣成銀子。

如果他還不知道藉着張侖揚名金陵這個好時候,趕緊把《倩女幽魂》印出來賣錢的話。

張侖會活活把這個煞筆弟子打死掛城門樓子上,風乾了過年下酒。

徐經還得把自己師兄唐伯虎的那座桃花塢給整理出來,雖然那裡已經有別墅和桃林了。

但當時許庭光來去匆匆,只是督建了個宅院然後種下桃林花卉便趕回京城了。

若是這裡給唐伯虎住倒是還勉強,現在張侖來了自然是不成的。

唐伯虎這次算是直接救下了自己的命,徐經沒有告訴別人的是他當時已經絕望了。

甚至再刑訊的時間長點兒,他就真的按照對方的要求什麼都認了。

叫徐經比較激動的是,張侖的這個新話本那賣的不是一般的好啊!

徐經家本身就是鉅富又常年收集古籍,所以跟很多蘇杭書商關係都極好。

家中古籍也經常需要雕版重印,於是召集雕工並非什麼難事兒。

至於鋪書銷售那就更簡單了,徐經直接到書坊裡就一句:此話本乃我恩師幽都夜夢玉公子新作!

那書坊裡的坊主們沒有一個不肯的,張侖在江上所作的那首《臨江仙》已經是傳遍蘇杭了。

再有《白蛇傳》暢銷在前,誰不搶着在自己書坊裡擺售那纔是真真的大傻卵。

帶着一衆老親兵們,張侖風塵僕僕的趕到了唐伯虎的桃花塢處。

看着這桃花塢頓時滿意的不得了,即便是唐伯虎自己也有些呆住了。

碼頭下來順着大道出城幾裡地,遠遠的便能夠看到那處桃林所在。

夕陽下遠遠的桃林可見有鵝卵石鋪就的小路蜿蜒在桃林中,深處的飛檐屋頂若隱若現仿若深山妙庵。

順着那條鵝卵石路徑前行約兩百步,便見得一座桃林外隱約可見的大宅。

白牆灰瓦佔地極大,門前早有童子在等候見得張侖等人前來趕緊轉身開門躬身侯着。

第七十六章 驚聞奇變,制謀而動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八百六十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完)第五百六十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八百一十四章 錢能一手定夷州,遠洋之上西夷來第六百四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玖)第四百七十八章 文武取科皆有改,天下舉子入京師第八百二十五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后很森氣,後果很嚴重第三百七十六章 編收冶匠周管家,勇擔其責伏羌伯第七百七十二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二百七十六章 莫欺張家癡虎兒,虎頭太師不好惹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后很森氣,後果很嚴重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粵北士商心皆碎,歃血爲盟驅螭虎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七百一十三章 以史爲鑑知興替,浩蕩潮流逆者亡第三百零一章 糧商不停日,工造進行時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二十九章 怕他死逑,準其所請第八百三十七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完)第一百六十六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四百一十八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上)第三百零二章 熊娃太子朱厚照,成竹在胸陳神義第四十章 奪人風頭,咬我不着第七百五十八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肆)第五百七十一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土造水泥亦牢靠,有人慾來捻虎鬚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六百五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柒)第七十四章 兇盜遠至,張侖之思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四百九十二章 各方出招風雲起,肝尖微顫楊一清第七百五十二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八百六十八章 勘定使節歐羅巴,回師京城平亂象(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鮮花着錦繁華至,烈火油烹釜欲穿第七百三十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肆)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家圍觀都看戲,螭虎到場要揍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七百七十四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中)第八十八章 寨門前對峙,足利戰妙安第八百六十三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中)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萬賊寇齊叩關,九邊告急多奔忙第三十九章 多謝挑釁,多謝廣告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終考覈魔鬼周,數月苦練爲今朝第三百八十三章 狂風掀浪捲雲起,怒海孤舟戰碧濤(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所新院皆遭罪,成者公職敗者亡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二百零二章 國朝動盪風雲起,重臣皆望癡虎兒第四百一十九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前翰林欲強辯,癡虎引經又據典第五百九十三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六)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前翰林欲強辯,癡虎引經又據典第五百三十章 女兒心思皆一般,萬般計算火篩汗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八十八章 寨門前對峙,足利戰妙安第六百九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玖)第三百五十八章 津門三衛生驚懼,黑潮鐵甲國防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宮計定聯袂見,割出血肉做臺階第六百八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肆)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上)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二百三十二章 皇帝重臣皆心焦,螭虎御前解憂惱第八百五十九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第五百九十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五)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上)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十五章 牙爪同癡虎,風雷起臥龍第五百零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五)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家中規矩需有變,癡虎御前再獻寶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叄)第四百八十七章 怵目驚心九邊事,御書房內議政忙第三百八十九章 狀元及第倫文敘,輕挑思緒玉螭虎第六百四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仨)第四十六章 年少揚名,身貴多金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客循聲至,又作桃花歌第三百一十五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上)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四百四十八章 臨行之前平隱憂,粵北商賈掙一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