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

bookmark

爲救王守仁,秦堪入宮跟朱厚照耍着小心眼的同時,王守仁戴着重鐐,被西廠番子一步一步蹣跚地從西廠大堂走出來,他渾身血跡斑斑,顯然受了一遍刑罰,幸好全手全腳,劉瑾打定主意要再殺一隻雞給猴子們看,沒收到殺雞儆猴的效果之前,這隻雞必須好好活着。

數十名西廠番子押着王守仁,走兩步便狠狠一推搡,推得王守仁一個趔趄,然後繼續走。

王守仁略顯青腫的面容表情很平靜,從容得如同盛裝去赴一場豪宴。

遞上那份奏疏的時候他便對今日的結果早有心理準備了,王守仁並不認識戴銑,可他不能不站出來爲這日漸黑暗的朝堂發出一聲悲鳴,不帶任何功利私心,僅憑一腔公義。

總有人遲早站出來的,而他,只不過恰好站出來了而已。

番子們押着王守仁出了西廠大堂,將他推上一輛囚車,幾聲吆喝之後,囚車緩緩朝午門行去。

今日司禮監劉公公要當着朝堂諸大臣的面,活活打死王守仁,他要用王守仁的死直截了當地警告大臣們,誰再敢不知死活在奏疏裡胡說八道,王守仁就是他們的下場。

…………

…………

王守仁站在囚車裡穿街過市,囚車晃晃悠悠來到承天門,承天門外的廣場上早已聚集了一羣大臣,他們穿着正式的朝服,頭上端端正正戴着烏紗,靜靜地站在承天門兩側。

一名穿着緋袍的官員站在人羣正中,雙目清正,年邁龍鍾,睜着渾濁着老眼,目含悲愴地翹首看着遠處,幾名年輕的官員攙扶着他,低聲安慰着什麼。

這位官員名叫王華,卻正是王守仁的老父親。

王守仁的父親來頭也不小,他是禮部左侍郎,不僅官職顯赫,而且學問也很不差,曾是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的狀元,爲官清正,治學嚴謹,素來被弘治帝所尊崇。

今日站在承天門廣場上,王華只是一位年邁的老父親。

遠遠的,囚車緩緩行來,廣場上的大臣們躁動了,憤怒和不安的情緒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傳染,人羣彷彿一股黑色的大潮向囚車移去。

王華佝僂着身軀走在最前面,無數大臣簇擁着他。西廠番子們緊張了,紛紛拔刀厲聲喝道:“這是劉公公親自下令杖責的犯官,爾等皆朝廷大員,聚集在此難道欲劫囚車麼?”

王華等人理都不理番子,徑自從一片雪亮的刀林裡穿行而過,來到囚車前,見王守仁傷痕累累站在囚車裡,王華不由老淚縱橫。

“我兒何苦如此!”

神情一直從容不迫的王守仁見到老父親終於也變了臉色,雙目很快涌上淚水。

“父親大人,兒子不孝,令父親擔心了。”

王華搖頭:“自小你便沒一件事讓爲父省心,但這件事你做得對,爲父以我兒爲豪。”

王守仁泣道:“權奸當道,朝綱混亂,國將不國,諍臣奚用?父親大人,兒子幼時曾立下當聖賢的志向,父親當時狠狠甩了我一耳光,兒子今日才覺得這一耳光捱得值,連忠孝都無法兩全的人,欲當聖賢何其可笑……”

王華大哭道:“孝者,小道也,爲國捨身方爲大道,證得大道可稱聖賢,我兒今日已窺得聖賢門徑,當年那一耳光,爲父不該打的……”

使勁一擦淚水,王華神情又變得堅毅起來:“我兒且去,家裡已爲你搭好了靈堂,爲父在這裡等着收斂你的屍骨,自古最悲者,白髮人送黑髮人,今日我王家大辦喪事,我兒爲國捨身,雖悲猶榮,爲父定爲你風光大葬,只盼來世投胎莫投到這個暗無天日,閹狗當道的朝代!”

王守仁站在囚車裡動彈不得,卻仍咬着牙以頭重重磕了三下囚車的木欄,含淚道:“兒子謹記父親的話,父親大人,兒子拜別了。”

西廠番子見大臣們雖一個個義憤填膺,卻也沒見劫囚車之類的過激舉動,不由大鬆口氣,也不敢大聲叱喝,小心翼翼地催着囚車向午門行去。

看着囚車的漸漸遠去,王華只覺眼前發黑,身軀微微搖晃起來。

大臣們眼泛淚花,紛紛整理衣冠,自覺朝囚車方向長長一揖,久久不願起身。

王華含淚大聲道:“諸同僚,站在囚車裡的,是我王華的兒子,他的名字叫王守仁!來日我大明的史書上,這個名字將光耀千古!”

目注囚車離去的方向,王華用盡全身的力氣瞋目嘶吼道:“我兒……壯哉!”

說罷王華喉頭一甜,仰天吐出一口濁血,暈了過去。

王華和大臣們無可奈何地送別王守仁,秦堪卻在爲營救這位千古聖人而努力着,用他自己的方式爲中華的文明留下一顆寶貴的種子。

“威武大將軍壯哉!”

乾清宮裡,秦堪面帶惋惜地瞧着那隻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鬥雞,臉色沉痛。

朱厚照悲傷地瞟了一眼那隻死去的鬥雞,臉頰抽搐了一下,幽幽道:“秦堪啊,你還是直接說來意吧,不要告訴我你今日進宮特意爲了殺雞……”

秦堪忍不住辯解道:“陛下,那隻雞是你殺的……”

“我知道!若非被你嚇到,我怎捨得殺它?”

秦堪心頭微定,對小動物有愛心的人,對人類應該更有愛心。

“陛下,臣今日想向陛下求旨要一個人……”

“你要誰?”

“兵部主事王守仁。”

朱厚照顯然對這個名字很陌生:“王守仁?他怎麼了?”

“王守仁涉及一樁案子,臣想向陛下要這個人,帶回錦衣衛訊問。”

朱厚照嗤了一聲,道:“一個兵部主事而已,想要你自己去提人不就得了,問我作甚?”

“可是陛下……這個人恰好被司禮監劉公公拿下了,咳,劉公公是爲了另一樁案子。”

朱厚照呆了一下,喃喃道:“朕的朝堂裡都是些什麼貨色呀,作奸犯科之人,而且犯了一樁又一樁,這王守仁怎麼混進朝堂的?”。

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29章 順流逆流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372章 與虎謀皮第359章 侯爺設局(下)第74章 風平浪靜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142章 童叟無欺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671章 京師暗戰(上)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339章 命不該絕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198章 家人團聚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258章 家事難爲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51章 故人相見第48章 初來乍到第717章 延命求生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405章 主動出手第22章 知縣相聘第2章 吊頸秀才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120章 太子認錯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396章 欲剿白蓮第213章 榮辱不驚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6章 運蹇時乖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478章 唐寅登門第41章 感情問題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52章 朋友之義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578章 意欲離京第512章 決戰金殿(下四)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201章 驚聞內變第207章 大行在即第20章 繼續賺錢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60章 憐月憐星第276章 營救聖人(中)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625章 兵敗安慶第481章 金殿殺機第82章 岳母王氏第113章 朝堂風浪(下一)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501章 喜堂喋血(中)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328章 聖旨西來第485章 昔年內幕第82章 岳母王氏第162章 合夥買賣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536章 出征在即第210章 新皇登基(上)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568章 自挖牆角第111章 朝堂風浪(上)第112章 朝堂風浪(中)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255章 劉謝致仕第58章 戰後還京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389章 君臣共苦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254章 再次升官(下)第751章 正德現身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33章 滄海彼岸第719章 涼亭計議第425章 不拖不欠第336章 身陷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