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害人終害己

靈帝從袁隗提到《太平經》那一刻就已經徹底打消了對宇信的那一絲懷疑,只是後來看到袁隗在大殿上的瘋狂行爲,一時給驚得愣住了,也沒有及時出言阻止。

滿朝上下除了和何軍有資格說道袁隗外,其他人哪有膽量去得罪、四世三公的袁太傅。

衆人是目瞪口呆地欣賞着袁隗的精彩表演,當然宇信就悲劇了,被袁隗那一張臭嘴罵了個狗血淋頭!

等靈帝回過神時,才發現袁隗仍肆無忌憚地於殿堂之上,而且謾罵的對象還是自己的心腹愛將。這還得了,到底誰纔是真正的老大?

靈帝當下大怒,指着袁隗吼道:“金瓜武士何在?把這瘋老頭兒給朕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投入大牢!”

靈帝氣得肺都要炸了,這些個臣子簡直太不像話了,完全不懂得長幼尊卑。朕素質高,平日不和你們計較,你們倒還得勢不饒人了,竟然敢在大殿上當着朕的面喧譁,真以爲朕不敢殺你們?

百官見皇帝動怒要打袁隗,都準備出面爲袁隗求請。開玩笑,袁隗一把年紀了,這二十板子要是打下去,纔怪。

靈帝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反了!反了!連朕的話都不好使了,這些人還打算爲這該死的老傢伙說情,哼!靈帝長袖一揮:“有敢爲袁隗老兒求請者,與其同罪。”

靈帝一錘定音,兩名金瓜武士迅速進殿,將一臉惶恐的袁隗架起就往外拖。其餘官員都自動噤聲,誰也不敢再爲袁隗說情,這裡的人都老大不小了,誰也經不住那一頓打啊。

袁隗總算緩過神來,哎呀我的天,皇帝怎麼衝我發火了,我又沒有私藏反書?袁隗也害怕捱打啊,趕緊使出吃奶的勁,大聲喊冤道:“陛下,袁隗無罪,袁隗無罪啊!有罪的是那宇信,他是,私藏反書他意圖不軌。”

“慢着!”靈帝見袁隗一臉委曲的表情,當下喝止道,“你覺得冤枉是吧?朕告訴你!宇卿家並沒有私吞《太平經》,而是將那本經書直接獻給了朕!哼,你若還不信,朕的阿父可以作證。”

張讓確實看過《太平經》。那日宇信獻書後,靈帝大致翻看了一下,但其中內容實在深奧,靈帝便將此書交由張讓保管。

張讓聞話立即證實道:“袁太傅,老奴可以作證,驃騎大將軍他確實把《太平經》獻給了陛下,現在此書就在老奴這兒看管着。”

張讓此言一出,袁隗誣陷宇信的事實算是板上釘釘了。百官再也沒人敢出來說情了,呵呵,開玩笑,現在真相已經大白,再出來替袁隗說好話那不是助紂爲虐麼?

滿朝文武心裡清楚,袁老兒這回算是栽定了。他和深受聖寵的宇信算是徹底結仇了,這不擺明了是拿雞蛋去碰石頭麼?自作孽不可活!

袁隗此時也後悔害怕得要死!這回挖的坑夠深,沒埋下宇信,卻把自己給葬送了。

靈帝見袁隗無話可說,又見金瓜武士還站在原地未動,瞬間又爆發了,衝着金瓜武士咆哮道:“你們聾了不成,沒聽到朕的話嗎?將這袁隗老兒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關入大牢。”

兩名金瓜武士被靈帝這一聲怒吼嚇了一跳,當下再不敢搭理袁隗,任憑袁隗怎麼掙扎,直接將他拖着就往外走。

袁隗被帶走後,殿內一時清靜無比。百官莫不心有餘悸,皇帝今天徹底暴走了,自個兒還是小心點,免得受到牽連。

靈帝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威嚴地說道:“宇愛卿一心爲國,對朕忠心耿耿!日後有誰再在朕面前說宇愛卿的壞話?哼,袁隗就是榜樣!”

靈帝威嚇完大臣後,這才微笑着叫宇信平身。恩威並施,好手段,靈帝果非昏庸之君!

宇信雖然面色未變,可經過剛纔的事後心裡多少有些惶恐。古人常說“伴君如伴虎”,真是至理名言。看己以後行事還得更加謹慎纔是,絕對不能給別人留下絲毫把柄。

待宇信站回自己的位置後,靈帝才接着問道:“宇卿啊,剛纔你說俘虜殺不得,朕想聽聽你的理由。”

宇信愣了一下才緩過神來,對啊,我還沒慷慨陳辭呢?於是再次出列稟報道:“陛下,臣有四條理由。其一,正如大將軍和盧老將軍所言,殺俘不祥,恐違天道;其二,黃巾士兵多爲貧苦百姓,迫於生計纔不得不參與叛亂,雖然可惡但情出有因,朝廷此時當彰顯仁德,方能令四方臣服;其三,中原一帶經此禍亂,元氣大傷,短時間內難以恢復,此時人心未安,殺俘必會引發民憤,難保禍端;其四,冀青兗豫揚諸州乃賦稅重地,陛下當借赦免降俘來安百姓之心,同時鼓勵生產,方可重振中原,興盛國家。”

靈帝聽後陷入了沉思,半晌才點頭認可道:“愛卿所言有理,既如此那就依愛卿所言,免去黃巾降俘一死,但……愛卿啊,朝廷應該怎麼處置他們呢?有道是死罪可免,活罪難恕,可不能就此將他們釋放,不然朝廷威信何在?再者,若是輕饒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再生叛亂又當如何是好?”

宇信聞言,心中對靈帝大爲佩服,皇帝想得還是蠻長遠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宇信當即抱拳建議道:“陛下,臣亦認爲黃巾軍乞降,雖然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臣建議將這些人貶作奴隸,讓他們從事苦力來贖罪。若他們能盡心服役十年則免去其奴隸身份,若服役期間再有造反跡象則兩罪並罰處以極刑,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宇信說完又退回原位,不再言語半句,留給靈帝充足的思考時間。大臣提建議,皇帝好拍板,千萬不可僭越!

靈帝想了想覺得宇信的話十分有理,所說辦法也十分妥當,便開口問道:“諸位卿家覺得宇愛卿所言如何?”

親眼目睹了袁隗悲慘下場的文武百官哪敢再陽奉陰違,當即齊齊跪拜,口中呼道:“陛下聖明,驃騎將軍所言極爲妥當,我等沒有異議。”

靈帝見狀頓時大喜,總算是統一了意見。這樣纔好嘛,和氣生財,靈帝當下宣佈道:“黃巾降衆處置一事就依何愛卿和宇愛卿所言,只誅首惡,餘者免除死罪,貶爲奴隸服役十年,若他們再行則定斬不饒。”

Wшw ¤Tтká n ¤¢O

俘虜是救下了,但必須把他們掌握在自己手裡,這纔是王道。十幾萬青壯,多好的兵源啊!宇信看準時機,再次出列請求道:“陛下,臣有個不情之請,請陛下將這些俘虜發配到幽並二州爲奴贖罪。”

宇信雖然有心想要佔有這些優質兵源,但也不好意思一口吞下,這樣未免太招人猜忌了。對於這種有風險的事,還是得機智地拉上同夥,有難也好同當!

果不其然,靈帝聞言覺得有些奇怪,當即開口問道:“哦?不知愛卿要這些奴隸作甚?”

當然,靈帝可沒想歪,他只是有些好奇罷了。靈帝的本意是想把這些俘虜留下來擴建帝都和修繕皇宮的,免費勞動力,不用白不用嘛。

宇信早就準備好了說辭,當下抱拳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幽並二州地處北疆,與鮮卑接壤,故而常受胡夷侵擾。而二州自古人口稀少,兵將匱乏,工事簡陋,難以抵禦鮮卑大軍入侵。所以臣想讓這些俘虜去北疆修建要塞阻擋鮮卑鐵騎。”

-------------

-------------

第135章 西涼起戰禍(三)第23章 殿前顯神通(一)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46章 兵無鬥志第247章 瘋狂的報復第181章 行刺與獻刀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194章 飛將之威(一)第97章 唐周叛變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8章 單騎平山賊(一)第54章 小仲道的敵意(二)第273章 平城密約第133章 西涼起戰禍(一)第94章 公私難分第137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二)第101章 烽火四起第156章 君臣一諾第113章 設伏誘張樑第170章 拯救廢帝第189章 拜見袁盟主第81章 險地求神駒第99章 京師血案(一)第131章 背後的算計第147章 預謀蛟龍第187章 孫堅兵敗第78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114章 生擒張樑第59章 二郡換白馬騎第80章 隔世奇緣第36章 夜襲烏桓營(一)第19章 論儒驚四座(一)第208章 一語道破第145章 南陽文聘(二)第276章 火海無涯第83章 敵軍圍困萬千重第107章 火燒長社第112章 一戰功成第267章 猜拳遊戲第63章 懲辦污吏第102章 君臣起爭執第2章 拜師學藝第125章 殺或恕第75章 因禍得福第18章 許家歸順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62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一)第187章 孫堅兵敗第275章 屍山血河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206章 陷陣雄風(一)第19章 論儒驚四座(一)第5章 河間揚名(二)第6章 河間揚名(三)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217章 董卓“大出血”(一)第187章 孫堅兵敗第260章 借刀殺人(一)第241章 轉危爲安第55章 英雄樓與英雄莊第271章 賈詡歸心第142章 流星惑敵第101章 烽火四起第89章 載譽而歸第277章 塵埃落定第157章 亂之本源第183章 陳宮棄曹第212章 裸衣大戰(一)第22章 以詩見蔡邕第153章 “瘋子”魯肅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224章 羣英會(二)第249章 雁門關絞肉機(二)第4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29章 “屠狼”行動第61章 見義勇爲第50章 王越登門第2章 拜師學藝第71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224章 羣英會(二)第44章 寺外攻防戰(二)第217章 董卓“大出血”(一)第270章 狗急跳牆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195章 飛將之威(二)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70章 建軍表彰盛會第252章 兄弟情深第94章 公私難分第63章 懲辦污吏第223章 羣英會(一)第131章 背後的算計第52章 福禍相倚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206章 陷陣雄風(一)第67章 大練兵第76章 酒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