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石在渡口處見到傅雲英,呆了一呆,暗暗地納罕,心道這傅家小官人怎麼一個比一個生得韶秀?眼前此子年歲尚小,但落落大方,雍容閒雅,舉止間已有幾分出塵風儀,脣紅齒白,目若懸珠,待其長成,氣度必不在其兄傅雲章之下。
一番交談下來,他竟猜不出傅雲英的真實年紀。勉勵嘉獎她幾句,聞聽她此行是爲北上武昌府,含笑邀她同行,可互爲照應。
渡口距武昌府很近了,途中無須靠岸,照應是假,其實李寒石只是閒極無聊,想找個伴打雙陸。
傅雲英故作推辭,李寒石一再相請,她故意作出思考狀,略遲疑了一下,答應下來。
李寒石就任武昌府同知以來極爲高調,他性情隨和,平易近人,短短數月間順利打入湖廣大儒名士的交際圈子。傅雲英在外人看來只是一介黃毛小兒,犯不着他折節以待,他卻渾然不覺,以傅雲章的友人自居,張口就要傅雲英喚他李兄。
傅雲英自然不會順嘴這麼叫,含糊稱他“李大人”。
李寒石搖頭失笑,末了還是笑着應了。
傅雲英回船告知韓氏和王叔說要乘坐李寒石的船去武昌府。
韓氏和王叔嚇了一大跳,怕路上出紕漏,堅持要跟在她身邊,她沒多做解釋,留下其他人,帶着王叔和書童一道下船,在李家僕從的指引下往李家停泊船隻的方向走去。韓氏是婦人,不方便隨行去見外男,只得留下。
路上卻被人攔了下來。
一個面紅耳赤在渡口觀望許久的婦人上前幾步,朝她行禮,鄭重道:“傅小相公,方纔多蒙你出手搭救。”
她手裡牽着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女孩,母親躬身謝恩時,小女孩也跟着作揖。
這是剛纔跳水自救的被拐婦人和她的女兒。傅家僕從救起她們後,找來乾淨衣裳給她們換上,看小女孩餓得頭暈目眩,立即送上熱飯熱湯,韓氏看她們母女倆可憐,觸景傷情,親自過去照顧她們,溫言撫慰,又按着傅雲英之前叮囑過的贈了些許銀錢才送她們下船。婦人感激涕零,定要當面向傅雲英道謝才肯離開。
傅雲英腳步一頓,眼簾微擡,目光在婦人臉上轉了幾轉。
一別經年,婦人眉眼如初,只是瞧着精神不濟,比以前憔悴了許多。
她出神了片刻,餘光掃到緊緊扯着母親衣角不放的小女孩。
琴姐都這麼大了。
她不是沒設想過再見到故人時的場景,但就和那次拜訪姚文達一樣,當故人再度出現在眼前時,她心中只有淡淡波瀾起伏,並沒有激起驚濤駭浪。
她淡淡道:“舉手之勞而已。”
婦人感激不盡,拉着女兒再次朝她拜謝,見她神色冷淡,怕耽誤她的事,謝了又謝後,讓出道路,目送她走遠。
傅雲英上了李家的船,李寒石處理完公務,派隨從邀她去艙房敘話,笑眯眯問:“會不會打雙陸?”
她環視一圈,艙房裡設了椅榻,榻上正中一張纏枝花卉底獅子繡球紋雙陸棋盤,李寒石手執骰子,眼巴巴盯着她看,一幅心癢難耐的迫切神情。
傅雲英無語了一會兒,暗暗道,上次二哥陪李寒石吃酒,兩人一直聊到半夜才散,傅四老爺只當他們二人相談甚歡李寒石捨不得放人才會如此,現在想來,二哥應該不會是被迫陪李寒石打了一夜的雙陸棋吧?
雙陸棋她會打。閨中女眷鎮日守在內院咫尺、巴掌一小塊地方度日,長年累月不出門,總得找點事情消磨時光。上輩子她常常和嫂子們打雙陸,女孩子們平時貞靜賢淑,笑不露齒,行不露足,規矩一點不錯,打起雙陸一個個揎拳擄袖、吆五喝六的,那模樣和外邊坊裡的賭徒沒什麼差別。長輩們見到雖不喜,也不會多加苛責,訓斥兩句也就罷了。嫁人以後要伺候丈夫、主持中饋,當家主母不能和未出閣時一樣任性妄爲,就沒玩過了。
傅雲英收斂心緒,垂目道:“會一點。”
李寒石聞言大喜,催她入座,玩笑道:“你二哥文章寫得好,於雙陸棋卻不怎麼通。”
傅雲英一笑,低頭捲起袖子,“請大人先行。”
…………
半個時辰後,衣襟大敞,方巾歪斜,因爲激動幾次失手打翻下人遞到手邊的茶盞而弄髒衣袍卻無暇去隔間換衣的李寒石搓搓手掌,撒下骰子,眼睛緊緊盯着滴溜溜打轉的骰子看,口中嘖嘖稱讚傅雲英,“小友原來是個中高手。”
傅雲英悄悄翻個白眼,瞧瞧這一方父母官,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只因爲她雙陸打得好,就一口一個“小友”稱呼她,他到底是怎麼通過選拔外放到湖廣爲官的?
船早已駛離渡口往北而行,不覺又是一個時辰過去,傅雲英揉揉痠疼的手腕,想找個藉口回艙房休息。李寒石正玩得高興,兩眼放光,鼻尖通紅,不願就這麼放她走,一遍遍求她再來一盤。她嘴角輕輕抽搐了兩下,勉爲其難答應下來。
結果一直到日正中天,下人一次次前來催李寒石用飯,他才讓人撤走棋盤,邀傅雲英同食。
下人備了一桌豐盛酒菜送到艙房,蝦仁蟹丸,桂花蓮藕夾,魚片豆腐羹,鮮板栗燉野雞,清蒸珍珠丸子,香芋八寶扣鴨,俱是本地時令精緻果菜。
傅雲英謝過李寒石盛情,兩人挪到屏風前用飯。
李寒石頻頻給傅雲英夾菜,目光慈愛,說出來的話卻完全沒有長輩的樣子,“小友啊,用完飯食,咱們接着打幾盤?”
活脫脫一個沉迷雙陸不可自拔的賭徒。
論年紀,李寒石是年紀長十多歲的長輩,論尊卑,李寒石是高高在上的武昌府同知,傅雲英還能如何?權當陪長輩解悶,點頭應下。
就這麼一路投擲骰子,眼見着窗前天光一點點暗下來,倦鳥歸巢,遠岫如煙,金燦燦的暮色透過如意形窗格漫進艙房,長隨掀簾上前,拱手道:“大人,到武昌府了。”
李寒石如夢初醒,驚訝道:“這麼快?”擡頭看外邊天色,才發現果然到渡口了,隱隱能聽到臨江最繁華的一條長街模糊的嘈雜聲響。不一會兒,傳來搬卸貨物的苦力們嘹亮整齊的號子聲,聲音穿透力極強,蒼涼豪邁。
傅雲英趁機辭行。
李寒石極力挽留她。
她堅辭要走:“小子年少不知事,不敢再攪擾大人。”
李寒石哈哈大笑,臉上沒有一絲羞愧之色,朗聲道:“此番不能盡興,小友哪日若得閒,我們再比試比試?”
這個邀請不過是場面上漫不經心的戲言口角,傅雲英沒有當真,加之一下午陪伴已經探聽到想知道的東西,更不會放在心上,客氣幾句,告辭離去。
…………
李寒石是從吏部出來的,參加每月掣籤分到湖廣擔任同知一職。聽他說話行事,他分明是沈介溪一派的門生。
傅雲英看到他案頭放了一部沈介溪的《太肅文集》,太肅是沈介溪少年時自取的號。幾本書冊紙張泛黃,看上去很有些年頭,顯然李寒石不僅僅是隨身帶着裝個樣子,而是時時翻看,頁腳磨得發白。
沈介溪不可能抱着善意授意門生安葬魏選廉,單單只是政見不合也就罷了,當年魏家之所以倒得那麼快完全沒有翻身之地,並不是因爲當今皇帝震怒之下無人敢出手幫扶,而是沈介溪和魏選廉曾有舊怨,挾私報復,朝中大臣那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生怕被沈介溪連帶着遷怒上,這才一致保持沉默。
這些是傅雲英這幾年陸陸續續打聽到的。昔日沈介溪和魏選廉同在翰林院時,曾偶然起了點爭執,具體是什麼口角已經沒人記得了,只知道是一些蒜皮雞毛的小事。誰能想到位極人臣的沈閣老氣性竟如此之大,這麼多年了還耿耿於懷,趁皇帝大怒之際推波助瀾斬草除根,直接要了魏家滿門的性命?
江陵府果然是陷阱。
可沈介溪並不知道遺詔的謠言是從她這裡傳出去的,不至於非抓着她不放,而且崔南軒早就對外公佈她的死訊,以崔南軒的謹慎,定然可以讓沈介溪深信不疑,不可能留下任何破綻。
那麼,只剩下一個可能:唯有崔南軒知道她離開京師以後消失無蹤,李寒石既是沈介溪的門生,必然和崔南軒相熟,莫非他是崔南軒的人?
傅雲英想來想去,只有這一種可能。
若果真是崔南軒託李寒石幫忙將魏家人的靈柩遷回家鄉,事情才說得通。崔南軒當年對岳家見死不救,是爲明哲保身,認真論起來,錯不在他身上,他的做法無可指摘,換做其他人也會如此。但理智是一回事,真的對岳家不聞不問,哪怕岳父在眼前嚥氣仍然言笑如常,未免過於鐵石心腸。同朝爲官的同僚難免將他視作冷情冷性的無情之人。試問誰敢和這樣寡情冷酷的人交心甚至互爲臂膀?
崔南軒想籠絡人心,必須先改變別人對他的看法,出手爲岳家操辦後事有助於贏取士人的支持。
又或許,在她死後,崔南軒忽然良心發現,想彌補她一二。
傅雲英脣角微翹,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
王叔不懂怎麼打雙陸,不過看李寒石親切挽留傅雲英,悄悄鬆口氣,沒露餡就好。
武昌府這邊的傅家僕從是另外安排的,以前沒見過傅雲英,只知道家中有位小少爺要來,管事一大早親自過來等着接人,看到李寒石和傅雲英一前一後踏上江邊長長的石梯登上岸,怔了一怔,再料不到竟有這樣的意外之喜,連忙敢上前噓寒問暖,賣力奉承。
李寒石離了雙陸棋盤還是很有幾分官威的,含笑和傅家人閒話幾句,囑咐他們好生照料傅雲英,又回頭逼傅雲英答應日後定要再陪他打雙陸,這纔在隨從和差役的簇擁中大搖大擺坐進一旁等候多時的官轎,一行人逶迤而去。
…………
傅雲英和掌櫃寒暄畢,等韓氏下船,直接往貢院街行來。
江城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山谷之中,離黃鶴樓和長春觀極近,和大朝街就遠了,她自己掏錢另外賃了所二進的宅院,就和傅雲章的宅子緊鄰。
韓氏暈船,來不及細看宅院的房屋佈置,一進院就徑自去內院廂房,躺下便睡。
管事原先沒把傅雲英當回事,倒也不是瞧不起她,而是覺得照顧一個縣城來的小少爺的差事很好敷衍,但見到人後才知自己想岔了,剛纔又見李寒石和傅雲英竟然以平輩相交,又驚又喜,言語更加恭敬,小心翼翼道:“少爺,飯蔬香湯都備好了,您是先沐浴,還是先用飯?”
“飯菜撤了,先預備浴房。”
渡口人流如織,傅雲英昨晚宿在船上不便洗漱,上船、下船又折騰了一番,身上有股淡淡的異味,想先洗個澡。
香湯一桶桶送進浴房,傅雲英打發人出去,只留下幾個貼身大丫頭伺候。
芳歲和朱炎跟着她一起來武昌府,她平時出門帶書童和王叔幾人照應,回到家裡還是要丫鬟服侍,不過她以後不會帶她們出門。好端端的就這麼被書童搶走出門的機會,兩個丫頭心中未免委屈。
傅雲英沐浴畢,換上散發出淡香味的乾淨新衣,道:“你們在家中陪着我娘學編網巾,粗活用不着你們,學一門手藝傍身,以後總能派上用場。”
芳歲和朱炎同時愣了一下,咬咬脣,明白這些天恍恍惚惚讓小姐都擔憂了,臉上頓時騰起一股燒熱,躬身道:“多謝小姐想着我們。”
話說出口,卻見傅雲英眉頭輕蹙。
芳歲撓撓腦袋,連忙改口,“多謝少爺。”
…………
韓氏睡了一覺,生龍活虎,讓丫頭領着她裡裡外外把宅院逛了一大圈,回房笑嘻嘻道:“府城到底和小地方不同,我站在院子裡,能聽見外邊貨郎叫賣的聲音,真熱鬧。”
深宅大院才能徹底隔絕市井。
傅雲英安頓好韓氏,回房安排行李箱籠,後來也不知多晚才囫圇睡下。
次日還未睜眼,卻聽窗外傳來一陣吵嚷,接着“吱嘎”一聲,芳歲推門進房,“少爺,啓哥來了!”
傅雲英以爲自己聽錯了,披衣起身,側耳細聽片刻,果然聽見屋外傅雲啓說話的聲音。下牀趿拉着睡鞋走到槅扇邊,倚着槅扇往外看。
院子裡,哭喪着臉的傅雲啓一邊順着碎石鋪就的甬道往裡走,一邊抹淚,形容狼狽,可憐兮兮。丫頭們圍在一邊溫言軟語安慰他。
“怎麼回事?”
傅雲英隨意挽了個簡單的男式髮髻,推門走到長廊前,一面低頭整理衣襟,一面問。
傅雲啓看到她,抽抽鼻子,委委屈屈地大喊一聲:“我昨天就到了!”
原來傅雲英那天前腳剛離開黃州縣,趙家的人後腳便帶着豐厚的禮物登門。趙琪是爲丹映公子而來,趙叔琬則是要當面和傅雲英賠不是。
傅四老爺出面接待趙家人,趙琪禮數周到,真心道歉,冤家宜解不宜結,他代傅雲英敷衍過去了。
但那趙叔琬卻不好打發。好在張道長名聲在外,傅四老爺擡出張道長來,趙琪和趙叔琬不疑有他,連道可惜,吃了幾杯茶後告辭走了。
傅四老爺送走趙家人,眼珠一轉,吩咐下人打點行李,把趙家送來的禮物送到武昌府傅雲英這裡。東西收拾好了,他一拍大腿,“就讓啓哥和泰哥送過去得了。”
兄弟倆面面相覷,傅四老爺怕大吳氏反應過來,一疊聲催促二人趕緊動身。
不料下人嘴快,大吳氏聽到消息,拄着柺棍追了出來,傅雲泰又被大吳氏哭着抓回去了。傅雲啓腿腳快,已經出了東大街,傅四老爺想着能走一個是一個,先把啓哥送出去,以後傅雲泰想走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於是不許傅雲啓轉身回家,硬逼着他和鋪子裡押送貨物的夥計一起走陸路去武昌府。
天氣晴好的時候,陸路其實比水路還快,就是路上要爬山涉水,極爲不便,一般人出行不會選擇陸路。
傅雲啓出發比傅雲英晚,卻比她先到武昌府,孤零零在大朝街那邊等了大半天,一早聽說傅雲英也到了,立刻趕過來和她廝見。
“英姐,我和你一起住吧,大朝街那邊就只有我,怪沒趣兒的。”
傅雲啓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訴自己走陸路經歷了多少艱辛,吸吸鼻子道。
傅雲泰來不了,傅雲啓一個人住大朝街確實不妥。
傅雲英點點頭。
傅雲啓立馬轉悲爲喜,歡呼一聲,大踏步走到長廊下,仰頭看她,“英姐,趙家少爺也要去江城書院,他還說要和你切磋,你得當心。”
傅雲英一笑,“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