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監工

bookmark

後來陳沐才明白是什麼支持着白元潔敢在清遠衛大刀闊斧地施行自己波及五個百戶的改革,因爲去年兩廣總督換人了。換上來的新總督名字在當時東南家喻戶曉,或許大明嘉靖末、隆慶初這段時間東南永遠繞不開戚繼光這個名字,因爲當下的兩廣總督同樣是站在戚繼光身後的男人——在東南抗倭中與戚繼光並稱‘譚戚’的譚綸。

譚綸在哪裡,戚繼光便領着戚家軍在哪裡。

既然如今譚倫任兩廣總督,便意味着後世家喻戶曉的英雄戚繼光也在這裡。不過就算譚綸在此,陳沐依然認爲白元潔此時大攔千戶所軍務亦是冒險。因爲今年春工部給事中吳時來推薦譚綸、俞大猷、戚繼光轉練北方薊鎮之兵的奏摺在嶺南傳得沸沸揚揚,一旦隆慶皇帝准許,他們便都將調防北方,到時白元潔又有誰來庇護呢?

何況陳沐知道,不久的將來戚繼光確實帶兵北上薊鎮練兵了。

新任總旗陳沐很想尋找機會一睹戚將軍之風采,但是……他有一屁股爛帳要算。

總旗沒有衙門,白元潔也沒打算在倭寇燒燬的清城千戶所廢墟上再多修一座百戶衙門,因爲陳沐頭頂的這個百戶永遠都不會到任,陳總旗所屬的百戶所只有他這一個總旗與其麾下軍戶,再無他人。

意味着他雖名爲總旗,實權卻與先前的百戶白元潔絲毫無二。

這纔是白元潔讓他的旗軍耕種五十頃田地的原因,百戶所再沒有餘丁了。

沒有衙門也無所謂,開春之後安遠驛站迎來送往忙過一段時日,但短短半個月連州交接文書輸送的差不多,陳總旗便十分不拿自己當外人地在安遠驛站劃下一片地來當做他暫住的‘總旗衙門’。

倒不是真像白元潔所說的他貪圖享受,喜歡白吃白住。這種事宜在四百年後的靈魂看來還遠遠稱不上‘享受’,他給錢的。之所以暫住此處,因爲七裡之外邵廷達發現的大巖洞不遠處林間,陳總旗麾下軍戶正在伐木建屋,興建他們自己的村落,在這事完成以前,陳沐需要一個地方來理清頭緒,安遠驛站是最好的選擇。

自清城千戶所與白元潔一敘之後,陳沐總是非常頭疼。

“把面盆放下,洗臉我自己來!”背後插着一杆認旗的魏八郎奉命唯謹,放下洗臉銅盆手扶腰間斜插的倭刀前柄立在旁邊,像個忠誠的小護衛,卻被陳沐捏着臉蛋兒拉到身前,硬板着臉實則無可奈何地說道:“魏小鬼,你現在是小旗了知不知道,你再這麼侍奉陳某,你會被人笑話的,還怎麼統率旗下十個軍戶?”

魏八郎升任小旗,這大約是陳沐近來最頭疼的事情了。

陳沐根本沒想到白元潔想在清遠衛施行軍戶改員,何況就算他知道對這件事也沒有發言權,但白元潔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他。斬殺倭寇的功勳,白元潔真切地上報,關於他陳沐小旗的功績一點沒抹,陳沐當然是感激白元潔的,但問題出在除了他自己的首級功有幾顆比升任總旗多些換了銀子,麾下但凡有所斬獲的全部由白元潔升了實授。

這就造成他麾下但凡有倭寇首級功的,全部升任小旗。

邵廷達就不說了,如果陳沐有選擇,他肯定是要升任小旗,正合陳沐心意;石岐和付元差了點意思,但對他足夠忠心,不論狗頭軍師也好、雞鳴狗盜也罷,勉強稱得上有些‘才華’,幫着管管破落軍戶也能行。

魏八郎這剛剛虛歲十四的小旗是怎麼回事?沒錯,小八郎是弄到一顆首級,拿着倭槍戳死一名跪地告饒的真倭,可這傻孩子根本管不住麾下十個老油條!

別看小八郎現在挎着倭刀站得威風凜凜,可到了自己麾下旗丁面前,終究是個年齡心智都不過十四歲的小孩,還不是被那些旗丁耍得團團轉!

嗯……現在那十個旗丁正跟着餘丁蓋房子呢,受陳總旗之命,什麼扛原木砸木樁這些出大力的苦工活都被丟給他們做,還專門派遣小旗婁奇邁監工。

婁奇邁,是陳沐部下五個小旗中唯一一個先前不是自己人的小旗,他也在戰倭中取得一顆首級,或者說是與五人同取一顆首級,但白元潔看不上跟他一起取得首級的軍戶,便將這功勞給他,如今升爲小旗。

他就是先前作戰中被白元潔劃到陳沐麾下六名火銃手之一,其他幾人在臨戰時潰退慌亂,只有他蹲於原地放銃,後來火銃炸膛,在牀榻上躺過這個冬天。

雖然從炸膛中逃過一條性命,但婁奇邁的臉面算是毀了,鼻子被鐵片削去小半,臉上亦被刺出幾道猙獰可怖的疤痕。正因如此,他去監工的效率比莽蠻的邵廷達都好!只要他出現在工地上,不必說話周圍餘丁的動作都麻利起來。

驛站外的田野裡每隔片刻便會爆出接連一片放銃的聲音,那是新任小旗石岐帶着陳沐部下十名銃手旗軍正在操練,或脆響或沉悶的鳥銃擊發聲不絕於耳,如今陳沐麾下已有十四杆鳥銃了。

除了最早屬於陳沐的一杆倭銃一杆鳥銃,冬天裡軍匠關家父子修整了最早那杆倭銃,製作新的銃牀。後來有用了月餘光景,取陳沐從衛所私下裡購置來四十斤福建毛鐵打出一根銃管,鑽出光滑平整筆直的銃膛。

後來,第二杆自制鳥銃剛做好銃管還沒開始鑽膛,這事便叫白元潔知道了。白副千戶出手大方,直接從清城千戶所給陳沐撥下十杆鳥銃與三桶近百斤的火藥鉛丸供其操練。不過凡事都有代價,白元潔去年秋天嚐到陳沐所做長鐮與稻牀的甜頭,要他用春種所需農具來換,沒有農具,沒有鳥銃。

爲此陳總旗只能苦思冥想,召集旗下關家父子及幾名老農鑽研五日,這才勉強做出個手搖木車來撒水稻種子,當然也沒忘了木車前頭加上犁地的木戳子,雖然效率未必比得上明朝最先進的農具,但在清遠卻無疑是最好的。眼看臨春耕就差月餘,關家父子三人都忙着趕工這大物件,做好一架借來水牛試過就趕忙連着圖紙一同給白元潔送去,隨後接着在安遠驛趕至第二架——春耕要到了,陳軍爺自己還有五千畝地要播種耕地呢。

這事兒可等不得。

陳沐帶着魏八郎在工地巡視片刻,便聽人騎着驛馬來報,說邵廷達回來了,陳總旗便趕緊拉下騎手自己上馬,順着田間壟道一路朝安遠驛疾馳而去,小八郎在後頭玩兒命跑都追不上!

一進驛館,便聽邵廷達神經兮兮地抱怨,“沐哥誒!再有這種貴重事兒可千萬別讓俺去了,路上成宿都不敢睡,生怕遭賊壞你大事!你說你買這東西幹啥,不能吃不能用的,給你寶貝。”

說着,邵廷達從懷中取出個小布包裹,陳沐連忙小心翼翼地接過,打開滿眼放光!

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五十三章 軍令第七十章 塞上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三十章 營房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章 飛翔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十三章 翻倍第八十九章 獄霸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二十九章 餓死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三十章 最強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七章 千均第六十章 廣海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代人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八章 陳璘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九章 衝鋒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十章 走廣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五十三章 操炮第十四章 羔羊第八十三章 雙簧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四章 杉木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十一章 書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一百三十章 修道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十三章 廣城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十七章 局面第八章 養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六章 試射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三百章 鄉約第五章 番夷第四十九章 書坊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三十八章 礦工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五十章 引商第一百章 反攻第五十章 野戰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雷第三十七章 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