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版本回滾

李善長能活七十七,那咱呢?

後世此前言說他的壽數的疑惑暫還未解。

不妨先按照洪武三十五年之說法,因有在說到倭國時,後世曾言談過倭國與大明邦交之始,在洪武三十五年,而且特別註明是在他洪武帝崩逝之後。

故而當時朱元璋大概琢磨過,這些所言如俱實的話他多半是崩於洪武三十五年初。

隨後帝位更替,那永樂帝直接允了足利義滿之朝貢,遂開倭國正式朝覲大明之始。

依此算來,他最長應當是享年七十有五,雖比不過李善長,但差的也不是太多就是。

不過這位李蕭何要長他十五歲,這般算來……洪武二十三年薨,距洪武三十五年還有十幾年呢,這使得朱元璋心裡倒是放下了一點難言的憂慮。

不過轉而便有了一點淡淡的蕭索思緒翻騰。

爲帝三十餘載,妻兒連逝,兄弟凋零,兒子起禽獸之心欲奪位,真就要成孤家寡人?

……

“事後諸葛亮?”

劉協下意識瞧了一眼皇叔的謀士,那個丰神俊朗的帥哥笑着對他點點頭,神色和煦一言不發。

張飛倒是瞬間來了精神:

“陛下不知,那後世冠千古一帝者,不止唐帝一個,但若說千古一相,唯有俺兄長的諸葛軍師!”

“就如那唐帝,對俺軍師就關切得緊,上一次還……”

劉備眼疾手快捂住了三弟的嘴巴,回頭對着劉協尷尬一笑:

“陛下初觀光幕又看的是千年後之事,想來定有許多不解,等今日光幕事終時,能看過往我等身後十數年之事,能熟悉許多。”

“至於此言,多半是因爲孔明被後人百姓贊爲多智之人,故而有此俗語。”

劉協半懂不懂的點點頭,但隨即那邊張飛便提出異議:

“大哥,俺覺着應當回放那司馬代曹之事,讓陛下舒心一番爲好,至於軍師之智,去看看洛陽長安成都之光景,勝千萬言。”

張飛這個提議也迅速引起了徐庶的半分贊同:

“是極,若說回放之選,六出祁山對峙五丈原之事可暫緩,但庶以爲當使陛下知世界寰宇之廣見日月星辰之面貌,如此方能直觀光幕之利也。”

徐庶的這個意見立馬被龐統精準看穿:

“元直可是惦記訪成都時只見孔明之畫,未能親眼見地球母親無垠,故而引以爲憾?”

當初徐庶脫離許都樊籠之後,往成都一行後便趕往荊州,幫關羽統理一州事務,兩邊也一直都有書信往來。

龐統記得當初徐庶在信中知有添回放功能之後,便對那莫奇之景念念不忘,眼下顯然是有點按捺不住了。

“是又如何?士元就說吾言有理還是無理?”

對這種爭論,關羽只是摸着鬍鬚輕笑,隨後便聽到身後趙子龍少有的小聲道:

“雲倒是想再親眼一觀後世成都之模樣。”

關羽一頓,如今回想起來,觀後世成都樣貌驚歎武侯祠之事,已經過去許久,彼時曹操尚且勢大難敵,如今倒是皆是爲塵土舊事了,他也終於能如當時所願,去立開邊之功了。

一念至此,關羽也是有點好奇:

“如今甚至都見了後世異邦之樣貌,不知何日能見後輩當下的河東之貌,觀……子龍賢弟的石家莊之景?”

關羽的聲音不小,旁邊聽得都清楚,於是知道此緣由的黃忠等人也不由得放聲大笑。

劉協也被感染一起跟着笑,心下也愈發放鬆。

【作爲洪武三年和劉伯溫一起被封伯的,汪廣洋毫無疑問是有能力的。

但汪廣洋天生就是個不爭不搶的性子,這樣的性格輔佐老朱可以,但在需要挑大樑的中書省,就完全不合適了。

再加上汪廣洋善文事且尤其工於詩作,遂以飲酒爲雅事。

但老汪也不想想,元朝已經有好幾個酗酒而死的皇帝了,這文人雅事可真不興學啊。

前面說到元朝時也說過,因爲宋朝工藝的提升,宋元明酒水的度數是要比漢唐高不少的。

平時小酌一下還行,當了中書省一把手那保準要壞事兒。

結果也不出所料,汪廣洋洪武三年被楊憲整走,四年被老朱叫回來當一把手,然後僅僅就安生了一年,洪武六年時老朱忍無可忍,以消極怠工之罪把老汪扔到廣東下鄉去了。

胡惟庸呢?與汪廣洋相反,在老朱眼裡那叫愈發的風韻猶存。

作爲領悟了富貴舔中求的人,胡惟庸自然不會傻到跟對待李善長一樣採用金錢攻勢,畢竟皇帝富有天下四海在物質上根本不缺,古往今來已經有太多例子了,想要舔皇帝那需要走心。

於是在兼顧了中書省的政務之餘,胡惟庸還專門抽出時間來投人所好學烹製河豚,畢竟朱元璋就喜歡吃河豚嘛。

這東西雖然味美但一個弄不好就是劇毒,於是胡惟庸次次都跟着去嘗第一口,他沒事兒了纔給朱元璋吃,也是因此與朱元璋的接觸機會那是越來越多。

因此,在洪武六年把汪廣洋發配出去之後,朱元璋眼看小胡這麼能幹,乾脆就沒有再設右丞,客觀上形成了胡副丞相的獨相局面。

甚至還不止於此,洪武六年胡惟庸還得到了朱元璋親手下發的一份大禮:

版本回滾,舉薦制又回來啦!】

雖然沒有回頭,但朱元璋也能感受到背後馬皇后在盯着他:

“嗯?風韻猶存?”

“不過是後世胡言亂語,有什麼可說的!”

朱元璋義正詞嚴,不過連身子都沒扭過去。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是清楚知道自己那時對胡惟庸是有多信任的。

既是同鄉,話說的也好聽,還能烹的一手好河豚,最重要的是理政能力還相當可以,將中書省收拾得四平八穩不需要他多費心。

而且洪武四年和五年,既有西南的頻頻用兵,又有明軍直擊哈拉和林硬撼胡元殘黨,還有對內的梳理朝制。

可以說洪武五年的大明簡直是集千頭萬緒於一身,當時的胡惟庸在事實上給他分憂不少。

相對的,汪廣洋不辦事也就罷了甚至還頻頻喝大酒寫沒用的詩詞文章,於是在戰事不利的消息傳回來之後,他乾脆直接一怒之下將汪廣洋調至廣東行省任參政。

如今再回頭一看,朱元璋駁斥後也是輕嘆:

“吾被其良臣之皮迷惑,中他人一計也。”

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第33章 雷緒來投第810章 餘波漣漪第754章 看得見摸得着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432章 奇觀稱帝第578章 佳婿賢媳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第759章 創作動力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第52章 江陵之謀第42章 殺人誅心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21章 涼州大馬第79章 武侯祠第787章 嶺北轉折第78章 真名世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195.第195章 居長安第525章 改弦易撤第590章 抗金奇俠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761章 操之過急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481章 甜品戰爭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422章 各自的戰場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750章 別來無恙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第10章 三姓家奴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8章 侯音之憾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10章 三姓家奴第810章 餘波漣漪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27章 帶兵愈多 實力愈弱?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第583章 生死茫茫第406章 夜復長安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757章 談判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237.第237章 北伐133.第133章 進獄系195.第195章 居長安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第646章 時代盡頭第735章 必去其疾第42章 殺人誅心第534章 趙大微服出行記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56章 三國混學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154.第154章 單刀邀約張翼德第625章 寇從何處至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第679章 秋風漫卷征塵路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503章 千燈作天河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778章 上行下效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519章 龍韜豹略第809章 翦勝野聞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553章 渡河,北伐第431章 最“好”的時代第776章 當唐高祖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510章 生辰飲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