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在洪武四年初,最終讓李善長下定決心的不止劉基的跑路。】

從史書上看,胡惟庸案真正的開端就是在洪武三年末。

這一年的大封賞裡,中書省終於正式確定下來了兩位丞相,即左丞相李善長和右丞相徐達。

徐達雖是丞相,但當時輾轉北平山西兩地練兵,同時還要總理北線防務,並且積蓄力量出關伐元,因此這個丞相只能算是掛名。

李善長則相反,雖洪武三年才正式任左丞相,但在大明開國之前封賞的左相國就已經在享左丞相之權了。

而且跟其他功臣不一樣,李善長在封賞中拿到的是免死鐵券PROMAX,別人的能免一次,他的能免兩次,而且還能給兒子擋一次,一塊能頂兩塊半。

有封無可封進無可進的情況在,再加上中書省有小胡這個同鄉,李善長就打算後退一步觀望情況。

名義上是生病,聽起來也合理,但這一年李善長才五十七歲,而歷史上他可是高壽七十七,因此這個含糊其辭的生病更像是託辭。

左丞相生病,但政務總得有人處理不是?順理成章的,當時任中書左丞的浙東人楊憲迅速支棱了起來:

李善長要是真病退了,那我豈不是要去副轉正了?

據《明史》記載,說劉基跑路之前跟朱元璋有過推心置腹的談話,老朱問劉基誰可爲相。

這個對話雖然是後人加工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其中借劉基之口對於人物的點評在事後諸葛亮的立場上,還是比較準確的。

比如說的李善長能調和諸將,說汪廣洋偏淺,着墨較多的是對楊憲和胡惟庸的評價,說楊憲有相才,無相器,私慾較重,說胡惟庸如同劣馬,用於駕車的話必然會翻車壞事兒。

楊憲投奔老朱的時間比胡惟庸還要晚一年,雖然同樣錯過了元老團窗口期,但跟胡惟庸這種只能跑腿寫信的不一樣,楊憲碰到玩命機會是真上啊,所以迅速成爲了老朱的親信,就連進中書省的時間都比胡惟庸早一年,而且身爲浙東人的意思也很明白:

他不是給李善長送金子的,他是來給李善長摻沙子的。

只不過讓朱元璋失望的是,楊憲並不覺得自己是沙子,他把自己當雷子了。

面對掛機的李善長,楊憲燒起了旗幟鮮明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將手下淮西人踢出去換浙東人,其次通過御史誣告將右副丞相汪廣洋給整了個發配海南。

而接下來楊憲要做的事也是可以預測:中書省只能有一個丞相,那就是楊丞相!

不過這種行爲招來了李善長和胡惟庸的反擊,兩個定遠人合力將楊憲的所有黑料打包送到了老朱面前,朱元璋的迴應也簡單,直接砍了了事。

畢竟對老朱來說,他需要的是一個互相掣肘但能做事的中書省,而不是一個黨爭不休只會攻訐的中書省。

楊憲伏誅之後擺在老朱面前的選項也不多,於是汪廣洋被匆匆召回授右丞相,出力的胡惟庸晉升成爲左丞,這也算是中書省新的掣肘結構。

但老朱沒想到的是,汪廣洋即使是面對丞相的權利誘惑也能直接開擺,不是在投贊成票就是在喝大酒,中書省的實際話事人反倒是變成了胡惟庸。

有鑑於此,李善長也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安心病退了。

只不過老朱和李善長都沒想到,楊憲跟胡惟庸比起來,那簡直純潔的就跟小白花似的。】

眼下華蓋殿當中真正說得上開國勳貴的,也就李善長、李文忠、徐達三位。

徐達已知身死之因,而且久在邊鎮,一顆心更是隻惦記着滅蒙元之事,故而對胡惟庸之事並不怎麼關心。

李善長則是感覺後背有點不舒服——出得冷汗使得衣衫貼在背上,已經有點涼颼颼的感覺。

心態最放鬆的當屬李文忠,畢竟胡惟庸之事前後,他要麼在巴蜀和北地出征,要麼就是在地方練兵,此事自始至終都沒有摻和進去,更別提與天子一家的莫逆關係……

所以聽得光幕說武臣勳貴沾染胡元氣息,李文忠還頗爲不服:

“血勇之氣又非是胡人獨有,何至於如此非議?”

徐達搖搖頭並不是很贊同,低聲道:

“漢唐之血勇與宋之血勇自有別,與胡元之血勇也自不相同,我等知漢唐宋之事唯有藉助書卷,而胡元之狀則近在眼前。”

叔父的話讓的李文忠也有點沉默。

實際上光幕的三言兩語並沒有錯,作爲轉戰四方的宿將,深知在開大明國之前,軍伍中胡氣太重就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漢兒盡作胡兒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胡元治時對漢姓抽剝甚嚴苛,百年裡五六代人,出一代慕胡風以圖屈身得存的也再正常不過。

而最終與舅父一同反元的健兒,既血勇悍不畏死,又違令不遵守制,而開大明國之後,他李文忠與叔父都花了不少時間練兵經略地方,所爲的不就是盪滌胡塵?

舅父所說的恢復華夏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亦需上下一心,慢慢圖之。

不過叔父徐達能被後世冠英名,他卻草草而過,甚至都不如那腦袋裡一根筋的藍玉,這是爲何?

這些念頭也就在李文忠腦袋裡轉了一圈的功夫,便聽到光幕那邊說李善長心胸狹窄云云,這也就罷了,那個繪聲繪色的一句“老朱要是的離了咱老李該怎麼活啊”,更是讓他當場就笑出聲。

不出意外的,一聲質問緊隨而至:

“李文忠,你笑什麼!”

李文忠頓時有點委屈,因爲他清楚看到叔父徐達嘴角也彎了不少,怎地不去找布衣兄弟問問的?

腹誹歸腹誹,但表面上李文忠指着李善長一臉信誓旦旦:

“兒……臣是笑這後世污大司憲名節!“

“方纔臣對大司憲言語多有冒犯,卻並未被罵得狗血淋頭。”

“足可見其言不實,足可見大司憲乃是虛懷若谷之輩!”

對這個回答,朱元璋深深盯了李文忠一眼,隨即安慰那邊不知如何是好的李善長:

“後世還曾戲言朕乃那學佛的宋帝託生,此等揣度之言且當戲言。”

這讓李善長頓時舒了一大口氣,李文忠在一旁點着頭:

“大司憲你就當這是野史,俺可以作證,你真沒收那兩百金!”

李善長那本要舒出的一口氣頓時憋在胸口半天上不來,最終只能咬牙切齒道:

“那便先謝過曹國公了。”

“謝當不上。”李文忠擺擺手不以爲意,隨即也是滿臉真誠道:

“等有閒暇,能讓咱看看那鐵券普鞣碼咳泗作爲答謝,便足矣。”

這邊兩個勳貴拌嘴,那邊朱元璋沉默着盯着光幕,用眼角餘光微不可察的瞟了一眼李善長:

七十七?

第64章 武聖身後事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80章 無愧丞相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579章 三軍始動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699章 彌合南北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第745章 最像太宗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273.第273章 釘馬掌第481章 甜品戰爭第807章 名臣作傳第61章 二千斤235.第235章 偃月刀247.第247章 晉龍游淺水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414章 爛攤子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432章 奇觀稱帝第5章 孫權曹豹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52章 江陵之謀299.第299章 天策上將不發威?第757章 談判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15章 吾弟字幼常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60章 威震華夏 炎漢當興第815章 永樂劍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31章 科技進步點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762章 稱兄道弟第644章 大明按察使李自成第99章 隔岸觀火第76章 凜凜人如在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第770章 畫眉143.第143章 悠悠蒼天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647章 刀伊入寇237.第237章 北伐第399章 先察使第807章 名臣作傳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第5章 孫權曹豹第778章 上行下效第453章 小民尊嚴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第99章 隔岸觀火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332.第332章 慷慨的逾制第563章 歌未竟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92章 立馬勒銘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497章 再見玄德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622章 人君仁君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118.第118章 圓車船第12章 划水的士燮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第610章 好男兒不豁達第803章 奉天靖難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第804章 各說各話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14章 爛攤子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798章 孤家寡人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239.第239章 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