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非常人非常事

“華夏賢才,何其多乎?”

許昌府衙中,曹操聽得劉備身旁那容貌俊朗之人的興嘆,很是贊同。

雖不知那元曲的韻調如何,但秋思一篇只需輕輕讀上兩遍就能明白何謂民間小調。

既未俗至市井溝槽,又未雅至高不勝寒,讀書人作市井歌,好才子嘆常人愁。

而那潼關懷古又將這民間小調推至了大雅之範疇。

曹操自是懂得詩賦的,方纔讀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時,他也嘆乎其人心志之堅,志向之高潔。

而那名爲王炎午所作的沁園春,他雖同光幕所說一樣對其口吻不太看得上,但也同樣承認其用詞相當精巧華麗。

但無論如何,那宋詞宋詩與漢詩還是有其相似處的,反倒是眼下這元曲更不拘一格。

潼關懷古全篇不過44字,曹操心中默讀數遍也依然覺得無一字可改,用詞之簡練意境之雋永,無愧乎一代大家。

只不過這後世之贊,曹操還是略有一些牢騷不解:

“興亡興亡,與亂同事罔不亡,百姓自因此而苦。”

“與治同道罔不興,治世百姓如何苦?”

“若是興亡皆苦,那治亂又有何分別?”

曹操看到張飛眉毛登時就有豎起來的趨勢,而緊接着,劉備示意了一下打斷了讓這個莽將軍氣哼哼將臉別向一邊。

“孟德以爲,何爲百姓?”

這個問題本應該很簡單,但劉備這麼特意問反倒是讓曹操沉默了一下,而結合那張養浩的生前事,他也明白了一些:

“兆民羣黎皆百姓?”

劉備點點頭,面色上卻是起了幾分唏噓:

“後世史中,孫曹劉俱往矣,皆歸於司馬氏。”

“司馬氏則承汝子孫奢侈之風,天下雖歸一,相較於我等此時,其治自可稱興,然百姓受其害更甚,司馬氏又不修德,內患外亂並起,綿延數百年。”

曹操安靜聽着,眼看着劉備面色上又起了幾分欣慰色:

“且孟德定是不知,起義之事,後世歷朝歷代皆不絕。”

“而千百年前仆後繼之下,後世百姓終立了那無帝之朝。”

曹操面色上有了幾分疑惑:

“起義?”

“就是類似黃巾之事,後世謂之農民起義。”

“非逆亂乎?”

“百姓亦人也,汝亦爲人也,孟德能爲父報仇鞭撻徐州,百姓無活路如何不能揭竿而起?”

這話說得曹操也愈發沉默。

在他的認知裡,百官諸強才爲百姓,非是四海黎民也。

而若是依劉備所說的話,難怪這光幕之說裡對涉及黎民之福祉的皆大加讚揚。

且黃巾之亂成了黃巾起義……一時間曹操遐想良多。

……

華蓋殿中,觀光幕之前有的悠然心情已經消失不見,對他來說需要勞心勞力的事情反倒忽然間多了許多。

這一刻他恨不得這少年郎早些說完,他好詳細問問孫思邈看有何建議來預防自家妹子之禍事。

甚至還想早點度過這三月之期,等武侯所說的張仲景來到,好仔細請教以爲標兒預防勞累傷身之事。

還有那少年郎所說的廢宰相職後政務勞神之事。

雖然他自己確實覺得政務數量完全不算多,但看其意思……特殊的是自己?

但明天子是決計不會打自己臉將宰相再復設的,那如何設職如何分權來平穩的給子孫輔政,又是一樁難事。

而且還有因這些事引發的此前對明史猜測的盡數推翻,這些使得他更加心煩意亂,評此光幕之言也更是不客氣:

“這張養浩,能寫好文章,還能開科舉,可稱得上元人文道魁首,然亦不受元廷之祿,也因元廷而死。”

“那羣讀書人怎麼須臾之間就能忘了胡元之亂,忘了張養浩之死,忘了數十年未有科舉之事,忘了吏進風行時須給胡人當狗之事?”

“咱不讓其當狗,給科舉量其才,給官位展其才,怎反倒不願意了?”

這話說的算是委實不客氣了,但衆人也都知道自家陛下便是這個脾氣,故而也都是一切如常,馬皇后起身勸了勸:

“欲要彌百年之禍,所耗豈止十年之功?”

“若是此時容易的話,這少年郎也不會着重表述重八之功績了。”

“畢竟洪武帝乃非常人,所成就的也自是非常事,豈是易也?”

這話頓時讓朱元璋老老實實坐了下來,朱標瞧着母親也是一臉讚歎色。

天下能制父親的,也就母親了,但也由此他很難想象若是失了母親,這洪武朝將是個什麼樣子。

倒也因此,朱標暗暗下定決心,定不能讓母親遭了厄難。

不過,這潼關懷古他也讀過,此詞竟如此受後世推崇?

【元朝的皇太子雖然死了,但泱泱大國總還是需要一個繼承人的,最終忽必烈來了個隔代指定,太子真金的兒子鐵穆耳被提拔爲大元朝的繼承人。

後來老朱在朱標死了之後做法也差不多,在這一點上兩個開國君主的行爲邏輯倒是相同的。

老朱看重漢家禮法,忽必烈一輩子都在努力推行漢化,也同樣看重漢家禮法,而嫡長子繼承製也確實最契合漢家禮法。

忽必烈的好消息是他比老朱運氣好一點,壞消息是沒有好太多。

在忽必烈死後鐵穆耳順利登基,這位就是元成宗,而他當皇帝的日子又跟趙光義有點像,簡單來說就是上一任留的家底太厚,基本可以爲所欲爲。

元成宗在位時只要開心了就大加賞賜,而這個開心甚至可以不需要由頭,比如他剛即位就大筆一揮,沒有緣由的給三個女婿賞了十二萬白銀。

類似的事情在元成宗在位時不勝枚舉,忽必烈開元時積累下來的家底,短短十年間被這個好大孫揮霍殆盡,按元史的說法,元成宗在位時的日常過節的賞賜也是忽必烈時候的數倍之多。

後世猜測元成宗之所以如此大撒幣更多的還是因爲他身體不好缺乏威嚴,只能以錢財籠絡人心,而在這之外,內事不決問妃子,外事不決問大臣,等忽必烈留下的錢花完了,元成宗倒也乾脆,直接兩腿兒一蹬:駕崩了。

因爲忽必烈推行漢法這事兒,所以當時他的兒孫都是讀過漢史的,其中也包括元成宗的妻子卜魯罕。

而對這位皇后來說,丈夫重病、國事盡攬、太子未立、疆域廣闊。

我拿的是武則天的劇本?】

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第775章 馬球治國231.第231章 詩聖詩仙命不同第727章 馬可波羅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146.第146章 臥龍張議潮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第576章 大志若病120.第120章 曹劉第793章 萬世法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第456章 債多不愁魯子敬第510章 生辰飲毒酒第444章 照本宣科第779章 雄猜好殺第585章 舊都洛陽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393.第392章 氣候週轉與紅丸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791章 病死善終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164.第164章 消渴症第403章 百萬曹公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767章 滅元格戲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第93章 燕然未勒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12章 划水的士燮第61章 二千斤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456章 債多不愁魯子敬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350.一日請假條第779章 雄猜好殺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61章 二千斤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633章 端平入洛第23章 馬老五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591章 青兕劍客第626章 唐風圖冊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請一天病假第27章 帶兵愈多 實力愈弱?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321.第321章 唐失朝鮮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15章 洪武欠佳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222.第222章 顏杲卿第638章 知易行難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399章 先察使第473章 慶勝小宴第103章 白羆通好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356.第355章 擊砲第589章 去病棄疾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680章 翼德將軍高見第605章 十世明君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235.第235章 偃月刀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394.第393章 天命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263.第263章 鑿空西域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356.第355章 擊砲第604章 汝有何能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第96章 水軍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