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退而結網

倭人之主如何自稱?

對本就是倭人的犬上御田鍬來說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但此時反而一時間不太能說出口。

他是出使過隋朝的,自是知道聖德太子派遣的第一任遣隋使蘇因高(小野妹子)遞交國書惹的大隋天子不快,橫生是非的事情。

只能說那隋朝大業三年之後,北有突厥之困,高句麗之挫敗,內有徵調民夫修宮殿大河惹得民怨四起,顧不上倭國的許多事,否則定然很難很難如此放過。

但如今在犬上御田鍬面前的中國天子則不然。

不說別的,那頡利可汗他昨日剛見過,堪稱是這位中國天子武功最好的說明。

昔日草原揚鞭的共主,如今淪爲殿下優伶客,半分氣概也無。

而且犬上御田鍬也更清楚,如今國內就連對倭國這個稱呼的意見都很大。

畢竟如今國內尚學漢文化,皆曉倭奴之義。

但這些話他自然是不能說的,只能一邊在心中慶幸還好此前苦勸陛下改了國書上的稱呼,一邊選擇了一個比較討巧的說法:

“我國之主不敢忘中國天子教誨。”

對倭國和我國這個同音的滑頭,李世民不置可否。

同時看着手上國書擡頭的“日出處大王致書中國天子無恙”輕輕撇了撇嘴:

竟和裴世清所判斷無差。

尤其這個大王的自稱還真差點被糊弄過去了。

根據裴世清所說,此“大王”非中原俗語的“大王”,在倭國之地乃是“治天下之王”之意。

而這看着依然頑固的寫在帛書上的“日出處”幾個字,李世民也隱隱有了猜想,這或許便是倭國後世之名的來源吧。

將這書放在一邊,李世民隨意的換了個問題:

“使者此來何爲?”

犬上御田鍬不敢擡頭,對這個走流程的問題也對答如流,藥師惠日讓他背了許多次,因此張口就來:

“寡國小民心慕夏言,此行敬獻本土方物,欲求中原天子結邦鄰之好。”

隨着御田鍬的話語被旁邊的裴世清翻譯,使團的其他人也合力將此行帶着的土特產小心翼翼的擺了出來。

簡陋的寶刀,怪模怪樣的陶器,能看得出手藝之粗劣的織物,以及一些金砂和玉器也都被一一呈了上來。

種種東西,唯有金砂被李世民饒有興趣的捏起來仔細看了看。

旁邊的裴世清經過李世民的“教育”,雖然心中依然有疑惑但暫時還是打算以陛下說的爲準,只待過兩月親眼看看那神奇光幕。

此時眼見皇帝的注意力被金砂吸引,再想到後世所說的那倭國地藏之富裕便立即貼心的站過去說明道:

“這金砂冶煉手段粗劣,然其品質尤勝信州所出。”

最近幾天裴世清也是不辭辛苦專門走訪了不少大匠,爲今日做準備。

比如金分麩金、砂金、生金、巖金四種,冶煉極爲困難且常伴摻有其他雜礦,唯有劍南道的深山中有片塊之金。

但劍南道多深山密林,開採又極爲困難。

此時眼見這倭使敬獻的金砂,裴世清反倒是有點後悔此前出使倭國時沒儘量多的記載倭國見聞了。

李世民很是滿意,點點頭對一旁的內侍吩咐道:

“既是倭王敬獻,那便收下。”

隨後和藹可親的對着惠日道:

“使者既遠來,不妨等到七月再東歸。”

“藩鄰之好自當永固,此般諸事自有鴻臚丞與汝等洽談。”

說罷便揮揮手示意爾等可以退下了。

直至出了富麗堂皇的太極殿,犬上御田鍬依然還有些茫然:

這不對吧?

按道理來說,獻上禮物之後,中原天子不是應當回豐厚之禮以示上國之富有四海纔對?

怎麼如今這唐天子不聞不問便讓他們退下了?

此時的犬上御田鍬感到了一股發自內心的心疼:爲了得到這個出使唐朝的機會,他可是向天皇足足獻上了二百兩金砂!

這在此時的倭國是一筆了不得的財富,但此時竟未得半分回贈?

一旁的惠日倒是絲毫不關心,畢竟就算那唐天子回贈了也和他沒一點關係,作爲新羅密宗出身的僧人他自始至終的目的都很明確:

借中國之力,開兩國之邦交,從而在倭國擴大佛教影響力從而傳教,以求獲得來世超脫。

某種意義上也確實視金錢如糞土。

因此惠日此時的注意力便是唐天子所說的七月這個時間。半年後……有何事?

此時的李世民與裴世清一起轉入後殿,沿着迴廊一邊漫步一邊聊剛纔見聞。

裴世清本以爲陛下會怒斥倭國狼子野心不改本性,沒想到首先聽到的是一嘆:

“難怪後輩調侃小國朝貢乃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更有商賈不法假稱使者。”

倭國所獻上的那些方物扔到長安的東西市上,除了金銀玉石之外,餘者恐怕會被商賈當破爛扔掉。

金砂玉石之類,李世民粗略估計其值至多三十萬餘錢,唐朝若是同樣以財物回贈,那自然會遠超這個數字以顯華夏物力。

但這種行爲對兩國的邦交真的有好處嗎?大唐天子怒斥此舉只會肥了邦國勳貴的蠹蟲,並不會讓彼國小民知大唐之聲威。

而且先賢曾有言,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倭國慕的乃是王化,乃是夏言,而非中原之金財。

因此,熱心腸的李世民決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倭國之事,便需世清按照事先之商議,親自督辦了。”李世民交代道。

對此裴世清昂首挺胸義不容辭:

“必不負陛下所託也!”

於是倭使迴轉驛署的次日,杜如晦便與裴世清聯袂敲響了倭使所居的院門。

等到見面後,兩人也分別講清了彼此的來意。

“杜公要與我商談倭國之事?”

惠日和尚只覺得受寵若驚,但隨即便是連連推辭:

“我身入沙門,不屬倭國,若談此事,我可做杜公與犬上使者之間的轉譯。”

杜如晦笑了,氣定神閒道:

“吾欲與法師所談的,乃是倭國弘佛之事,與俗物無關也。”

惠日和尚曾在長安居住了十幾年通曉漢語,因此也聽出了眼前這位大官的言外之意。

僅僅猶豫了一瞬,心中便是一片火熱,但看着旁邊一臉好奇等待翻譯的御田鍬,心中還是有些躊躇:

“那犬上使者……”

聞言裴世清站了出來道:

“吾乃前隋出使倭國之主官,如今大唐鴻臚寺鴻臚丞裴世清,欲與貴使相談倭唐友好諸事。”

於是犬上御田鍬頓時瞪大了眼睛,因爲裴世清這段話他聽得明明白白,這位大唐的官員竟懂倭語,且此前出使過倭國!

等等,前隋出使倭國的使者,那不就可能是額田部家主的生父……

惠日眼見這鴻臚寺官員懂倭國土言,而且與犬上使者商談也算是名正言順,因此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比了個請的手勢:

“杜公,這邊尚有一靜室,不如移駕此處暢談佛理。”

御田鍬壓下了心中暫時的震驚,有點狐疑道:

“惠日藥師這是?”

“哦,杜公喜研佛法,如今聞聽惠日法師修習新羅佛宗,與我華夏不相同,故來請教。”

聞言御田鍬也沒起疑,畢竟這幫和尚在倭國時也經常說中國天子對佛都禮讓三分,達官貴人無不通曉佛法,此時所見不過是昔日僧人所說的又一次驗證罷了。

於是當下兩人也尋了個靜室,要爲中倭兩國之友好細細商談。

只不過直至黃昏時分御田鍬方纔心事重重的送走了裴世清,等回來之後便看到了惠日和尚跪坐在屋內。

“藥師與那大官談的佛法深淺如何?”

聞言惠日臉上露出了一個神秘莫測的笑容,雙眼中有着一股難以察覺的野心之火,嘴角緩緩提了起來:

“唐朝不愧是上國,其官皆通佛法,我亦略有不及也。”

“使者所談又如何?”

御田鍬想起來裴世清的種種許諾,這些許諾當中有房屋有土地有突厥奴甚至還有大唐的官位,何其豐厚!

而且這些許諾的對象皆是他,而非天皇!

於是御田鍬心中也有了決斷,露出了一個真心實意的笑容:

“所談甚善!”

第686章 就當我信了吧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第435章 荒唐一夢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240.第240章 十軍而圍第84章 士元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350.一日請假條122.第122章 大陳設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5章 孫權曹豹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673章 計將安出第469章 鐵騎第498章 千秋畫卷122.第122章 大陳設第34章 正旦165.第165章 成爲曹丕第514章 雍熙北伐352.第351章 還定三秦第563章 歌未竟第812章 實非帝才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318.第318章 滅倭第790章 劉半仙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第699章 彌合南北第107章 立學之約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444章 照本宣科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第71章 祠堂何處尋第397章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第785章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634章 唯死戰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468章 劫營滅膽,精騎誅心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464章 送人頭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第775章 馬球治國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569章 天地當爭第31章 科技進步點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716章 明合漢風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第438章 同道中人第99章 隔岸觀火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第646章 時代盡頭第69章 良才論金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447章 兄友弟恭與父慈子孝第56章 三國混學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296.第296章 金開元265.第265章 荊州北上第426章 朕跟武侯熟得很第45章 八百敢從第765章 欺君之罪第784章 留個體面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633章 端平入洛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28章 榮耀,屬於人民第732章 謝謝大哥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239.第239章 密信第618章 贅婿噬主185.第185章 九品中正第603章 耶律約翰第432章 奇觀稱帝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41章 江東舊夢第429章 這都是一派胡言!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95章 伐吳?伐魏?第607章 不盡長江滾滾流第9章 爺投漢辣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794章 事發開端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164.第164章 消渴症177.第177章 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