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正主

bookmark

第420章 正主

長安百姓是絕不介意湊熱鬧的。

獨柳樹下看砍頭,東西兩市看胡商,朱雀大街看儀仗,安上大街看光頭,皆是湊熱鬧的好去處。

而今天又多了一項,那便是春明門外看倭奴。

事實上百姓也不知道倭奴是啥,但有人好奇問了護送他們的騎士,得知此乃東海倭奴國之使,來此朝覲咱們大唐的天可汗,於是長安老百姓便懂了:

又一從國罷了。

只不過相較於那些身懷香料的西域胡人,這倭人種種大唐都讓大唐百姓倍感好玩兒。

眼看着他們成羣結隊跑到城門下仰着腦袋看,差點仆倒而不自覺。

眼看着他們看着來來往往的行人,一陣嘰裡呱啦的語言,光從臉色和聲音上便知其震撼程度。

如此種種皆讓圍觀的百姓大笑。

此時恰巧有一富戶人家麗人在傭奴的陪伴下從城外返回,這倭人使團便難以自抑的將目光瞟了過去,並齊齊情不自禁嚥了一口口水。

這倒是並沒讓麗人感到冒犯,畢竟這羣使團其中最高者纔到她肩膀,餘者皆似豆丁甚至不及長安的少年人。

只是這般作態登時引得送他們來此的軍官不耐,當即一鞭子抽在地上讓倭人們收回不軌的目光。

“那個姓犬的,管好你的人!”

於是使團當中便有一人點頭哈腰的跑了出來給這軍官道歉,這般謙卑姿態又引得周圍百無聊賴的百姓大笑。

點頭哈腰致歉之後,這個倭人使團的頭領也並未感到有何不快,回身與身邊一個僧人感嘆道:

“惠日藥師,這唐真乃上國也。”

名爲惠日的和尚臉色不變,只是囑託道:

“犬上,切記管好使團,勿要引得唐民不快,使得天可汗怪罪我等。”

犬上御田鍬自是滿口答應,不過依然依依不捨的回看了一眼那麗人離去的方向。

自是不敢對這上國女子有何非分之想,他注意到的是跟在那女子身後的突厥奴。

這實際上已經是他第二次造訪長安了。

大業十年時他便奉聖德太子之命出使隋朝。

遼闊的疆域和華美的宮殿以及強悍的軍隊給他留下了震撼的印象,但頻起的戰亂也讓他猶如受驚的兔子一般只待了半年就迫不及待的逃了回去。

只是隨團的僧人堅持留下說要研習佛法。

犬上御田鍬本以爲這羣僧人早就死了,但八年後這羣僧人又出現在了他面前,聲稱華夏隋亡唐替,已經重歸安定。

並且這羣僧人勸說見過華夏之盛的犬上御田鍬一起勸說舒明天皇重新派遣唐使。

這件事並不順利,但好在最終還是成功拿到了天皇的授命,踏上了西渡的船隻。

只是稍有差池的是,到達百濟之後他們便第一時間得知了一個消息:突厥已被滅,其王獻舞於華夏皇帝的殿下,餘胡皆華夏皇帝爲天可汗。

於是犬上御田鍬看藥師惠日的眼神就有點懷疑:

說好的雖重歸一統但遠弱於隋呢?

但藥師惠日此時顧不上這些,在知曉了天可汗的名諱之後他也有點鬧不明白:

貧僧記得東歸之前,太子的名諱乃是李建成啊?

雖不清楚其中細節,但很快兩人還是達成了共識:總之拿出最恭謹的態度就對了。 惠日想要藉助遣唐使在倭國境內提升佛法的影響力傳教,故而想要保證此行萬勿有失。

犬上御田鍬作爲說服天皇重啓遣唐使的領頭人,自也是隻能功成不得失敗。

於是這支使團在百濟耽擱了半年,一方面要派人回去知會天皇修改國書措辭,一方面便是令使團學習禮節力求不出錯。

如此直到貞觀五年初,這羣貞觀四年初出海的使團纔到達了長安。

只不過半年的學習註定是白搭,壯觀的城池,高大的唐人百姓,綺麗的裝飾,富裕難以想象的國度,這些都使得倭人激動得大呼小叫。

犬上御田鍬則是非常羨慕那位麗人的突厥奴。

天皇何時能帶領着他們征服這般強大的國家,將其士卒盡貶爲奴儘可隨意支使?

而唐朝征服了突厥,若是能征服唐……犬上御田鍬趕緊剎住了這樣危險的想法,一頭冷汗的將其深深埋藏在了心裡。

只是誕生過這般狂野的想法之後,犬上御田鍬再看這繁華的長安,心底反倒愈發哀嘆:

天地不仁兮使我生倭國也!

但很快犬上御田鍬便知曉自己感嘆的還是早了。

又等待了一會兒之後,長安城中才終於迎出來了一隊官員,經過交流之後犬上御田鍬也知曉了,爲首者乃是鴻臚寺的典客丞,現在要接他們去驛署。

“爲何不是鴻臚卿?”御田鍬發出了疑問,華夏的管制他還是大概記得的。

但可惜他並不會華夏雅言,唯一能做翻譯的藥師惠日選擇了閉口不言。

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典客丞跟鴻臚卿能差多少?不都是大唐的正職官吏?

真正入城之後,繁華的景象也讓御田鍬迅速忘卻了這個疑問。

此刻他對於藥師惠日此前所說的唐初立遠不如隋朝的說法再也不相信。

繁雜多樣的雅言胡語充斥了他的腦袋,綺麗多姿的顏色佔據了他的眼睛,前後左右之景都想看到且牢牢記下,使團齊嘆若能久居長安願傾其所有。

典客丞對此見怪不怪,一邊引路一邊還有餘裕給他們簡單介紹一下長安的簡單情況,經惠日轉述每一句話都能引起整個使團的驚呼。

在倭國內他們皆是大家子弟,但也正因如此,人人皆知遣隋使舊事,更知道倭國如今上下形制,皆學於隋。

甚至就連此刻身上穿着的衣服形式也都是硬仿的隋朝,這也是如今長安百姓見他們皆忍俊不禁的原因。

也是因此,此時的長安之觀也讓使團上下心情倍感複雜。

模仿者見到正主既因雙方差距感到卑微,又因正主強盛誕生了一種奇妙的自豪感:

看嗬,這就是我們學習的上國!

這種奇妙的心情一直持續到了數日後被天可汗接見。

伏在地上的御田鍬聽到了彷彿從天上落下了的雷霆之音,那是一個饒有興趣的問句:

“倭國之主,如今仍是以天皇自稱乎?”

趴在地上的御田鍬彷彿聽到了身體中血液凍結的聲音。

這部分內容預計明天結束。

(本章完)

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170.第170章 天皇大帝152.第152章 升級咯第25章 暮虎老狼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579章 三軍始動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第603章 耶律約翰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657章 盛唐利刃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589章 去病棄疾第23章 馬老五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第794章 事發開端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66.第266章 以死正軍紀第517章 但無能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455章 平衡環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591章 青兕劍客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193.第193章 科舉225.第225章 太上皇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第661章 螳臂當車與脣亡齒寒第5章 孫權曹豹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573章 南洋國公第801章 陛下轉階段了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46章 虎卒禁衛第45章 八百敢從第92章 立馬勒銘199.第199章 科學之王第741章 赤腳前行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147.第147章 歸義軍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426章 朕跟武侯熟得很第592章 大炮開兮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580章 殘火復明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399章 先察使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263.第263章 鑿空西域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282.第282章 蘇定方的遭遇戰第678章 亂臣賊子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24章 生不逢時第491章 近代曙光第818章 《太學傳抄》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108章 一年始動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774章 國力比拼第586章 北定中原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84章 士元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770章 畫眉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第582章 中流砥柱第79章 武侯祠316.第316章 兄弟捱打你不來?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第631章 清脆巴掌第631章 清脆巴掌第451章 交子割韭菜第780章 從鐵券到鐵榜第775章 馬球治國第43章 單刀對噴第773章 賞樂博弈第711章 國祚第二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566章 制詔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99章 隔岸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