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江寧戰役之序

bookmark

“以你徐大人的親身體驗,請告訴鐵良大人,江寧城就算最牢固,也扛不了艦炮的持續轟炸,想守是守不住的,我陳天華尚欠他一個人情,他可以提任何一個要求,但江寧城除外。”陳天華笑眯眯地朗聲講述道。

“多謝大元帥不殺之恩,您說的話我徐良楨一定帶到,只是咱們各爲其主,不能在一起共事,但大元帥的氣度令徐某敬佩,就此辭別,但願今世還能再見。”

說完,徐良楨朝陳天華拱手做了一個深揖,然後翻身上馬,率幾十名隨從,朝着江寧方向奔馳而去。

“全體官兵,今晚同慶同歡,慶祝鎮江府城收復,酒肉管夠。”陳天華當庭宣佈。

“呵呵…”

“勝利了…”

“……”

現場一片歡騰的海洋,共和軍以極小的代價,收復了整個鎮江城,俘虜清軍三千餘。

據從揚州傳來消息,鎮守使林樹清一看不妙,他率一個標團守軍宣告起義,明天,共和軍派員去接受,並且改編其軍隊。

蘇南地區,蘇州、常州、泰州、無錫等地,當地巡防營都紛紛陣前響起起義,無法是否心甘情願,但以這種和平方式收復,陳天華實感心慰。

戰後治理,這是另外一門學文,而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略目標中的最高境界。

……

滿清時期,江寧府作爲兩江總督所在地,和江南政治軍事中心,其明城牆在防禦工事方面,得到了加強。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裡城門十三,外城門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轉足有一百二十餘里,城高十餘米,上寬八米,依山脈、水系走向築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

城牆南以外秦淮河爲天然護城河,東有鐘山爲依,北有後湖爲屏,西納石城入內,形成獨具防禦特色的立體軍事要塞。

眼下的江寧府城,除了堅固明城牆之外,還建有許多要塞炮臺來拱衛。

烏龍山,幕府山炮臺是江寧城垣北部的門戶,也是它的沿江主要炮臺。

天堡城和地堡城炮臺,位於紫金山上西峰的兩個要塞,地勢險要,可俯瞰整個江寧城,拱衛城垣東部堯化門。

雨花臺的東、西炮臺,位於城南外圍重要門戶,主要拱衛聚寶門。

獅子山炮臺位於城垣西部的獅子山頂,也是江寧沿江炮臺之一,拱衛儀鳳門,定淮門,清涼門等。

陳天華和他的軍事團隊,對江寧府的軍事要塞、炮臺以火炮數量和炮兵佈置等數據,瞭解得一清二楚,圍繞制定了一系列,多套多元化的進攻方案。

對於六朝古都,陳天華的要求有三點,一,儘量不傷及無辜百姓,二,不得炮擊搗毀了名勝古蹟,儘量保護好古城牆,三,戰場勸降爲主,武力殲滅爲輔。

最後,在若干種作戰方案中,陳天華批准了其中一個較爲合理的進攻方案。

第一步,利用強大的江面艦炮,首先解決掉江寧府沿江的三個炮臺,烏龍山、幕府山和獅子山。

然後分別從上元門和觀音門附近等江灘登陸,重點進攻上元門,觀音門和佛寧門,佯攻江東門和堯化門。

第二步,同樣利用艦炮,轟擊沿江江灘陣地,進行地灘式無差別轟炸,最大限度殺傷清軍的有生力量於外城。

第三步,將一個重炮團調入位於紫金山西峰的天堡城和地堡城附近,轟擊那兩個炮臺,壓制對方炮火併派兵攻佔。

第四步,派兵從上元門和觀音門等地攻入,然後指揮共和軍攻克太平門,進入江寧內城。

第五步,儘量引守軍於外城和內城之間的防禦,反擊之上,減少巷戰之苦。

……

公元1910年元月八日,農曆十二月初十。

清晨。

江寧府長江下關碼頭的江面。

一陣又一陣的汽鳴聲,響徹雲霄,此起彼伏。

一支綿綿不斷的混成艦隊,衝破濃霧迷濛,漸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軍艦旗杆上飄揚的是五色旗,這是中華共和軍的艦隊。

“共和軍來了,快去通報!”

“大戰就要開始了!”

“……”

長江兩岸的守軍如臨大敵,紛紛嚷叫起來。

共和軍這支混合艦隊,相當龐大,共有八十餘艘大小艦船,其中作戰軍艦共二十二艘,除了狼字號戰艦,還有剛收編的十七艘楚字號淺水炮艦中的七艘,參加這次軍事行動。

滿載戰略物資,軍糧、食物和軍械彈藥的大商船,足有十五艘之多。

除了作戰艦艇,後勤保障船,恐怕要數運兵船隊最爲龐大,千噸級大駁船共有三十五艘,滿載三萬三千人的陸戰部隊和裝備,包括部分軍馬。

共和軍出動了全部,共十艘掃雷艇,因爲江防軍在長江各入口布有大量水雷,混合艦隊前面開道的,就是有一字鋪開的掃雷艇,這下他們有用武之地了。

清軍江寧水師統編爲江防軍,共兩萬餘人,總部設在浦口鎮,提督爲張勳,是個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

張勳雖是漢人,可他是個不折不扣的保皇派,效忠清室的老頑固,禁其部屬剪髮辮,人稱“辮帥”。

這次保衛江寧府城,張人駿專門召集鐵良,張勳和王有宏三位領軍統帥開會,在這次軍事會議上,三人做了具體分工。

下關水域,江寧府城漫長的江防,由張勳的江防軍負責,外城,主要是東南方位,主要由巡防營統領王有宏。

江寧巡防營共有二萬餘衆,而他們的武器裝備和軍餉等都是滿額,所以,戰力不比以自強軍爲基礎的新軍弱。

內城防禦由鐵良率新軍守備,他共有二個步軍標團,總督府衛隊營,提督府衛隊營,炮兵標團等,約爲六千餘衆。

陳天華這次要面臨的五萬餘清軍,三位領軍統帥又都是滿清忠臣,他和他的軍事集團,所面臨的困難自然不小。

他深諳這場戰役,每個階段都將是場場血戰,他並不怕打,也不怕血腥,而是怕因戰而毀了這座千年古城,成爲歷史罪人,被後世的人唾罵。

下關江面上,原先停靠着許多外國軍艦,眼看着戰火紛飛,爲了不引火燒身,不得已撤離戰區,退到外圍觀戰。

洋人們紛紛聲明,對於這場舉世矚目的江寧戰役,他們恪守中立,其中之理不難猜摸。

第447章 投鼠忌器第856章 姑蘇城防第226章 勢如破竹的戰鬥第768章 上小紅樓的第一位男人第367章 逛蕪湖租界第707章 煤廣新城第714章 官府出兵第131章 天降神兵第404章 有大的變動第496章 高處不勝寒第022章 商議第349章 都亮出了殺手鐗第286章 夜半蒙面人第797章 死士計劃第858章 想復仇的金天龍第843章 最後之戰第216章 出手教訓不良學生第155章 煤業的背後第589章 萍鄉虎幫,捲土重來第266章 綁架第255章 敢枉議國政第799章 紅袖被查封,鸞蓉漏網第792章 魂牽夢縈第606章 轉投東洋金主第811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129章 江湖英雄帖第150章 岳父大人撐腰第319章 洪門虎師撤了第829章 翁婿共議國事第546章 大炮,他都敢開口要第195章 時運亨通第907章 鐮刀戰略第681章 城隍廟血案第896章 老爺,是我做的!第690章 興師問罪第424章 趕赴武昌第924章 北軍大潰敗第487章 東洋人大潰敗第578章 謀事在人第888 年關防範第839章 江寧戰役之序第280章 長牛鐵路第944章 大將羅龍雲之謀略第902章 重遊名仕館第775章 她帶來了驚天消息第881章 袁方求見許掌門第647章 歸第593章 排兵佈陣第030章 都是歷史人物第595章 進攻前夕第738章 整裝待發第854章 一切都在預謀中第312章 智取馬匪營寨第424章 趕赴武昌第467章 圍攻龍王廟第304章 號稱虎師第841章 突破江寧外城第699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第930章 現場授課道戰術第467章 圍攻龍王廟第406章 當場羞辱東洋人第536章 營救徐家人第183章 重色輕友第356章 大人的平衡術第438章 漢陽門碼頭第798章 葉涵被捕第303章 對峙第741章 演一齣戲-招安第225章 聚衆謀逆之罪名第761章 紅袖故人第940章 飛來峰下的槍聲第262章 東洋人在搗鬼第038章 陪嗯嬤去還債第141章 鶴卿先生的新居第334章 就這麼點?第253章 登高飲酒第183章 重色輕友第943章 宋小牛被重罰第723章 汲取歷史教訓第792章 魂牽夢縈第344章 全面禁大煙第486章 差點誤傷第966章 應山湖畔遇伏擊第115章 亡命天涯第520章 騎射較量第132章 饒人性命,留有餘地第194章 宏偉藍圖第552章 開始武裝護航第137章 按擦使官邸第084章 關人,扣押船隻第354章 一個講實話的刺頭第642章 從城池暗河過去第138章 教會學堂女買辦第380章 叢林遭遇戰第971章 刺殺行動開始第745章 大捷,彈冠相慶第006章 勇於擔當第280章 長牛鐵路第897章 青狼手下的暗衛第172章 設伏,甩開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