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浮生六劫(3)

“大江那頭就是昏君奸臣盤踞的巢穴,如今大燕的勇士們已經站在這裡,洪武皇帝開創的基業就擔在你們身上。

今日本王要過江靖難天下,前面可能是刀山,也可能是火海,爾等願跟隨本王嗎?”江風呼嘯,但朱棣洪鐘一般的聲音仍然穿透四方,盪漾在江上。

譚淵在臺下高喊:“誓死跟隨殿下,靖難天下!”

燕軍數萬人一同高喊:“靖難天下!靖難天下!”

朱棣點點頭,大手朝南岸一揮:“渡江!”

六月二十,千帆塞江,百舸爭流。 三萬燕軍主力,號稱十萬,在儀真江面渡過長江,長江南岸守衛的三千孝陵衛官兵一鬨而散。

燕軍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就渡過長江,攻陷南岸的龍潭。

見突破了最後一道天塹,燕軍諸將熱血沸騰,彷彿應天指日可下。 不過燕王倒還冷靜,派出房寬率領一支偏師東去攻陷鎮江,鎮江守軍不戰而降,長江下游遂定。

應天三山門緩緩關閉,堵在城門口的百姓哭爹叫娘,拼命往城外跑,可兇狠的門卒揮舞着刀槍將百姓逼退,“轟隆”一聲,三山門合在一起,三條碩大的門閂放下,城裡城外天各一方。

當燕軍渡江的消息傳到大內,應天府一十三道城門立刻封閉,城內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四通車馬行裡冷冷清清,他們有宮裡的內線,早就得知關閉城門的時辰,所有馬車基本全在閉門之前發了出去,如今偌大個後院裡除了幾十匹瀋陽馬,已經空空如也。

熊度拿着一藍飼料給馬添着料。

這時一名夥計進到後院通報:“掌櫃的,外面有一位客官要見你。 ”

熊度皺皺眉頭。 都什麼時候了:“你沒跟他說,我們的馬車都出城了嗎?”

夥計道:“說了,可是客官拿了這個,讓交給掌櫃的。 ”說着遞上一個金光閃閃的物件,貓頭鷹!!金色地貓頭鷹!!

熊度瞳孔迅速收縮,一把奪過貓頭鷹,扔掉手中籃子,快步走出去。 來到前堂。 只見堂內坐着一位年輕文士,三十歲上下的樣子,身後還站着兩名幹練的年輕人。

熊度笑笑道:“易老闆,呵呵,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裡面請,裡面請。 ”說着恭敬地讓到一邊。 那個叫易老闆的文士,抱了抱拳,也不客氣。 徑直走入內堂。

熊度吩咐夥計:“沒得生意做了,外面兵荒馬亂的,收鋪下板!”

易老闆進得後堂,熊度搶步跟上,引着衆人到了一處偏廳。 進了房來。 熊度走到書架前,騰出幾本書,牆上有一處暗格,輕輕一扭。

然後拉開一排書架,只見下面露出一個小門,熊度引路,易老闆跟隨進去,兩名跟班則留在偏廳門外守候。

進了地下室,熊度連忙拜倒:“屬下熊度見過大人!如今京師兵荒馬亂,大人乃殿下重臣,怎能輕易涉險!”

易老闆不是別人。 正是楊榮,他擺擺手讓熊度起來道:“正是因爲事情到了緊要關頭,東風破事關重大,吾不親自坐鎮京城如何放心。 ”說着楊榮坐在椅子上。

熊度侍立一旁,楊榮又問:“準備得怎麼樣了,還有什麼困難?”

熊度道:“一切都按部就班,只是昨日大內裡傳出消息,說發現宮中多了一些面目陌生的太監。 ”

楊榮一皺眉頭:“哦?有沒有立刻調查這些人的來歷?”

熊度道:“調查了。 黃鷹報告。 這些人都是太監副總管徐和領進宮的。 ”

楊榮道:“都這個時候了,宮中還增加太監幹嗎?其中必定有詐。 你們安排在宮裡地人手充足嗎?”

熊度道:“黃鷹手下有二十個侍衛是我們的人。 這些人都是侍衛中或者應天分座功夫最硬的。 而且宮外還有二十個探子隨時準備接應。 ”

楊榮沉吟着:“才二十個?不保險。 既然宮中有變,那就執行第二套方案。 吩咐黃鷹按照原計劃行事,但到時必須將四號人物完好無損地接出。

你立刻去佈置二套方案,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熊度在旁唯唯應諾。

……

萍鄉侯後軍都督瞿能坐在自己府第之中,喝着茶,外面的天色越來越暗,烏雲翻滾,看樣子是要下雨了。

進京一個月,除了見過一次建文帝,被宣慰了幾句,自己就呆在府中什麼事也不用做。

原來一千名斥候也都被分派在城外紮營,昨天得到了要關閉城門的消息,瞿能立刻用了後軍都督的大印,將這一千兵馬調入城中,一部分駐紮在府中,另一部分安排在後軍都督府軍營之中。

外面一個響雷,雨終於下了起來,一名斥候進來稟報,外面有個叫易老闆的人趕着兩輛馬車,說是給將軍送馬料的。 說着遞上一隻黃金貓頭鷹。

瞿能看見貓頭鷹心中咯噔一下,趕緊命人將易老闆請進府中。

瞿能一見楊榮驚訝萬分:“楊大人,怎麼是你,親自前來?”

楊榮拱拱手微微一笑:“迄止是我,連殿下也……”

……

金川門北面長江,是應天府北面第一座城門,由於位置重要,曹國公李景隆和谷王朱穗被派往這裡鎮守。

自從燕軍抵達江北之後,朱允炆和方孝儒一商量,決定將招進城中諸王分派到各個城門,協助朝中大臣守衛。

朱穗緩步踱上城門,擡眼望去,只見李景隆正依着城垛眺望城外,愁容滿面。 朱穗離遠了打着招呼:“李大人,太陽快落山了怎麼還在啊!”

李景隆見是谷王,連忙下跪行禮,被谷王三兩步上前扶起:“曹公快起,快起啊。 你我共同承擔金川門防衛,何必見這些虛禮。 ”

李景隆道:“做侄兒地見了叔叔哪有不拜之禮?”他老子李文忠乃朱元璋養子,按輩份就是谷王的哥哥,李景隆就是谷王的侄子。

谷王道:“呵呵,怪不得先皇贊你重禮重節,一直委以重任。 ”說着話朝城樓而去。

李景隆跟在後面,嘆了口氣:“景隆慚愧,辜負先皇厚愛。 ”

說着話兩人走進城樓,谷王吩咐親隨在外守護,只有自己與李景隆坐在城樓之中。 谷王也嘆了口氣道:“眼前四哥大兵壓境,曹公覺得這京師能守得住嗎?”

李景隆沉吟一下道:“城內還有帶甲八萬,金陵城堅壕深,糧草充足,守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吧。 ”

朱穗眼中露出一絲寒光盯着李景隆:“曹公,到了這個時候,你還在重複方希直的說辭,哼哼,這種鬼話你也相信?”李景隆心裡咯噔一下,擡頭看着朱穗,不知道該說啥。

朱穗又道:“四哥自從正月十五兵出北平,一路南下,縱橫兩千裡山河,所向披靡,十數萬王師非敗即降。

朝廷以天下制一隅而不得,天意如此,豈是一座金陵城能夠阻擋的。 ”

谷王這番話,說得李景隆冷汗漣漣,谷王見他色變又道:“景隆,你也是一度爲帥地討逆大將軍。 平亂之戰你也沒少出過力,卻不知道燕軍破城之日,景隆作何打算?”

李景隆眼皮直跳,看着谷王,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殿下,你這麼說是何意?吾家世受皇恩,還有什麼打算,死而後已。 ”

谷王冷冷一笑:“皇恩?嘿嘿,你知道當日沙河戰敗,曹公手下數十萬王師一朝崩潰,今上本欲取汝項上人頭!只是被臣等勸住。

如今曹公是裡外不是人,既在今上處失寵,又與燕王有仇。 這前景,孤真爲你擔心。 ”

李景隆拱手道:“千歲,景隆何嘗不知道身處險境,只是何去何從,請千歲指一條明路啊。 ”

谷王道:“明路是有,只是不知道曹公敢不敢做!”

李景隆一咬牙道:“千歲請說!”

谷王悄悄從袖攏中掏出一封信:“這是四哥悄悄送進城的書信,其中提到景隆,如果景隆和孤一同立下大功,燕王承諾既往不咎,富貴依舊!”說着將信交到李景隆手中。

李景隆哆嗦着打開信,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吃驚地擡起頭,看着谷王。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連最早不肯附逆回京的谷王也已經與燕逆取得了聯繫。

那麼自己這個曾經帥大軍對抗燕王的敗軍之將又能何去何從。

谷王靠在椅背上注視着李景隆臉上地陰晴圓缺,胸有成竹地拿起茶碗,輕輕呷了一口。

六月二十二,本是夏至,按照大明的風俗百姓在自家院中擺香案祭拜日神,並且敲銅盞,到河裡沐浴。 只是這日一早,一隊燕軍騎兵出現在京城東郊的朝陽門。

燕軍騎兵先是在孝陵鐘山南麓出現,就着山勢觀察了一下城牆,沒有看到任何埋伏,就驅馬下山,衝到朝陽門前耀武揚威地轉悠了一圈。

燕軍見城中依然沒有派軍出戰,乾脆下馬,躺在城外草地上,或席地賭博,或面朝城門撒尿挑釁。 半個時辰後,城頭做出反應,胡亂打了兩炮,只是一人也沒傷着。

燕軍休息一個時辰,重新裝備上馬,嘻笑怒罵着揚長而去。

燕軍現身,應天震動!百姓人心浮動,守城軍士惶惶不可終日。

第29章 根本之爭(2)第27章 烈火荒原(2)第43章 戰雲密佈(7)第18章 心事重重(3)第12章 就藩遼東(4)第31章 洪武駕崩(3)第12章 就藩遼東(5)第25章 翻雲覆雨(2)第29章 根本之爭(4)第18章 心事重重(1)第25章 翻雲覆雨(3)第28章 應天風暴(1)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8章 藍大將軍(1)第36章 圖窮匕現(6)第46章 飲馬長江(1)第11章 暮鼓晨鐘(4)第24章 經略朝鮮(5)第9章 奪門之夜(2)第45章 歷史留名(3)第3章 懿文太子(5)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18章 心事重重(2)第16章 女真來投(3)第23章 艱難情事(3)第42章 多方博弈(4)第25章 翻雲覆雨(4)第8章 藍大將軍(4)第44章 手足相殘(5)第43章 戰雲密佈(6)第9章 奪門之夜(4)第27章 烈火荒原(2)第27章 烈火荒原(3)第44章 手足相殘(2)第31章 洪武駕崩(2)第1章 裂土封遼(3)第4章 且聽風吟(3)第12章 就藩遼東(2)第16章 女真來投(4)第32章 幡動心動(1)第47章 浮生六劫(1)第3章 懿文太子(5)第21章 白山黑水(1)第33章 請君入甕(5)第34章 龍出生天(3)第38章 大小通吃(1)第3章 懿文太子(2)第17章 兵出遼東(2)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39章 真定大戰(6)第33章 請君入甕(3)第38章 大小通吃(2)第17章 兵出遼東(4)第25章 翻雲覆雨(4)第16章 女真來投(1)第36章 圖窮匕現(2)第26章 燕王邀戰(3)第6章 漸入佳境(1)第36章 圖窮匕現(6)第40章 勾心鬥角(2)第17章 兵出遼東(5)第40章 勾心鬥角(4)第25章 翻雲覆雨(4)第42章 多方博弈(2)第47章 浮生六劫(6)第14章 百廢待舉(5)第1章 裂土封遼(2)第24章 經略朝鮮(3)第8章 藍大將軍(1)第42章 多方博弈(1)第39章 真定大戰(4)第8章 藍大將軍(2)第22章 奠基東北(2)第33章 請君入甕(6)第11章 暮鼓晨鐘(2)第37章 邊塞鏖戰(1)第24章 經略朝鮮(2)第18章 心事重重(2)第22章 奠基東北(3)第15章 開張大吉(2)第37章 邊塞鏖戰(5)第7章 北風乍起(4)第28章 應天風暴(5)第39章 真定大戰(2)第13章 突然襲擊(3)第6章 漸入佳境(5)第21章 白山黑水(5)第47章 浮生六劫(2)第44章 手足相殘(2)第41章 螳螂捕蟬(3)第23章 艱難情事(2)第28章 應天風暴(5)第43章 戰雲密佈(7)第28章 應天風暴(5)第14章 百廢待舉(4)第44章 手足相殘(4)第20章 海西落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