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163章 歸家亦苦

第163章 歸家亦苦

“殿下!”

“殿下,不是說打贏了嗎?我家娃怎麼還沒回來?”

“殿下,我家五郎,張五郎還活着嗎?”

“殿下……”

吉林城內,當朱高煦乘騎受了幾處箭傷的赤驩單人回到吉林城的時候,大街上滿是翹首以盼,等待自家丈夫、父親、兒子回家。

擔心家人的百姓們向朱高煦詢問,他們臉上擔憂,而朱高煦卻在聽到張五郎這個名字的時候停了下來。

張五郎……這個人如果朱高煦沒有記錯,應該是陣沒於哈達嶺上了。

“我……”

一時間,朱高煦不知道說什麼。

他帶出去那麼多兵,他們都沒回來,可他卻回來了。

這一刻,朱高煦只覺得如鯁在喉,難以下嚥。

“諸位……”

朱高煦翻身下了馬,四周數以百計的百姓圍住了他,所有人的心都懸着。

他們眼巴巴的看着朱高煦,試圖聽到他們家人還活着的話。

可對此,朱高煦卻沒有迴應,而是先躬身朝他們作揖一圈。

見到他的舉動,許多人當時便腿軟了。

遙想上次遠征西陽哈時陣亡數十人,自家殿下都沒有如此過,那現在……

懷揣着難以言表的心情,朱高煦作揖一圈,隨後才起身,艱難道:

“這一戰,胡兵三萬餘衆,弟兄們爲了保衛家國,有八百餘人陣沒……”

一句話說出結果,四周人紛紛腿軟跪在了地上,儘管他們還不知道自家人如何,可這串數字足夠讓他們悲痛。

“殿下!殿下,我家五郎還活着吧!張五郎!時常跟在您身旁的那個,個頭不大,二十三歲,他……”

“大娘,您別激動。”

“是啊,大娘,殿下一定記得的。”

“對對對,五郎肯定還好好的……”

一名五旬大娘往前撲來,四周人抓住她的同時安撫着她,可面對她,朱高煦卻只能沉默。

有的時候,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那大娘瞧他沉默着一直不說話,整個人瞬間癱軟在了地上,哀嚎着哭了出來。

悲傷是會感染的,當下吉林城戰死那麼多人,誰都不知道自家人回來時是躺着還是站着,一時間許多人都開始啜泣。

對此,朱高煦沒有沉默,而是說道:

“此戰開戰前,我便與兄弟們說過,若是不幸戰死沙場,每人家中發撫卹田四十畝,糧二十石,另外每一戰的賞田也依舊照發……”

“此外,若是家中有娃娃的,額外再發五畝撫卹田。”

朱高煦坦然自己對兵卒們所說的撫卹待遇,並沒有因爲這一戰犧牲的人多而苟且,反而開誠佈公道:

“諸位也都知道,我吉林城沒有那麼多田地,但今年開墾的荒地,都會如數按照撫卹政策交到你們的手中。”

“其餘的人,我相信你們也知道這些弟兄是爲了保護誰而死,不僅僅是爲了他們的家人,也爲了你們。”

“因此請諸位放心,不管是撫卹還是均田的政策,只要我還主政吉林城一日,便一日不會更改,更不會行那苟且賴賬一事!”

朱高煦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轉身便翻身上馬,在百姓們的擁簇下離去,回到了他那連千戶府都比不過的寒酸王府之中。

回到府中,他沒有偷懶,而是對門口兩名兵卒道:“召集這次入吉林城避難的二十四部頭人,就說大敵已退,我有要事與他們相商。”

“是!”兩名兵卒作揖應下,隨後便分出一人去通知消息去了。

另一人依舊盡忠職守,朱高煦則是騎馬往後門而去。

到了後門,值守的兩名兵卒爲他開了後門,並在他翻身下馬後接過馬繮,牽着赤驩往馬廄去。

朱高煦走進了後院,當即便見到了隔着馬廄與柴房的中後門,在這裡值守着兩名淨軍。

“殿下!”

兩名淨軍作揖,朱高煦頷首:“辛苦了。”

沒有多說,朱高煦走進了真正的後院,並繼而前往那被稱爲存心殿,實則連院子都算不上的主屋。

他走進主屋,見到了正在刺繡的郭琰,以及跟在她一旁刺繡的婢女。

“殿下……”見朱高煦回來了,郭琰當即站了起來,並吩咐左右婢女:“去給殿下燒水沐浴。”

兩名婢女退下,朱高煦則是坐在了郭琰一旁。

郭琰已經知道胡兵退兵的消息,更知道自己的公公就在吉林城不遠處圍剿胡兵,她上前正欲爲朱高煦更衣,但雙手卻停在半空中,小心詢問道:“殿下可曾受傷?”

“受了些鈍兵的傷,不礙事。”儘管這麼說,但朱高煦還是對郭琰說道:

“稍許我父親若是來王府,便由你帶人招待招待他,我召令了二十四部的頭人前來,興許要說許久的事情。”

“殿下放心,妾身知道該怎麼做。”郭琰緩緩回了一禮,隨後才上手,小心翼翼的幫朱高煦脫下那一層層衣服。

待衣服全都脫下,她瞧着朱高煦身上那成片青紫的鈍傷,心裡又是擔心又是害怕。

饒是她經過武定侯府的嬤嬤們教導,但終究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

面對那恐怖的傷勢,她試圖伸出手去小心觸碰,見朱高煦沒有哼出聲,她才緊張的轉身往臥房走去。

在衣櫃面前,她挑選了許久,過了片刻後才選出了青色的圓領袍。

瞧她拿來青色圓領袍,朱高煦略微皺眉道:“這樣的日子,穿着青色是不是不太好?”

“妾身覺得青色正好。”郭琰爲朱高煦拿來衣服,同時解釋道:“這青袍與素袍顏色相近,素袍又是祭奠亡人的衣服,殿下穿這青色圓領袍,正好可以昭示百姓,以示您對將士們陣亡而表現的悲痛。”

郭琰所說的這些,朱高煦倒是沒有詳細的記憶,畢竟明初百廢待興,諸多禮法也需要不斷從古籍之中挖掘。

類似明朝中後期那種禮法全制的情況,在明初是極爲困難的。

這青袍的說法,朱高煦也是第一次聽,早前他與朱棣他們祭祀時,常穿着黑衣,本以爲黑衣纔是祭祀亡者的衣服,卻不想青袍也有這種說法。

在他這麼想着的時候,前番離開的那兩名婢女也走回了屋子門口。

“殿下,可以沐浴了。”

兩名婢女作揖,朱高煦聞言也起身拿着青袍,赤膊走了出去。

兩名婢女看得臉紅,更看得心驚。

臉紅是因爲朱高煦那身上的腱子肉,心驚是因爲他身上那觸目驚心的傷口。

不多時,朱高煦去到了沐浴的屋子。

由於身上的傷勢,朱高煦不敢整個人進入浴桶內洗澡,而是用粗布沾水擦拭身體。

這過程中,不免會將藥酒給擦乾淨,但好在朱高煦離開時帶了一瓶,稍許讓兩名婢女幫忙即可。

擦拭好上身,朱高煦順帶洗了一個頭,並認真擦了個乾淨。

他披散着半溼的頭髮,抱着青袍回到了屋裡,並從先前的衣裳之中拿出了藥酒。

“你們爲我擦吧。”

朱高煦如此說着,卻是讓郭琰三人羞紅了臉。

郭琰上前接過藥酒,倒是沒讓婢女幫手,就自己獨立爲朱高煦擦好了藥酒,轉身放好藥酒的同時還洗了洗手。

兩名婢女見狀,也在藥酒擦完後爲朱高煦穿衣,梳理頭髮。

時間一點點過去,大約兩刻半鐘,朱高煦的髮髻也被挽好,插上了他常用的木簪。

弄完一切,朱高煦也沒在後院久留,而是起身前往了前院。

那速度太快,郭琰便是想與他說些什麼,卻也沒有時間。

他來到前院承運殿時,殿內已經坐滿了二十四部的頭人。

他們都得知胡兵敗退,同時也不難想到自己的寨堡是何種下場。

對於朱高煦的傳喚,他們之中許多人其實大概能猜到他的目的。

不過即便知道,他們也依舊來了,沒有想着偷跑。

原因有三,其一是吉林灣確實很難逃出去。

其二是他們的寨堡下場可能不會太好,秋收時很難提供足夠的糧食讓整個部落渡過那長達半年的寒冬。

其三,經過這一戰,各部落男丁死傷不少,若是沒有足夠的男丁,回去之後恐怕也會被一些部落吞併。

關外的規則就是這樣,如果之前吉林城沒有遭受重創,那吉林城還能派兵保護他們。

可當下吉林城遭受的死傷並不比他們少,吉林城是否有意出兵保護他們,這很值得商榷。 種種原因加在一起,二十四部之中的頭人漸漸分出兩個派別。

一個派別是想幹脆加入吉林城,畢竟在吉林城的這幾日,他們也看到了去年寒冬逃荒加入吉林城的那些部落過得生活如何。

他們自認爲若是自己獻上牛羊馬匹和部衆,沒有理由會比那些部落過得差。

反正就算回到寨堡也難以存活下去,不如直接投靠吉林城。

這是其中一個派別的想法,另一個派別的想法則是認爲,只要販賣部分牛羊給吉林城,然後獲得部分糧食後返回寨堡,他們依舊可以搶在寒冬前種出一批新的糧食。

對於這兩種派別的支持人數,前者偏多,後者偏少。

不過不管是站在哪一派,他們只敢與自己人爭吵,當朱高煦出現後,他們紛紛閉上了嘴。

朱高煦坐到了自己的御臺上,面對沉默的二十四部頭人,他看向了旁邊等候許久的一名吏目。

當初朱高煦讓城中吏目學習女真語,不僅是爲了教導女真孩童,還有就是充當翻譯。

與那吏目對視一眼,朱高煦也就掃視了二十四部頭人隨後纔開口說道:

“這一戰,你們二十四部的男丁死傷八百餘人,儘管他們是爲了你們的安危而拼命,但也確實保護了孤這吉林城中的百姓。”

“當下胡兵雖被擊退,實力大減,但你們的寨堡據傳也被盡數搗毀,粟苗盡數被牛羊啃食,田地也被牛羊踩踏而夯實。”

“如今吉林城口糧雖然不多,但若是你們之中有人願意留在吉林城,我也會授予坊長的吏職,每月可領六鬥口糧和一石俸祿,以及每歲分發的三匹粗布。”

“你們部落之中的牛羊馬匹,孤也會以田價來收購,在吉林城給你們分發田地,讓你們可以繼續富裕下去。”

“具體的價格是一頭牛或兩匹馬、五隻羊換一畝地,若是你們願意,那可以起身站到一旁。”

朱高煦這話說完,吏目那邊也同聲翻譯傳達到了。

在二十四部頭人之中,毫不猶豫起身的是八個只有數百部衆,千餘牛羊馬匹的頭人。

他們的部落本來就小,如今又死了不少男丁,加上朱高煦給出的條件豐厚,他們沒有不接受的理由。

吉林城的土地他們都看過,很是肥沃,並且居然還能種植水稻。

若是將加起來數量超過一千的牛羊馬匹換做田地,起碼能換個三四百畝,每年能收穫二三百石糧食。

雖然這筆糧食不足在寨堡時產出的五分之一,但架不住他們不用養活部衆,這二三百石糧食都可以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

八個小頭人的帶隊起身,掀開了二十四部女真站隊的大戲。

面面相覷中,又有三名頭人起身,緊接着是一名又一名。

如此過去了一字時,直到最後還有六個頭人站在原地時,朱高煦也沒有使用暴力手段,而是頷首道:“孤尊重你們的選擇,三日後你們即可帶着部衆離開吉林城,返回你們的寨堡,繼續掛上孤的旌旗。”

“謝殿下……”六名頭人表達了自己的感謝,對此朱高煦卻並不在意。

他很清楚,以女真人那脆弱的經濟環境,這六個頭人頂多撐到冬季,到頭來還是得帶着部衆來投靠自己。

想到這裡,朱高煦對身旁的吏目道:“給願意留下來的十八個頭人分發坊長的腰牌,另外準備開闢二十四個新坊。”

“二十四?”吏目以爲自家殿下說錯了,畢竟當下只有十八個部落願意留下,而且他們的數量頂多五個坊市就能塞下。

二十四個新坊市,足夠完善吉林城的城區部分。

雖然不知道自家殿下爲什麼說這個數,但吏目還是選擇先記下,後續再上報給自己的上官,最後由自家殿下再確認一遍。

他這般想着,朱高煦也擡手道:“好了,你們都散去吧。”

“殿下千福……”二十四部頭人用蹩腳的官話說出了這句話,隨後一窩蜂的離去。

瞧着他們離去的背影,朱高煦沒有說什麼,而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愣。

過了片刻,他才擡頭看向吏目:“你也下去吧,我想一個人安靜會。”

“是……”吏目作揖退下,朱高煦繼續坐在原地發愣。

他或許是在想剛纔進城時的場景與畫面,並進而想到了數年之後靖難之役那數十萬將士廝殺,數十萬戶人家披麻戴孝場景。

“兵貴神速……”朱高煦呢喃着這四個字。

經此一役,即便自己剛纔已經吞併十八中小部落,可他能拉出的兵馬依舊不足五千。

就這點兵馬,即便加上了南邊還未抵達的軍戶,也不過四千餘人罷了。

這點兵力若是全部着甲,那自然可以稱霸女真諸部,但這個時代的女真諸部,說好聽點是野人軍隊,說難聽些就是漁獵部落的獵戶。

稱霸幾十萬獵戶,對於他朱高煦來說又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哈剌兀……”朱高煦腦中閃過這三個字,繼而咬牙切齒。

這一戰,雖不至於瓦解朱高煦的所有佈局,但卻破壞了許多東西。

朱高煦睚眥必報的性格不僅在前身身上存在,在後世的他身上也不少。

他前世不能發揮這種本性,是因爲以他的條件,確實不具備發揮本性的機會。

可放在這一世,他報仇絕對不會講究是什麼‘十世猶可報’,更何況攻打兀良哈,獲得大量馬匹本就在他計劃之中。

“一年……我只會忍一年!”

朱高煦攥緊一旁的扶手,而與此同時,王府正門也走來一個吏目。

他手中拿着一本文冊,在見到朱高煦後他便雙手呈出,一直走入殿內,走到朱高煦面前他纔開口道:

“殿下,此爲亦掌印剛剛算好的繳獲。”

瞬間,朱高煦便把那文冊奪了過去,快速翻閱到了最後的總結。

【計繳明甲一千九百七十六套,皮甲四千九百六十七套,兵器七千餘計,馬匹三千四百一十六匹,各類粟黍七百二十六石,箭矢無算……】

只是甲冑相加,吉林城將士所殺胡兵便不下六千九百人,達到了一比三的戰損。

這戰損不算好,但也不算差,畢竟吉林城明軍這次守城之中最大的死傷來自女真扈從。

“皮甲讓亦失哈看着操辦,至於明甲和兵器箭矢,工藝太差的就直接熔鍊爲鐵,重新鍛造吧。”

“繳獲的馬匹裡,選二百匹中等馬送與平安,再選三百匹留着送給父親。”

送馬給平安是朱高煦答應的,至於留三百匹給朱棣,則是出自朱高煦對自家老爹的瞭解。

哪怕用老朱的話來說,朱棣也是揣着金子哭窮的貨,這次林粟摸到了這麼多馬匹,朱棣不眼紅才奇怪。

選三百匹能用的軍馬給朱棣,就當自己替前身盡孝心了。

“只可惜沒能俘獲牛羊馬匹……”

朱高煦嘆了一口氣,若是他能俘獲哈剌兀的那十餘萬牛羊,那吉林城的經濟實力將會真正的更上一步。

他這般想着,同時卻已經開始爲怎麼支付那筆龐大的撫卹開支而頭疼了。

“你讓人按照陣亡將士的數量,以及這次繳獲甲冑數量來算撫卹田糧與賞錢、田。”

朱高煦對那吏目交代着,吏目一聽也作揖應下,不過最後他也反問道:“殿下,那些女真扈從和遼東兵卒的撫卹要怎麼算?”

吏目本以爲朱高煦會說那些不用算,卻不想朱高煦沉吟片刻後便回答道:“終歸是我吉林百姓作戰而陣沒的英雄,遼東軍按照陣沒者二十貫算,若是他們的家人願意遷移吉林城,還可再發田四十畝。”

“至於陣沒的女真人,發糧二十石,願意留在吉林城的,一樣發田四十畝,其中有西陽哈部勞工參戰而陣沒者,其家中父母妻子罪刑全免,入吉林籍,與尋常百姓一樣享受子女入學和均田的政策。”

“除此之外斷手足,亦或者傷及內腑需要退軍的,也發田四十畝,糧二十石。”

“這……會不會過於豐厚了?”吏目雖然也覺得該撫卹,但沒想到自家殿下給出的撫卹有這麼多。

可對此,朱高煦卻嘆氣道:“我若對保家衛國的人都不能傾盡財富,那百姓何以信服我?”

“殿下……”吏目百感交集,末了只能深深作揖鞠躬,隨後轉身離開了王府。

約莫半個時辰過去,那吏目再度返回,並拿來了一本新的文冊。

這半個時辰裡,朱高煦未挪動一步,興許是戰場廝殺後的疲憊,此刻的他已經全然不想再折騰了,只想安靜的坐着。

待那吏目拿着文冊遞來,他也接過翻閱起來。

按照吏目們的計算,這一戰渤海王府起碼要支出六萬三千餘畝耕地來作爲撫卹田,三萬二千餘石糧食來作爲撫卹口糧,以及遼東瀋陽中衛的一萬兩千餘貫撫卹錢。

除此之外,還有殺敵賞錢的一萬七千八百餘貫。

算下來,參戰之人平均能分到手三貫左右,這也是筆不少的賞錢了。

況且,這還只是吉林城發給他們的賞錢,回到遼東之後,只要朱高煦寫信表明了他們的功績,劃些繳獲的人頭給他們,那他們也能獲得額外的賞賜和升遷。

想到這裡,朱高煦就不免想起了那個逃跑的千戶官周定。

不管怎麼說,這些撫卹錢糧和賞錢相加,基本能掏走今年吉林城財政的五分之一。

可對此,朱高煦卻心甘情願。

唯一讓他頭疼的,是那六萬餘畝撫卹田,但好在林粟繳獲了三千餘馬匹,即便選出中等馬和上等馬,也能剩下千餘匹下等馬來充當挽馬耕種開荒,算是這一戰中唯一值得稱道的繳獲了。

“呼……”呼出一口濁氣,朱高煦也起身返回後院休息去了。

他昨夜本就沒怎麼睡,今早不過睡了一兩個時辰,當下着實睏乏。

搖晃着睏乏的身體,他返回了後院,不過卻沒有去存心殿休息,而是選了一處倒座房,躺下後連被褥都沒有便睡着了……

(本章完)

第101章 錢鈔事起第126章 百里無鳴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448章 遷都北京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503章 洪熙之隆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359章 自由貿易第384章 九百將士歸玉門第77章 北地難安270.第270章 兵臨城下第356章 永樂二徵第382章 炮擊忽魯謨斯第33章 金陵街坊第398章 大發戰爭財第499章 兄友弟恭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第483章 恩賞難爲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第340章 青藏驛道第31章 謠言害人210.第210章 風雨前奏第63章 書房論兵第42章 旁敲側擊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第442章 環球航行第347章 鄭和回國140.第140章 建功立業316.第316章 朱教習第596章 後記崇弘中衰第23章 爺孫較勁第610章 地府肉體堅韌朱允炆第85章 行鈔稅法224.第224章 靖難之役第20章 靖難戰神曹國公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20章 靖難戰神曹國公第440章 東洲自古以來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32章 採生折割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第85章 行鈔稅法第488章 欣欣向榮第445章 解縉案第539章 君子之澤第97章 龍江船廠第61章 校臺比試第506章 父強子壯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第599章 後記永曆(2)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247.第247章 三方拉攏第360章 再徵漠北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577章 夏原吉愛我第468章 漠北事變298.第298章 家有遺傳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84章 帝王心性第423章 殺雞儆猴請假140.第140章 建功立業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602章 地府春秋筆法朱允炆331.第331章 高麗者魚鱉也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70章 何不燒煤第75章 魏國公府第564章 多方唱罷158.第158章 黑雲壓城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第15章 武英殿中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75章 魏國公府第3章 燕府虎兒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第445章 解縉案第591章 後記正德(2)第109章 雲南告急第77章 北地難安296.第296章 改封諸藩第98章 但願海波平第557章 各方局勢301.第301章 父慈子孝第40章 燕府三子第550章第57章 入宮覲見第81章 孝陵之上第354章 伉儷情深